-
1 # Cindy小陀螺
-
2 # YouShine有山必有路
關於如何點燃孩子的自我學習熱情,我有一些想法,也在自己孩子身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我們首先推己及人,想想自己為什麼一旦勝任某項工作、獲得廣泛稱讚,就更願意花心思做好這份工作(內驅力),甚至會公開表示:喜歡這份工作(熱情)。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講孩子的學習問題。
首先,介紹下我家情況我有兩個男孩,老大現在上幼兒園大班,馬上就上小學。在這個預備過程中,我的女朋友們,尤其是家有上了小學的娃,開始不斷預警(傳輸焦慮)給我:
必須給孩子報課外班,提前學語文數學英語;必須上幼小銜接磨一磨,不然等上了小學,他在教室都坐不住,老師見天叫家長,有你受的……姐妹兒,我去!我真是為你好,你怎麼就聽不進去啊!
我是真聽不進去,更不想簡單粗暴,用傳統教育方式“磨練”孩子,早早把孩子的學習興趣磨沒了。現在想要省事,費事的一定在後頭。
等上了小學,真的變成“河東獅”,天天怒吼監督孩子寫作業。
我不想這樣,相信您也不想這樣。大人孩子都累。
孩子“不乖”,更要“學以致用”,以有趣的、貼近生活的獨特方式,去啟蒙和引導他啟蒙期的學習必須結合孩子的生活和生活體驗,唯有深度理解,才能學的更好。
我們常常說,孩子理解了,吃透了,就算是學會了。
那麼,怎樣才能夠算理解了?假如知識就是一行行的文字、一篇篇的書,和孩子的生活沒有半點關係,孩子們都還那麼幼小,完全沒有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除了記憶力處於人生的黃金期之外,讓他透過統一標準、統一做法——聽話、坐下來,死因硬背,去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做到“理解”“吃透”的。
“乖孩子”,聽話的老實孩子,或許願意屈從自己意志,不管喜不喜歡、願不願意,能坐下來,在父母監督下,認真默寫,認真背誦,認真磨題……
可萬一這個孩子“不乖”呢?萬一他就是不聽話呢?
難道就要放棄他嗎?破罐子破摔嗎?
我覺得,越是“不乖”的孩子,越是聰明,因為他有自己的強烈想法和獨到見解,所以更加不願意被強迫,不願意輕易“屈從”,於是被貼上了“不乖”的標籤。
怎麼辦呢?
唯有,因材施教。
找準方向和方法,這些“不乖”的孩子,進步將比那些“乖孩子”更神速。
比如,為了讓孩子熟悉在班裡學習的感覺、鍛鍊當眾表達和分享,我給大寶報了一家英語輔導班,老師會按照自己的辦法授課,我不管,也管不著。
但我在家裡會按照自己的輕鬆妙趣辦法啟蒙他。最開始,他抗拒、哭鬧,變著法兒的不去上課,在班上絕對算不上聽話的乖孩子,甚至可以說是特別“不乖”:坐不住,也聽不進。
後來,按照我的啟蒙辦法(請參考我的寶寶英語啟蒙系列文章),現在他妙變班上的no.1。老師直呼:我真沒想到Tim可以進步這麼快!(但依然坐不住,愛耍愛鬧)
只要方式方法到位了,輔以耐心和愛心,你會看到奇蹟。
所以,假如您的孩子對英語不感興趣,那麼就去設計有趣的英語遊戲,在生活裡多互動、重複,讓孩子逐漸會“玩英語”,並且愛上英語吧。
假如孩子對漢語不感興趣,學的十分痛苦。那麼試著專門帶他去武漢黃鶴樓領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或者去楓葉紅了的公園,領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吧。總有辦法讓孩子理解漢語語言的美。
記得哦,一定要用讓孩子愉悅的方式。
學習的自驅力,從“能勝任學習、享受成就感”中獲得,並將持續強化“興趣”試問,孩子在課堂上坐不住,為啥看動畫片,玩遊戲,能一動不動坐定一小時?
為啥他玩樂高、畫畫,“不務正業”時,能專心致志,連飯都顧不上吃?
因為有趣、好玩,因為孩子能勝任,還特別有成就感。
我們大人不也一樣嗎?難道我們是真的天生熱愛拼命工作?
我們分明是乾的出色、受到褒揚,特別有勝任感和成就感,所以才更愛這份工作。
同理。
孩子的教育,我們家長需要動腦筋,動用自己的能力和資源,看看能做哪些有趣的啟蒙和引導,幫助孩子度過初期的學習困難期,順利進階到勝任期,他自然就會有學習的內驅力。
學的會,學的好,受表揚,願意學更多。
當我們完成了助推的那一步,後面自然才能“高枕無憂”,剩下的讓他自己飛就可以了。
我覺得,這就是作為家長該反思和努力的啟蒙方向。
不要逼孩子,越逼,越適得其反。
每一個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大人孩子一樣,逼得了一時,逼不了一世。耗費孩子寶貴的意志力去做一件枯燥事情,當意志力耗盡的時候,必將疲憊不堪,惡性反彈巨大!
引導孩子,有效地引導、使用和輸出他的意志力。假如您現在想省事,推給學校和老師,不想花時間、不想動腦筋想辦法,沒有去用智慧有趣的方式去引導那些“獨特”“不乖”的孩子,將來遲早都會還回來給你的,那個時候可就接不住了。
記得哦,採用愉悅有趣的引導方式,孩子更容易去勝任,獲得強大的自驅力。
-
3 # 郝說郝道
自我學習的熱情一定程度上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學習首先是一個苦差事,快樂學習,寓教於樂,在現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實現的不多,絕大多數人還是停留在苦學的階段,所以點燃自我學習的熱情不容易。
在我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我更願意和孩子們一道,從自身的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制定好具體的學習計劃,用自我的約束去實現自我學習的熱情,用習慣去改變狀態,用態度去迎接學習,不空喊口號,腳踏實地。
-
4 # 劉Sir的現代教育觀
我覺得是培養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自信心,孩子沒有學習熱情是因為基礎打得不好,導致後面的學習覺得越來越難,對學習的熱情就會大打折扣,再加上大了以後上課的形式沒有那麼豐富,對於學習就更沒有興趣了,所以我覺得想讓孩子有學習熱情,要從培養信心開始。
自我學習的熱情一定程度上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學習首先是一個苦差事,快樂學習,寓教於樂,在現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實現的不多,絕大多數人還是停留在苦學的階段,所以點燃自我學習的熱情不容易。
在我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我更願意和孩子們一道,從自身的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制定好具體的學習計劃,用自我的約束去實現自我學習的熱情,用習慣去改變狀態,用態度去迎接學習,不空喊口號,腳踏實地。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學習隊長
要想使孩子愛學習,
一方面,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有信心;
1.尋找興趣,喚起學習動機
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學習幹勁自然十足。家長在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時,不妨兼顧遠景動機和近景動機這兩種型別的動機。家長可以和孩子聊聊未來,問問孩子的理想、心裡的願望,以此來激發孩子的遠景動機。家長還可以全面觀察孩子,想想孩子經常談論的話題、愛看的書、令他感到愉快的事情、以往成功完成任務的經歷、感到好奇的事物等,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些內容,引導孩子繼續學習、探討這些方面的知識,從而激發孩子的近景動機。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可利用的契機,家長要及時抓住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和引導。以上方法都能起到激發孩子學習熱情的作用。
2.及時幫助,避免孩子無助
學習雖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卻少不了家長的付出。當孩子遇到失敗而自怨自艾、失去信心的時候,家長要儘早發現孩子的消極心態,給孩子提供及時的幫助,不會的地方要加強輔導。
家長應該認可孩子一直以來的努力,同時鼓勵和幫助孩子。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失敗的原因,研究對策,陪著孩子一起克服困難。
另外,學習是要持之以恆的,孩子往往努力了一陣子,但還是沒有取得明顯的進步,這時候家長要鼓勵孩子堅持下去,慢慢地積累,一點一點地進步。
3.合理期望,調整學習目標
良好的學習目標對學習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家長和孩子都要有個合理的期望,制定一個恰當的學習目標,讓孩子對成功抱有希望,孩子才會願意去學習。
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把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階段目標。
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初始目標應適當低一點,以便孩子能“首戰告捷”,增加繼續挑戰的信心。
當孩子的小目標完成了,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認可孩子的付出,總結前一階段做得好的地方,不斷激勵孩子保持積極的上進心。
4.方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一般由預習、聽課、複習、作業這四個環節組成,每個環節所用的方法都影響學習效果。
家長可以從這四個環節入手,先詢問孩子現有的方法,然後指導孩子修正,最後形成新的學習方法。
家長特別需要注意引導孩子去理解知識、運用知識,使孩子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剛開始家長可以先帶著孩子一起預習;
孩子上過相關內容的課程之後,詢問孩子的感受,也可以和任課教師溝通一下孩子的聽課情況,聽聽老師的指導建議;
複習的時候,家長要注意幫助孩子查漏補缺,完善知識;
作業中,家長要善於發現具體的錯誤,指導孩子多練習、多鞏固。
5.角色換位法
有些家長採取壓制的方法,逼迫孩子多唸書,往往適得其反。家長應該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設法使他們由被動變主動。
讓孩子由學習變為老師,讓孩子教大人,這種學習方法孩子一定感到新奇、有趣。
同時,這種做法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它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對形成孩子良好的個性也是有好處的。
6.寓教於樂法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當家長將孩子學習融於娛樂之中,必然會事半功倍。
孩子在快樂的同埋,最易於放開思維,吸取新東西。
寓教於樂,已成為一種學習的時尚,但有些家長還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合適的方式。
熱愛學習的孩子,首先是熱愛生活的。
建議家長不妨多采取一些方式,讓孩子多元化地吸取新知識。
回覆列表
我們需要陪伴孩子共同學習
1.營造學習環境和氛圍。
在陪伴孩子做功課的時候,家長會習慣性的盯著孩子的筆尖,只要寫錯一個字,馬上斥責:“你這寫的是什麼?寫錯了知道嗎?是這麼寫的嗎?”孩子稍微有點走神:“想什麼呢!好好寫作業你就是不能認真是嗎?”這樣的學習環境會讓孩子感到很壓抑,他的注意力是你,並不能很自然的把心思投入到學習中去。設想你在做飯得時候旁邊有個人一直在指揮你:“這準備的啥菜,好吃嗎?”切菜的時候:“土豆絲切太粗了吧?”炒菜:“放鹽呀,別忘了!加點水啊,都胡了!這菜能吃嗎?”好不容易做好飯:“這個有點鹹,那個有點淡。”請問你是什麼心情,下次還想做嗎?
所以家長需要給孩子一個舒緩平和的環境氛圍,讓孩子輕鬆快樂的學習。
2.孩子面對困難時,要認同他的畏難情緒。
“媽媽,這個真的好難。”很多家長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會莫名生氣:“這有什麼不會的,多簡單,你怎麼就不會了?”這個時候的孩子會對這件事情產生一種畏懼,越無從下手。換個方法:“是嗎?嗯……的確是哦,媽媽也覺得有點難呢,看來我們的寶貝是想克服這個困難呢,對嗎?”孩子會有一種~同頻共振~的感覺,只有同頻才能共振。那麼孩子處於安全模式下大腦才能放鬆,進行思考。設想,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和您站在同一個角度想問題,這樣你會不會特別想多和他聊兩句,然後開動大腦想辦法。
3.學習遇到困難時,幫助孩子想辦法突破。
孩子:“媽媽,這道題我不會……”媽媽:“學校沒學嗎?沒記住?”媽媽去反問、質疑孩子。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我們換個方式:“寶貝,那道題啊?還記得老師講的內容嗎?那我們來看看例題一起來完成好不好?”這樣的感覺,會讓孩子願意去學習,激發他的探索慾望,你在無意識的引導他去思考,去回憶。
4.課外娛樂,不阻撓孩子的正常發揮。
孩子:“媽媽,我去院子裡玩兒了哦!”媽媽:“別碰水啊!別把我的花弄壞了!別出去了!一天就知道玩兒,複習複習昨天的功課,預習預習明天的課程不行嗎?!”這個時候孩子如果執意去玩兒了,內心也是很不開心,很不踏實的,最後形成偷偷的玩兒,以後出去玩兒也不告訴你,叫吃飯也不回來。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孩子對他感興趣的事情足夠了解後會很自覺的完成老師佈置的功課。其次,課外娛樂有助大腦進行活躍思考,可增強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探索精神。
5.自我提升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坐在旁邊看書:“寶貝,你做作業媽媽看書,你慢點寫哦,媽媽看去太慢了,別給媽媽壓力哦!”孩子這個時候有一種比賽的感覺,會偷偷的把速度趕上來,故意裝作不讓你知道的樣子:“媽媽,我寫完了,你書還沒看完了?哈哈!”陪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自己也讀了兩本書:“謝謝我的寶貝,媽媽在和你一起學習的謝謝日子,你也陪媽媽讀了兩本書呢!”給孩子一個暖暖的抱抱,這個時候的孩子莫名的有種成就感,會讓孩子有一種自覺學習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