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州耕牛堂主
-
2 # 江湖一哥008
應先臨出形,再臨出神。主要是用心去臨寫,還要堅持,如果不用心,不堅持,那是不可能寫好字的。看到中州耕牛堂主的回答,已經很全面了,也很受用,照著他說的去寫就可以了。另外,要選好筆和紙。
我臨了多年魏碑,現在還堅持著。
-
3 # 汶水才子
不論學何種書法體都有取法乎上,從最好的、最經典的、最規範的帖學起。表現在書法上就是臨摹。臨摹碑帖應注意哪些事項,建議如下:
一是選帖。學書法首要選帖至關重要。應儘量採用最接近真跡的版本,米芾說過一句話,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沒有自己書的味道了。若能找真跡或影印版不必選刻石的拓本。如學顏真卿的字,可選用《自書告身》墨跡影印版。如選擇刻石版就選摹刻精良的《九成宮醴泉銘》《多寶塔碑》《東方畫贊》等等。再則就是選你適合自己個人興趣愛好的帖子。因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歷代名家層出不窮,風格各異,流派紛呈。另外一個,選帖應擇個人陶冶情操、鍛鍊情趣性方面考慮一下,如拘謹者應擇開拓類的顏書,縱放者應擇嚴謹的歐書,淳樸的應擇瘦勁挺拔的柳書,方能使自己快速達到學書目的。
二是臨摹。臨就是將帖置身旁,觀其字的結構、大小、點畫、筆意、形態等等,認真仿之。墨有三種不同方法,一是將紙覆蓋碑帖上,筆隨影走,描習之。二是雙鉤廓填法。三是單鉤中鋒法。摹帖須精細,點畫無誤,摸索技巧,追求筆意神采,得古人筆意。摹時,在注意筆法同時,依葫蘆畫瓢,達到神似。如顏真卿的字,注意起止圓渾,起筆藏鋒,收筆回鋒。如摹柳公權的字,勒畫要有稜角。重點轉折方角要翻筆,圓渾的要絞筆。必須一揮而就不可重描。可採用九宮格紙,便於練習結構。精熟後可用框臨法。臨行草採用行臨法。
臨摹要有合理的步驟,初學臨摹要由淺入深,不要逢帖必臨。貪多嚼不爛,沒有進步。
從書體來說,臨摹應從楷書學起,其結構嚴謹,點畫方圓兼備,八法具備,學會再學篆隸和行草,自然就能駕馭。
從字的大小來說,臨摹應從中等字開始,字徑一寸以上的二寸以下的最為適宜。有了基礎,再廣學百家。
但願能對你帶來指導。
-
4 # 翰墨書道
臨摹古代書法碑刻,要做到:讀帖、描紅、對臨、背臨、意臨和學以致用致用,心要靜,不見異思遷,好高騖遠,要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的學習等方面的問題。
描紅易得位置,是基礎中的基礎。
讀帖加深理解,做到胸有成竹,形成自己理念,才能做到心揮手運,落筆有準則,行動有規範,不盲目不隨己意先做到無我。
對臨檢驗心手對原帖的技法的駕馭力。
【背臨】檢視自己掌握程度,意臨檢驗理解。這兩點非常關鍵,這是檢驗自己是否已經把原帖技法或優美字形過度到自己手中的關鍵,如果做不到這點,就意味著臨摹學習不到位,不能應用到實踐中,以前的學習是沒有任何價值或意義的。這也是為什麼不少書法愛好者總感覺自己離開字帖的書寫,又回到了原來的自己舊習慣的原因,只要做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似的背臨,才算是把古代書法的經典技法初步掌握了,能夠做到學以致用了。還有就是要不斷在學習書法的基礎上分析研究原帖的技法規律和藝術特點,形成在傳承原帖技法基礎上自己的理論,並以此來指導書法實踐和習作創作。
心靜則意專,意專則字精準。學習書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不能半途而廢。學習書法需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反之則捉肘見禁,顧此失彼,難得要領。
大致上如此,在具體的臨摹學習實踐過程,還會產生很多更具體的問題,需要我們透過臨摹和讀帖,學習書法理論知識逐步完善,提升的書寫實踐和理論知識、文化與自身的修養。
-
5 # 清涵書法
2.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臨摹的作用。所謂臨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宋代書法家姜夔在續書譜中說了一句經典名言“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
從姜夔這句話我們總結了,臨摹碑帖的時候要臨和摹同時進行,要先摹而後臨。
3.臨摹碑帖之前一定要讀帖。讀帖主要是認真觀察帖中的用筆方法、結體法則,以及章法的處理。臨摹的時候不可看一筆寫一筆,應該一次認真讀帖然後一次性臨寫,這樣臨帖可以同時鍛鍊筆法、結構的問題。
4.其次,碑帖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字跡不清楚,殘缺等問題。這種不完全的字,臨摹的時候可以先不臨;乖時的字可以不臨。孫過庭書譜雲“貴古不乖時,今不同弊。”也就是與現在審美相對立的可以暫時不臨摹。
5.臨摹要形神兼備,先求形似復追神似。不可以泛泛的臨摹,應該爭取一點一畫都和字帖相重影。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學好書法。
-
6 # 一人筆記
臨摹碑帖,最重要的點就是不要自由發揮。
我是一人。學習的時候請保持應有的謙虛和尊重。有些人稱碑帖是“黑老虎”,臨摹字帖的時候,請有一定的敬畏之心。
什麼是臨摹?
置碑帖於一旁,仿照其筆畫書寫的稱“臨”;以薄紙蒙碑帖上,依其形跡而複寫的稱“摹”,或稱“影書”。
臨摹的最低最重要的要求,像。對於初學者臨摹,就算帖子上你個人覺得好像是錯的不好的,不能擅自的改,也要像。
“臨”很好理解也很好操作。不過對初學者上圖這樣的描紅本,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摹”。
這樣就有很多自由發揮的人,他們臨摹的時候不夠認真,喜歡擅自的更改。
為什麼有人會擅自更改帖子?
只有一個原因,自大自負。
那些流傳了上千年的帖子,你可以不喜歡,但不能自我感覺良好的自以為是的更改。更不要美其名曰“意臨”。
看一看什麼叫意臨。
上面一行是柳公權所書,下面一行是啟功先生所臨。
有句話叫|“學柳無大家”,啟功先生是比較瞭解柳體的書法家,只是他不願意和柳公權寫的非常雷同。每筆筆畫相差這麼大,不是能夠依稀看到啟功是在臨的柳體。
意臨,是書法水平比較高的時候才可以做的事情。不要整天想著改革創新。
耐下性子,好好臨帖,不要想太多。
臨摹碑帖,“無名”的碑帖不要選。為什麼不要選“無名”的碑帖?
無名的碑帖,沒有經過歷史的驗證,只是滿足某種扭曲的心理,非常不值得臨摹。
最近一段時間,有些人非常喜歡選一些“野路子”的字帖。哪個墓中一塊無名氏的刻的碑,不管字的好壞,只要時間比較早的碑文,都捧上天。
這樣會走火入魔。
比如沃興華先生,前段時間他的書法展被叫停,上圖是他的作品。
有些“書法家們”,還是想要創新改革書法。其中有些有一定書法基礎的人,如沃興華先生,就“走火入魔”。臨摹和研究一些莫名其妙的碑,漸漸地審美髮生了扭曲。
這樣的碑帖看多了,臨摹多了,會不自然的歪歪扭扭,奇奇怪怪。
能夠經受住,歷史考驗定有過人之處,選擇經過歷史考驗的碑帖。
一人有感書法真是一個門檻很低,又很高的事情。
誰都能拿起筆寫幾個字,誰都能評價。但是不是誰都能有實力創新改革的。
初學者,你都能看出書法家哪裡不好,歷史中那麼多人看不出嗎?
尊重書法,謙虛的學習。謙虛謙虛,再謙虛。
-
7 # 不二齋
學習書法,臨帖是必須要進行的訓練,根據以前的學習經驗,臨帖要注意一下事項:
1、碑和帖不可偏廢,碑和帖是書法的兩大門派,碑一般指的是秦漢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碑版刻石。
帖指的是古人留下來的書法經典的墨跡,還包括根據這些墨跡刻出來的拓本,也叫刻帖。
這兩種書法門類有著不同的特點,只寫帖容易缺少骨力,筆畫單薄,浮華無力。而只寫碑,又容易做作和呆板。
二者相結合才是最好的選擇。
2、要重視讀帖的作用,透過讀帖,觀察書法作品的章法、墨法、筆法,體會書法中的氣息、格調和韻味,從而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對於字帖的理解能力。
3、不要反反覆覆的更換字帖,選擇一本字帖,一點要把它吃透了再換別的字帖,不可以今天寫顏體、明天寫歐體,後天又寫柳體,這樣哪一個也寫不好。
但也不要過於單一,寫楷書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寫寫行書,這樣對於楷書也是有幫助的,五種書體之間其實都是相通的,選擇兩隻種書體最好,太多了,精力就不夠了。
4、臨帖儘量要寫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持之以恆,不要間斷太久。
5、臨帖的間隙也可以做一些創作訓練,畢竟臨帖的目的就是為了創作。
你覺得呢?
-
8 # 千年蘭亭
臨摹碑帖要明白幾個問題:
1、臨摹的目的是:學習古人的寫字方法,並運用到自己要寫的內容中去。所以臨帖寫得儘可能相似就行,不可能與原帖一模一樣,當具有一定水平後可以意臨,加入自己的理解。
2、臨摹時要注意收集兩方面的資料:一是該書法家其他作品,對其整體風格進行把握;二是後世大家臨習該帖的作品,研究學習這些大家的臨帖方法。
3、臨摹方法要正確:臨帖、摹帖、背帖相結合。臨可得筆法,摹可得字形,背可加深理解。
4、通臨與單字突破。為了提高效率,臨帖之前,可將原帖中的字按結構和偏旁部首分類,一類一類地臨習。待單字過關後再通臨,整體把握其氣息。
-
9 # 翰墨今香
臨摹碑帖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我看了很多朋友都回答的非常好,那麼我想從我的角度,再給出三點建議吧。
範本的選擇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名家輩出,初學書法建議從楷書入手,楷書最好的莫過於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排名不分先後,不代表水平的高低,選誰就看你喜歡誰的風格了。千萬不要去比,是不是歐陽詢比顏真卿厲害,趙孟頫比不過柳公權等等,這種比法沒有任何意義。
每個書家一生的不同階段,書風有的相差甚多,有的相差不多。例如顏真卿的《多寶塔》是其書風剛剛成熟期的作品,與晚年的《勤禮碑》相比,猛一看就不是一個人寫的一樣。這種情況一般建議選擇早期一點的《多寶塔》,因為晚期的作品風格太鮮明,初學寫不好會染上一些習氣。歐楷首推《九成宮》,柳楷《玄秘塔》,趙書可選的比較多,《膽巴碑》《三門記》《妙嚴寺記》《仇鍔墓誌銘》等。
另外選擇好了法帖後,還要注意版本的選擇,什麼意思呢?很多的碑拓作品,因為年代久遠,有可能都不是第一次拓下來的,有些是根據拓本又取拓,反覆不知多少遍了。例如歐陽詢的《九成宮》歷代傳下來的就有幾十種版本,最為常見的有下面三種:
李祺本:北宋早期版本,每面四行,每行六字,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李鴻裔本:南宋早期版本,每面四行,每行七字,現藏日本三井聽冰閣。
端方本:南宋早期版本,每面四行,每行八字,現藏日本三井聽冰閣。
我們華人常臨的就是李祺本,日本人喜歡臨端方本,這個版本的選擇需要注意一下。一般公認日本二玄社出版的各種字帖比較不錯。
碑版與帖版相結合啟功先生說過“半生師筆不師刀”,就是說碑刻的法帖,因為是二次加工,有的甚至是三四加工了,很多原帖的細節都沒有了,很難領悟到其中一些筆法。因此需要跟墨跡書法相結合來學習,就像啟功先生說的“透過刀鋒看筆鋒”。臨摹的是碑版,但要去體悟古人寫字時的狀態,注意筆畫之間的呼應,避免寫的過於死板和呆滯。
學習書法是為了取悅自己學習書法是為了取悅自己,要快樂地去寫,多去培養興趣,真正喜歡它才能寫好它。一個碑帖不要臨摹的太久,一個帖子如果寫了三五年了還沒進步,你就從學習優點變成學習缺點了。再臨帖之餘多去看些書法史方面的書,提高自己的審美辨別能力。
有句老話說“功夫在詩外”,對於書法來說就是“功夫在書外”,多讀點詩書,讀些書法史,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這是一生的事情,這種內在的提升會讓你真正寫出具有韻味的書法作品來。
最後送上一句話:臨帖不可能做到完美,你要步步完美,就永遠走不到下一步。書法是為了取悅自己,在書寫的過程中得到自我滿足,而不是追求完美的自虐。
回覆列表
問題:臨摹碑帖應注意哪些事項?
學習書法,臨帖是不二法門。
根據題主提出的問題,現把我的觀點和經驗告訴大家。
我認為,臨摹碑帖必須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臨帖要有計劃,尤須持之以恆。
每天須有一定的時間學習。臨摹時間長短,隨各人要求而定。如欲成為書法家,至少十年八年。鍾繇說:“吾精思學書三十年,讀他書未終盡學其字。” 如欲寫成像樣的正楷字,則須三個月、二個月。王羲之說:“存意學者兩月可見其成,天性靈者百日即知其本。” (見王羲之《筆勢論》)
(二)習字要反覆臨摹。
王羲之說:“初學字時,不可盡其形勢,先學字成,意在筆前,一遍正其手腳;二遍須學形勢(筆畫的位置力求近似碑帖);三遍須令似本(筆畫和結構形態力求近似碑帖);四遍加其遒潤(筆畫的起止和使轉,務求方圓剛柔近似碑帖);五遍每加抽撥使不生澀,如筆下未滑不可便休,三行二行臨之未休,取滑健為能,勿計其遍數也。” (見王羲之《筆勢論》)
(三)習字要專心靜思,意在筆前。
王羲之說:“凡書之時,貴乎沉靜,會意在筆前,筆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然後下筆……” (見右軍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