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身邊的朋友都生了寶寶了,有一次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每天都是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餵奶,一個人看孩子!她覺得很壓抑,她很想哭,她感覺孩子就只是她一個人的,和別人都沒有關係……其實她的這個階段我也有過,只是每個人的調節方法不一樣,說出你的調節方法,幫助更多的寶媽度過這個壓抑期吧!
5
回覆列表
  • 1 # 南寧心理諮詢師莫雯慧

    醫生說:約50%到75%的孕婦在分娩第一週內,孕期素迅速下降,情緒不穩定,會出現產後抑鬱的症狀,而高齡產婦的比例更嚴重,很小的一件事就能把她們壓垮。

    這些產後抑鬱,有的是來自生理上的疼痛。

    有個網友說:

    我二胎順產完去上廁所,由於是蹲廁,一蹲就暈倒,暈了兩次,感覺像是電腦強行被斷電,一片漆黑。

    頸椎疼痛,腰椎也痛,每次起來走路都是彎著腰慢慢挪動。

    更疼的是母乳餵養,乳頭開裂,乳房脹痛,腫得像大石頭一樣,不能碰,一碰就疼得要死!我受不了,脾氣暴躁變得非常愛哭。

    家裡人不理解:你不是生過一個了嘛?

    可生過一個就不疼了嗎?有本事你也生個試試啊!

    有些是來自精神上的疲憊,是自己的付出不被理解。

    之前在一個節目上,有個二胎媽媽特別委屈。

    她說自己因為母乳餵養,幾乎沒有睡過一個整覺,1天24個小時,永遠在待命,每天凌晨起來擠奶,看著整棟樓一片漆黑,只有自己家裡亮著,就覺得格外難過。

    可是,丈夫不僅不理解,還嫌自己餵奶的動靜和孩子的哭鬧聲影響他睡覺。氣急敗壞地指著孩子罵:你們要死就趕緊死了!

    那一刻,她喂著嗷嗷待哺的孩子,聽著丈夫震天的鼾聲,看看自己肚子上的贅肉和滿是咬痕的奶頭,想著未來一望無際兵荒馬亂的生活淚流滿面,還不敢哭出聲來!

    試問,哪個媽媽面對這種情景能不崩潰呢?

    自己拼命生下的孩子要被親生父親用如此過分的語言咒罵。

    或許這位爸爸只是一時的口不擇言,可是他在顧及自己睡眠的時候,從來沒考慮過,妻子每天都要在孩子的哭鬧中度過,在孩子的屎屁堆裡摸爬滾打,從來沒有睡過一個整覺。

    真正擊潰一個媽媽的,並不是生育的艱辛,養育的艱難,而是家人的不理解,是自己背後空無一人的心酸。

    所以,每當有老公不理解非常納悶地問:不就是生個孩子嗎?為什麼會得產後抑鬱?

    沒什麼難理解的,如果一個男人,做完一次開腹手術,拖著沒痊癒的病體,下病床不到一個星期,馬上投入到一份24小時需要隨叫隨到,還完全沒有經驗的工作裡。

    稍微沒做好要受到所有外人和親人的指責,而且這份工作還不能帶來任何收入和前途,你看看你崩潰不?

    是啊,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辛苦付出的女人。

    但那麼多成功生兒育女的女人,背後卻是空無一人。

    所以才有那麼多媽媽行走在崩潰的邊緣,一不小心就踏錯了步。

    有個讀者說,她40歲生完二胎後,看著肚子上那根黑色醜陋的線,結痂的傷口,滿手的針眼淤青,還有鼾聲震天的老公,吱哇亂叫的孩子,每天都有想死的念頭。

    有天她路過河邊,當時心裡一個念頭就是跳下去。可另一個聲音告訴自己:小寶還這麼小沒人照顧;大寶沒有媽媽該多麼可憐;自己還沒有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怎麼能讓白髮人送黑髮人?

    她真的是忍到指甲都掐進肉裡才忍住自殺的念頭,但是一個人在沒有人的角落裡哭到崩潰!

    那個場景,想想就讓人受不了。

    為什麼之前會有好幾例產後抑鬱的二胎媽媽選擇抱著孩子離開這個世界?

    是因為她們覺得無助沒有希望,自責後悔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心理學上把這叫做「擴大性自殺」,她覺得沒有了她之後,寶寶不僅不安全,日子過得也很苦,她寧肯自己帶走。

    而這時,一個丈夫的角色至關重要。

    爸爸們千萬不要責怪自己的太太,抑鬱症不是矯情,也不要說誰不是這樣生孩子的?請給媽媽們足夠的安全感和安慰。

    就像霍思燕說,她剛生完嗯哼時,情緒非常不穩定,爸爸來看我的時候,只看了看孩子,在病房待的時間很短。爸爸走之後她就狂哭,認為大家就是來看孩子的,並不是看她。

    那一刻,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了。

    可幸好,這時候杜江在,就在她身邊安慰她,告訴她:別害怕,有我在。

    一個女人需要的理解,全都包括在這六個字裡。

    看似一句簡單的話,一個動作,其實就可以幫媽媽們度過這個無比艱難的時期。因為她知道,在無邊漫長的黑夜裡,在絕望無助的時候,有一個人能托起她的下巴,抹去她的眼淚,不再留她一個人應對生活的兵荒馬亂。

    請不要讓媽媽們一個人面對冰冷的黑夜,兵荒馬亂的生活,無人分擔的痛苦。

    如果,在如此艱難的時刻,你都不理解她。

    那還有什麼時候,她會非你不可呢?

    拼命努力的她們,真的值得被溫柔以待!

  • 2 # 新手媽媽201904

    1:不與婆婆因為育兒問題鬧彆扭,因為婆婆也是非常疼孫子的,只是觀念和咱們不同,只要原則問題不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2:不舒服就說出來,因為坐月子開始,很多人會關注你的奶水是不是夠用,會讓自己有錯覺,我難度只有餵奶這一個作用嗎?或者認為為什麼沒人在乎我是不是舒服,所以一定說出來,讓別人知道,別人才會改。

    3:如果是夏天可以在月子後期出去溜達一圈,當然因人而異,如果身子太虛弱,不建議出去

    4:對於母乳餵養,不要強求,自己可以努力,但是實在不夠,不要過多自責,順其自然

  • 3 # 巧手也要學會等待

    我是二個孩子的寶媽,第一胎是2013年的,產後休息半年就又恢復上班狀態,因為年輕,身體也恢復比較快,加之孩子也比較聽話,婆婆照顧我45天后家中有事就回老家了,剩下就是老公照顧我了(在此感謝下我的老公),他非常細之,尤其是飲食方面每天都變換花樣做好吃的給我,帶我散步,陪我聊天,除了上班時間下班孩子幾乎是他抱。感覺自身還好沒有太多的情緒低落。

    當時,除了老公的下班時間,白天孩子幾乎是我帶。作為新生媽媽其實也有很多不懂的,買了本【1到3歲育兒知識大全】根據書中階段內容邊看邊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帶寶寶做體能操,每天兩次,一次大概30分鐘,每天堅持。由於本人喜歡做手工,抽空給寶寶做帽子,口水兜,肚兜等等…總之時間安排的滿滿的,沒有多餘時間想其它的,累並快樂著。

    綜上總結幾點能緩解產後抑鬱,做到自我調節:

    1.放鬆心情,多與家人溝通,多交流;

    2.適當的戶外活動(如散步,跳舞,爬山等)

    3.看一些正能量的書或電視,保持樂觀心態;

    4.勞逸結合,做自己喜歡的事。總之就能從心態方面有效改善並取得調整效果。

  • 4 # 晨光微曉

    你生完孩子之後是否有人多了嫌煩,太累了想哭,一點小事就容易煩躁的情況?這是輕微的抑鬱。

    不過別擔心,大部分情況都不能歸為抑鬱症。

    這只是抑鬱情緒,而且大部分媽媽產後容易出現的情況。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這還要從新媽媽的狀態說起。

    出現抑鬱情緒的原因:

    首先生理原因導致。新媽媽生完寶寶之後,激素水平變化非常大,這一變化往往會影響寶媽的情緒,讓新媽媽的情緒容易產生波動,調節需要一定的時間。

    其次是產後身體狀態的影響。

    生寶寶可以說是很危險的經歷,有人說,生個寶寶等於從鬼門關走了一圈回來。

    新媽媽孕育小寶寶,以及生寶寶的過程對氣血的傷害都很大,所以生完寶寶之後,產婦的身體狀態是比較虛弱的,在這種情況下,小寶寶出生後需要貼身照料、餵奶,新媽媽就更容易應付不過來,容易疲勞,而疲勞的狀態就容易產生抑鬱情緒。

    第三個原因是周圍親人的態度。

    懷孕的時候,準媽媽是女王,一家人捧著。等寶寶出生後,家裡人容易圍著小寶寶轉,忽略了媽媽的情緒和狀態,讓新媽媽產後就有了心理落差。

    怎樣健康度過抑鬱期

    瞭解新媽媽很多會經歷情緒抑鬱期這一狀況,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自己或者家人注意幫助新媽媽健康度過抑鬱期。

    一是新媽媽自己要對這一狀態提前瞭解。

    毛爺爺說過,不打無準備的仗,新媽媽也是這樣,提前瞭解了,就對這一狀況有了認識,認識了在經歷抑鬱期的時候才不會陷入情緒恐慌或者放任自己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

    二是學會自我調節。除了瞭解還要提前瞭解,一旦情緒進入抑鬱期,應該怎樣調節。比如,情緒不好時睡覺、聽會兒音樂,提前準備好好玩的萌寶影片等情緒不好的時候看一看等。

    三是和家裡人做好約定。寶寶出生後,新媽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爭取家人的支援和理解,提前做好約定,等孩子出生後,就更能夠在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得到家人的支援。

    或者幫著照顧寶寶讓自己多休息一會兒,或者聽聽自己的情緒傾訴,給予溫暖安慰,也或者發現自己情緒不對的時候,至少給予理解,不較真搓火。

    總之,生寶寶對於媽媽而言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提前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建設,更容易健康快樂的度過。

  • 5 # 百合媽媽讀心理

    看到這個問題,時光彷彿回到了12年前,我看到了那個曾經的自己,那個瘦弱疲憊、一臉茫然的身影。

    那個時候的自己,有過一段時間獨自帶孩子的經歷,憑著本能與一腔熱血,在孩子過了百天後,在自己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情況下,一個人帶了孩子3個月。(老公只有下班回家後,才能幫我分擔一會兒。)

    至今記得當時的我內心充滿了焦慮與恐懼,身心的雙重壓力幾乎把我壓垮。每天24小時都處於無休狀態,半夜只要孩子哭就爬起來餵奶,沒有睡過一個完整覺,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那個時候覺得帶孩子實在是一件太過辛苦,而且完全失去自我的事情,孩子到來後的喜悅很快便完全被辛苦忙碌取代了。內心深處甚至有一種想要逃離的慾望,卻又逃不開責任!也逃不開那份來自一個小生命的需要、信任與依賴!

    現在回頭來看,其實我是在並不具備當媽媽的條件下,就貿然把一個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的。

    那個時候的我還是個小孩,心理上很不成熟,而且沒有任何的育兒知識。

    想要擊敗一個無知的媽媽就是這麼容易,我沒有抑鬱,卻開始懷疑人生。

    後來,由於工作的關係,也出於內心的恐懼,我把孩子留給老家的母親幫忙帶,“逃”回了職場,只在週末的時候,才回去看孩子,直到孩子上幼兒園才接回了家中。

    沒有在孩子3歲前給到他足夠高質量的陪伴,成為了我終身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作為一個過來人,也作為一個後知後覺研究兒童心理學的媽媽,我想給到大家的經驗主要有以下3點:

    01 決定要生孩子前先做好兩件事。

    第1件,轉變心態,從“小女孩”心態轉變為“女人心態”。

    看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足夠成熟,是否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是否真的瞭解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是否有能力把愛給到孩子。

    第2件,“持證上崗”,不打無準備之戰。

    千萬不要在毫無知識儲備的情況下直接上崗,心態的成長成熟其實也與育兒知識有一定的關聯。如果有足夠的育兒知識,可能就會很容易轉變心態,明白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我們永遠無法憑藉本能想象,孩子出生後,會遇到怎樣的困惑與問題,無知無畏不僅會讓自己心力交瘁,也無法給予孩子好的照顧。

    有的媽媽之所以產後抑鬱,與以上兩點無疑有很大的關係。

    02 在孩子3歲前,不要輕易離開孩子。

    其實,只要進行了育兒知識的提前學習,作為父母就應該知道這一點,孩子出生後的前3年,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最重要、最關鍵的時期,父母的陪伴尤為重要,對孩子的安全感構建、性格養成、自信心的建立、智力等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

    早期缺乏陪伴的孩子大多敏感脆弱、自卑孤僻、易怒,有的孩子可能透過自己的努力,突破原生家庭的瓶頸獲得自我救贖,但有的孩子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父母的陪伴能夠給予孩子的那份底氣,是其他任何人都給不了的。那些臉上揚著自信、性格開朗、擁有高自尊的孩子,都是在生命早期得到足夠陪伴的孩子。

    如果工作實在太忙,也一定要讓孩子在自己身邊,辦法有千千萬萬種,可以請老人來家裡幫忙,也可以請保姆,總之不能把孩子丟給老人。

    03 越早彌補越好。

    拿我自己來講,當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後,開始惡補育兒知識,透過聽微課、講座、書籍等多種方式學習,因為內心十分渴望,所以學習的如痴如醉,以至於在自給自足的基礎上開始了寫作分享。

    我本身非常熱愛文學、擅長散文,後來接觸到兒童心理學,對這個科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就把自己的愛好與專業結合了起來,做起了育兒自媒體,我的文風偏自由、抒情,一開始的自媒體之路,走得並不順利,一度陷入迷茫。

    幸運的是,自助者天助,我生命中出現了許多貴人,他們把引領進了一個新天新地,讓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與落腳點,找準了定位與方向,開始專攻一門,而不是方方面面都涉及。

    再加上自己的不斷探索、堅持耕耘、日積月累,這條路走得越來越順暢,也讓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朋友,在收穫知識、友情的基礎上,也開創了自己的第二職業,更大限度地實現了財務自由。

    當然,對於我來說,最重要以及最值得慶幸的,應該是我在育兒的路上更加得心應手,可以很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長,從一個無知媽媽成長為一個充滿智慧的媽媽,這真的是一筆莫大的財富和上蒼對我的眷顧!

    轉彎處,遇見驚喜、遇見愛!收穫成長、收穫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版葫蘆娃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