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管理諮詢倪好

    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如何加強知識管理確實值得思考!我學的企業管理,從事企業管理諮詢,我非常注重個人的知識系統構建!

    我面對的是不同的製造企業,管理諮詢需求不同,有品質管控,有組織建設,有計劃管控,有現場管理,有精益裝配,有薪酬績效等等!

    雖然細分很多,但都是管理諮詢範疇,每個模組從理論上的深度認知到實際應用層面的掌握,我用了不少時間,終於——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

    用知識系統構建豐富自己,用實戰應用強化武裝自己!不要徒有假大空的夢想,也不要低頭無用功的蠻幹!

  • 2 # 寧靜與其說

    首先真心應該有一個堅定信念和理想。

    曾經的我也是一個努力學習的人,但就因為沒有任何理想,所以最後結果可想而知了。

    1.要有時間觀念,制定自己每天的規劃。

    2.在該有的年齡和時間裡,多讀一些書,增強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

    3.重要的,一定要認清自己的方向,不要迷失方向。

  • 3 # 索樂集

    《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成甲

    讀書筆記整理——索樂

    不僅是青少年,知識管理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

    以下正文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大於人與豬的差別”。——史鐵生

    首先,什麼是知識?

    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也就是說,一個資訊是不是知識不是一個客觀存在,它取決於瞭解他的人能否使用這些資訊改變自己的行為,產生新的結果。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來自年齡,甚至不是來自經驗,而是來自經驗總結、反思和昇華的能力。

    造成人與人巨大差異的原因在於“認知差異”。提高認知水平,需要高效率汲取知識,而“學習方法”便是開啟高效學習寶庫大門的鑰匙。

    提升認知水平的另外一個關鍵點還在於對知識的連結。芒格在普世智慧演講中提到的第一個關鍵原則就是: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記住一些事物,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那你無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

    一切的學習和努力無非三個目標:一是解釋問題,二是解決問題,三是預測問題。應該說,沒有哪個人的學習會超過這個範疇,而評價學習是否有效的標準就很明確了,那就是:學習之後,你的行為或認知是否發生了改變。

    知識管理就是透過對外部資訊進行加工,提高我們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

    一、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

    1 、網際網路時代,海量資訊即時獲取,我們拼什麼?

    (1)知識數量構建認知優勢

    (2)知識獲取速度構建認知優勢

    (3)知識深度構建認知優勢。

    網際網路時代,知識大爆炸時代,資訊太多,必須對知識加以管理。這裡說的知識管理並不是所謂的知識收集、分類、儲存,這些是電腦做的事。知識管理的核心為透過管理知識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2 、如何提升認知深度?

    一個有深度的回答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差別:

    (1)從形式上看,簡單的回答往往是對具體的問題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卻是在分析具體現象之後找出抽象規律。

    (2)從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簡單的答案往往是根據自己的直觀感受、情緒與經驗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託於有實驗驗證或者資料分析支援的結論。

    (3)從答案的效果上看,簡單的答案往往只能用於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夠更普遍地解決類似問題,啟發我們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思考問題。

    所以,有深度的認知能力是這樣的: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跳出問題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況;在尋求答案的時候,能夠根據理由可信度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

    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不是我們不聰明,也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我們習慣於把時間花在提升“技術效率”上,而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認知效率”的提升。

    很多人的“知道”僅限於知道,同樣的知識,換一個場景,換一個問題就不行了,很多我們知道的,只是我們認為的自己知道。

    3 、提升認知效率

    提升認知效率,需要找到撬動效能的槓桿點——臨界知識。20%的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我們要做的是花80%的時間,用在這20%的關鍵問題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時間花在各種知識上。

    所以我們需要抓住20%的關鍵知識。

    我們需要學習的三個級別的課程:

    (1)公共基礎課:執行能力。

    所謂公共基礎課,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用到的執行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資料儲存、商務禮儀、溝通談判等等。

    (2)專業必修課:專業能力;

    而專業必修課,就是我們所選定的專業方向。正如前面說的,這個專業不是指學校劃分的專業,而是指能夠打完整戰役、解決系統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領域裡,你要跨學科地思考、解決問題,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3)通用必修課:結構能力。

    而通用必修課,就是要掌握臨界知識,認知事物更加底層的結構與規律。我們經營的領域是如何產生的?影響這個領域發展的基本動力是什麼?有哪些規律會普遍地影響這些事物?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場戰役為什麼爆發,會以什麼樣的脈絡發展,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麼一樣。

    執行能力、專業能力和結構能力都應該學。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投入80%的時間學習執行能力,投入20%的時間不完全地學習專業能力,而幾乎沒有投入時間提升結構能力。

    然而,二八定律告訴我們:20%的知識決定80%的結果,你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結構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學習上,透過掌握臨界知識做到遊刃有餘。

    二、掌握臨界知識的低層思維與方法

    1 、升級讀書方法: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絡

    大腦的記憶,靠的是將現在的資訊與舊有的經驗聯絡起來,用已有的知識做為基礎,聯絡新的知識,會有很好的記憶效果。

    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構建成知識網路,從不同的角度和領域對同一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 、減少習慣性防衛的不利影響

    想要透過接觸新的觀點和知識快速成長,就要面對與自己傳統認知不一樣的地方。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容易激起自我防衛。要改變這一點,就要培養第一個底層心態——綠燈思維,積極地考慮新觀點裡有價值的地方。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有更底層的認識:區分“我”和“我的觀點/行為”,不再把對自己觀點的質疑與自己這個人繫結起來。這樣下次我們再面對挑戰時,就可以從容地問自己:我的觀點是不是可以在別人的意見裡進化得更好?

    3 、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底層方法

    (1)反思

    ①能夠發現知識誤區;

    ②能夠促進已有知識的連結,從而產生新知識;

    ④訓練反思能力的方法:從小事反思,深入突破;把生活案例化處理;培養記反思日記的習慣。

    晨間日記——佐藤傳

    (2)以教為學

    ①因為要教別人,就會督促自己發現知識阻塞,進一步打通已有知識。

    ②教別人的過程,是一個強化記憶和認識的過程。我們的短期記憶能夠轉化成為長期記憶的關鍵就是不斷重複,複述知識其實是強化記憶神經鏈的過程。

    (3)刻意練習

    透過訓練掌握更高階的元認知。我們的思考過程,決定了我們的思考能力,元認知即對自己思考過程的思考,我們在元認知上的差別表現為認知效率與認知深度上的差別。

    而元認知與臨街知識的關係,可以理解為前者是思考過程,後者是思考工具。在思考的過程中利用臨界知識,藉助工具,能夠大大提高效率。

    透過刻意練習來掌握臨界知識和提升元認,在於三個部分:

    ①對基本核心知識劃小圈。

    對基本概念、臨界知識、知識阻塞等關鍵地方進行反覆的探究和思考,直到把這個問題吃透,弄明白。

    ②將基本知識組合成更大的知識能力單元。

    把掌握的核心知識吃透,和其他相關知識組合,形成一個新的能力單元。

    在能力單元的基礎上,用認知框架將它們聯絡和整合。

    以上簡單來說就是點到線再到面,最終形成知識網路。

    4、提升學習能力的技巧

    (1)記錄

    ①如實記錄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認知失調”。當我們的認知和行為不一致時,我們往往會扭曲我們的想法,使之符合我們的認知,從而減少“失調”所帶來的不舒服。事實上,不靠譜的不僅僅是我們會扭曲自己的想法,甚至我們的記憶本身就很不靠譜。

    回憶其實是大腦對過去經歷的重構。回憶中出現的畫面,是我們自己重新構思的。重構的記憶並不一定可靠,而我們又常常會把我們自己大腦重構的記憶,當作準確無誤的事實。

    如果我們想從這個扭曲過去事實的“哈哈鏡”裡跳出來,就要把事情的過程如實地記錄下來。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只有堅持做如實記錄的人才能深刻理解這句話。

    ②主動思考

    記錄的過程,其實是聯想、啟發、歸納、演繹的大集合,是呼叫自己所有的知識去重新理解過去一天發生的事情。而這種透過書寫記錄、呼叫知識來解構和重構問題的過程,才是記錄最有價值的部分,也是記錄幫助學習快速提升的關鍵節!

    在記錄的基礎上,進一步記錄當時的情緒、思考過程、外部環境等,思考挖掘事物背後看不見的關係。

    (2)定期回顧

    ①回顧自己過去的失誤,規避未來風險。

    ②回顧自己過去的做法,更好地當時的自己,也更好地理解現在的自己,能夠給未來的自己一些啟發。

    三、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

    1 、學習臨界知識能夠實現“少即是多”

    對大多數人而言,解決複雜問題的思路往往是“用複雜對付複雜”,人們想出更復雜的方法來處理複雜問題。而我的底層假設是:在很多情況下,看起來複雜多變的系統,其實是由背後簡單的基本規律決定的。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最底層的規律應該與化學、物理、數學密切相關。畢竟這個世界是由隨機出現的基本粒子組成的化學元素構成的。而數學是描述這些現象的重要基本工具。你很難想象世界的運作會不受到這些基本規律的影響。同時,人是所有事情的主體,因此人類心理學或認知學的基本規律也非常重要。

    日本的“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認為:面對複雜的問題,要從簡單的、基本的原則入手。而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則明確提出:我們要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就必須理解並掌握重要學科的基本規律,並把它們當作基本的思維模型來處理問題。同樣,臨界知識也是遵循了相似的道理:用簡單的基礎規律來解釋複雜的世界現象。

    學習臨界知識,需要在前期不斷訓練和掌握基本的心態和學習方法,速度就會很慢。可是一旦掌握了整個學習的理念和方法,學習能力就會大幅提升,你可以將跨領域的知識相互穿插借鑑應用,學習速度越來越快。這兩種不同的學習路徑,對應的增長曲線類似下圖。

    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記住一些事物,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那你無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查理·芒格

    從短期看,學習臨界知識的進步速度未必是最快的,但是從長期看,用臨界知識學習和思考是效率最高的。

    2 、發現自己的臨界知識

    (1)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學習這個學科的重要知識

    所有現象層面的知識研究到底層之後都會聯絡起來。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去閱讀經典的書籍,從中尋找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識。

    (2)找到最重要的知識和原理的原始出處。

    (3)嘗試用更加基本的原理來解釋這個知識。

    (4)沒有解釋的時候,想辦法尋找或者自己創造一個假設,並驗證。把科學研究的嚴謹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決策中。

    3 、如何應用臨界知識

    刻意練習我們學到的臨界知識,是我們真正掌握它的關鍵。

    所謂刻意練習,不是說我們像做練習題一樣,對同一類問題不停地記憶。恰恰相反,刻意練習至少有兩方面的重複:第一,在不同的場景中,重複應用同一個臨界知識;第二,在不同的時間裡,重複應用同一個臨界知識。

    (1)抓住問題的本質進行訓練。

    (2)大量地持續聯絡。

    4 、用臨界知識構建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就是你真正掌握的知識所圍成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你可以超過90%的人。

    只要掌握底層規律,我們並不需要比90%的人做得都好,就可以預見一些事情。但是要把這種預見能力應用到商業實戰中,你只有做得比90%的人都好,你的洞見才能真正讓你獲得商業利益。

    換句話說:我們的重大決策都應該在我們的能力圈中進行。可我們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

    “不能界定邊界能力,稱不上真正的能力”——查理·芒格

    你必須讓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慾望。

    (1)想要利用優勢,我們必須做狙擊手,即利用自己的優勢,瞄準指定方向,一招制勝,而不是做敢死隊一味先前衝,但是往往勝負難料。

    事實上,狙擊手策略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我們80%的成功,是由20%的決定引發的。而我們能夠做出高質量的預見性決定,是因為我們比90%的人更瞭解這個領域。

    (2)找到目標即自己的長處之後,扣動扳機,執行!執行!再執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斗星1.4到用什麼級別的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