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從不背鍋的老白
-
2 # 李老哞聊電影
一口氣看完了這七集的記錄片。記錄下些許感觸。
每七年一次記錄,14個不同個體的大半輩子,
來自上層,中層,底層的不同階級,
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上學,工作,婚姻,生子,
一些一生中不可不想之事,從追蹤者們的真實經歷裡向觀者一一講述他們的人生。
1964年,英國導演邁克爾·艾普特開始追拍14個人。這14個人中,有號稱自己平時只讀《金融時報》的Andrew,有說她根本不想認識任何有色人種的Suzy,有想研究月亮是怎麼回事的Nick,有說“女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她們總是心不在焉”的John……那一年,他們只有7歲。此後,每隔7年,艾普特就重訪一次這批人,跟蹤他們的少年、青年、中年,到2005年第七次跟拍時,他們都已經49歲。下一次追拍節目將在2012年播出,屆時他們將56歲。
艾普特最早決定拍這個紀錄片時,初衷是批判英國社會凝固化的階級: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40多年拍下來,這一點的確大致得到確證:象Andrew、John這樣的富人孩子基本上一直沒有偏離精英“傳送帶”,從富人區中小學到牛津劍橋,再進入律師媒體之類精英行業;
而象Simon、Jacky這樣的底層孩子,從來沒有、似乎也沒有爭取去突破頭上的玻璃天花板,一路按部就班經歷了輟學、早婚、多子、失業等底層命運。
當然也有例外,Nick出生貧苦,但後來成了名校教授,可見命運的手掌裡也有漏網之魚。
但這個紀錄片看下來,給人最大的衝擊完全不是其政治內涵,而是生命的荒誕。
片中的每一個人年少時,無論貧富,都意氣風發充滿幻想,都相信未來是聖誕老人藏在聖誕樹下的那個禮物,會在開啟的一剎那令人尖叫歡呼。
但是,聖誕老人始終沒有出現。
慢慢地,片中的男人開始挨個禿頭,女人開始比賽發胖,關鍵是,他們的眼睛裡再也沒有了憧憬和幻想。夢想的濃霧散盡之後,裸露出來的是蒼莽時間裡有去無回的人。整個影片的基調,不得不說,並不是充滿正能量的。個人感覺更像是一個反高潮的紀錄片,並以其反高潮的故事走向暴露著生活的本質。
從1964年開始,觀眾就開始等待那些可愛的孩子會演繹精彩人生,等了40多年,終於等到14個天使慢慢變成了14個nobody。
阿甘的媽媽說:人生就象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顆嚐到的是什麼滋味。阿甘的媽媽其實也可以說:人生就像一盒口香糖,嚼著嚼著都一樣沒有了味道。
事實上到影片最後,這14個人絕大多數都變得比年輕時更可愛,在時光的雕刻下,鑿去狂妄,磨出溫潤。
說到底,誰都終將被扔回時間的海底,在那裡與其它魚蝦貝殼一同聆聽無邊寂靜,而在這之前,我們能指望的,大約只是心靈成長,祈禱生的優雅可以撫慰它的渺小。
-
3 # 橘子7954
紀錄片《人生七年》是英國格拉納達電視臺的一部史詩級作品,從1964年開始拍攝,選取了14個來自不同階層、不同家庭的時年7歲的小朋友,此後每七年跟蹤拍攝一次,記錄他們的成長,最新一期(也許是最後一期)於2019年6月播出,當年的小朋友已經63歲了,導演也從23歲的小夥兒變成78歲的老先生。歲月流逝,暮去朝來,改變的是容顏,增長的是閱歷,不變的是靈魂。正如片中主人公之一尼克(橘子稱他為“人生逆襲王者”)63歲接受採訪時所說“我還是那個七歲的小孩兒,真誠而熱烈,還是認真地回答問題”。
人生是一段旅程,始於無憂無慮的童年,走過懵懂新奇的少年,行於激流勇進的青年,年逾不惑後知天命,耳順之日回望,一抹最美的夕陽,它不似朝陽那般蓄勢待發,也不似正午Sunny那般熾烈,而是含蓄低調,燦爛而不耀眼。
本紀錄片的初衷是想證明階級傳承理論,即富人仍富,窮人仍窮,社會階層的固化,不可打破的階級壁壘,所以選取的採訪物件分為三個階層:
一是上層社會的四位小朋友,約翰、安德魯和查爾斯,非富即貴,7歲的他們開始讀《金融時報》,有至少一門才藝,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還有一位女生蘇西,讀貴族學校,家住別墅,從小練芭蕾。
二是中產階級三位小朋友,布魯斯、尼爾和皮特,父母均為知識分子,7歲的他們穿著精緻的校服,乾淨而明亮。
三是平民階層七位小朋友,代表人物是出身農場的尼克、家庭貧困衣食堪憂的託尼、生活在孤兒院的保羅、西蒙以及倫敦西區的三個普通家庭女孩兒琳、蘇、傑姬。
經過56年的跟蹤拍攝,事實證明當初的階級壁壘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
上層社會的四位小朋友,其中三位男生按照預設軌道成長髮展,順利進入大學,約翰成為御用訴訟律師,安德魯成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查爾斯進入BBC電視臺擔任編導,皆婚姻幸福,生活安穩,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而女生蘇西14歲時因父母離異產生厭學厭世情緒,做了多年的叛逆女孩兒,幸遇良人,迴歸家庭,相夫教子,但在學業和事業方面沒有預設中的發展。
中產階級三位小朋友中的兩位,也有很好的發展,布魯斯考入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後當了數學老師,皮特先當老師後考取公務員,還組建了自己的樂隊,生活簡單充實。尼爾因申請牛津大學失敗,開啟下墜式生活模式,到處流浪。
平民階層的七位小朋友,給所有人一個大大驚歎號的是尼克,他考取牛津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成為一名大學教授,研究核聚變,逆襲人生。託尼是一名計程車司機,勤勞而努力,小有積蓄,也曾投資,家庭生活平凡又快樂;走出孤兒院的保羅成為建築工人,西蒙成為冷庫工人;倫敦西區三個普通家庭的女孩兒,琳一生從事幼兒圖書教育工作,她認為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堅持了三十多年,63歲採訪時,琳已去世五年,當地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圖書館;蘇性格開朗,積極向上,成為倫敦大學的行政主管;傑姬遭受多年病痛折磨。
十四個主人公,十四種人生,各自有精彩,各自也有遺憾,關鍵在於是堅持自我,勇往直前,還是虛度了光陰,蹉跎了歲月。
一、個人努力
一飛沖天的尼克和一蹶不振的尼爾作為兩個特例,說明即便有階級壁壘的存在,個人努力仍是日後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正如上層子弟約翰(後來成為御用訴訟律師)所說“他們這些被人們認為有特權的人,其實也是讀很多書,假期需要打工,考大學也要經歷刻苦學習與努力,並不是理所當然”。
尼克,人生逆襲王者。7歲的他生活在約克郡谷地,全村只有一所小學一間教室,每天踩著滿是泥巴的小路去上學,那時他的理想是研究月球。14歲的他仍帶羞澀,直言喜歡物理化學,鄉村不是他實現理想的地方。21歲的他已成為牛津大學物理系一名學生,褪去青少年的羞澀,侃侃而談,散發著自信與力量,他不喜歡農場裡與泥土相伴的生死迴圈。28歲的他已博士畢業,進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核聚變。尼克坦承自己是被迫成長,只能奔跑,在他的世界中,每一步都不能有錯誤。相比於7歲時最不被看好的男孩兒,成年的尼克見識廣闊,風度翩翩,談吐自如,睿智又幽默,在大學課堂上散發著光和熱。尼克的遺憾是遠離家鄉,不能陪伴雙親左右,63歲的他談起父親,仍不能抑制對已故父親的思念與不捨,熱淚盈眶。
可悲可嘆的尼爾。7歲的他活潑可愛,眼裡有星星,制服上繫著領結,放學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開心地像一隻小跳羚。父母均為教師。命運轉折點始於其申請牛津大學失敗,人生受挫,活潑變為頹廢,眼睛失去了光芒,迷惘又焦慮,憤怒又無奈,退學、工地搬磚、到處流浪,怨恨父母沒有教他如何面對失敗,卻看不到自己是一個十足的空想派,總覺得能做很多事情,又不去實踐,在幻想與抱怨中蹉跎了歲月,領取救濟金生活了二十多年。
二、務實與堅持
有明確的目標,有自知之明,人生道路可直走便直走,需轉彎則轉彎,殊途同歸,也是一種價值所在。
受訪者中最務實的是託尼。他自幼家庭貧困,很早輟學,小時候夢想當騎馬師,21歲的他果然進入賽場,與偶像同場比賽,發現自己沒有騎馬天賦,果斷放棄。之後透過各種途徑賺錢,後來成為計程車司機,還學習表演,兼做業餘演員,用他的話講“每天一出家門,就想著要賺錢”,經過多年拼搏,家有積蓄,生活小康,兒孫滿堂。
務實代表之二是蘇,她是當年的平民女孩兒,沒上過大學,做過家庭主婦,經歷了婚姻失敗,但她性格開朗,溝通能力較強,42歲重回社會,應聘倫敦大學研究生院行政工作,做的得心應手,成為部門主管。
堅持的代表是布魯斯和琳,都有自己的理想,併為之奮鬥,不在乎薪金多少、工作環境好壞,只為心中那個目標。布魯斯具有溫厚和善的談吐,7歲時便立志去非洲傳授知識,他認為社會仍存在階級分化,私立教育則是階級分化的助長劑,所以在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後,他選擇去公立學校當老師,想盡一己之利平衡階級分化的趨勢,35歲時他曾去孟加拉國支教。
堅持代表之二是一生致力於兒童教育工作的琳。她是圖書館的管理員,總是將不同的圖書分門別類,按小朋友的特點分發圖書,輔導兒童如何看書,還教殘疾智障兒童學習及閱讀。導演問56歲的她“這份工作值得嗎”,她斬釘截鐵地說“當然值得,我的工作對兒童是有過幫助的,很有意義”。
三、心懷感恩內心強大
14位受訪者中,有三位在青少時期年經歷了父母離異,安德魯(後成為律師)認為這件事對他影響不大,他感恩父母,至少14歲之前給予其完整的家庭生活,並給予他最好的教育,是一筆人生財富;布魯斯(牛津大學畢業,後從教)也能正確看待此事,不僅和生父保持良好互動,與繼父關係也很好;蘇西則不能擺脫父母離異的陰影,遊戲人生,焦躁空虛。
託尼(計程車司機)從未對家庭有抱怨,雖然小時生活貧困,顛沛流離,父親為生計所迫經常出入拘留所,35歲時雙親已故去,託尼經常回憶起一家人生活的溫暖場景,想念父母。尼克、彼得都在63歲的採訪中提到雙親數度哽咽,依舊懷念,都無法接受父母的離世。即便是在孤兒院生活的西蒙,同樣理解母親的不易和無奈,從未問過自己的生父是誰,怕引起母親的傷心往事。
四、良好的婚姻是人生的助推劑
保羅與西蒙從小生活在孤兒院,缺乏家庭關愛,兒時經常受欺負,形成了自卑封閉的性格,兩人都幸遇良人,夫妻和睦,生活平淡而幸福,上天給他們打開了一扇窗。
《人生七年》九部,從7歲到63歲,從青春到白髮,我們跟隨著鏡頭領略了十四種人生,為其成功而歡呼,為其失落而憂心。63歲的他們,多了些皺紋,少了些頭髮,更多是淡然。各有憾事,只能了了。琳已不在,尼克身患重疾,傑姬飽受風溼困擾;流浪半生的尼爾當上議員,反映民意,為當地居民服務,終於在56歲之後成家;其他人員都享受著平凡而充實的生活,兒孫繞膝,一切皆美好。
回覆列表
《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從1964年開始拍攝,選取了14位兒童,每七年記錄一次他們的變化。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個人是如何從孩子變成成年人,童年時的三觀是如何在歲月的長河中逐漸發生變化,怎樣的心態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越過越好,以及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一生近乎決定性的影響。
這部電影位列於最偉大的50部紀錄片之中。他讓我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別人的人生,同時思考自己的人生。在影片中,家庭條件生下來就比較優渥的孩子,他們的視野已經遠比其他人要豐富。他們就讀於最好的學校,學習不同的語言,瞭解專業的詞彙,讀《金融時報》,對自己的未來有著較為清晰的目標。
事實上,他們長大之後,哪怕人生跟原計劃有偏離,但仍然過著還不錯的人生。即便性格有所變化,三觀有所變化,但是整體仍然是好的。我們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富二代都是靠父母的,但是這幾個被拍攝的孩子卻告訴我們,我們只看到了他們家世背景的光環,而忽略了他們自身的努力。
是的,那些出生於更好家庭的孩子,常常也會比尋常人更努力,他們會更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活在祖宗基業的庇佑之下。他們讀名校,是因為他們有實力讀名校。如果是紈絝子弟,恐怕連入學的資格都沒有。
而底層的孩子,在童年時看上去也是活潑開朗的,但是隱隱約約已經顯得有些自卑了。他們選擇學校,選擇工作時都是從現實出發,想要快點掙錢。
我們常常說,只顧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長遠發展,屬於短視行為。但是有些人身上的短視,不是自願的,而是被迫的。生活的貧窮使得他們不得不更早地考慮為家庭犧牲自己求學或者創業的機會,他們的家庭承受不起任何經濟上的風險。
最後,當四五十歲時,他們的容貌要遠比其他家庭條件好的人有蒼老和疲累許多。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出身底層,自己的人生就被判了死刑。
紀錄片裡有一個叫尼克的小孩,雖然出身貧寒,但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獎學金,到城裡讀書,考上了牛津大學物理系,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還有一個叫保羅的孩子,人生雖然不是那麼的光鮮亮麗,但是也幸福安穩。他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日子過得非常開心。雖然他並不十分富有,但是生活環境舒適,財政上自由,一家人其樂融融。
看了這些人的人生,我們會明白,雖然有些人身處我們一生無法企及的高度,但我們仍然可以憑藉自身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是想要跳出自身的階級,要付出超過常人數倍的努力罷了。
退一步講,即便不能改變命運,也可以讓自己活得更開心一點。
不錯,金錢,權利,前途,都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夠成功的尺子,但是它們不是我們活在這個時尚唯一的標準。總有人比我們更有錢,總有人比我們更有權利,總有人比我們身處更高的階級,但上帝並沒有剝奪我們感受到快樂的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