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因為長孫無忌既是大族國戚重臣兩朝元老又建有大功滿朝文武大半都是他的人兒子又是駙馬顧為高宗武則天所忌憚可還是沒逃脫被罷官流放抄家滅族逼死結局

  • 2 # 竒飛

    長孫無忌(公元597年---65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他不僅是李世民的智囊成員,並且跟隨李世民參加了所有的重大戰役,立下赫赫戰功,他還力主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推動李世民登上皇位。

    長孫無忌是唐高宗李治的親舅舅,長孫皇后的親哥哥。又是兩朝宰相,百官之首,也是唐初貞觀之治的重要功臣。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肯定忌憚他,所以在李治想要廢黜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時必須徵得他的支援。

    但長孫無忌卻不表態支援,徹底得罪了李治和武則天。為許敬宗誣陷,削爵流徙黔州,行至江口途中被迫自縊而亡,就地安葬。

  • 3 # 劉一千五

    因為李治是他舅舅長孫無忌在唐太宗世民面前,由唐太宗親口對李治這樣說的,兒子,你二個哥有壞心,你舅舅說立你當太子,你要感謝你舅舅,今後聽你舅舅的話,不得無禮。

    李治當上太子,就是長孫無忌促成的。再忘恩負義的人也得念點困厄時人家拉一把的情意吧,何況是舅舅。

    長孫無忌歷來對武則天沒好感,特別是武氏封后這件事,讓武氏恨得咬碎牙齒,李治死後,武則天找碴殺了長孫無忌一家。

  • 4 # 識俊傑

    俊傑君是這樣理解的:

    第一:長孫無忌出身關隴集團。北魏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的安全,在沿邊地區也就是河北北部、內蒙古南部建立了六個軍鎮,合稱六鎮(武川鎮就是其中之一)。533年(永熙二年),關中大行臺賀拔嶽接受了北魏孝武帝的密令,率部整合關隴地區的軍事力量。這批軍事貴族以賀拔嶽舊部為班底,定居關中,胡漢雜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到西魏時,完善了府兵制,在府兵的頂端設定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在當時戰火紛飛的狀態下,西魏是軍政合一的,這八柱國、十二大將軍都是出將入相,不光是軍隊的統帥,同時也是國家的領導核心,還是當時關中地區最顯赫的二十大家族,各方面都處於社會的頂端。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這個集團,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曾是八柱國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十二大將軍之一。史學上對這個集團統稱“關隴集團”,隋朝和唐朝得以成功立國,是得到這一集團大力支援的,而長孫無忌就是出自這一集團。也是這一集團在李唐王朝的利益代表。

    第二:長孫無忌在李淵太原起兵時就過來投靠了,然後就一直在李世民麾下效力;是李唐王朝實力派的開國元老,是李世民建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

    第四:在李治的父親李世民進行的玄武門之變中,長孫無忌是主要謀劃者之一;李世民駕崩前命長孫無忌為輔政大臣,拜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任揚州都督,穩定了李治初繼皇位時的朝政。可以說長孫無忌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有兩次從龍之功在身。

    第五:長孫無忌很早就看好李世民,他透過舅舅高士廉將妹妹嫁給李世民,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而李治就是長孫皇后最小的兒子,所以長孫無忌又是李治的親孃舅。 (長孫無忌照劇)綜上所訴,長孫無忌不僅是李治的舅舅,還手握朝政大權、身有開國元勳及扶立新君大功,且他的存在還代表了關隴集團在李唐王朝的利益。因此,李治對長孫無忌十分忌憚,輕易不敢動長孫無忌。

  • 5 # 王榮聯1

    謝謝小秘邀請。長孫無忌是唐朝的開國元勳,與李淵、李世民父子二人南征北戰,建立了大唐帝國。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后,立長孫無忌的妹妹為皇后,史稱長孫皇后。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無忌的關係,就是舅子與舅爺的關係。而李治與長孫無忌的關係,是親舅與外甥的關係。長孫無忌擁有顯赫的雙重身份,作為下輩的李治是又敬又怕。但是當李治繼位做了皇帝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因為,做長輩的長孫無忌曾對性格懦弱的李治繼位頗有微詞,加上在李治欲立武則天為皇后的關鍵時刻,子孫無忌與朝中部分元老曾經對武則天說三道四,一度還做過反對派。因此,李治繼位登基後,便對長孫無忌作了削職、流放處置。誰人排除這其中有沒有武則天在落井下石。可否這樣說,李治與武則天對長孫無忌的態度是基本相似的。

  • 6 # 雍親王府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為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貞觀年間,長孫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在凌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儲之爭時支援高宗,後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永徽年間,長孫無忌在《貞觀律》基礎上主持修訂《唐律疏議》,後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顯慶四年(659年),他被許敬宗誣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終自縊而死。上元年間平反。

    不管是李治,還是武則天,都非常忌憚長孫無忌是不無原因的。

    其一,論輩分,長孫無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哥,就是唐高宗李治的親舅舅,作為長輩,同時也是在唐太宗立李治為太子時支援過李治的重要人物,李治對於長孫無忌還是尊重並且尊敬的。

    其二,論功勞,隋朝末年,李世民隨父親李淵在山西太原起兵。長孫無忌前來投軍,成為李世民的智囊之一,此後,長孫無忌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不離左右,他參加了與李世民有關的幾乎所有重大戰役,立下赫赫功勞,是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成員。長孫無忌對李世民作出的最大貢獻,是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並且立下了首功,更是位列凌煙閣二十四位功臣的首位。

    其三,論權勢,長孫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高宗時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可謂是位高權重,並且在朝中擁有極高的威望和地位。

    其四,李世民有遺命,“爾輔政後,勿令讒毀之徒損害無忌。若如此者,爾則非復人臣。”以此告誡李治善待長孫無忌,不得加害於他。

    縱然李治和武則天對於長孫無忌非常的忌憚,但是長孫無忌終究沒有逃過這一劫。

    李治寵幸妃子武則天,想廢黜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皇后。有一天,李治帶著武則天去長孫無忌家裡吃飯,賞賜金寶繒錦十車,又任命長孫無忌的三個兒子為朝散大夫。席間,李治稱王皇后沒有子嗣,暗示長孫無忌支援廢后。可是,長孫無忌卻顧左右而言他,裝作不明白李治的意圖。這讓武則天懷恨在心。沒過多久,李治不顧諸遂良、長孫無忌等人的反對,下詔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顯慶四年(659年),他被許敬宗誣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終自縊而死。

  • 7 # 老衲侃春秋

    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後,由李治接過大唐帝國的權柄。此時輔佐他的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攏集團。

    長孫無忌的身份很多,名頭很長。以私來論他是唐高宗李治的親舅舅。以公來論,是大唐的開國功臣,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一;輔政大臣中的首席宰相;顧命大臣。

    最後的顧命大臣這一點最重要因為當年有好幾個皇子爭奪皇位繼承人,正是長孫無忌不遺餘力的保舉,李治才得以成功。李世民去世後他和褚遂良作為顧命大臣輔政。

    當年當上太子的李治去覲見父親李世民,李世民對他說:“你舅舅保舉了你,還不趕快拜謝。”(”上謂治曰:“汝舅許汝矣,宜拜謝。”治因拜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七)這是李世民親口說的,不由李治不承認。

    長孫無忌有了這個定策之功,李治在他面前頓時矮了半頭。每當在一些問題上君臣之間發生爭執時,長孫無忌的眼光總是這麼意味深長的一掃,立馬弄得李治沒有了脾氣,他從長孫無忌的眼光中讀懂了其中的含義——你的皇位是誰給的,難道還不清楚嗎?!

    當時的長孫無忌的確很志得意滿。正史記載,有一次長孫無忌邀請了一幫當朝權貴,在自己家中舉辦宴會。酒過三巡、笙歌曼舞之後,喝的有些飄飄然的長孫無忌環顧眾人,情不自禁地發出了一番感慨:“無忌不才,幸遇休明之運,因緣寵私,致位上公,人臣之貴,可謂極矣!”(《舊唐書·長孫無忌傳》)

    野史的記載就更為詳盡了。他旁若無人的問大家:“大家看到我今日的富貴,和越國公楊素相比如何?”

    看到沒有人回答,便自言自語地說:“我自認為實在沒必要羨慕越公,因為只有一件事比不上他:越公富貴的時候已經老了,而我富貴的時候比他年輕多了!”(“自揣誠不羨越公,所不及越公一而已:越公之貴也老,而無忌之貴也少!”劉餗《隋唐嘉話》)

    李治就這樣膽戰心驚的當了三年的皇上,什麼施政措施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又遇到一起案子。一開始李治以為這只是一件普通的小案子,誰知讓長孫無忌一插手,變成了一件驚天大案。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兒高陽公主,特別得李世民的寵愛,因此從小就養成了恃寵而驕的典型公主性格。女兒大了,總要嫁人的。幾經思量,李世民終於將公主下嫁於司空、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

    一開始高陽公主和房遺愛還甜甜蜜蜜,相安無事。一切的變故來自於一次出行。

    一次圍獵,他帶上了高陽公主,當行至野外,高陽公主感覺體力不支需要休息的時候,房遺愛建議,正好不遠處有個草廬,是辯機和尚的居所,公主就去那兒休息吧。他把高陽安頓好,就自己去打獵了。

    他以為把公主安頓在和尚那裡是安全的,出家人嗎,六根清淨。再說普天之下一般人誰敢打公主的主意?但恰恰就在這裡出了事。辯機和尚儒雅俊朗的外表和內斂蘊藉的氣質,打動了高陽公主,於是倆人暗度鵲橋,勾搭成奸。

    公元648年七月,房玄齡病逝。家裡頭沒有了家族長,誰也壓不住陣腳了,高陽公主鬧著要分家產。

    由於房玄齡的長子是房遺直,所以按舊制承襲了房玄齡的梁國公爵位。高陽公主不幹,最後官司打到李世民那裡,李世民對高陽公主的胡攪蠻纏很生氣,訓了她一頓,由此父女之間感情出現裂痕,李世民開始疏遠這個刁蠻公主了。

    誰知這事情過去不久,高陽公主又出事了——她和辯機和尚的姦情暴露了。這讓唐太宗李世民大為光火,即刻命人腰斬了辯機,不光懲辦了和尚,憤怒之餘還把公主身邊的十幾個僕人和婢女全部砍殺,但最後也沒捨得懲罰自己的寶貝女兒。

    但由此高陽公主卻怨恨上了父親,後來李世民去世,她竟沒掉一滴眼淚!

    收到打擊的高陽公主叛逆心越發強烈。你不斬了一個和尚嗎,我再另外多找幾個來。與和尚智勖、惠弘、道士李晃都有不可言說之事,還不時還打通宦官探聽宮中音訊。

    這麼幾年很快就過去了。此時李治當政也已經三年了。現在高陽公主又鬧騰起來,並上唐高宗李治那裡告狀,說房遺直非禮她。

    既然是告御狀,李治不能不管。剛要吩咐下去,長孫無忌卻主動地接過了這個案子。李治一看,由舅舅審理也好,許多家醜不會外傳。

    公元653年二月,審理了三個多月的房遺愛家庭糾紛案終於塵埃落定。出乎李治的意料,他以為就是一般家庭糾紛案,誰知居然讓長孫無忌審成一起合夥謀反的驚天大案,這讓李治所始料不及!

    案件牽扯的有親王,大將軍,唐太宗的駙馬爺。

    李治一看名單,再愚笨的他也馬上都明白了,長孫無忌是借這個機會來了一次徹底的政治大清洗!凡是平日和他不對付,或者他不喜歡的人,一個不漏的全部一網打盡。

    但是在鐵的事實面前李治能有什麼辦法呢?在長孫無忌的壓力下,只能無奈地頒下一道詔書:將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斬首;賜李元景、李恪、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自盡;將宇文節、李道宗、執失思力流放嶺南;廢李恪的同母弟蜀王李愔為庶人,流放巴州;貶房遺直為春州銅陵縣尉;將薛萬徹的弟弟薛萬備流放交州;罷停房玄齡在宗廟中的配饗。

    詔書頒佈之前,李治決定以他微弱的力量進行最後的努力,懇求長孫無忌留下其中兩個人的性命:

    荊王李元景,這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稱之為當世的三大名將之一。李元景不光是帝國的支柱,還為人低調,口碑還好。另一個是吳王李恪,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手足情深呀! (“荊王,朕之叔父,吳王,朕兄,欲匄其死,可乎?”《資治通鑑》卷一九九)

    然而,李治的乞求卻遭遇了死一般的沉默。

    此時的長孫無忌向兵部尚書崔敦禮使了一個眼色,崔敦禮隨即出列,用一種中氣十足的聲音迴應了李治的乞求——不可。

    聽到這聲回答,李治心情很沉重也很無奈。於是在長孫無忌早已擬定的詔書上緩緩地蓋下天子玉璽,同時流下悲憫的眼淚。

    由此事可以看出,長孫無忌當時在朝廷中的分量。並且透過清洗,滿朝文武幾乎再沒有人和他相抗衡了。

    此時武則天的身份還只是李治的二品昭儀,根本就沒有話語權。

    也就透過這件事情,讓唐高宗李治明白了,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必擺脫這些“婆婆”們的掣肘,發展自己的勢力。

    於是,李治開始開始行動了,他要首先從最親近的武則天這裡下手,把她先變成皇后,使其逐步具備話語權,變成自己真正的賢內助。

    最後,李治憑藉另一帝國元老李勣的威望,憑藉著武則天超凡的政治手腕,開始了和長孫無忌這幫人的政治較量。

    但這都是後話了。至少在當時,李治和武則天加在一起,也沒有和長孫無忌掰手腕的力量。他們這時對長孫無忌能不忌憚嗎?!

    《隋唐嘉話》唐·劉餗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在幼兒園不肯午睡,老師讓家長帶回家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