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沙漠駝鈴1501
-
2 # 門牙弟的遊戲口袋
對於幼兒來說,最好的促進思維的發展的方法就是“玩”啦!而且是有質量地玩。
具體怎麼玩呢,爸媽們可以結合寶寶的年齡和發展水平給她定製遊戲,鍛鍊寶寶的各項能力。
比如說,一歲以內的寶寶,可以讓她多看看閃卡和有機關的繪本。讓她感知顏色圖案的同時,也可以鍛鍊手指的精細動作。可別以為寶寶的運動能力和思維能力沒有關係,嬰兒感知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從她的手開始的。
同時,也可以給她各種不同的織物,讓她的五感都得到觸發和體驗。
一歲以上的寶寶,則可以著重培養她的語言力和想象力。其實這些思維力都是共通的。爸媽可以在平常的時候給寶寶多唱兒歌,讓她在音樂中更快地學習語言,記憶語言。也可以給寶寶提供更多型別的繪本,例如可預測類,韻律類,概念類,傳統神話故事類書籍。種類多多益善,讓寶寶接觸更多面的世界。
三歲以上的寶寶則可以引入樂高,桌遊等玩具培養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物理空間感。兒童桌遊有很多種玩法,可以讓寶寶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團隊合作,科學知識,數學推理等等。
五歲以上的寶寶可以乾的事情就更多了,博物館是孩子的課外學堂。爸媽可以帶寶寶去博物館裡吸收知識,也可以帶寶寶參加少兒程式設計的培訓,這對寶寶認識這個世界,都非常有幫助。
-
3 # 關心寶寶每一天
遊戲 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對遊戲的研究總是從三個方面下手:
(一)遊戲的定義 (二)遊戲的屬性 (三)遊戲的功能
迄今為止,教育學、心理學界對幼兒遊戲已經取得了基本的共識:在“剩餘精力學說”的基礎上,運用唯物辯證的方法論,找出了幼兒遊戲的真正原因:幼兒身心的飛速發展和幼兒的心理特點,需要參與真正的實踐活動與幼兒本身實際能力不夠之間的矛盾;從而認定:遊戲是兒童最喜歡的主要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也就是說:遊戲是幼兒對生長過程的一種適應,幼兒的所有學習主要是在遊戲中發生完成的。
從遊戲活動與學習、勞動活動的區別來看,遊戲具有下列屬性和特點:
1、遊戲是幼兒主動的自願的活動 幼兒的主動性是遊戲的主要特點,遊戲是適應幼兒的內部需要而產生的,使得幼兒樂於參與遊戲並且易於在遊戲中受到教育。
2、 遊戲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現實生活 幼兒的遊戲是在假想的情境中發展,進行的是假想的成人實踐活動。
3、遊戲總是伴隨有愉悅的情緒 在遊戲中幼兒能控制所處的環境,表現自己的能力和願望,從成功和創造中獲得愉快。
4、遊戲無強制的目的 雖然課堂中的遊戲常帶有一定的強制目的性,但並不需要兒童在遊戲中明確這個目的,所以幼兒的興趣仍在於遊戲活動的過程中。正因為遊戲的這些特點和屬性,使得遊戲不僅成為幼兒最喜愛、最基本的活動,也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它促進了幼兒德、智、體、美多方面的發展。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遊戲從教育方面說是兒童的優良教師,他從遊戲中認識環境、瞭解物性、從遊戲中強健身體、鍛鍊思想、學習做人……遊戲是兒童的良師。”
在數學教育中,遊戲又有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現在:
(一)遊戲可以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思維是人類認識活動的核心之一;思維的產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重大質變。在幼兒的數的教育活動中,有許多數學內容都可以透過遊戲來完成,而此類遊戲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讓幼兒根據物體的某一特徵(顏色、大小、形狀或者其他的特徵)進行多種角度的分類、排序活動;用不同的方法使兩排數量相差1的物體變成一樣多;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等等。這些活動均要求幼兒改進思維方式,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觀察、思考,加快思維的反應速度,進而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遊戲可以促進幼兒分析與綜合的發展 所謂分析就是在頭腦中把事物的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各個方面或不同特徵的過程;綜合就是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或不同的特徵總和為整體。所以分析與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 在認識發展的不同階段,分析與綜合具有不同的水平。大班幼兒的分析與綜合,主要是在實際活動中利用表象思維進行的分析與綜合。在傳授幼兒數學知識的同時,教師如果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那麼數學教育的許多內容都能提高幼兒這兩種水平,並且能夠促進幼兒學會更高一級的分析與綜合。
(三)遊戲增強了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幼兒天生就有好奇心。好奇心驅使他們去注視、觀察、擺弄、發現、探索、並瞭解周圍的事物和環境。而遊戲恰恰給幼兒提供了這樣一個實踐的環境,讓他去實現他的好奇心。例如:幼兒在玩二進位制猜數遊戲時,他們會被一個個造型奇特的玩具所吸引,同時會對老師或者同伴手中的數字或者物品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會迫切的提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在這樣的認數活動中,幼兒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正是在這種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驅使下,引發了幼兒對遊戲活動的興趣。同時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正可謂是:一舉多得、事半功倍。
總而言之:“幼兒遊戲就是幼兒本身一種無強制的外在目的的、在假想情景中發展的一種假想成人實踐活動”。
-
4 # 三愚
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乃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之一!
玩。玩分為幾種的,缺一不可。第一種是孩子自己單獨玩,這是孩子獨立自主思考的重要方式,也是專注力培養的重要方式。第二種是和別的孩子一起玩,孩子可以去思考別人的想法、可以去和別人交流,從而調整自己的思維。第三種是和父母玩,這是很多家長忽視的。思維是需要啟迪的,家長在和孩子玩的時候,透過互動來啟發孩子思考。
閱讀。很多家長簡單地認為閱讀就是拿著書看看,或者再做點筆記摘抄。閱讀其實是孩子去認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深度的閱讀最能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
-
5 # 鑾坤
我認為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最好方法就是陪伴。
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陪著孩子說話,等孩子長大點後可以陪著孩子玩遊戲,讀繪本。
美國有一個“3000萬詞彙”的活動,這個活動的策劃者發現富裕家庭和貧困家庭孩子的學業差距巨大,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差距呢?
經過多年的研究,他們發現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在於孩子小時候,父母跟他對話的多少。富裕家庭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詞彙用量比貧困家庭父母跟孩子說話詞彙的用量整整相差了三千萬詞彙。而這也是這個活動的由來。
這項活動旨在消除富裕家庭和貧困家庭孩子之間的學業差距。
所以語言是塑造孩子大腦的第一要素,想促進孩子大腦的思維,首先就要陪孩子多說話。
等孩子再長大點就可以陪孩子多玩遊戲了。在我們看來,我們是在和孩子玩遊戲,而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其實是他在學習的過程。
特別是一些積木啊之類的遊戲,即可以鍛鍊孩子手部的靈活度,更能讓孩子的大腦處於思考的狀態。
所以要促進孩子的思維發展,陪伴孩子是不二的選擇,也是家長可以有條件做到的方法。
-
6 # 聰明孩子長成記
幼兒思維的發展主要是大腦的發育,實際上應該從孩子三個月的時候就應該鍛鍊他的思維方式。
可能有的父母會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不是太小了。其實不然,因為孩子在三個月開始大腦的發育是最活躍的,每天都有幾百萬的細胞分裂。大腦發育進去快速發展期。
三個月到孩子三歲這段時間是最重要的階段。
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和溝通,用引導性的方式教孩子一些日常生活習慣。
玩具和遊戲方面儘量選擇一些具有開發大腦思維的益智類遊戲和玩具。
3歲左右可以讓孩子多學習一些棋類的遊戲。比如象棋,圍棋之類的,能夠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和佈局思維。
回覆列表
當今教育界的許多研究表明,思維能力是影響人一生髮展的重要能力;學前期是兒童思維能力奠基的重要時期;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決策和創新,是每個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思維能作為兒童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思維力自然成為促進兒童智力發展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許多研究普遍認為應該透過各種課程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兒童整體思維的能力。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教授提出了“智力三維結構”模型。其中從智力的操作緯度來分,包括認知、記憶、評價、聚斂思維、發散思維等五種。兒童的思維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交往的活動中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而師幼互動是幼兒思維鍛鍊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它對幼兒思維發展的意義深遠。根據幼兒的心理、生理規律,幼兒與教師保持良好的關係,能夠讓幼兒獲得安全感,有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這將影響到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這裡,我們所說的師幼互動不單單指學習活動中的互動,而是貫穿在幼兒的整個一日生活中,包括幼兒的遊戲、生活、運動。 幼兒園作為幼兒發展的一個教育基地,幼兒教師作為幼兒的第一任啟蒙教師,共同擔負著培育祖國下一代的重要的使命。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在於“實實在在的促進每個幼兒在其原有水平上獲得主動發展”,而這一目標是透過教師與幼兒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因此,有效的師幼互動策略,對提高教育功效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而怎樣的師幼互動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呢?透過東方之星思維訓練活動,我們發現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時刻把幼兒的發展放在首位,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幼兒的發展,大體需要分為三種基本型別:一、基本生理需要;二、認知發展需要;三、社會性發展需要。幼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其各種需要的特點是不同的,在東方之星思維訓練活動中,每個不同的階段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結構安排上基本考慮幼兒思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關注幼兒興趣,貼近幼兒生活和經驗,課程內容具有形象性、情境性和活動性,使幼兒透過以遊戲材料為中介的操作活動,在愉快的遊戲中逐步建構自己的經驗;課程實施過程中,幼兒始終是積極的探索者,他們透過與材料的主動作用進行試誤式探索,從而獲得經驗,建構自己獨特的思維繫統。 如:思維課程小班活動《糖果世界》中,幼兒透過對於圖案形狀、大小、顏色、方向的判斷,不斷嘗試,總結出圖案的排列規律,完成按規律填補卡片的遊戲活動。在這類活動中,幼兒都是透過自己不斷的嘗試,從而獲得經驗,來建構自己的思維繫統,從而解決問題的。
2、選擇適合的幼兒感興趣的材料進行活動 目前,很多幼兒園老師在環境創設上只注重形式而不重內容,有些老師花很多時間將活動室佈置得精緻而富有藝術性,環境的欣賞性很強,但沒有注意幼兒能否與所創設的環境與材料生成互動。 中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環境的佈置要透過兒童的大腦和雙手。”透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所佈置的環境,可使他們對環境中的實物更加認識,也更加愛護,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觀念,不能自己唱獨角戲,要相信幼兒,讓幼兒參與環境佈置,可以徵求幼兒的意見,同幼兒商量或討論,充分尊重幼兒的意見,也可以完全放手,讓幼兒有一片自由的空間,由孩子集體去建立他們的“自由牆”或“自由區”,使他們有主人翁感,這種積極的情感不但有利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而更有利於幼兒整個身心的發展。 現實中,幼兒是憑藉自己的興趣,透過對操作材料的感知與環境的互動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幼兒的興趣在活動中持續進行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主動自願地表達活動的興趣更是難能可貴,教育者一定要給予滿足,加以保護。 比如:思維遊戲課程《嘿嘿魚》,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將小魚身上的條紋的數量和顏色排列進行比較,辨別事物間的細小差異,按條紋對小魚進行歸類,用魚竿釣魚,將小魚送回家。 整個活動遊戲材料的色彩非常豐富,幼兒非常的喜歡,也很願意動手去嘗試,去思考。透過遊戲活動,一些幼兒易混淆的顏色“橙—紅”、“藍—綠” 在遊戲中得到了準確的辨認,提高了辨別事物間細小差異的觀察力,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3、 在師幼互動中傾注豐富的情感 在思維訓練活動中,師幼互動不僅表現為接受的互動,而且伴隨著一系列的情感活動,它的存在使活動充滿著激情和靈感。因此,教師的情緒、情感及其表達形式影響著幼兒的情緒情感,也影響著教育的實施效果。在積極的情感氛圍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幼兒易產生被支援感,互動的動機更強,效果也更好。所以,尊重、接納、親近、關注每個幼兒是師幼互動的重要因素。 師幼互動表現為伴隨著情感互動的形式,就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徵,平等對待與尊重幼兒,為幼兒創設充滿關愛、溫暖、尊重和支援的精神心理環境,使幼兒獲得充分的安全感和被尊重感,產生愉快和成功的情緒體驗。如經常與幼兒進行個別的情感交流,與幼兒擁抱、輕拍、撫摸幼兒等,會滿足幼兒被愛和關注的需要,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增加自信心。 如:遊戲課程《商業街》中,為了訓練了幼兒語言資訊的理解能力,包括詞語的意思、類別、關係等。我們根據情境,進行“商店”遊戲,讓幼兒扮演各個商店的老闆,老師和其他幼兒扮演顧客進行表演,在表演活動中給幼兒大膽表達的機會,並不斷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高與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從而引導幼兒理解事物間的“大小”“高矮”“長短”等相對關係。 當然,師幼互動是一個很廣的話題,以上只是自己的一點認識之談。
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將會一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學中不斷地發展、閃現。教師在課程實施中需要扮演觀察者、引導者、啟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敏銳的察覺幼兒的能力結構的個體差異和興趣,為他們自主的探索活動提供適宜的支架;同時教師還要以幼兒的興趣、需要和思維發展水平為基礎不斷調整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採取靈活的教學策略,鼓勵和支援幼兒運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進行創造性的思維。教師只有真正地走進幼兒、關愛幼兒、欣賞幼兒,才能更好地在各種教育活動中做到師幼互動,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