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淺談華夏

    第二、七夕有乞巧節之稱,也就是在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女人們會將瓜果吃食全部擺到院子裡和家人一起賞月,還會將準備好的五彩線和九尾針拿出來,家裡的女眷會對著月亮穿過去,祈求自己會像織女小姐姐那樣心靈手巧,所以七夕節也被叫做“乞巧節

    第三、就是明清時代傳說在中午的時候,婦女會把一碗水放在日頭下面,然後將手中的針扔到水中,看水波在碗底的倒影,有的水紋倒影像細絲一樣能描繪花紋,有的像花,有的像小鳥,還有的像風景畫,這種的就是好兆頭;有的波紋特別粗,這種的就是沒討到巧的等等。

    總之古代七夕比現代熱鬧多了,而現在大部分不是約會看電影就是約會吃飯沒什麼意思。

  • 2 # 搬磚工大偉

    七夕節,原本就不是什麼情人節,而是古代女子的乞巧節。牛郎織女鵲橋會,也只是一個悽美傳說,今人硬是將其與“有情人相會”聯絡到一起,硬生生地整出一個“中國情人節”來,實在是無知無聊。其實,中國真正的情人節是正月十五上元節(長安十二時辰展現的上元盛況),青年男女結伴看花燈、逛廟會,也有的青年男女在這一天相親或偶遇。這樣的貨真價實的中國情人節,才應該有520,至於七夕這樣的偽情人節,不應該推出什麼520紅包。當然,對於那些心有所屬樂於付出的有情之人,時時刻刻把對方當做自己的寶貝,天天都應該是情人節。

    還有的地方的風俗是在這一天,把嫁出去的女兒接回孃家,故稱‘女兒節’。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以餃子、麵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流傳至今,有不少傳統的七夕美食

    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吃巧果

      七夕節應節食品中,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其實並不是水果,而是七夕節必備的點心。這些巧果,大概起源於宋代。還有的人用面做餅,稱之為巧餅,流行於福建邵武地區。諺語說七夕吃過巧鍋,能使人巧。

      巧酥

      在七夕節期間,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索餅

      索餅是以前人們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後來演變成了吃掛麵的習俗,可以說,掛麵的祖先就是索餅。索餅是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的,長得很像我們中國的麻花。

  • 3 # 使用者4197036157

    七夕七月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人們心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要出來行拜祭的禮儀,並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因為七夕節與女事關係密切,所以又叫“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 七夕節有吃巧食的風俗。巧食的內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樣的麵點,各地風俗不一。各種巧食做成後,都要陳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象要請天上的織女來品評。然後大家一面觀賞著遙遠的夜空,一面吃著各種巧食,認為這樣會使人變得靈巧。

    漢代時,民間便開始向織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靈手巧,還祈求得到財富、早日有美滿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乞巧"七夕"節的傳統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豔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製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 4 # 鐵牛博士

    北宋宣和年間

    公元1627年,陰曆7月初7。

    清晨一位賢惠的妻子手持糖水對丈夫說:大郎,起來把藥喝了。

    沉痛懷念武大郎同志遇害900週年

  • 5 # 騎馬趕驢

    古時七夕節意義及過法跟現在肯定是大不相同。

    首先七夕不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不是和現在的2月14、5月20等日子一樣,只是情人間吃吃飯看看電影發發紅包拼禮物什麼的。古代的七夕節也叫“女兒節”,“乞巧節”,主題有拜織女、乞求巧藝、祈禱姻緣等。內容豐富,遠非情人節能概括。

    其次看下七夕的由來。據《春秋命歷序》載:“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據《說文》載:“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七夕,起源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

    古人過的七夕節內容既然這麼豐富,那麼具體又是什麼過的呢?一是拜織女,由一個有威望的女子牽頭,邀上左鄰右舍的姐妹們,團在一起拜。一張供桌,擺上茶、水果、五子(桂圓、榛子、紅棗、花生,瓜子)等祭品,再擺上插上鮮花的瓶子和幾束紅紙。祭拜完,大家後再圍一塊吃花生,瓜子,嘮嗑,交流針線活。二是乞求巧藝。如“穿針乞巧”,在七夕的晚上,年輕的姑娘對著月光穿針引線,誰先穿過就是“得巧”。在月亮之下穿針引線,線是彩縷,乞巧針也有雙眼、五孔、七孔、九孔等不同的規格。又如“蛛絲乞巧”。每七月七日夜,祭祀以外,捉蜘蛛關在小盒中。第二日將盒子開啟,看蛛網的疏密程度。蜘蛛網密的被認為巧多,稀的巧少。其他比“巧”的方式,還包“投針驗巧”,還有比廚藝、比做糕點、比繡花等。三是人們還會在七夕時祈求姻緣,祈求子嗣,此外還有曬書曬衣、購物、聚餐等活動。

    七夕,對於女子來說,與其比拼紅包禮物,不如像古人一樣,多多關注自己的才藝和成長。

  • 6 # 犀牛按摩器材

    《詩經·小雅》中有一首詩:

    “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

    維天有漢,鑑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

    大意是說天上的織女星,坐在織布機旁,無心織絹,卻一心一意地想著銀河對岸的牽牛星,而為之眷念不已。可見在西周時代,就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像與傳說。

    《史記·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中,也都有牽牛、織女雙星的記載。晉代宗懷的《荊楚歲時記》裡,說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已經為這個戀愛的故事勾勒出一個鮮明的輪廓。

    到了南北朝時,任眆在《述異記》中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這項記載準確他講是從“古詩十九首”中獲得靈感,其中的一首描寫《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扎扎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比起《詩經》中的那首,更描繪得悽悽切切,道出了一對有情人,兩地相思,愁昔滿懷的悲涼況味。

    此外,幹寶的《搜神記》中把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說成是漢代孝子董永夫婦的故事。南朝時吳均的《續齊諧記》裡記載:“桂陽成武丁,有仙道,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暫詣牛郎。’至今雲:‘織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以牛郎織女為例,共誓白頭之約。

    北宋秦觀專門寫過一首《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總之,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的詩詞、戲曲,不勝列舉。

    綜上所述,可以推斷牛郎與織女的悽美愛情故事,大約是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奴隸社會,等級十分嚴苛,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託言天上雙星,也就是人間的實情。

    傳說雖是如此,但這個故事為什麼會發生在農曆七月七日呢?其實觀察織女星與牛郎星(牽牛),是可以讓古人瞭解到“秋天到來”的方法。

    在《夏小正》的古農事歷中有記載:“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在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也在人們的頭頂上清晰可見。而織女星旁兩顆較暗的星星位置,正好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朝東方望去,正好可見牛郎星。再加初秋七月的秋雨,會衍生出這樣的愛情傳說,也不是無法理解的。

    織女星名稱的由來,可以從《詩經·豳風·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推敲得知,由於九月是氣候較為涼爽的晚秋,也是穿著寒衣的時節。九月授衣,則必須八月裁製,七月當然就是織婦們織布的時間。

    牛郎星名為牽牛,則有著“犧牲”的意思。《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殺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時,正好是草木豐茂,用以貢獻牧草給牲畜的時節;到八月則依據牲畜體格,觀察哪些適合用以祭祀;九月則宰殺牲畜用以祭拜神明。《禮記·月令》稱八月為“循行犧牲”,而此時織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則升上天頂,宛若在追逐織女星般。

    因此七夕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背後應該有著配合時令與天文景象的源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讓你為第五人格設計一個角色,你會創造什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