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沉的經遠
-
2 # 遇見文
曹操在三江口之戰後,中了周瑜的反間計,斬了蔡瑁和張允!蔡瑁和張允武功不行,但是是水軍將領,在荊州水軍中是主要將領,比較有經驗!
1 事情經過
曹操接受了蔡瑁和張允在投降到曹操麾下,在三江口之戰,曹操命荊州降將為前部,被甘寧打敗,曹操說,東吳兵少,還被他所敗,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說荊州水軍久不操練,故而致敗!
蔣幹被派去東吳,被周瑜設計了,用一封書信,實施了反間計,蔣幹回去之後,就把蔡瑁和張允斬了!
2 斬蔡瑁和張允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是中了反間計,但是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曹操不信任荊州降將。
3 蔡瑁是荊州劉表的親戚,和曹操也有親戚關係,張允和蔡瑁也是親戚關係,以前計程車族豪閥,親戚關係縱橫交錯!
另外曹丕曾罵蔡瑁、張允等人"無不烹菹夷滅,為百世戮試。"可見他們降曹後都不得好死,而且終究為曹氏所不容。
-
3 # 張小生讀史
演義中的曹操是中了周瑜的反間計,而誤殺了蔡瑁、張允,估計腸子都悔青了。他兩的武藝應該不算突出,因為也沒啥出色的表現。
當初曹操攻打荊州,蔡瑁、張允力勸劉琮投降,拱手把荊州讓給了曹操。恰好此時曹操又想趁熱打鐵拿下江東,手下又沒有像樣的水軍將領,所以就委任他倆統帥訓練水軍。
周瑜聽說後,甚為憂慮,雖說蔡瑁張允武藝不是太出色,但在水上作戰能力很強,又是荊州地區的大族,所以周瑜還是有所忌憚的。
曹操派遣蔣幹勸降周瑜,周瑜藉此使用反間計,故意讓蔣幹帶回他與蔡瑁張允互通書信的偽信,曹操大怒,不聽分辨便命人拉下去處斬,剎那間似乎想到了什麼,但人已經被斬了,後悔已經來不及,只能是打掉了牙往肚裡咽。至此以後曹營軍中再無水軍良將,周瑜這才放下心來專心對付曹操。
歷史上的蔡瑁是一個名門望族,頗有家資,為劉表平定江南立下功勞,自投曹操後,被封侯,曹操還曾親自去拜訪敘談往事。
但從曹丕對他的評價中“佞邪穢政,愛惡敗俗,國有此二事,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可知蔡瑁在魏國並不好受,下場也不言而喻。
-
4 # 智者無疆風清揚
《三國演義》中 ,蔡瑁和張允是荊州牧劉表手下的大將,蔡瑁還是劉表的小舅子。
蔡瑁第一次出場是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因為江東孫策得到了傳國玉璽,私自藏匿不交公,袁紹給劉表密信,讓劉表在半路上截擊撤回江東的孫策。
兩軍對陣,蔡瑁第一個衝上去和孫策手下的大將黃蓋大戰幾個回合,估計沒有十個回合,就被黃蓋一鐵鞭打在護心鏡上大敗而歸。
黃蓋的武力值屬於中下,黃蓋能贏蔡瑁,說明蔡瑁的武藝實在不怎麼樣。張允沒有和任何人交過手,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和蔡瑁是鐵哥們,武藝應該是半斤八兩,不怎麼樣。
蔡瑁是一個投降派。荊州劉表死後,劉表的兒子劉綜繼承了劉表的爵位,但劉綜年齡小,遇事自己還不能決斷,作為舅舅的蔡瑁就把持了荊州大權。
曹操百萬大兵壓境。駐紮在樊城的劉備慌忙向襄陽撤退,但遭到了蔡瑁的拒絕,蔡瑁下令關閉襄陽城門。被逼無奈的劉備只好向江陵撤退,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的追兵趕上,劉備大敗。
蔡瑁和張允主張投降曹操,並迎接曹操大軍進駐荊州,蔡瑁和張允被曹操封為水軍正負大都督。
曹操賬下的謀士荀彧還提醒曹操,這是兩個小人,不可重用。曹操大笑著給荀彧解釋“我怎麼會不識人呢?只是因為我們北方軍隊不熟悉水戰,暫時借用他們,以後自有主張。”
《三國演義》中寫道,周瑜在觀察曹操水軍訓練的情況以後,心裡非常不安,蔡瑁和張允幫助曹操訓練的水軍太有章法了,心中害怕。蔡瑁和張允訓練的水軍能讓周瑜很頭疼,說明蔡瑁和張允在水戰上確實有兩下子。
於是,周瑜趁蔣幹盜書的機會巧使“反間計”,說蔡瑁和張允准備投降江東,曹操看了蔣幹盜來的信,大怒,就把蔡瑁和張允兩人殺了。
《三國演義》說曹操殺了蔡瑁和張允不久就後悔了,但悔之晚矣。
當然了,這只是《三國演義》羅貫中妙筆生花的加工創作而已,曹操雄才大略,怎麼可能上週瑜這個沒有一點技術含量的“反間計”呢?
-
5 # 異談
這個問題我想講一下歷史上蔡瑁與張允的結局,與三國演義有很大的差距。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部分,而蔡瑁,張允被周瑜反間計所殺更是這場戰爭的決勝局。
當時的赤壁之戰正好打了一半,蔡瑁剛與周瑜打過一仗,曹操軍隊由於以陸軍為主不善水戰,所以只是憑藉人數之優勢擊敗了周瑜,但自己損傷也很嚴重,蔡瑁的弟弟也被殺了。曹操為了下一波的戰爭,在沿江一帶設定24座水門,鍛鍊水軍,周瑜當然不會放任水軍的成長,於是偽造了蔡瑁與張允假的投降信讓蔣幹盜走,蔣幹投降至曹操門下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邀功的機會,於是就把投降信給了曹操,曹操看後大怒,就砍了他們二人,不過砍完就後悔了。這也導致了赤壁之戰後期曹操水軍還是不行,不然也不會採納龐統連環塢的計策,有了火燒赤壁的結局。
至於蔡瑁,張允的武力,張允的武力沒有過多介紹,可參考蔡瑁的。蔡瑁與東吳的黃蓋,程普都交過手,但都被打敗了,只能算是普通的將領吧,達不到一流武將的水平,如果不是曹操手下會水戰的將領不多,赤壁之戰應該沒他出場的機會。
三國志歷史上的蔡瑁並沒有參加赤壁之戰,而且蔡瑁與曹操的關係不一般。《襄陽耆舊記》就曾記載蔡瑁與曹操年輕時就認識了。在蔡瑁投降曹操後,曹操還曾親自拜訪他家,和蔡瑁妻子談到“他與蔡瑁是故交,現在還能再見一次面真的是幸事”。
蔡瑁在曹操陣營的政治生涯還算不錯,在漢末朝廷中任職,先後擔任過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等人,並被晉封為漢陽亭侯。
張允的結局就充滿了謎團,僅僅在《三國志劉表傳》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初,表及妻愛少子琮,欲以為後,而蔡瑁、張允為之支黨。至於結局在《三國志》和《後漢書》中都沒有記載。
-
6 # 史研
是因為曹操具有那種懷疑別人的特性,從而被諸葛亮抓住了把柄,諸葛亮是三國之中非常一個聰明的人物,所以他知道曹操這樣的英雄就是特別喜歡懷疑,他的那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可以說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所以諸葛亮就將計就計,最後是讓曹操被自己弄得心煩意燥,從而露出了破綻。
而蔡瑁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將軍,在三國之中雖然名聲不怎麼好,但是他培養的是詩是能夠和東吳相比的,甚至比東吳還要厲害。張允是蔡瑁手底下一個非常厲害的人,其實他們兩個更多的時候像一個戰友一樣,兩個人是非常好的關係。
曹操殺掉他們就是因為中了諸葛亮的奸計,最後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曹操當時統一北方,可以說是在三國之中是呼風喚雨的人物,要是能夠繼續下去的話,他必然是能夠統一三國的,所以他為了能夠統一三國就集合了大軍,整理了所有的人員,準備一下子就打敗東吳,然後消滅劉備,就可以真正統一天下了,可惜的是他最後是失敗了,而他露出了一個最大破綻,就是因為被諸葛亮攻破了。
曹操因為自己擁有這麼強大的實力,就變得驕傲起來了,而且是非常信任自己手底下的人,對於前來投靠的那些人都不怎麼相信,尤其是對蔡某和張宇這些人是非常懷疑的,因為這一切來的實在是太容易了,所以諸葛亮就知道曹操是怎樣想的,要是他們能夠投靠曹操的話,必然是能夠投靠東吳,所以諸葛亮就演出了一場好戲,最終是導致曹操殺掉了他們。
但是諸葛亮並不是實際的操控者,而真正的操控者是周瑜,周瑜可是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講到了這麼好的計劃,不然的話諸葛亮就把所有的計劃露出來了,那麼也不會成功的,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諸葛亮的原因。
蔡瑁和張允的話,他們的武功不怎麼厲害,但是他們培養的軍隊水師是非常強大的。曹操手底下的陸軍軍隊是非常強大的,但是曹操一直都是北方人,沒有來過南方,不知道南方是那麼多水的,尤其是河流眾多,尤其是在東吳這個地形非常險要的地方,只能透過河流這種方式到達東吳,所以曹操必須要培養一支水軍,而蔡某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當時他們把荊州送給了曹操,而且帶來了一隻很好的軍隊,所以曹操非常的開心,但是曹操也具有懷疑的能力。
因為這一切來的實在是太容易了,所以曹操是內心是有芥蒂的,而且曹操非常喜歡那些忠心耿耿的人,對於這些出爾反爾的人他們是非常痛恨的,尤其是那些軟骨頭,最後他們被殺了也是情有可原的,誰叫他們是跟隨了曹操這樣的人物呢。
-
7 # 音樂小妖
如果按照《三國演義》來看待蔡瑁與張允,只能說這兩個人就是二流武將,高不成低不就的那種。
但是我們都知道術業有專攻,雖說蔡瑁與張允的武藝就是個渣渣,可人家的專業是水軍,而非與人單挑。
所以任何時候都沒有廢材,只是你不會用而已,而當時的曹操就看中了蔡瑁與張允的水軍能力。
畢竟曹操連同他身邊的將領,幾乎都來自於北方,說他們一句旱鴨子並不為過,別看張遼、許禇等人武藝高強,真要掉到水裡,蔡瑁表示自己能一個打十個。
都不用在水中,只要在船上,蔡瑁與張允對於曹操手下的那些大將來說也是神一般的存在,這就是專業。
而且蔡瑁與張允不光自己水上功夫了得,更是有著相當不錯的訓練水軍的能力。
於是兩個看似小人一般的武將就這樣進入了曹操的眼中,說實話當時曹操手下的謀士們大多數都反對這兩個腦子不太好使的為曹操效力,生怕降低了自己的格調。
可是曹操大軍想要擊敗東吳,又不得不重用這兩個,畢竟曹操手下真心沒有拿得出手的水軍將領,這是硬傷,沒辦法。
所以當曹操手下的水軍已經形成規模的時候,也差不多到了蔡瑁與張允昇天的時候了。
這裡面還不光因為蔡瑁與張允的武藝高低問題,更是牽扯到自己收服劉表地盤上面的勢力之爭。
說實話蔡瑁與張允都屬於劉表的老部下,並且還跟劉表沾親帶故,如果不是曹操自己真心沒有水軍將領,根本就不會跟這兩個明顯看起來心思不正的傢伙有任何的交流。
畢竟當時劉表臨死之前就是蔡瑁暗中爭權奪利,如果不是蔡瑁這些人在中間搞風搞雨,說不定曹操也不會這麼快得到劉表的地盤。
同樣的道理,蔡瑁等人到了自己的手下,也一直處心積慮想要搞事情,畢竟蔡瑁以前就是想要得到劉表的地盤才會搞這麼多事,現在因為自己的大軍暫時歸順,但是不臣之心依然在暗中生長。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不安定份子,為了自己統治區域的穩動,遲早要把蔡瑁等人全部剷除。
所以當週瑜使出反間計的那一瞬間,曹操就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那就是藉機斬殺蔡瑁與張允。
當時的蔡瑁已經把水軍訓練到可以出師了,再練下去說不定軍心就會偏向於蔡瑁等人,所以說時機剛剛好。
再說了自己手下的這些謀士們跟著曹操一起南征北戰,說白了就是為了得到利益,不然大家憑什麼要給曹操賣命。
劉表的地盤自從到了曹操的手中,一直沒有給大家分利潤了,這其中就有蔡瑁等人的原因,現在藉著反間計直接將蔡瑁與張允等人全部剷除,同時又可以把劉表的地盤全部分配一下,這就是兩全其美的事。
可以說當時一定有人看出來這個所謂的反間計是假的,但是大家都在裝傻而已,如果蔡瑁等人不死,自己這些人怎麼分他們的地盤。
也就是說在大家一起裝傻的情況下,蔡瑁與張允就這樣被稀裡糊塗的斬殺了,理由就是蔣幹帶回來的那個根本不上臺面的理由。
反正理由給出來了,大家也沒有什麼意見,那就斬了吧,正好可以分地盤,於是曹操的降將水軍上將蔡瑁、張允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被斬殺了。
說實話,當時的蔡瑁與張允自己都知道為何而死,可以說他們兩個被斬,武藝弱只是其次,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擋了曹操及其手下的利益,如果這兩個有著呂布一樣的實力,說不定曹操就是另外一種想法了,很可惜他們沒有。
回覆列表
蔡瑁,張允兩個人死的挺冤,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間計被殺。至於他們的武藝水平只能用弱雞來形容了。
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蔡瑁和張允兩個人的武藝水平。蔡瑁在《三國演義》中曾經兩次上陣廝殺,不過結果都不是很理想。第一次是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孫堅得了玉璽想回長沙成就大事。劉表得了袁紹的密信,令蒯越、蔡瑁前來攔截。孫堅命黃蓋出戰,蔡瑁來迎,兩人戰不數合,黃蓋一鞭打中蔡瑁的護心鏡,蔡瑁敗走。
蔡瑁第二次上陣也是和孫堅部將對戰,孫堅因為前次劉表攔截之仇起兵攻打荊州。蔡瑁請命出戰,在峴山遇到孫堅大軍,和程普兩人交手,結果戰了數合再次敗走。
蔡瑁兩次出戰都是戰了幾個回合就敗走,而且第一次戰敗以後居然還沒自知之明,可以說不僅武藝差,還沒腦子,標準的弱雞。張允雖然沒有單挑記錄,不過他和蔡瑁並列,想來也是差不多的貨色。
不過蔡瑁和張允雖然武藝低微,腦子也不大好使,不過畢竟久居荊州,對於水軍還是很精通的。在赤壁大戰期間,周瑜曾經親自去曹軍水寨偵察,結果一看大驚,評價說“此深得水軍之妙也!”能讓周瑜做出這麼高的評價,可見蔡瑁和張允也不是一無是處,起碼訓練水軍還是有一手的。
不過也正是蔡瑁、張允諳習水戰,所以讓周瑜頗為忌憚。最後借蔣幹來勸降之機,偽造了蔡瑁、張允要來投降的書信,又故意讓蔣幹得到,成功的用反間計讓曹操殺了兩人,真是死的比竇娥還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