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管大同

    四字概括。

    內憂外患。

    內憂:嬴政沙丘病死,中車府令趙高聯合丞相李斯害死公子扶蘇,鳩殺大將蒙恬等一大部分實權將領,胡亥上位三人對朝堂大肆清洗。沒有嬴政的手段,卻依舊實行苛政。

    中下層人民生活困苦。

    外患:統一時間太短,後期清剿不徹底,大批六國舊貴族趁機組織反撲。此時的秦軍大量有經驗的中高階將領被殺害或囚禁,不能組織有效的鎮壓。

    星火燎原之下,秦二世而亡

  • 2 # 笑看古今來往客

    秦始皇統一六國,只是軍事上成功,也就是武力征服基礎上取得的,沒有思想意識上的認同和共識,這是不能傳國久遠最主要的原因。

    雖然在統一六國後,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採取了一些措施,如: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制定統一的法律制度、由分封制改為郡縣制等,但是在意識形態上沒有做過多的工作。以上這些措施無疑是應該的、有益的,但不能為大多數人理解和擁護。也就是說,只是加強了七國統一的外在捆綁力,沒有讓七國民眾增加內在親和力。因此,這些措施反而成了秦朝滅亡的加速器,嚴刑峻法成了天下苦秦的罪惡之一。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在思想意識形態上沒有形成認同和共識。

    一個政權的摧毀容易,而一個政權在形式上建立起來也容易,但是把舊的思想摧毀,把新的思想建立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列寧說過:一個政權的死亡,不能像一個人死亡賣掉一樣簡單。這也是說明了,馬上能的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的道理。

  • 3 # 大胖觀史

    秦國之所以只能傳到三世,並不是哪一個的錯,不只是其猛於虎的苛政、二世昏庸、奸臣當道等,而是綜合的歷史因素導致的!至於秦三世這一說法並不貼切,因為在子嬰即位時,華夏大地各類起義已然揭竿而起,實際上的秦王朝已經名存實亡,所謂的三世只不過是趙高扶上去的傀儡,所以不能稱之為為“秦三世”!

    一.恪守法家治國,激發社會矛盾

    秦國自商鞅變法強國以來,終奮六世之餘烈,統一華夏建立千古第一帝國。最根本的因素是在於幾代國君始終恪守商君之法,這種獎勵耕戰、重農抑商、統一刑罰的治國方略,在大爭之世的戰時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並凝聚國力去統一六國、所向披靡,但所帶來也是高壓、甚至是近乎嚴苛的政治統治。秦統一六國建立的是多民族、多文化、並擁有著廣大疆域的封建帝國,此時武力統一之後,需要適時的根據社會現狀去改變國家政策,去促進這些因素平穩地過渡、融合,而不是繼續奉行法家嚴苛的治國方略,因為這樣只會不斷地激發各種社會矛盾!

    二.奸臣當道、昏君誤國

    讓胡亥來繼承這千古第一帝國,我覺得這可能是歷史跟秦始皇開的玩笑,誰讓你太牛了!

    言歸正傳,始皇帝是作為皇帝的第一人,怎麼會所託非人,只不過恰好被趙高和李斯改變了這一歷史程序,將原本屬於復甦的二世皇帝扔給了胡亥,後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懵懂的二世只知道享樂,趙高指鹿為馬、一手遮天。原本就尖銳的社會矛盾,被這麼一鬧騰,立馬就炸了,各地起義揭竿而起,豈有不亡之理啊!如果是扶蘇做二世皇帝,以他內懷仁治的風格,再加上一幫文臣武將輔佐,秦王朝必然不會這麼快就滅亡了!

    三.歷史遺留問題凸顯

    自古以來,國家的根基在於庶民,但關鍵的治國還是靠社會各方面的精英。秦國統一六國之後,六國的貴族、世家都被打壓的打壓、流放的流放,這些社會精英本就懷著國恥家恨,無時無刻不想著復國,比如張良博浪沙誤中副車。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只能隨著時間,用更多懷柔之策去緩和,並用文化的力量去彌合、釋放,一味高壓只會適得其反。後來的天下大亂,基本上都是六國的後人在那兒群雄涿鹿,像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只是個導火索!

    所以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跟隨歷史潮流的發展而制定出適宜的國策,那麼終究會被歷史所淘汰,人亦是如此,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也會被社會所拋棄!

  • 4 # 歷史淘沙

    秦國從公元前771年建國,到公元前221年嬴政掃六合一匡天下為止,共歷時551年,傳36位君主。只傳了三世的,是嬴政建立的秦朝。

    秦朝為何只傳三世那,總得來說有三個原因:

    思想意識不到位

    秦始皇為何會起名叫秦始皇,是因為他要做開始的第一個皇帝,要讓皇位永世傳遞下去。嬴政哪來的信心,能讓皇位傳之萬世,是為了圖個吉利嗎?絕對不是,嬴政是有依據的。

    秦朝之前的任何一個國家的興亡,都是透過新舊諸侯國興替來實現的,說白了就是新興的諸侯國代替了舊的諸侯國。嬴政統一天下之後,全國推行郡縣制,同姓異姓統統不封諸侯。如此一來,沒有新的諸侯國出現,誰來代替秦朝的統治那?這樣秦朝的皇位不就可以傳遞萬世了嗎?

    後來的人看到這樣的觀點肯定會笑,因為政權的更替還可以透過農民起義來實現。但是,不要忘了嬴政所處的時代,那個時候農民起義推翻既有的政權,是聽都沒聽說過的事。所以秦朝的統治者恰恰是缺乏了防範農民起義的思維,才吃了大虧。

    政治體制落伍

    自從秦孝公開始,後來的秦國和秦朝使用的治國方法都是商鞅變法的那一套。商鞅變法的內容,放到現在來說就是戰時經濟主義。在戰亂頻發的年代,這樣的政策確實可以起到強國富兵的作用,但是和平年代就會徹底無疑的暴露出它的弊端。對待人民太過苛刻,決斷事情過於武斷等等,離人民最需要的安居樂業相去甚遠。

    奸臣當道

    李斯雖然做事卑鄙,陷害韓非子、擠走呂不韋等,但是李斯在治國方面還是有能力的。李斯曾向秦始皇提出過廢除分封、推行郡縣制、治理國家不應因襲舊制等等。這些方針都被後世證明是正確的,值得推行的。此外,李斯發明的小篆也是相當有美感的,直到現代也被廣大書法愛好者所喜愛。

    但是趙高那,給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指鹿為馬了吧,除此之外還開創了宦官當權的先例。趙高的治國方針有哪些呢?對不起,沒聽說過。

    總結

    秦朝作為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開創了諸多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新制度,在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但是,其所處的時代讓它的思想受到了侷限,對於不穩定的因素估計不足,應對乏力,最終導致了它的迅速滅亡。

  • 5 # 河東來

    秦王朝統一六國,反而二世而亡,主要原因是與周王朝滅商相比有類同性,都是屬於“巴蛇吞象”的情況,一不小心從一個瘦子暴飲暴食,撐壞了胃,進而累及全身。

    另外他們面臨的統治形勢比較類似,都是幼主面對不利的思想統一的問題。

    他們的區別在於周王朝有君主的叔叔周公輔政,秦王朝卻是權臣趙高輔佐,前者由於血緣關係忠心耿耿,後者由於亡國之恨時刻想取而代之。

    然後周王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君主相當於一個國家群中的“盟主”,相當於很多小國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家族天下”,而秦王朝實行的是“郡縣制”,滅除了眾多的小國,只保留中央集權,史無前例的要求爭取建立“一家天下”。

    周王朝面對商王朝的殘餘勢力的反抗有力有不逮的意思,或者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覆滅,加快提升“華人”數量以加大震懾力就成為了當務之急,這必須透過特定的儀式來實現,周公想到了將黃帝以來的貴族“道家”信仰融入“黎民”這些處於奴隸地位的大量族群加以補充,其方式是“制禮造樂”,同時舉行登山活動,優勝者就像我們現代人駕馭牛馬時使用的“德”音表示其告別矇昧,進入文明,最後為了管理這一部分新的轉化而來的“華人”,周公創造了“儒教”,所謂“儒”,就是根據“華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溝通天(貴族)地(平民)的新華人”的意思。

    秦始皇其實有點種族優先的意思,重新加大了對儒家那些出身不好的平民的鎮壓,甚至將那些堅持儒教原教旨主義的貴族道家領軍人物來了個“一鍋端”,實施了有名的“焚書坑儒”,使儒家徹底淪為道家的附庸(此時道家得勢的是法派)。

    周公創儒教,是為了鞏固政權的需要。

    秦始皇滅儒教,同樣也是為了鞏固政權的需要。

    只是他們選擇的方向不同,周公是“疏”,秦始皇是“堵”。

    堵不如疏,大禹治水的前車之鑑,所以周王朝可以度過難關存在800年,而秦王朝抗不過反抗浪潮就二世而亡。

    所謂的秦三世,作為一個王朝已經不再存在,只能稱之為秦國了,與“皇帝”這種高屋建瓴的存在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 6 # 順勢而為2020

    我是歷史的味道2019,這個問題我來作答:

    個人認為秦國只傳到三世,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秦始皇的暴政和思想意識形態的失控

    秦王嬴政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後,依然現今天下實際情況,生硬強勢地推行秦國的法度。苛捐雜稅和徭役沉重,百姓剛經歷連年戰亂,本應於民休養生息,可是秦始皇卻不給民眾喘息的機會,苛捐雜稅和沉重的徭役讓天下民眾民不聊生,社會矛盾尖銳。

    秦國統一之前民族比較單一,秦人的民風、民俗相差無機。秦國統一天下之後,成為了一個多民族國家,之前六國割據時,各國形成了不同的民風、民俗和不同的思想意識形態。秦始皇為了解決的意識形態的問題,強硬殘暴的“焚書坑儒”,引發了天下讀書人的強烈不滿和反彈,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二、秦始皇去世之後,選定的繼承人被陰謀替換,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在秦始皇的計劃中,他是要把皇位傳給長子扶蘇的,秦始皇雖然殘暴,但卻是一個擁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清楚的知道長子扶蘇賢明且有治國之才。雖然長子扶蘇屢次頂撞自己。但是秦始皇意外地死在巡遊途中,貼身太監趙高為了自身的利益,聯合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賜死扶蘇,擁立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胡亥是個紈絝子弟,絲毫沒有治國之才,朝政被趙高獨攬,胡亥做了幾年傀儡皇帝后,被趙高所殺。趙高當政期間,胡作非為,搞得天怒人怨。

    三、胡亥死後,子嬰繼位,但形勢已經覆水難收

    秦二世胡亥死後,趙高想獨攬大權,奈何遭到滿朝大臣和嬴氏宗親的強烈反對,無奈擁立子嬰繼位。子嬰繼位後,趙高卻想設計陷害子嬰,卻被子嬰設計所殺。趙高被殺後,秦朝的形勢已經到了覆水難收的地步。劉邦率領起義軍打到咸陽城下,子嬰投降劉邦。

    秦朝經三世而滅亡,打碎了秦始皇傳至千秋萬代的夢想!

  • 7 # 會跳高的豬

    看了問題下的諸多答案,點起一支菸,深深思考。有人說,秦朝的滅亡主要是苛捐雜稅;有人說秦朝的滅亡是由於趙高,胡亥的胡作非為;也有人說,秦朝的滅亡很可能是六國的殘餘勢力異常強大。當然這些在表面上看來,都很有道理。苛捐雜稅附加在平民身上,容易官逼民反;趙高,胡亥對國家的不作為促使了秦朝國政的加速潰敗;六國殘餘勢力的集結形成了一股又一股強大的反秦力量。然而,個人觀點,這些原因都浮於表面或加速秦朝的滅亡,真正使得秦朝只能傳到三世的原因,以我看來,應該有兩點:

    1.法家VS儒道墨

    眾所周知,秦國自商鞅變法後,道墨儒法四家在秦國的地位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道家主張無為而治,說白了就是不要國家,不要政府,大家各自生活,各自安好,誰也不要管誰,顯然這是開歷史的倒車;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意思是國與國之間不要相互攻伐,這在戰國時期軍閥混戰的時代當然是行不通的;儒家崇尚周禮,主張恢復周朝的禮制,以仁治天下,顯然這對混戰中國家的富強幾乎沒多大作用。因此,只有主張霸道,權術,御下,集權的法家能夠脫穎而出,幫助秦國成為西方一霸。

    在戰國中後期戰爭白熱化的時代,法家的主張是十分貼合曆史的,它能夠使國家權力集中,使百姓統一規矩,使軍隊紀律嚴明,提高國家的實力,提高軍事的戰鬥力。也因為如此,最後的秦國才能統一六國,成就大業。然而,統一後的秦朝,面對龐大的地域,面對龐大的人口,法家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霸道、權術、御下、集權,每一項都懸在壓在百姓頭上刀刃。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太嚴厲的律法,不合理的規則一定會產生更大的矛盾。陳勝、吳廣不就是僅僅因為天下雨,到不了原定的目的地,要被殺頭而起義造反的嗎?

    戰爭時用法家,和平時用儒家,其實本該如此的。可惜一意孤行的秦朝,焚書坑儒,唯法獨尊,可謂成也法家,敗也法家。

    2.一國VS

    六國

    這裡,我僅僅把秦朝作為“一國”看待,是因為統一後的秦朝無論在管理模式上,還是在對待六國的態度上,都與未統一前相差無幾。為什麼這麼說?

    未統一前,秦與山東六國均為周朝諸侯,各自攻伐,各自為戰爭,目的都是為了消滅對方,爭奪土地和人口。統一後,秦對六國的態度絲毫沒有改變,甚至滅國後還做出餓死六國國君的無道之事,對待那些六國的故土,手段強硬,基本和秦國故土沒有區別。

    大家試想一下,對待香港、澳門、臺灣,如今我們提倡“一國兩制”,英國脫歐對待北愛爾蘭也基本是尊從北愛爾蘭民意,為什麼都要這麼做?

    春秋戰國幾百年,大小諸侯數百個,以亂世之長對比統一之短,何如?

    其實,要我說,秦國統一後對待六國的態度就錯了。首先,把六國貴族蓄養起來,給予豐衣足食,頤養天年,一來表現仁義,二來作為人質;其次,對待六國故土,“一國兩制”,讓習慣於六國制度的百姓仍然按照以前的制度生活,用秦朝強大的行政力量慢慢滲透,慢慢統一文化和經濟,而不是強行的“統一”;最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六國會在百姓中的印象慢慢模糊,以至於消失不見,這難道不比強行字同文,車同軌高明的多嗎?

    治國如慢火調製,秦朝的錯誤在於用藥太猛,本想著藥到病除,結果肝腸盡斷,縱使周公在世,也無力迴天,何況區區子嬰?

    當然,個人的觀點過於理想化,如有不妥,權當笑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如何設定合理的計劃來減脂和增肌?外面空氣質量不好,早上和晚上會起霾?求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