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墨鄂州
-
2 # 路遙2020
第一,政治上不懂平衡和御人。崇禎上臺第一件事就是扳倒魏忠賢,他認為魏忠賢是最大威脅,然後重用東林黨。明朝後期的黨爭是滅亡的一個原因。魏忠賢在的時候時局還能暫時穩定,他一死崇禎沒有識人用人之才,導致朝堂之上都是庸人、成天互相彈劾。
第二,經濟上,崇禎完全不懂。明朝後期財政赤字嚴重,對於如何創收可以說是昏招連連。明末三餉徵收物件居然是貧下中農,這樣造成了農民軍越打越多的現象。然而對於商稅卻沒有多少,造成了貧富差距拉大,更加劇了社會矛盾。明末的流民是由於土地兼併加劇,失地的農民越來越多,明政府部門運轉效率低下,且貪腐嚴重,經濟問題引發政治問題。
第三軍事上,崇禎生性多疑、刻薄寡恩的本性在掌控與後金、農民軍的戰爭的局面中顯得很明顯,造成了多次戰略失誤。殺袁崇煥,自毀長城。松錦大戰屢次催促洪承疇出戰造成大敗。潼關之戰,逼迫孫傳庭出戰,結果傳庭死,明亡矣。
-
3 # 戴老師講歷史
我們一個一個的說,這頭一個,就是崇禎帝個人品質問題——他這人 性格極度暴躁,非常急於求成,這樣的品質就促成了他朝令夕改的毛病。
封建王朝社會末期,不可避免的往往就是所謂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土地兼併問題愈演愈烈。當時的明帝國,要面對兩個大問題,其一,是滿清在關外虎視眈眈;其二,是饑民在關內虎視眈眈。
很明顯 這些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而崇禎卻是一個十分著急的人。袁承煥豪言“五年全遼可復”,崇禎大喜過望,賜尚方寶劍,要什麼給什麼。爾後袁在關外鞏固關寧防線,被逼急了的皇太極拔山涉海,越過蒙古草原跑到皇城腳下搶劫一番,滿載而歸。滿清作為遊牧民族,沒有農耕,也不能與明朝互市,為了過冬只有搶,而關外有袁崇煥,不遠千里,其實為了搶糧食過冬,這正說明袁崇煥在關外的設防是十分奏效的。而惱羞成怒的崇禎把氣撒在袁崇煥身上,後者慘遭凌遲。這不是瞎胡鬧嗎?
明朝末期的情況必須要先明確重點,抓住主要矛盾,分清次要矛盾,但是崇禎明顯更容易被自己的情緒牽著鼻子走,身為國家的首腦,基本上都在對付中原農民軍取得關鍵性進展的時候,突然一聽說關外吃緊,然後馬上更被狗咬過一樣,瘋瘋癲癲地把關內將領急調往遼東前線,這麼一來就樂子大發了,農民起義軍又遍地開花,崇禎再調將領從關外殺回關內,這是領導乾的事兒嗎?形勢不愈加嚴峻才怪呢。
崇禎膽子還非同一般的小,總是怕愧對列祖烈忠——其實就是怕擔責任。事實上,倘若崇禎能放下遼東,主動議和,遷都南京,歷史程序是完全是可能改變的。
有人讚歎他剷除閹黨,可是他就連這件事情也不能貫徹落實——上臺就殺掉魏忠賢,扳倒閹黨,還是覺得伴隨自己長大的太監們更可信,讓太監到軍中監軍,胡亂指揮,欺壓將領,大大降低武將的抗敵積極性,導致很多武將投敵。甚至北京的城門最後都由太監把守,而最後李自成進京,開啟城門迎闖王的,恰恰是崇禎最相信的太監們。
-
4 # 小編虎哥
世人談起崇禎皇帝朱由檢,往往抱著同情的心態,認為他是明朝少有的勤勉的皇帝,最後卻落得自吊煤山的下場,是個悲劇性的人物。但是,小編卻不這麼認為,各位看官要明白,崇禎皇帝不是繼承皇位三五年,他可是當了十幾年的皇帝,若是說,當了十幾年的皇帝最後還落得那般下場,那可就是他修由自取了,或者說他就是個昏君。小編有一點考慮不明白,那就是魏忠賢要害朱由校的兒子,這怎麼想都說不過去,再有朱由校落水也很蹊蹺,死的更蹊蹺。所以,崇禎皇帝究竟是怎麼得來的位置真的不好說。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魏忠賢的權力過大威脅了皇權,崇禎將之除去,但是在崇禎皇帝后來的執政生涯中,稅收收不上來,東林黨無作為的時候,崇禎皇帝為什麼沒有重開東廠,甚至將錦衣衛都裁撤掉了。如果他不是因為有把柄在文官集團手裡,直到最後死的時候才對那些文官發出痛斥,那麼那就是他真的是傻了。
現在,將崇禎皇帝為什麼這麼做這個問題跳過去。只談他的作為,不談原因。崇禎皇帝裁撤掉了驛館、錦衣衛,這些皇家獲取訊息的渠道,成了聾子瞎子,困守在北京城,到了後期,可以說他能掌控的也只是京城一地。 再看,他聽取東林黨的建議,收取重稅,但是南北方居然一樣,降低了南方的賦稅,美其名曰不與民爭利。但是,不說那時北方正是小冰河時期,就說是平時,北方的土地能和南方比嗎?土地不說,北方一年收一次,南方可是兩到三次,居然談平等,還不是因為東林黨都是南方人。而崇禎這個昏君居然答應了,將朱元璋定下的規矩都改了。本來需要加上礦稅才夠用的國庫在崇禎丟掉了礦稅與南方賦稅以後更是雪上加霜。
由此,明王朝財政危機更加凸顯。而北方由於崇禎的愚蠢決定農民起義不斷,更諷刺的是,那個要了他命的李闖王就是被他裁撤掉了的驛員。 而整個明王朝最最諷刺的是,最後保護南方朱明王朝的主力就是這些曾經的農民起義軍
-
5 # 我來讀歷史
封建王朝社會末期,不可避免的往往就是所謂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土地兼併問題愈演愈烈。崇禎帝個人素質問題——他這人性格極度暴躁,非常急於求成,這樣的素質就促成了他朝令夕改的毛病。
第一,政治上不懂平衡和御人。崇禎上臺第一件事就是扳倒魏忠賢,然後重用東林黨。魏忠賢在的時候時局還能暫時穩定,他一死崇禎沒有識人用人之才,扳倒魏忠賢也不是問題,關鍵是沒有制衡東林黨的人,導致朝堂之上都是庸人、成天互相彈劾。
第二,經濟上,崇禎完全不懂。明朝後期財政赤字嚴重,對於如何創收可以說是昏招連連。明末三餉徵收物件居然是貧下中農,這樣造成了農民軍越打越多的現象。然而對於商稅卻沒有多少,造成了貧富差距拉大,更加劇了社會矛盾。
第三軍事上,崇禎生性多疑、刻薄寡恩的本性在掌控與後金、農民軍的戰爭的局面中顯得很明顯,造成了多次戰略失誤。松錦大戰屢次催促洪承疇出戰造成大敗。潼關之戰,逼迫孫傳庭出戰,結果傳庭死,明亡矣。
由此,明王朝財政危機更加凸顯。而北方由於崇禎的急躁決定農民起義不斷,更諷刺的是,那個要了他命的李闖王就是被他裁撤掉了的驛員。而整個明王朝最最諷刺的是,最後保護南方朱明王朝的主力就是這些曾經的農民起義軍。
-
6 # 汾陽傳奇網
此人志大才疏,難堪大任,憂鬱寡斷,非仁君也。
親小人遠君子,就連指揮寧遠大捷,炮擊努爾哈赤的袁承煥都成了叛徒,天理迢迢,焉能不敗?
當國家存亡之際還養著福王這些肥豬難平民憤。哈哈,朱元璋的子而王,孫而將世受國恩,把國當他一個人之家,掏空了國家,肥了朱家。明朝不亡,天理何在?
朱元璋,朱棣在世也經不起連連天災人禍,此乃天意,天意不可違啊!
回覆列表
一生勤奮忙到亡國的明末崇禎皇帝,其公認的槽點,就是低劣的治國能力。
這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他拙劣的用人能力,在位十七年,恨不得拿放大鏡看人,但他早年信用的楊嗣昌之流,多是志大才疏之徒,晚年信用的陳演魏藻德們,更是各個無志無才無德,除了每天玩命在他面前裝忠誠廉潔,就是偷偷狠挖國家牆角。待到北京城破,崇禎帝悲情上吊,這些當年崇禎信任的“忠臣”們,更是搖身一變,爭相跑到李自成處求賣命。如此“眼歪”的用人水平,多少後人每每說起,都是不停嘆息。
但比這“眼歪”相對低調,卻更加致命的,卻是崇禎的“辦事歪”——拙劣的戰略執行能力。
因為,就是在崇禎悽風苦雨的十七年執政生涯裡,大明王朝,也曾經有過兩條絕佳的方略,任何一條實現,都足以助明朝熬過難關,至少不會亡於1644年。卻也都無一例外,不但被崇禎皇帝活活“辦偏”,更將泥潭裡的大明朝,徹底推進了沒救的深淵。
一:變樣的“因糧”
崇禎年間的困局,看上去是一團亂麻,外面八旗清軍不停南下侵擾,中原農民軍縱橫千里,外加旱災瘟疫來回招呼。但其中核心困難卻是一樁:糧食。
自從崇禎登基起,在各種麻煩的來回鬧騰下,明王朝的缺糧,也是越演越烈。中原各地天災人禍,生產幾乎癱瘓,各地糧倉幾乎見底,就連以富庶著稱的江南地區,糧價也上漲了七倍。北方災區更是餓殍遍野,就連北方的邊軍部隊,也常見餓的前心貼後心。以明末名將盧象升的嘆息說,當時各地的邊軍,簡直是“餒而病,僵而僕者紛紛見告矣”。餓的站都站不住,還怎麼為國征戰?
缺糧食,就無力賑災,軍隊也無力征戰,於是清軍來回砍殺,中原大亂四起,饑民們紛紛揭竿從賊。如此惡性迴圈,自崇禎登基起,就一直頭疼到明亡。但崇禎六年,親眼目睹了明朝軍民缺糧慘狀的盧象升,卻憤然提出了新策略:因糧。
盧象升,江蘇宜興人,明末文官裡出名的文武雙全人物。崇禎二年他在知府任上時,就曾自募兵馬馳援京城。之後的多年裡,他統兵南征北戰,多次重創農民軍。但崇禎六年的“因糧”策略,卻更見證了他卓越的眼光——大明朝沒糧食,哪裡是因為種不出糧食?關鍵原因,就是糧食稅收不合理,窮困的農民交糧交到破產,腦滿腸肥的官紳們,寧可糧食爛在自家倉庫裡,也絕不拿出來為國分憂。那怎麼辦?必須“因糧”。
因糧,就是按照交稅者貧富狀況,分頭劃分賦稅。凡是交賦稅在五兩以下的農戶,並不加派任何賦稅,賦稅五兩以上,相對有錢的地主們,才按照財產的多寡,來承擔更多的加派稅糧。雖然這個政策也有毛病,鑽空子甩鍋稅糧的富人也不少,但至少能確保大多數窮人不被加重負擔。特別是盧象升擔任宣大總督時,就在其治下狠推“因糧”,一度實現了糧食大豐收。喜得崇禎帝不停下詔表彰,當做先進經驗來推廣。
如果“因糧”能夠堅持下去,明王朝固然無力短期平定動亂,但至少能保證北方農村的穩定。待到盧象升的“天雄軍”等部隊壯大,大明完全有能力逐漸控制住民亂的蔓延,直到步步為營,徹底平定動亂。
但是,到了崇禎十年,猴急的崇禎帝,卻是根本等不得了。為了實現其快速剿滅農民軍的大計,崇禎悍然在這年加徵二百八十萬兩“剿餉”,而且在楊嗣昌等痛恨“因糧”的大臣鼓譟下,崇禎更大手一揮,把“因糧”改成了“均輸”,名義上是大家平攤,其實就是叫全國各地的苦農民們扛鍋。如此一來,恰如以火澆油,無力負擔高額賦稅的農民們紛紛參加農民軍,這以後農民軍四處轉戰,各地饑民紛紛跟隨。大亂,就此失控。
李自成麾下的百萬農民軍,農民起義席捲中原的景象,就是被崇禎這昏聵“跑偏”,一口氣奉送來的。
二:痛心的“清屯充餉”
雖然崇禎的任性加徵,“因糧”變了均輸。但內憂外患白熱化的明朝,其實還有得救。同時期另一個“大招”,也足以確保明朝滿血續命:陝西巡撫孫傳庭的“清屯充餉”。
明末大亂的年代,陝西就是導火索,西北的大饑荒起於陝西,動亂也爆發在陝西,然後連年的折騰裡,火藥桶般的陝西,已到了一片殘破的地步。但崇禎九年時,主動請纓擔任陝西巡撫,一頭扎進這個“火坑”的名將孫傳庭,在無錢無兵的窘境下,卻拿出了比盧象升“因糧”還要狠的鐵腕辦法:清屯充餉。
在明末大亂爆發前,陝西一直是大明朝的兵源地。為什麼明末時卻成了動亂重災區?關鍵就是軍屯流失。衛所制度的明朝,軍屯土地就是士兵的命根子,沒了土地計程車兵為活命,往往走上造反道路。就算官軍裡計程車兵,沒了土地就意味著沒了糧食,哪怕肯賣命,又有什麼戰鬥力?要打勝仗,必須清屯充餉——把軍隊屯田收回來,把屯田的收益,充做軍隊的餉銀。軍隊吃飽了飯,才有鐵血強兵。
可道理都知道,但放明末,清屯充餉就是個捅馬蜂窩的事情。尤其在陝西,霸佔軍屯的,往往都是官僚豪門。特別在崇禎年間,陝西官紳們對軍屯的侵佔,更到了瘋狂的地步。僅西安四衛名下的兩萬四千頃土地,就被當地“精英”“名流”們分了個精光,士兵大多逃散。查一畝土地,就要得罪一方頭頭腦腦,甚至還牽連著京城高官,誰敢動手?
但孫傳庭毅然動手了,到任後就高舉“祖制”大旗,號稱“地不容失一畝,糧不容失一粒”。以幾乎玩命的架勢,從陝西當地豪紳們手裡奪地。豪紳們的阻撓作梗?一律統統法辦!豪紳們勾結京城言官搞陷害?統統當做耳旁風。做事縝密的他,更在出手之前,收集了陝西所有的土地卷宗,一張張按照土地卷冊清地。終於在付出了得罪滿朝文武代價後,三年裡清理出四十五萬兩白銀,他麾下那支曾百戰百勝的秦兵,就靠這筆錢艱難成軍。
也正是這毫不留情的“請屯充餉”,令萎靡多年的陝西官兵,終於在糧草充足後煥然一新。然後孫傳庭帶著這支滿血復活的隊伍,先擒高迎祥再打李自成,將席捲天下的李自成農民軍,一度只打得只剩十八人。鐵腕的手段,換得大明朝鐵腕重振。
如果這堅決的“清屯充餉”,能夠貫徹到其他各處民亂的“重災區”,明王朝不但可以憑藉充足的錢糧,牢牢遏制住局面,甚至還能夠重建多支強大的軍隊。儘管過程必定艱難,但大明朝的復興,卻是指日可待。
但遺憾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崇禎又退縮了:為了“清屯充餉”,孫傳庭得罪了滿朝文武,但為了堅持自己正確的剿滅農民軍戰略,孫傳庭又得罪了崇禎帝。可憐這位忠勇的戰將,一度被崇禎帝關進牢獄,“清屯充餉”也就此雷聲大雨點小。隨著復出後的孫傳庭,因為崇禎的瞎指揮在潼關殉國,好不容易打造的強兵也就此報廢。明朝,就只剩了左良玉等跋扈軍頭們,無兵無錢的窘境下,覆滅結局,自然難改。
其實,在明朝這兩個良策早期推行時,崇禎也表示過不遺餘力的支援,孫傳庭的“清屯充餉”早期,他更曾大力讚揚孫傳庭的霹靂手段。可是,這位帝王卻缺少戰略執行時,應有的耐心氣度,更缺少敢於直面困難,憤然更革的勇氣。明朝,也就在他的急躁與猶豫裡,一次次錯失歷史的機會。
執行力欠缺的惡果有多嚴重?明末的崇禎帝,就以他一生悲苦的抗爭,做了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