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城笑笑生

    有效的決策建立在資料與資訊的整理分析基礎上是ISO八大管理原則之一。比如在企業經營決策層面,一般都會透過各部門溝通形成一些主要績效目標,如市場佔有率、售後返還率、庫存週轉率等;再比如在技術或操作層面,例如合理分配某種型號電阻器件在不同供方的採購量,則需要評價供方質量“好壞”交期、服務、價格等,這都需要透過數字來做決策,應透過資料而不是“拍腦袋”或“忽悠”來決策和說服對方。具體可以透過以下步驟實施:

    1)明確需要決策的內容或說服對方的話題。比如需要決策某手機專案生命週期中售後維護的投入事項。

    2)建立資料收集系統或方法。我們需要了解手機售後的返還率,則應收集一段時間內銷售的資料、故障返回的資料,包括銷售區域分佈、使用時間、主要失效器件等資料資訊。

    3)實施資料整理及分析。透過分析工具或軟體,最常見的如Excel、SPSS,計算某手機專案在一段時間內的售後返修率。

    4)形成分析結果及可信度、風險及應對預案。得到返修率資料後,還應評價結論的可信性,即這個返修率有多大把握是真實的,售後維護投入後有什麼風險,風險如何應對等等。整理成報告後,提供給經營決策者做為決策的參考依據。

  • 2 # 邊緣記錄

    管理中經常提到“領導力”“執行力”“行動力”“決策力”“創新力”,然而這背後還需要一個“數字力”來支撐,才能起到更加高效、精準的效果。

    職場中的領導者、管理者、下屬,都需要具備“數字力”幫助自己做出正確決策、引導下屬獨立思考、高效彙報工作等。數字力能帶給我們的核心價值是,快速讓他人產生75%的認同感,從而驅動他人採取行動。為什麼是75%,而不是100%呢?這有點像企業招募人才,雙方達成75%的認同,就願意籤勞動合同,但並不能保證未來的合作一定成功。同理,買房籤合同、結婚領證也是一個道理,只要有75%的認同感,就會讓人採取行動,並不需要100%的確定。

  • 3 # 廣州南方君VLOG

    管理中經常提到“領導力”“執行力”“行動力”“決策力”“創新力”,然而這背後還需要一個“數字力”來支撐,才能起到更加高效、精準的效果。

    職場中的領導者、管理者、下屬,都需要具備“數字力”幫助自己做出正確決策、高效彙報工作、引導下屬獨立思考等。

    數字力能帶給我們的核心價值是,快速讓他人產生75%的認同感,從而驅動他人採取行動。

    為什麼是75%,而不是100%呢?

    這有點像企業招募人才,雙方達成75%的認同,就願意籤勞動合同,但並不能保證未來的合作一定成功。

    同理,買房籤合同、結婚領證也是一個道理,只要有75%的認同感,就會讓人採取行動,並不需要100%的確定。《用資料說話》教讀者如何透過數字做決策、說服別人。

    1管理者可以透過數字激發下屬的行動意願

    1、 利用數字制訂行動計劃。

    管理者在傳達年度目標的時候,不能一腔熱血,丟擲一個看上去遙不可及的目標,應該利用公式分解總目標,傳達一個每天要實現的小目標。

    例如:總目標是四年後銷售額實現100%增長(翻倍)。

    根據公式:銷售額=可銷售產品數量 X 成交率 X 單價

    平均每年銷售額增長20%

    就可以推匯出,平均每人每天銷售額增加M元,也就是N件產

    2. 利用數字將目標和進度視覺化

    視覺化讓人們知道距離終點還有多遠,從現在開始以什麼樣的速度前進才能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終點。

    在上一個例子中,我們就將總目標,鎖定在每天銷售的增加量上。

    3. 即使目標為100,也要做到110

    作為管理者,我們要設定一個能夠讓團隊業績最大化的目標,比如說,他們可以做到100分,我們就該將目標定為110分,而不讓團隊成員自己踩剎車

    1.我們在用數字評價他人時,要注意純粹地羅列百分比並不能掌握事物的實際情況。

    例如:50%是指“在100名村民中有50名購買”還是“在1.2億人口中有0.6億人購買”,這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2. 作為管理者,我們還要善於發現被隱藏起來的資料,因為人們傾向於將負面資訊隱藏起來不說。

    例如:下屬向你彙報“傳送郵件廣告的購買率是78%”,你就要產生疑問“沒有傳送郵件的廣告是不是更高呢?”,而這條資訊卻被下屬隱藏起來,你就要去追問。

    3. 將數字圖形化,可以讓人一目瞭然數字背後的意義。

    一定要貫徹“一圖說一事”的原則,這樣你才能看出最重要的資訊。

    4. 運用統計思維促進自我成長。在這裡,大家要明確幾個概念:

    1) 平均值。

    2) 標準差。將各個資料與平均值的差距量化,就得出標準差。這個數字越大,該資料與平均值的偏差就越大。

    3) 相對評價值。以所有資料的平均值為標準,用來表示各個資料的相對位置的數字。各個資料與平均值都有差值,相對評價值表示的是該差值與標準差的比例。例如:資料越偏離平均值,並且標準差越小,相對評價值就越大。【相對評價值】用同一個標準,對不同前提的兩個資料進行比較。

    4) 偏差值=50 +(相對評價值X10

    如果管理者的評價體系只有一個,那麼團隊成員也只會在同一個體系中進行思考。管理者只有建立多個評價體系,才能讓團隊成員更好地成長。

    3

    透過數字提升思考力

    1.在制定目標的時候,要讓團隊成員給出最理想和最不理想的數字,現實中經驗看來,進展不順利的可能性要比進展順利的可能性大得多。

    所以,做出最壞預測是有必要的,可以讓有能力的管理者提前做好準備。

    2. 透過解讀數字推匯出答案。

    當下屬將數字製作成圖形時,就可以做資料分析。

    先根據圖形分析趨勢,再找不同之處,資料不會毫無理由地出現異常,異常的資料中一定包含著特殊資訊。管理者要引導下屬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

    3. 多多益善並不可取。

    真正的商業,是利用有限的人手和資金,使業績最大化。

    比方說,我們需要購買市場資料資料,樣本數100和500的兩套資料,價格差一倍(接近10萬元),透過比較偏差值,很明顯看出樣本數100的價效比更高。

    所以,透過這個過程的思考,團隊就會意識到多多益善不見得有必要,不一定要依賴資源投入量,透過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4. 用數字證明價值

    在職場中,很多人都需要使用別人的資源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功勞都是自己的。只有用數字表明成果時,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注意到創造業績並不能只靠自己一個人。

    4利用數字說服他人的技巧

    1.作為管理者兼隊員,要迅速處理上司和客戶的要求,把握住一點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上司和客戶獲得75%的認同感。

    所以在做彙報或指導下屬做彙報的時候,要明白,花些時間處理資料,可以大大節省彙報和做決策的時間。

    2. 不用去找說服別人的資料,而要自己去創造。

    比方說,假設你是冰淇淋生產企業的銷售部管理層,如何在即將到來的夏季,說服客戶增加冰淇淋採購量。你就可以通過歷史氣溫及銷量整理出一份資料。

    3. 借力於Excel讓結論更有說服力。

    上面“2”中的資料,可以在Excel中畫出一個二元一次直線Y=aX+b,就可以很明確的預測接下來的冰淇淋銷售量。

    4. 想說“NO”(拒絕),用數字說話。

    有時候老闆下達的目標,是很想當然的,理論上無法實現,這時你不能直接說“No”,可以藉助資料演示給老闆看。

    通過歷史資料,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就可以用不等式鎖定未知數範圍,就可以從理論層面讓老闆知道目標不合理的原因。

    5. 說完“no”,你要有更好的“yes”的建議。同樣可以利用上述方程組,得出可行的方案。

    5數字更能夠鼓舞人心

    與文字一樣,數字也是一種語言,我們要充分將數字語言的力量最大化。

    1.利用單位精彩地表達數字的內涵。

    商務人士一共要有“單位感”,傳達資訊的方式改變了,那麼值錢沒有傳達出去的資訊就有辦法傳達出去了。例如:

    1) 如果把“每3秒就會賣出1瓶XXX”換成“1天的銷量為28800瓶”,是不是就不會產生衝擊感?

    2) 至今為止iphone的銷量為400萬部,這代表平均每天都有2萬部iphone銷售出去,是不是後者更讓人心潮澎湃。

    2. 選擇數字標尺,讓你的表達更容易理解

    “三個上海那麼大”

    “5個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

    “房間裡需要扔掉能裝滿5個紙箱的東西”

    類似這種數字表達,更形象。管理者必須在溝通時根據對方的特點用好標尺,使數字更容易被對方所理解。

    3. 利用數字的反差攻陷人心

    “反差會讓人心動”。為了讓下屬心動,管理者要在說話時故意製造反差。我們舉幾個例子:

    1) 《用1分鐘表達你想說的話!將說話的效率提高10倍》

    2) 《一句話讓你多賺10倍的錢》

    3) 《99%的人都不知道的1%的工作訣竅》

    4) 80%的銷售額都是由20%的顧客創造的

    5) “即使公司99%的人都反對你,我也站在你這邊。拿出自信,大膽去做吧!”

    無論是戀愛還是經營,製造反差都是出奇制勝的“撒手鐧”。

    4. 利用偏差值讓更多人認識自己

    管理者要讓取得一點成績就翹尾巴的下屬知道現實是殘酷的,要讓他們知道像他們這種所謂的“人才”,其實到處都是,雖然他們在公司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也不能因此而得意忘形,外面人外有人。

    使用偏差值就能有效地傳達這個意思。例如,一個員工子在公司的偏差值為60,在社會中的偏差值為50。

    5. 用0和1打造精英團隊

    “下雨的機率為0”“可能性為0”,0只有在非常肯定的時候才使用。

    使用“0”這個數字傳達資訊能夠展示自己的決心。傳達資訊的人心中也會充滿熱情。

    “1”這個數字包含有強大的力量。

    “你很努力,明年爭取在產品A的銷量上在公司內拿到第一名”。如果不是“1”,那麼人就不會因此採取行動。

  • 4 # 強哥瑞軒

    企業運營中,無論制定年度、月度目標計劃,團隊以及個人工作計劃、確定績效考核指標,還是工作例會以及點對點工作彙報,要達到讓人信服,客觀,具有可操作性等目的訴求,就必須用數字說話。否則目標計劃就變成拍腦袋,績效考評指標就會嚴重脫離實際,考評結果只會加重上下級裂痕加大,團隊矛盾重重,上下級工作溝通就會缺乏標準,工作意見不一致時,誰也說服不了誰,影響團隊士氣,所以一是要學會用數字來思考和表達。職場中,運用數字思考和表達,能夠提高你的說服力,同時讓你表達更加清晰和有邏輯性。

    筆者曾在一家車輪生產製造企業做管理諮詢對其銷售團隊做盡職調查時,說到產品細分以及銷售佔比時,因為他們不太習慣日常資料採集,統計分析,所以大都是拍腦袋估計,銷售經理甚至估算到佔整個公司車輪銷售的70% 以上,一看這款產品絕對是拳頭看家產品,後來經過相關人員仔細統計確認上個年度該產品銷售佔比,準確的數字是26.8%,可見差距之大。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相關資料採集、統計、歸納、分析處理的重要性。

    公司制定年度目標計劃一般都是從上年十一月份就開始了,年度目標計劃可量化的首先是下一個年度銷售目標。

    銷售目標確定以後才會有後續配套諸如回款、採購、生產、資金平衡、生產成本、期間費用、利潤目標等等,最後彙總為年度目標計劃預算。那麼銷售計劃怎麼來的呢?

    銷售計劃來自基於市場相關資料的歸納分析,結合市場預測來確定的,不僅要對宏觀市場,行業發展方向等做預測分析,還要對細分產品、細分市場逐個做分析預測,要採集大量基礎資料,對整體市場做差異化分析,對細分市場也要做差異化分析,對當期資料做環比分析,同比分析,找出差異化。否則制定的銷售計劃就成了無源之本了。也只有基於資料分析出來的計劃,才有可能上會評審透過,才有可能成為給個層級員工績效目標及績效考核提供客觀可持續達成實現的KPI指標……

    在日常工作計劃執行、追蹤、結果評價的時候,有了客觀量化的資料支撐,結合目標計劃,很容易評價考核週期內員工的工作業績,找出員工工作業績和目標計劃的差異,分析原因,提出下一個考核週期內的計劃目標修正,工作重點等等,這樣上下級溝通應該在有理有據的前提下,依照工作目標這個標準,員工一定會心服口服,這樣上下容易達成一致,便於下一步工作開展。否則拍腦袋式的考評員工,很難讓下屬服氣,因為沒有標準,沒有資料,沒有差異化原因……在企業內部會產生怨氣,不利於團隊合作,增加了機會成本,影響士氣。

    總之,在企業實際執行中,只有資料化分析,說明,才有客觀性,才有說服力,資料分析其實也是一種管理工具。

    資料分析在公司還有很多應用的地方,它是企業計劃、考核、資料採集、統計分析、二級核算等等常態化的必備工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后羿怎麼玩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