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城307
-
2 # 鄉村山清水秀
花生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1)褐斑病、黑斑病。在花生始花期,當病葉率達到10%-15%時開始噴藥防治,每個半月噴藥一次,連續噴三次,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可用50%多菌靈可施性粉劑,5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進行噴施,也可用75%百菌清或70%代森鋅6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噴藥時要從下向上噴。
(2)根腐病。用3%廣枯靈水劑或50%多菌靈可施性粉拌種進行種子消毒即可。
(3)青枯病。首先要選用高產抗病品種,其次在播種前對種子消毒滅菌;在發病期,可用os-施特靈水劑300-400倍液灌根1-2次;也可用600-800夜噴霧,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續噴2-3次。
(4)花生葉蟎蟲。俗稱紅蜘蛛。具體防治方法是對紅蜘蛛單一發生的地塊,可用15%掃蟎淨乳油2500-3000倍液、73%克蟎特乳油1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對紅蜘蛛和白蜘蛛混合發生的地塊,可用1%7051殺蟲素乳油(阿維菌素)3000倍液噴霧防治。
-
3 # 一顆紅一顆心
(1)選用無毒種子。病毒花生種子是病害主要初侵染源,因此選用無毒種子,可以減少或杜絕毒源,有效防治病害。播種無毒種子防病效果在90%以上。無毒種子可由無病區或輕病區調入,或隔離繁殖。
(2)地膜覆蓋。地膜覆蓋是一項豐產栽培措施,同時具有驅病毒和減輕病害的作用。
(3)選用感病程度輕的花生品種。花育19、花育23、花育22、花育25等品種感病程度輕,病毒種傳染率低,可以減輕病害發生。
(5)病害檢疫。在北方產區,應防止從重病區向外大規模調種,防止將病害帶到南方產區。
-
4 # 嶺南妹子
1.藥劑拌種 畝用2.5%適樂時種衣劑20克(2袋)+“天達2116”(拌種專用)25克(1袋),兌水0.75千克,拌種15~20千克,晾乾後播種,可防治苗期枯萎病,促一播全苗。
2.生長期噴霧 花生生長期根據田間病蟲害發生特點,一般要噴3次霧。
(1)第1次噴霧 花生齊苗後,畝用96%惡黴靈10克(2袋)+“天達2116”(壯苗專用)50克(2袋)+3%啶蟲脒40毫升,兌水30千克噴霧,可防治花生根腐病、莖腐病、病毒病,促苗壯。
(2)第2次噴霧 花生初花期,畝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50克+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毫升+“天達2116”(花生豆類專用)50克(2袋),兌水30千克噴霧,可防治花生網斑病、病毒病、棉鈴蟲、蚜蟲,使植株健壯、抗倒伏。
(3)第3次噴霧 花生莢果膨大期,畝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75克,加“天達2116”(花生豆類專用)75克,兌水45千克噴霧,可防治花生葉斑病和後期早衰。
按上述方法實施,花生飽果多,一般增產15%~20%,成熟期提早7~10天。
另外,花生蠐螬危害的地塊,可在金龜子成蟲高峰期,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1000倍液全面噴霧,畝噴藥液50千克,亦可在7月下旬(幼蟲低齡期),畝用48%毒死蜱長效緩釋劑、或20%毒·辛250克,兌水250千克,順花生壟灌墩。兩種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
5 # 金日有魚
一.播種前預防
1. 花生病蟲害防治,首先要聰耕地入手開始預防,冬天翻地,要深翻可以減輕病蟲害,深耕以後我悶開是施肥,底肥,有機肥為主,配合氨鱗鉀複合肥最佳。
二.播種期預防
1花生剝皮後,用藥劑伴勻,用18%辛硫福美雙或25%的多福毒死蜱或者用60%的蚍蟲啉種衣劑攪拌種子,一定要拌勻,注意帶上防護措施,謹防中毒,以上藥劑伴種可以有效預防病蟲害,蚜蟲,地下蟲都可以防止破壞種子。
2.播種前土地深耕後,土壤也要噴灑藥劑,可以用0.1%二嗪磷顆粒或者3%辛硫磷顆粒都可以有效防止病蟲害,可以有效殺死金龜甲.蠐嘈.金針蟲等等。
3.田間雜草處理,播種後需要噴灑滅草劑,防止雜草叢生。例如蓋草能、百壟通等等。
三.幼苗期間預防
1.幼年出來後。就玩防治蚜蟲啃食幼年,造成減產,我們可以噴灑農藥,例如抗芽威,癢樂果等。
四、花期的預防
1.花生開花開始,接著噴灑農藥,多菌靈,噴施塞弗嘧菌酯等每十天噴灑一次,一個月夠結束,可以防止爛根病,莖腐病,葉斑病等。
2.其他一些蟲害防止,花生葉上可以噴灑阿維菌素,毒死蜱等農藥,可以有效防止棉鈴蟲,蚜蟲,造橋蟲等蟲害,還可以用殺蟲劑混合鈣肥混合噴灑。
五.收穫期預防
1.採收花生的同時,我們可以撿走地上的害蟲,降低害蟲密度,減輕來年危害。
-
6 # 鄉村楊陽
本人曾經種過花生,感覺很容易,收穫也很理想,主要防治以下幾點 1 花生青枯病 1.1 症狀。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期主莖梢第1、2片葉先失水萎蔫,早上延遲開葉。經1 ~ 2 d後病株全株或一側葉片從上至下急劇凋萎,色澤暗淡,呈青汙綠色,後期病葉變褐枯焦。
1.1.2 防治方法。在雨後晴天或開花前發病初期用禾甲安20 m1兌水15 kg噴霧,每間隔7 ~ 10 d防治1次。
1.2 莖腐病
1.2.1 症狀。苗期子葉呈黑褐色,幹腐狀,後沿葉柄擴充套件到莖基部,呈黃褐色水浸狀病斑,最後成黑褐色腐爛。後期發病,先在莖基部或主側枝處生水浸狀病斑,病斑初為黃褐色後變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1.2.2 防治方法。要實行合理輪作,種子貯藏前要充分曬乾,播種前要曬種、選種,不用黴變、質量差的種子,做好種子消毒處理,用50%多菌靈按種子量0.3%進行藥劑拌種。蟲子防治, 1蚜蟲。蚜蟲不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傳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花生蚜蟲用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液噴霧,也可用菊酯類農藥進行防治。 2.2 紅蜘蛛。花生田紅蜘蛛主要以成、若蟎聚集在花生葉片背面吸食汁液,最初葉片正面出現黃白色小點,嚴重時造成葉片乾枯 脫落。防治方法:畝用15%掃蟎淨乳油1 500 ~ 2 000倍液或畝用淨蟎30 g兌水30 kg噴霧防治。其實種花生並不難,注意病蟲防治還有一點就是防治老鼠,老鼠最喜歡吃花生。所以這點至關重要。
-
7 # 玉面修羅剎
花生的病蟲害如何防治?
大家都知道,花生是中國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而且種植地區也是遍佈全國,大家都知道花生油就是由花生榨出來的,而且我們平常生活中,花生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但是很多農民在種植花生的時候會遇到常見的病蟲害,所以接下來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化生常見的幾大病蟲害的症狀以及治理的措施,希望對廣大菜農有所幫助。
一、花生葉斑病
這第一種常見的病害就是花生葉斑病,它的發病初期嗯,是在葉子上呈現圓形的,暗褐色的不規則斑點,如果不治理的話,在發病的後期會產生灰色的黴狀物,而且病斑會由褐色變為黑色,對於這種葉斑病的治理方法就是應該實行合理的輪作,在選擇品種的時候,應該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而且在高溫多雨的雨季,一定要進行防治,多是一些磷鉀肥來補充營養,一旦發現病葉子一定要及時的處理掉,而且還可以透過科學的農藥配比噴灑來進行防治。
二、花生莖腐病、根腐病
這第二種常見的病害就是花生的莖腐病和根腐病,這種病的發病症狀就是莖葉上會出現黑褐色的病斑,然後再逐步擴大到葉子上,在發病後期,會呈現為黃褐色的水浸狀病斑,嚴重的話會導致枯萎,防治的方法就是在種植花生的時候,要實行合理的輪作方式,種子在種植之前一定要消毒,曬乾之後再進行種植,而且在選擇種子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質量上乘的種子,在發病的初期,應該合理噴灑農藥來進行防治,如果一旦發現,已經治不好的植株,一定要及時的拔除並且進行消毒,以防感染別的植株。
三、花生青枯病
第三種花生常見的病害一般是花生的青枯病,這種病主要發生在花生生長的初期,最容易感染,他的症狀就是主莖頂梢第一、二片葉片先缺水導致枯萎,如果不及時防治的話,一整個植株就會從上之下枯萎,枯萎的症狀時,清汙,綠色的斑點,發病後期會變成褐色的枯狀斑點,對於這種病的防治措施就是在下雨之後的晴天,或者是開花前發病期合理的配比農藥來噴灑,從而達到防治的作用,而且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合理的施肥。
四、花生瘡痂病
第四種就是瘡痂病,發病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葉子的兩面產生不規則的小斑點,發病後期也會變為黃褐色的凸起的大斑點,對抗這種病還的措施就是選擇品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而且還要加強田間的管理,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而且在種植之前還要給種子進行消毒。
回覆列表
1.花生根結線蟲病的識別與防治花生根結線蟲病又稱花生根瘤線蟲病。俗稱地黃病、地落病、黃秧病等。 (1)症狀 2齡幼蟲侵入花生的幼嫩根尖,形成不規則形根結,線蟲鑽入花生根部中柱造成根液滲流、養分損耗,易引起次生病害。根結線蟲定居取食並刺激根細胞增生,連續危害新根根尖,使次生根結成團(根結團),吸收養分困難。病株生長緩慢或萎黃不長,植株矮小,始花期葉片變黃瘦小,葉緣焦枯,提早脫落,花小且開花晚,結果少或不結果。線蟲還可侵害果殼、果柄和根,果殼受害形成乳白突起的小瘤,發病後蟲瘤呈褐色瘡痂狀,但較少見。果柄和根莖形成葡萄狀蟲瘤簇。 (2)防治方法①藥劑防治:長效緩釋劑播前可用天達阿維菌素3000倍液噴溝或每畝施用48%毒死蜱200克,拌細土20千克,混勻直接施於溝底後播種。發病初期,用天達阿維菌素3000倍液淋根。 ②生物防治:應用淡紫擬青黴和厚垣孢子輪枝菌,能明顯起到降低線蟲群體和消解其卵的作用。 2.花生葉蟎的識別與防治(1)形態特徵 硃砂葉蟎的雌蟎背面觀呈卵圓形,體長0.42~0.56毫米,寬為0.26~0.36毫米,體色呈紅色或淡紅色,俗稱“紅蜘蛛”,體軀兩側各有黑斑1個,其外側3裂,內側接近體軀中部。雄蟎背面觀呈菱形,比雌蟎少。二斑葉蟎與硃砂葉蟎極相似,區別在於二斑葉蟎體色呈淡黃色或黃綠色,無紅色個體,肉眼辨別近白色,俗稱“白蜘蛛”。 (2)發生規律及危害症狀 花生葉蟎在山東招遠市1年發生10~20代,以成蟎在土縫、花生田邊的雜草根際或樹皮下吐絲結網越冬,往往成群團聚潛伏。翌年3月下旬開始活動,4月下旬至5月上旬遷入花生田危害,6、7月間為發生盛期,對春花生可造成區域性危害。7月中旬雨季到來,葉蟎發生量迅速減少,8月份若天氣乾旱可再次大發生,在花生莢果期造成危害。9月中下旬花生收穫後遷往冬季寄主,10月下旬開始越冬。 花生葉蟎群集在花生葉的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片正面初為灰白色,逐漸變黃,受害嚴重的葉片乾枯脫落。在葉蟎發生高峰期,由於成蟎吐絲結網,蟲口密度大的地塊可見花生葉片表面有1層白色絲網,且大片的花生葉被連結在一起,嚴重地影響了花生葉片的光合作用,阻礙了花生的正常生長,使莢果乾癟,大量減產。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合理輪作,避免葉蟎在寄主間相互轉移危害;花生收穫後及時深翻,既可殺死大量越冬的葉蟎,又可減少雜草等寄主植物;清除田邊雜草,消滅越冬蟲源。 ②化學防治:當花生田間發現發病中心或被害蟲率達到20%以上時,要及時噴藥防治,噴藥要均勻,一定要噴到葉背面;另外,對田邊的雜草等寄主植物也要噴藥,防止其擴散。具體方法是:對硃砂葉蟎單一發生地塊可用2%天達阿維菌素3000倍液噴霧防治。 3.花生網斑病識別與防治(1)危害症狀 發病初期,病斑先出現在植株基部的葉片上,逐步在上部葉片表現症狀。侵染初期,呈白網狀。以後,侵染點隨葉脈以放射狀向外擴充套件,呈星芒狀。病斑繼續擴大,由白色逐步變褐至黑褐色,形成邊緣不清晰的網狀斑。高溫、高溼,可出現大塊斑,直徑可達1~1.5釐米,病斑背面在發病後期出現褐色斑痕,並於表皮下生黑色小突起。在溫溼度降低時,葉表面出現白色至褐色菌絲狀斑痕,有時可佈滿葉子表面,或形成黑褐色小斑。 (2)發病特點 病害發生與茬口、栽培方式、溫溼度及降雨有較明顯關係。重茬地發病重,覆膜田重於露栽田,壟種比平種發病輕,麥套花生較夏直播發病也輕。在結莢期高溫、高溼、多雨有利於病害流行發生。 (3)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抗性好的品種(系)有花37、魯花10號和魯花11號、濰花8號、豐花8號、花育26號抗病豐產性好,可因地制宜地採用。 ②改進栽培技術:輪作換茬,可與甘薯、玉米、大豆等作物輪作。清除病殘體,減少菌源。深耕深翻,減少土壤表層菌源。合理增施肥料,提高抗病力。 ③化學防治:於花生播種後3天內,用25%百科(雙苯三唑醇)可溼性粉劑,或60%多菌靈,均用500倍液地面噴霧,封鎖土壤中菌源,減少初侵染。上述藥劑可與乙草胺除草劑混配噴灑,兼除雜草。 也可於發病開始,葉面噴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均為800倍液,加600倍“天達2116”,每10~14天噴1次,共噴2~3次。 4.花生青枯病的識別及防治(1)發病症狀 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始時,主莖頂梢第1、2片葉片先失水萎蔫,早上延遲開葉,午後提前合葉。1~2天后,病株全株或一側葉片從上至下急劇凋萎,色暗淡,呈青汙綠色,後期病葉變褐枯焦。病株易拔起,其主根尖端、果柄、果莢呈黑褐色溼腐狀,根瘤墨綠色。病莖縱剖,維管束呈黑褐色,橫切面保溼下稍加擠壓可見白色黏液溢位。 (2)發生規律 病菌隨帶菌土壤、病株殘體、帶菌雜草,以及帶菌土雜肥和糞肥,借雨水、灌溉水、農具、昆蟲媒介傳播,此菌在土壤中可存活14個月至8年。病菌從植株根部傷口及自然傷口侵入,在維管束內繁殖,分泌毒素,造成導管堵塞,植株失水萎蔫,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