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關河南望
-
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其實也不全是所謂“天子守國門”:自石敬塘甘做兒皇帝,把幽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人(遼國)後,此地漢人便逐漸與主體離心了!先後為遼金效力,討伐南方。尤其是金國初期出力很多!
其後蒙古人一統四海後,此地與南方遺族仍是離心離德,民族認同混亂。(崖山海戰,是滅宋的最後一戰便是漢將張宏範主打的)…
對於這樣一個現實,明初皇帝們是有認識的!否則朱元璋也不會分封塞王,在科考中設南北榜了。而朱棣在元舊都為王,更深知這一點,為延攬人心,加強認同感。必須把都城移到北方重地~~~北平!這是從政治方面考量的;
從軍事方面講大敵在北!殘元雖瓦解了,但蒙古各部卻利用游擊戰術不斷地攻擊、騷擾明朝北境。東北還有未成氣候的女真各部,需要撫鎮結合。為了反應迅速,應變及時。把都城設在北平(北京)也是上策……
其不利處在於糧食不足自給,必須漕運糧食,南糧北運;都城過於靠近邊境,縱深迴旋餘地小。致使瓦刺與後金都包圍過都城。李自成更是一舉攻破北京!(明後期未重視南京做為備份的重要性,是一大失策之處!把進可攻,退可守。變成了進退失據,最終敗亡)。️
-
3 # 靜夜史
這個問題讓人無語,非常無語。
首先這句“天子守國門”是非常震撼人心的,裡面包含了“天子”、“國門”兩個重量級因素,說出來就自帶豪氣。
但是,這句話並不是崇拜明朝的這些人說的,而是來自於一個崇拜明朝群體口誅筆伐的物件——閻崇年。
這個被貼上“清粉”的專家可謂板上釘釘的公敵,然而他的這句“天子守國門”卻成了這些崇拜明朝群體的口頭禪和座右銘,當然還有另一句“君王死社稷”。
這就很有意思了。難不成習慣於批評明朝的閻崇年“善心大發”開始捧明朝了?當然不是,閻崇年對明朝歷來沒什麼好感,這說明“天子守國門”根本就不是盛讚明朝的話。至於為什麼這句話流行一時,這要看崇拜明朝群體如何理解了。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普通封建王朝,明朝最大的特點可能也就是“天子守國門”了,將都城設定在戰爭第一線,充分體現了朱棣之後的明朝帝王寧折不彎的膽氣和卓識。
當然,這都是扯淡。明朝之後的帝王之所以不遷都,是因為沒有能力,朱棣之所以遷都北京,是因為私心大於國計。
1、北京才是朱棣的根據地
1398年,為了避免削藩導致家破人亡,朱棣在北平悍然起兵,向自己的侄子,當時的建文帝發動了進攻。
雖然朱棣最後取得了成功,但無論是當時還是今天看來,朱棣的行為都是真真正正的大逆不道的叛亂。
1402年,經過4年的戰爭,朱棣長驅直入殺到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取代建文帝登上帝位。
朱棣的繼位,讓所有被儒家倫理薰陶計程車大夫們痛恨不已,對於他們,朱棣採用了最為直接的方式——鎮壓。
朱棣稱帝后,對建文時代的舊臣進行了大規模的搜捕和處決,方孝孺更是被誅殺十族,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
不過雖然朱棣殺了很多反抗者,但是手下的人都是敢怒不敢言,不反抗不代表心服口服。這一點朱棣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不得民心的朱棣害怕自己會在某個侍衛護駕不力的時候遭遇不測,這種恐懼的感覺隨著年歲的增長日益明顯。
所以朱棣急於尋找機會離開南京,在朱棣在位的22年時間,共進行了多達5次的北伐,而且基本都是御駕親征。但是親征歸來還是要回到那個不熟悉且危機四伏的南京。所以朱棣決定另建新都。
明朝遷都的設想其實早在朱元璋時代就開始了,他曾派太子朱標到開封、洛陽、西安甚至鳳陽等地考察,結果都不盡人意。後來隨著朱標的早逝,選都之事戛然而止。
朱元璋的選址意味著,除了南京,朱棣也不可能到開封、洛陽甚至西安建都。因此在朱棣心中,也只有北平最為合適。這座金國、元朝的都城,已然有了王氣,自然最好不過,最重要的是,朱棣在這裡呆了幾十年,早已成為一個地道的北平人。
因為熟悉,所以鍾愛,這就是朱棣到北平建都的原因。1419年,北京城竣工;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北京成為明帝國的新都城。
2、彼時北京並不是“國門”
朱棣作為馬上皇帝,想要把都城遷到離戰場很近的地方以便於迅速出擊這可以理解,但是這不代表朱棣就一定要將都城設在北京,因為建設一座行宮,比如清朝避暑山莊這樣的行宮也可以達到迅速出擊的目的。
尋刺激絕對不是朱棣的想法,況且就算不為自己考慮,總該為子孫後代們考慮吧。所以可以確定的是,在朱棣遷都北京時,北京並不是“國門”,是相對安全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派出徐達、常遇春等大舉北伐,驅逐了元朝統治者,佔領大都,隨後李文忠、常遇春兵發上都,設定開平衛,作為前出蒙古高原,拱衛明朝疆域的重要據點。
衛所制度是朱元璋創立的,和北周時期的府兵制異曲同工,軍戶常年駐守衛所,一個衛所平均5600人,平時種地,戰時打仗,成為明朝拱衛邊疆的重要手段。
驅逐元朝後,明朝相繼在長城以北設定了東勝、開平、大寧等衛所,這些衛所距離長城數百里,將明朝的勢力伸向了蒙古高原腹地。
正因為如此,處於長城以南的北平才相對安全,沒有戰火的危險,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國門”。
那麼,北京是如何成為國門的呢?這需要感謝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繼位後,有感於祖父南征北戰耗費過大,導致民不聊生,所以開始轉向休養生息,對外則開始了大規模的戰略收縮。
1727年,明朝宣佈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征服達20年之久的交趾重新獨立;1435年明朝撤銷奴兒干都司,放棄了鐵嶺、開原以北的全部土地。
1430年,明朝正式內遷開平衛至長城內的獨石口。早先在1399年朱棣綁架寧王朱權導致大寧衛空虛,1403年,朱棣內遷東勝衛。朱元璋時代,東勝衛、開平衛和大寧衛組成穩固的北部防線,到明宣宗時代,只剩下開平衛孤懸塞外。而開平衛的內遷,也宣告了明朝在長城以北的防線的徹底崩解,其後明朝不得不以長城作為防禦蒙古的防線,而蒙古韃靼部也南遷到長城一線,再次對明朝形成巨大威脅。
1449年,明英宗貿然北伐,結果在長城附近的土木堡大敗,明英宗被俘,這說明長城以北的地區已經不再屬於明朝。
正是因為北部防線的破壞,才導致北京成為國門,而在朱棣時代,北京至少還算是半個後方。
可以說,“天子守國門”現象的形成,並不是勇敢的象徵,而是為了加強統治的一種手段。畢竟如果皇帝不來這裡,北方就要交給擁兵自重的藩王或者武將,這是明朝皇帝不能接受的。但正因為明朝統治者的一系列短視行為,才導致了“天之守國門”的尷尬局面。
“騎虎難下”應該是朱棣之後明朝皇帝的內心寫照。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4 # 靈石蘊
這是一種魄力體現,也是形勢需要
自古以來,中原大患,一直在北方,而中原政權,也正憑藉幽州屏障抵禦北方民族一次次入侵。一直到石敬瑭賣了燕雲十六州,北方民族才有機會崛起發展去南望中原
失去了燕雲防禦,北宋無奈之下有了澶淵之盟,但這個盟約,也是建立在大遼守信前提,人家可攻可守,掌握主動權。後期金國不去理會什麼盟約起兵,不就兩年滅了北宋嘛。沒有反制或者抵禦手段,什麼友好條約,都是空的……
和平,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之上
從兩晉衣冠南渡,到南宋建立,中原政權在逐步加大南方開發力度,經濟文化重心也在不斷向南方遷移。而北方,無論金遼戰,還是蒙金戰,都是屠戮殺伐生靈塗炭,蒙元建立,北方更是差一點整體成為牧場……沒有人口,沒有穩定發展時間,北方談什麼經濟文化?到了洪武朝,平定元朝穩定之後開科,1397丁丑會試,榜單52人,全為南方士子……
南北經濟文化嚴重不對等,要出大問題的
朱棣靖難後,就得處理這麼種局面,怎麼弄?史書現成反面案例,魏文帝遷都中原,二十年後,北邊疆六鎮叛亂,生生弄死了北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假如,仍然以南京為都,那北方怎麼辦?人才匱乏,錢糧匱乏,遊牧敵手到有不少……只能在北方建立軍政中心,向北輸血……
綜上,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功德無量
-
5 # 宋安之
並非說明朝天子領兵作戰的能力不弱,只是後人評價罷了,當然並非吹噓而是一種肯定,但更是側面暴露出明朝疆域縮水之快這個嚴重事實。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並非吹噓,而是後世對於明朝的客觀評價。
那麼明朝為何是天子守國門呢,籠統上大眾中喜歡明朝的認為是明朝皇帝有骨氣,鐵骨錚錚。討厭明朝的認為明朝疆域太小,可憐到竟然使北京成為邊城。
明朝最初的都城是南京,成祖朱棣篡位成功以後遷都於北京。這位一生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路上的皇帝,其實遷都於北京以後並非沒有提前打算,像五徵蒙古和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利用這種以攻代守的方式來為北京獲取了巨大的戰略緩衝。
成祖朱棣時期的明朝不只是萬國來朝,疆域也達到了上千萬,北京是當之無愧的內陸城市。可惜朱棣之後的仁宗和宣宗時期就開始陸續放棄長城以外的戰略要地,到了明世宗嘉靖帝在位前期的中興之世,所謂的中興,隨著佔據新疆東部的哈密衛被徹底放棄,從此以後出嘉峪關再也不是大明的天下。
而隨著疆域的快速縮水,巔峰時期的上千萬疆域不說今天沒多少人記住相信,就是都城北京都開始慢慢成為邊城。明朝皇帝不得不開始直面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像嘉靖帝時期北方蒙古韃靼部俺答汗一波突襲就兵臨北京城下,釀成了“庚戌之變”的奇恥大辱。到了晚明,面對東北的建州女真,更是毫無招架之力,甚至皇太極時期幾次入關侵襲,還有一次兵臨北京城下。
所以不得不說明朝皇帝所謂的天子守國門還真是一種無奈,背後透露出什麼呢,透露出明朝太祖成祖以後的明朝皇帝太過敗家,導致疆域大縮水,京師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所以不得不天子守國門。
當然明朝皇帝的氣節還是值得肯定稱讚的,不論怎麼說,相比於後世的咸豐逃熱河慈禧光緒跑西安還要割地賠款的恥辱,明朝諸帝寧死不屈的精神還是值得後世肯定學習的。
-
6 # 歷史救生圈
明軍最精銳部隊就是鎮守北方邊境的邊軍。比如在萬曆21年,宣府明軍為7.89萬,大同明軍8.45萬,山西明軍5.45萬。薊州明軍4萬,永平明軍2.56萬
密雲明軍3.12萬,昌平明軍2.4萬,易州明軍2.8萬,天津9千,遼東8.3萬,延綏5.5萬,寧夏3.1萬。這50-60萬明軍,就是明朝的軍事精華。
九邊重鎮分別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 、延緩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屯兵數十萬,實力雄厚,形成明朝的“守外虛內”方針,洪武年間,太祖分封諸子鎮守九塞。燕王之亂後,為防邊將勢力做大,太宗遷都北平,親守九邊,九邊定天下安。
簡單來說,就是把這數十萬明軍精銳交給誰,皇帝都不放心。如果設定幾個大提督統帥,掌握當地軍權,財權等等。而皇帝本人在千里之外的南京。時間長了,勢必會出現安祿山,史思明這樣的人物。
比如,《明史》記載:“榆林為天下雄鎮,兵最精,將材最多。遼東鎮更是九邊軍力,財力最強的地方………..
皇權的核心首先是軍權,如果失去了對中央系軍隊的掌控,皇帝也就幹不下去了。因此,明朝皇帝駐紮在北京,第一是掌控邊軍,第二個就是背靠數十萬邊軍,以燕京而視中原,居高負險,有建瓴之勢。”
無論關內,還是關外出現任何重大情況,皇帝都可以就近指揮邊軍出動,前往進行鎮壓。如果王朝想要長久,皇帝就必須要和自己的精銳主力在一個區域內,絕不能完全交給別人控制。
回覆列表
天子守國門是個形象的說法。是說明朝永樂皇帝把首都遷到距離敵人最近的北京城,以此作為根基來對抗蒙古人的侵襲,並不是說就是皇帝率兵親自打仗去了。事實上,明朝的皇帝,除了片頭的洪武和永樂,後邊的基本就沒有出去過,就是出去了也是被大臣們罵的狗血噴頭(比如正德)
而且這句話對於永樂皇帝來說或許是正確的,因為他有能力,有技術,傳說中征服了世界的蒙古騎兵在他手下也就是被攆成喪家犬的命,這位永樂大帝一生都在砍人,連死也是死在砍人的路上,但自從他把首都遷到了北京以後,對後世子孫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
明朝的時候其實中國財富的中心其實是在南方,所謂湖北熟,天下足,北邊軍民的所需便全賴江南供給,國都遷到北京使漕運錢糧的一半,要浪費在費用加損耗上。也就是說,江南百姓要承擔比現在重一倍的賦稅。
而其次,為了支援偏在一隅的北京城,必須在幽燕一帶牽置大量人口,進行大量投入,這就等於把舉國的財富搬到國門口!國力強盛時還好說,一旦國力衰退,就成了把個大保險箱放到蒙古,後金這些強盜團伙的面前,雖然說保險箱堅固吧,但有句話叫沒有打不開的保險箱,那麼好吃的肉,狼怎麼能不想吃呢?
最後就是遷都北京把國家的政治中心遷到了第一道防線,自此,國家沒有了戰略縱深,保衛都成為邊防第一要務,破壞了北防系統的均衡。大明耗盡國力,全面翻修長城,增築從晉北到山海關的‘九邊’來拱衛北京。而依賴的錢糧供給只能靠漕運千里迢迢運送而來,為了鞏固九邊,保護北京,大明不得不將北防系統退縮內守。先是廢撤了西線——由哈密衛撤退到嘉峪關,再縮到河套,以後又放棄河套,退守到晉北。給蒙古各部的死灰復燃創造了機會。而後又在東北大踏步後退——從鴨綠江畔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南,繼而放棄了能同時威懾蒙滿的開平衛,向南退守至居庸關至山海關一線。給女真的興起留下了空間。正是這一國策失誤,使大明日後長期處於韃靼瓦剌部的進逼肆虐之下。更埋下了日後滿清崛起亡國滅種的巨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