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巴爾魯克種羊
-
2 # 憑欄翠袖
《桃花源記》描寫的事情多半是傳說,從這一點看來,這種奇聞軼事的寫法類似於蒲松齡的小說集《聊齋志異》。
《桃花源記》文筆優美清新,又有散文的感覺。而且其人文內涵後來也少有人能超越。華夏民族自古一來多戰亂和暴政,災荒。《桃花源記》塑造了一個理想的烏托邦,人民富裕友善,無憂無慮地生活,是世代人民嚮往的。
這也是《桃花源記》被千古傳頌的最主要原因。
-
3 # 使用者張廣範
挑花園人間天堂,生活富儲之地,享和、和協、安祥,男耕女織,其樂瀜融。人無飢苦、凍餒,真乃福地洞天。誰人不向而往之,身臨其境而覺後快哉!
-
4 # 四季文史
《桃花源記》為什麼能千百年來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你覺的這是一篇散文還是小說?
個人認為,《桃花源記》是一篇小說。之所以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主要是因為,文章所描繪的“世外桃源”乃眾生所向往之地,並非真實存在。
試從三個維度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桃花源記》描繪的氛圍、環境與時勢不同。文章作者陶淵明,號五柳先生,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曾經出仕為官,後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桃花源記》所描繪的場景,與當時作者的心境大有聯絡,可謂假想以景抒情,以景託情,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以及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嚮往。所以,就作者想象而言,這種世外桃源要麼深隱於山林,要麼就是作者的空想,藉以表達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思緒,更多時候,是一種“虛幻”的表達。
第二、文章所描繪的情景是“柏拉圖”式的“世外桃源”。我們知道,陶淵明所處時代,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時期,這個時期是朝代更迭時期,社會動盪且極不穩定,陶淵明仕途本來蹉跎,所以一直遊離於“動盪”和“耕”之間,久而久之厭倦了仕途的勾心鬥角和往復,而是一心歸於恬靜、歸於自然、歸於田園,也許心中之惆悵也抵不過目下的一草一木。
所以《世外桃源》應運而生,很好的表達了作者對當世的厭惡,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
第三、作者與時代共徘徊。歷史上,像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思緒飛舞著甚多。原因很簡單,他們更多的適合歸隱田園,亦或是厭倦了官場而大徹大悟釋心於自然。所以不同的歷史時期所以折射出的政治和個人抱負之間的矛盾數不勝數。
陶淵明是與歷史結伴而行共徘徊的典型案例。他深諳官場,不能直言不諱描述心中所想,而是假託想象,以表達自己的心思和對當世不滿的看法。不得不說,歷史的侷限性埋沒了一些人,同時也讓更多的出仕英雄悉數登場,你方唱罷他再來。
-
5 # 良笙寫小說
我覺得《桃花源記》更像一篇微小說。
因為它符合小說這一體裁的基本特徵。
首先,故事的虛構情極強。這符合小說的虛構性特點。文章結尾,以桃花源的憑空消失,來暗點其虛構性,增添了神秘傳奇色彩。
其次,故事情節統一、連貫完整。
以漁人行蹤為線索,迷路—-誤進桃源—桃源之樂—出桃源—尋桃源。故事非常連貫完整,符合小說重故事性的特點。
最後,以虛構故事來揭示現實生活,這符合小說體裁的主題的表達模式。
而散文,書寫的一般是作者對身邊人、事、景、物的情感或感悟,選材上一般傾向真實性。而且散文形式較散,行文跳躍。作者的真實情感適時要在文中流露出來。
因此,對比小說與散文的文體特徵,《桃花源記》更傾向於小說。
一.語言文字之美
四字格的句式,韻律十足,讀起來朗朗上口。文字清新質樸,較通俗,易易傳送。
二.環境之美
《桃花源記》中的自然環境優美。整齊有序的阡陌,清池,桑竹,良田,描繪瞭如畫的自然風光。
《桃花源記》的社會環境也美。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安靜、平和、友愛的人情風俗,頗能打動人心。
三.情感之美。
《桃花源記》為世人描繪了一個理想主義的和平美好世界。這是人人都向往的天堂,是陶淵明對苦難世人的精神撫慰。
給後世之人帶去無限憧憬。
-
6 # 把湯熬成陽光
許多人厭煩了世態炎涼,受夠了生存的巨大壓力,他們不想再被欺騙,不想再被歧視,不想為了活下去,低三下四的討好別人。所以他們渴望有一個地方,一個既隱蔽又清靜美麗的地方,可以讓自己逃避,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輕輕鬆鬆安安靜靜地過日子。
-
7 # 大悔憶智周
人物、環境、故事情節雖然是小說的三要素,但有的小說,尤其後現代小說,特別是天才們的小說,可以有不寫情節的特權,我甚至說過,“最偉大的小說沒有情節”。
但關鍵要看寫作目的是抒情還是敘事,雖然敘事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抒情,甚至為了販賣思想。
《桃花源記》寫一個人誤入桃花源,見到其中景象和風土人情,目的在排遣對於現實的失望,書寫作者的社會理想,並不在於敘事,不在於寫小說。小說不管怎樣不寫情節,人物是不可不寫的,《桃花源記》裡的人物,不過是傳遞見聞抒發情感表達思想的一個工具,連外貌都沒有。
按照一般的定義,小說是要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的。多年以後,情節早已忘記,但人物栩栩如生。
所以,《桃花源記》應該是一篇散文,一篇偉大的散文,無論文筆和思想,都是中國和世界文學永遠的經典。從《桃花源記》可以看出陶淵明寫小說的偉大天才,但他寫《桃花源記》,實在不是為了寫小說,連寫敘事散文的打算都沒有,他就是在抒情。
-
8 # 南京老呂
《桃花源記》是記體散文,和《醉翁亭記》,《岳陽樓記》,《登泰山記》,異曲同工。敘文記事,由感而發,陶潛只是把理想世界露白文端。
文中記錄了時間,地點,人物,來龍去脈,呈現梗慨,引人入文,開篇即白,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文中記錄了事情發生的經過,由桃花林引入桃花源,詳盡桃花源中人耕作,生活,風情,人心向善,民風純樸,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怡然自樂。
文中記錄了桃花源想往之形,難以複製之像,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可望可想不可及。理想與現實僅一步之遙,深壑難越。
-
9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為其《桃花源詩》所作的序言。
其詩如下:
"贏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荒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遊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陶淵明寫桃花源,用了散文和詩歌兩種文體。
其《桃花源詩》是以詩人的口吻講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寧。學習《桃花源詩》,對於詩人描寫桃花源的意圖和生活理想很有幫助。
其散文《桃花源記》,主要描寫的是漁人出入桃花源的經過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
(重點提示:詩是以詩人為主人公,散文是以漁人為主人公。)
在《桃花源記》這篇散文中,作者用浪漫主義的寫作方法描繪出了一個理想的社會。雖然這個社會是與世隔絕的,但是生活在這裡的勞動人民卻是過著自給自足的,不必為生計終日操勞,而且即沒有各種苛捐雜稅,又沒有世事的紛亂,更沒有戰爭災害的襲擾。雖然這只是"烏托邦“式的空想,但是作者透過主觀的抒情和客觀的敘事描繪出一個美好的生活境界,表現了作者不滿現實政治,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也反映了當時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人民要求安定生活的願望。同時,它也表現了作者逃避現實,寄託空想的消極態度。
陶淵明(365?~427) 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他生活的時代,處於中國南北分裂的局面。他對東晉時的腐朽統治集團的政治腐敗極為不滿,所以在《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中均隱寓著其不滿和憤慨之情。
(文中部分資料參考自網路)
-
10 # 煮酒辯春秋
《桃花源記》大家普遍認為是一篇散文,被收入古代散文選本《古文觀止》,但它在東晉時就已收入志怪小說《搜神後記》,這意味著《桃花源記》也具備小說屬性。最先明確指出《桃花源記》小說屬性的是梁啟超,他在《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中說:“這篇記可以說是唐以前第一篇小說,在文學史上算是極有價值的創作。”
《桃花源記》究竟應該歸於何種文體呢?遲至今日,這個學術難題尚未得到真正的解決。由於古代學者對於“小說”與“散文”不作區分,它們之間的界線究竟在哪裡呢?許多人心裡並不是很清楚的。至於《桃花源記》有人說它是“四不像”,好像是小說,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遊記,又好像是寓言;實卻又是序跋類文體中的詩序。主流的觀點是“散文論”和“小說論”。
一、“散文論”古代學者和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都把《桃花源記》歸為散文,長期以來約定俗成地被歸入“遊記類散文”或“記傳類散文”。《中國文學史快讀》中也談到:“除了詩歌以外,陶淵明也擅長散文與辭賦。他的散文也像詩歌一樣,以樸素的語言抒寫自己的思想感情,絕無當時一般作家的雕琢氣息。例如:前面談到過的《桃花源記》,用白描的手法勾畫出他那烏托邦的理想。他把桃花源寫得那樣美好與淳樸,使歷來不少讀者為之神往。這不僅由於思想本身的進步性,也由於文章的生動和富於形象。”林東海在《桃源漫步——讀陶淵明< 桃花源記並詩> 》中說:“記對武陵人發現桃花源的過程,寫得詳而且盡,而文字卻能做到簡潔而生動。敘事一波九折,引人入勝,寫景略加點染,如在目前。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散文。”由此可見,《桃花源記》早已被人們視作精美散文而推崇備至。
二、“小說論”傳統觀點都會認為,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描寫,是小說的三個要素。楊秋榮老師在分析《桃花源記》時認為,判斷一篇作品究竟是不是小說,憑藉小說三要素是不足以準確界定的。他給小說下了一個定義: “小說是以情節為依託的散文體的敘事虛構。 ”按照這個定義,楊秋榮老師認為《桃花源記》是一篇小說,而不是一篇散文。因為它全然合乎現代人關於小說四要素說:人物、情節、環境、敘事虛構。
三、《桃花源記》備受推崇的原因分析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寫了一個外老莊內儒墨的理想社會,其筆下的桃源是他精心建構的理想國,是陶淵明身處亂世對理想國度的理性思考。它之所以備受世人推崇,是因為這個理想國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雖然現實不盡如人意,但只要心中還有一處桃花源,就不至於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它能使人們從殘酷的社會現實短暫逃離,有一點喘息的時間,去撫慰一下內心的傷痛,從而積攢繼續前行的勇氣和信心。
蘇軾曾這樣讚美陶淵明的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桃花源記》用自然平淡的語言和質樸無華的敘述,表達了一種嚮往和平、憧憬自由思想傾向,反映了潔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汙的知識分子避世避地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廣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並且讓後人對桃花源懷有 一份遐想、憧憬和期待,表達了作者陶淵明的安穩祥和的精神寄託、建功立業的人生嚮往。這種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世人,讓那些在亂世中掙扎的人們找到了精神寄託,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調節自己向著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參考資料
1、 楊秋榮 《桃花源記》:魏晉時期最偉大的玄怪小說
2、 王銳 《桃花源記》 文體特徵探微
回覆列表
這篇作品為陶淵明晚年所作,《桃花源記》為此序言。
作品以虛構的方式,描繪了一幅沒有戰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勞動、平等自由,道德淳樸、寧靜和睦的社會生活圖景——桃花源,寄託了作者美好的社會理想。這個理想中的美好社會,與當時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表現出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否定,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廣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秦始皇暴政,打亂了天下的綱紀,賢人便紛紛避世隱居。黃綺等人於秦末避亂隱居商山,桃花源裡的人也隱居避世。進入桃花源的蹤跡逐漸湮沒,進入桃花源之路於是荒蕪廢棄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勵督促致力農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樹竹林垂下濃蔭,豆穀類隨著季節種植,春天收取蠶絲,秋天收穫了卻不用交賦稅。荒草阻隔了與外界的來往交通,雞和狗互相鳴叫。祭祀還是先秦的禮法,衣服沒有新的款式。兒童縱情隨意地唱著歌,老人歡快地來往遊玩。草木茂盛使人認識到春天來臨,天變暖和了;樹木凋謝使人知道寒風猛烈,秋冬之季到了。雖然沒有記載歲時的歷書,但四季自然轉換,周而成歲。生活歡樂得很,還有什麼用得著操心?桃花源的奇蹟隱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卻向世人敞開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樸風氣和人世間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時顯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隱藏起來了。試問世俗之士,又怎麼能知道塵世之外的事?我願駕著清風,高高飛去,尋找與我志趣相投的人。
與其說是詩文我覺得不如說是小說的引子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