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瀚聞史

    一、商鞅在魏國不受重用

    商鞅在年輕時就展露出過人的才能,魏國國相公叔座十分賞識商鞅,讓他做了自己的中庶子。有一次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親自去看望他,公叔座趁機向魏惠王舉薦商鞅,並對魏惠王說在自己死後希望大王能把國政全部交給他,由他去治理。在看到魏惠王沒有應答後,公叔座退避左右對魏惠王說:“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孫鞅,就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走出國境,以免今後對魏國不利”。魏惠王依然沒有決定要重用商鞅,為了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時也為了保住性命,商鞅只好逃離魏國。

    《史記商君列傳》記載:“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王許諾而去。”二、秦孝公意欲改革圖強,商鞅看到了實現抱負的機會

    商鞅在逃離魏國後,希望找到一個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此時的秦國在經歷了秦穆公的修德行武,開拓疆土後,實力大大增強,早已不是之前遠離政治中心的西方蠻夷了。加之此時秦國的國君秦孝公勵精圖治,下決心要改革圖強,商鞅看到了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機會,於是欣然前往。

    《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公孫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三、秦國是一片合適的“試驗田”

    為什麼商鞅要去秦國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不是其他國家呢?主要是因為從施展才能的角度分析,秦國是最合適的國家。秦國國力在逐漸上升,展示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是由於長期遠離中原文化中心區域,造成無論從體制還是文化上都比較落後,這從某種意義上是最適合透過變法和改革取得巨大成績的。因為如果是小國的話,不具備爭霸一方的絕對實力,即使變法成功也不會左右天下格局。但如果是一個已經體系健全的大國的話,又凸顯不出個人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因此秦國作為這樣一個實施變法改革的“試驗田”,對於商鞅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 2 # 水一白聊歷史

    一個衛華人,不遠千里來到秦國變法,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是什麼因素最終促使衛鞅來到秦國進行變法的呢?說起來也簡單,在衛鞅在魏國呆不下去的時候,剛好看見了秦國的求賢令。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為秦國君主,他的戰略主導思想就是要恢復秦穆公時期的豐功偉業,把被魏國奪走的河西之地拿回來,可想要恢復故地,就要強大自身,而想要強大自身,就需要人才。不要說當代社會人才最重要,即便是在兩千多年前,人才一樣的重要,於是秦孝公釋出了著名的《求賢令》

    《資治通鑑》: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大家都知道衛鞅本是衛華人,然而此時的衛國早已成為了魏國的附庸。所以衛鞅的第一選擇自然是去魏國求取功名。受李悝、吳起影響很大的衛鞅在魏國最初的工作卻是跟隨那個把吳起從魏國擠走的公叔痤,嫉賢妒能的公孫痤直到病重要離逝之前才向魏惠王推薦衛鞅,言明衛鞅可重用,如不重用應殺之以防他去別國而留後患。然而魏惠王並沒有把公孫痤的話當真,既沒有殺、也沒有用衛鞅。

    公叔痤死了以後,衛鞅無處投奔之時,就聽說了秦孝公的求賢令。

    《史記·商君列傳》:公叔既死,公孫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

    不過衛鞅與孝公的君臣相交也不是馬上就“來電”的。

    孝公數次召見衛鞅,衛鞅用帝道、王道、霸道三種治國策略對策,孝公從最初的昏昏欲睡到後來的“數日不厭”,終以“強國之術說君”,至此,秦孝公與衛鞅才終於引領秦國走向強國之道。

  • 3 # 混搭服飾

    商鞅入秦國的幾個關鍵,我總結為:

    第一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你要麼有權,要麼有勢,要麼還是得有錢,再不濟,得有一技傍身!那對於商鞅那樣的衛國沒落貴族,想要有出頭之日,就只有好好學習,學習戰國時代最吃香的行業!兵家!法家!儒家!道家等等幾大排名靠前的職業!當然也是機緣巧合,商鞅遇到了鬼谷子,名師出高徒!當然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商鞅遇到了公叔座,算是遇到了伯樂,可惜公叔座給不了商鞅施展才華的舞臺!自然,商鞅依然出不了頭!因為魏國君君臣臣見過的有本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魏國的老闆看不上他!畢竟,當時的魏國實在也太強大了!

    第二 商鞅的本事,那是改天換地的大本事,要麼自己有本錢,自己幹!很顯然,商鞅,沒本錢!那就只有找有本錢的人支援他幹,大家是真真正正要把兩股勢力緊緊綁在一起,誰都不可以下車,而且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才能讓商鞅的大才得以實施開來,才能看到脫胎換骨的終極效果!

    第三 秦國,長年對外征戰擴充套件,國家已經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地步,秦孝公贏渠梁接過的這架大車,說是一架散架了破車一點都不為過!國家窮死,國庫里老鼠屎都找不到一顆,人民窮的叮噹響!再加上一些老貴族勢力盤根錯節,農民,如果國家不經過徹底改革,農民永遠也不可能出頭!所以,秦孝公,需要改變!改天換地!實踐證明,秦孝公具備了和商鞅捆綁在一起的條件!他們兩個人是可以合作的!

    第四 秦孝公的大哥和母親,還有妹妹,給秦孝公樓了腰,秦孝公可以勇往直前,沒有了後顧之憂的秦孝公和商鞅,無疑是千古搭檔!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秦國的農民看到了希望,將堅決擁護變法!

  • 4 # 月亮之上有愛

    秦孝公:求賢令的“苦衷”

    秦國在戰國初期,不復春秋四強國之雄姿,被三家分晉的魏國吊打,喪失河西之地,連戰連敗的秦國被一種悲憤的陰雲籠罩,國家看不到希望,此時繼位的秦孝公知道:再不改革,秦國將不可遏制地滑向亡國滅種的深淵!

    可是,怎麼改呢?誰來主持改革大業呢?秦孝公環顧一週,秦國的公族老臣皆無治國良策,不得已,秦孝公推出求賢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本土的人才不能分憂,只能寄希望於外來的和尚會“唸經”,於是西遊的國之棟樑“衛鞅”橫空出世,

    衛鞅: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野心”

    衛鞅在魏惠王手下辦事,聲名不顯,虛度光陰,長此以往,終其一生難有大的作為!衛鞅看穿了魏惠王“愛才不用才”的虛偽本質,年輕的衛鞅在人才濟濟的魏國難有出頭之日,所以衛鞅不甘心。

    聽聞秦孝公的求賢令,我想衛鞅心中肯定做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有點像現在援藏、援疆的幹部,利弊得失反覆衡量,最終衛鞅還是選擇不放棄一那絲可能實現人生理想,建功立業的機會,毅然決然的西行入秦。

    秦國是一個老大帝國,沉痾纏身,前途未卜,是一個落後的文化荒漠,但是民風彪悍,士氣可用,用“法家”思想治國,必然將“勇於私鬥”的秦人變成一支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秦國是一塊值得奮鬥的“潛力股”。

    秦晉之好,魏秦之惡

    秦國在春秋時期屢次東進,可惜被超級大國晉國所阻,只能稱霸西戎,實在是無奈之舉,後期更是攀附楚國,不斷噁心晉國。

    三家分晉之後,秦國的日子反而更差,不但不能東進,甚至還要喪失大片國土,前前後後算起來,繼承晉國衣缽的魏國跟秦國是跨越時間長河的“國仇家恨”。

    恰巧的是,在魏國不得志的衛鞅,心中同樣壓著一股邪火,不得重用,故而入秦輔佐秦國崛起,狠狠地閃魏惠王的臉,踩上一腳,方解心頭之恨。

    歷史從來如此,有必然性,也摻雜著偶然性,有冰冷的大勢所趨,也有火熱的人性衝動,故而一切皆由可能,一切皆是因果。

  • 5 # 歷史有點酷

    可以說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後面強大的秦國。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商鞅是衛華人本名叫衛鞅。因在秦孝公時期變法有功而受封於商地,故叫商鞅。

    那為何身為衛華人不為本國效力而跑去幫助別國變法圖強呢?

    從商鞅的人生經歷來看,商鞅出生於衛國,師承於魏國的國相公叔痤,成名於秦國變法。

    商鞅從小就崇拜法學,受到當時變法家李悝、吳起的影響很大。但衛國很弱小,在這裡學不到什麼。

    人都是往高處走的,於是投奔到了比衛國強大的魏國,坐了公孫痤的家臣,卻形同師徒,師從公孫痤這個說法一點也不為過。這公孫痤裡,他學到了很多,真總結了歷代變法的經驗。為以後的商鞅變法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公孫痤病重之時向魏惠王舉薦商鞅為他的繼任者,也就是魏國的國相。但魏惠王沒有聽取公叔痤的意見。商鞅在魏國並沒有得到重用,發揮其才能。

    隨後商鞅聽說秦國的秦孝公在招賢納士。於是投奔了秦國,做了秦孝公的座上賓。

    為何商鞅在魏國得不到重要的時候不選擇自己的母國衛國也選擇其他的國家是施展其才能,而偏偏選中了秦國作為自己的施展抱負地方?

    商鞅選擇秦國作為自己施展才能的原因

    (秦孝公嬴渠梁劇照)

    第一,秦獻公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與商鞅的理論基礎不謀而合。可以說是達到了商鞅變法的條件。

    秦獻公在位時實行了戶籍相伍,並積極推行縣制。這兩個舉措增強了秦國君王的權力,也增強了秦國整體的實力和戰鬥力。

    什麼是戶籍相伍呢?

    戶籍相伍指的就是土地,戶籍,還有軍賦緊密相結合。從而把收租賦,徵兵丁,安排徭役這些有條不絮的統一安排。既能夠解放生產力,能擴充兵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從而有利於政令的推行,增強軍隊戰鬥力。

    縣制就更有名了,秦始皇統一全國推行郡縣制就是從這裡來的。推行縣制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增強君主手中的權力。

    商鞅在去秦國之前,肯定了解了秦國的一些改革。秦獻公一些改革措施可以說和商鞅理論上的變法不謀而合,秦獻公早年流亡魏國,從而借鑑學習了魏國的變法舉措。這也是商鞅來秦朝的原因。

    第二,秦孝公慷慨激昂的招募令打動了商鞅。

    秦孝公是一個有志向有理想的明君。他想要恢復秦穆公時代的崢嶸,想帶兵出函谷關,是中原各國交流交流,不想總被偏於一隅,東出是老秦人的夢想。

    而商鞅讀懂了秦孝公,並且三見秦孝公最終以帝王之道得到了秦孝公的賞識。

    結束語

    商鞅明白只有強強聯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秦孝公繼位之初就有如此雄心壯志,而商鞅對自己的才能也躍躍欲試。透過秦國這個平臺的展示自己的才能而最終變法強秦,並使秦國不斷壯大,最終統一六國。(商鞅劇照)

    參考文獻《史記·商君傳》

  • 6 # 玄月不易

    一:舍難求易。

    商鞅懷揣經天緯地、再造乾坤之才,他的最優選項一開始並不是落後的秦國。而是當時綜合國力幾乎稱霸其它六國的魏國。

    商鞅深知自己懷中寶玉所具備的能量。顯然輔佐強魏,更容易達成自己建功立業的目的。

    結果我們看到了,魏惠王愚蠢的拒絕了他。

    二:舍易求難。

    商鞅被魏惠王拒絕之後,只好西奔秦國,選擇了這樣一個在當時七國之中,各方綜合實力都要落後的國家,作為自己的終極輔佐物件。

    那麼問題來了:

    商鞅何等睿智,為何要舍易求難,不去選擇除魏國之外的其它諸侯國,偏偏要選擇一個最落後的秦國呢?

    (一):絕對的需求。

    魏國,包括其它除秦國之外的五大諸侯國。其自身實力早已透過各自變法,先後強大並逐一稱霸諸侯。

    他們沒有繼續變法的需求,也可以說這種需求不那麼強烈。而秦國則恰恰相反。

    自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繼位,其它戰國六雄早已稱霸中原。秦國位於雍州,地處偏僻。被諸侯國視為夷狄,也就是不通教化的野蠻人。中原各國諸侯,凡是舉行盟會,都將秦國排擠在外。

    這對初繼位具有憂患意識的秦孝公,和整個秦國的貴族臣民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恥辱。

    秦國急切需要來一場改變目前困境的變法。這便是絕對的需求,也叫剛需。

    (二)絕對的權利。

    絕對的需求,才能讓商鞅執掌絕對的權利。

    商鞅深切明白自己掌握的富國強兵之道,是史無前例的。一旦變法全面貫徹實施,一定會撼動舊有勢力的既有利益。在變法施行的過程中,定會遭到舊有勢力的激烈反對。

    秦國對變法沒有絕對的需求,秦孝公就不會賦予他絕對的權利。關於這一點,強魏給不了,其它五國同樣給不了。

    那麼對於渴望建功立業的商鞅來說,他所行施的變法,可能還未開始就會夭折。甚至提早結束性命,這是商鞅絕對不能容忍發生的事。

    (三):絕對的真空。

    什麼叫絕對的真空?當時的秦國,無論在既有的政治體制上,還是已有的全民教化之功上,都處於一片尚未開發的處女地。

    也就是說,此時的秦國還是一張白紙。之前並未像其它諸侯國,經歷任何徹底全面的變革。

    這無疑對商鞅來說,他的變革更容易推進,更容易取得成效,更能夠大刀闊斧的施展拳腳和手段。

    就這樣:有了秦國對變革的剛性需求;秦孝公方才賦予商鞅絕對的權利;加上秦國這片幾近完美的、天然的真空處女地。

    於是,商鞅之變革,終於大獲成功,造就強秦,使其一統天下,彪炳千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歷史最好的三位小前鋒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