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鳳生2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酒桌上推杯換盞時,如果不會喝酒,或者實在是不勝酒力的時候,一定會有諸如此類的一句話:“我實在是不會喝酒(不能再喝了),就讓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在中國,以茶代酒可算是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一個詞了。這裡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問題,為什麼茶可以代替酒呢?最最開始的時候,是誰第一個這樣做的呢?今天呀,諸位看官就和小約一起揭開塵封的歷史面紗,看一看以茶代酒是如何誕生的吧。

    時間要拉回1700多年前三國時期的時候,吳國孫權病逝後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孫亮。可以他並沒有守住自己的位置,宮變之後,他的哥哥孫休當了皇帝。孫休上位當了六年的皇帝,又病逝了,臨終前把皇位傳給了自己年幼的兒子,還特意立了兩名“顧命大臣”,分別是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但由於識人不清,這兩名“顧命大臣”非但沒有輔佐太子登基,還以“太子年紀太小”為由,改成景帝孫休的侄兒孫皓當了皇帝。可惜呀,雖然輔佐新帝登基了,但這個新帝可不是什麼好人,不到三個月,濮陽興和張布便被孫皓找藉口處死了。

    在他的大臣裡面,有一個人叫韋曜,是孫皓父親的老師。因此,孫皓對韋曜非常照顧,韋曜的酒量並不好,喝不完七升,這個時候,孫皓就會悄悄給他上茶,“以茶代酒”,既全了皇帝的面子,又能夠確保韋曜不會在酒宴上太過難堪。可惜韋曜是個正直的人,他並不覺得自己這樣被優待就是好事,常常告誡、指責孫皓。不久後就被孫皓厭棄,最後處死。

    新上位的這位皇帝孫皓是個實實在在的酒鬼,而且他喝酒還有個很讓人頭疼的規矩:只要是他的宴飲,管你會不會喝,必須要喝完七升。諸位看官,你們說這是人幹事兒嗎?孫皓就非要這麼幹。

    在孫皓執政的20多年裡,除了留下了沉溺酒色,昏庸暴虐的的昏君名號之外,也就只剩下“以茶代酒”這個典故,令人唏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倆女兒,一箇中班,一個大班,怎樣培養她們的學習習慣?求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