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不在高677
-
2 # 熱愛古文化的小青年
一,世卿世祿制:古代版的“拼爹”
夏商周時期的中國,官吏幾乎由貴族壟斷,官吏的任命大多是子承父業、世卿世祿。用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拼爹的時代。”
二,軍功爵制度:建功立業就能出人頭地
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大權旁落,各路諸侯逐鹿天下,想盡一切辦法富國強兵,破格起用了一些社會地位低下的人。當然這些人不是因為“地位低下”而被選拔出來,而是他們有出眾的才幹。
就像現在有一些企業,不管你是什麼學歷,只要你技能過硬,你就能來上班。所以這些企業就像過去的諸侯國一樣,也許不大,卻很精幹,沒有大公司的人事沉餘;相反一些做大了的企業,開始挑肥揀瘦,就跟夏商周一樣,將自己的人才圈侷限在貴族(高學歷)裡,當然這裡並不是要否定高學歷的人。
伯樂與千里馬之間微妙的關係
在秦孝公時期,秦孝公更是求賢若渴,釋出“求賢令”招攬天下群才,鼎鼎大名的商鞅便是透過這個“求賢令”聞風而至。商鞅和秦孝公兩人的見面很有意思,他們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見了三次才相見恨晚。
商鞅初次見秦孝公講的是“帝道”,秦孝公不以為然;第二次見秦孝公講的是“王道”,秦孝公還是覺得商鞅泛泛之談;第三次見秦孝公講的是“霸道”,這下擊中了秦孝公的“痛點”,秦孝公對商鞅刮目相看,並與商鞅促夜長談,商鞅如願以償的找到“高薪工作”。
從商鞅的“求職”經歷我們可以得出的經驗,找工作的時候要“準備充足”,像商鞅就準備了三套方案,總有一個符合秦孝公的口味。從用人方來講,秦孝公又是一個肯給人機會的老闆,連續見了商鞅三次,當然也離不開秦孝公有個懂得幹“人事”的人事,再三舉薦商鞅。
三,察舉制,以孝治理天下
到了漢代,天下初定,同樣需要招攬大量人才,於是察舉制和徵辟制相繼而生。
察舉制主要面向的是讀書人和在任官吏,讓沒有官職卻有本事的讀書人入朝為官,讓有本事的在任官吏得到提拔,這是察舉制的初衷。
察舉制主要分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漢高祖至漢景帝時期,也就是漢武帝之前的漢朝統治時期。
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 官吏大多是透過“軍功”或“任子”和“貲選”產生;軍功自然不用多說,透過戰爭殺敵建功;任子則是世襲制,選拔的都是貴族子孫後代;貲選則是講究財產,有一定財富的人才能當選,這跟美國總統是差不多的,你想競選美國總統,除了是美國公民,還需要大量的金錢,沒錢你是不可能當上總統的。
但當時處於和平年代,單靠軍功和任子以及貲選幾乎招攬不了多少人才;於是晚年的劉邦便下了一道求賢詔,內容主要是:“賢士大夫有肯從我遊者,吾能尊顯之,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有而弗言,覺,免。年老癃病勿遣。”
簡單的說就是有本事的人都來找我吧,我可以讓你們做官。
到了高後元年,設立了“孝悌”和“力田”作為察舉科目,孝悌是孝敬父母的人,力田則是努力耕田的人,對於這一類人給予獎勵,表現特別優異的還能做個孝悌官,聯同三老幫助朝廷教化普通百姓。
文帝時期又增設了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等科目,還將舉薦的權力下放,從公卿諸侯王下放到地方官員,並且根據人口規模設定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察舉制的確立以及延伸的徵辟制
而漢武帝時期才是察舉制真正確立的時期,當時一批代表草根的官員批評以軍功,任子以及貲選作為朝廷選拔官員的標準,因為這樣就將草根階級排除在外了,而草根又是天下的絕大多數,如果不能穩定住他們,天下則很難安定。
於是當時的漢武帝便採取了董仲舒的對策,要求郡國“舉孝廉”,但初期的成效並不好,因為如果舉薦的人並不是個“孝廉”,舉薦人是要受到懲罰的,於是漢武帝又下了一詔,有孝廉卻不及時舉薦的,一律論罪,這才使得“舉孝廉”開始見效。
舉孝廉漸漸成為了入仕的主要途徑,漸漸取代了之前的軍功、任子(世襲)、貲選。而孝指的是孝順的人,他可以是平民百姓也可以是官吏,而廉則單單指的是官吏;孝順的可以被提拔為官,清廉的官吏則可以被提拔,既孝順又清廉的則會被大大提拔。
漢武帝時期還有一個徵辟制,它主要是對察舉制的一個補充,它面向的物件主要是知名人士,例如司馬相如這樣的大名士。實際上由徵辟制入仕途的並不多,但這也是朝廷籠絡天下有才之式的一個手段之一。
-
3 # 無私無畏征服星辰大海
說起察舉制以後的官員選拔,那並不是從隋朝開始改革的。從曹魏九品中正制開始,古代中國就有了官員品級制度。官員的選拔和職位任用,不再被貴族完全控制,也開始轉向中小地主階級滲透,這拓寬了選撥人才的渠道,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弊端。隋唐前期的門閥世家,就是這一部分中小地主階級作大後的產物。他們開始壟斷一切資源,也包括壟斷教育資源,而隋朝的改革更為開放,就是科舉制。雖然依舊制度比較封閉,也無法徹底改變士族階層壟斷教育的狀態,但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科舉制度對平民學子更為友善了。
-
4 # 素履幽行
隋朝之前官員產生的方式,茲按時代不同分述如下:
周及春秋。夏、商的官員如何產生,書證、物證資料均缺,未敢評議(所謂伊尹舉於庖廚,似是戰國諸子的杜撰,姑置不論),故從周及春秋談起。周初分封天下,諸侯及諸侯再分封的卿大夫,形成了細密的宗族組織,稱為“世族”,兩代的官制即為依託於“世族”的“世官”制,所謂“世官”顧名思義,即世襲的宗族顯貴緣於其地位世世為官,指掌國政。春秋時也有選舉的制度,但只從貴族中擇取,“明賢良,賞功勞”亦不出“昭舊族,愛親戚,尊貴寵”的範圍。
戰國及秦。戰國遷延至秦,為大爭之世,“世族”、“世官”制不能滿足群雄爭霸的局面,於是各國紛起變法,鼓勵耕戰,“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漸開布衣卿相之局面,積粟、軍功、明吏均可得官,此為入仕的途徑之一。入仕的途徑之二為遊說,即諸子百家各以所長陳述為政、制霸之法,悅、動君王以取官,如商鞅、蘇秦等。入仕的途徑之三,為君王卿相所禮聘的之賢良、名士。再者,平民登庸也有選舉之法,但多為地方三老、嗇夫,至多到士,大夫以上似未見到。
兩漢。兩漢選舉之法,舉其要者如下:1.州郡以鄉評察舉的孝廉、秀(茂)才。2.天子下詔,使公卿、郡國,特舉的賢良。3.士人上書自鬻。4.任子,即官宦人家,憑藉父兄餘蔭任官。
延至東漢末年,士子進身之途,漸受限於名士所主持鄉閭評議,如汝南許劭組織的月旦評。而名士多出門閥,故寒士、庶民入仕之路逐漸艱難。
魏晉、南北朝。魏武帝曹操雖數下“徵賢令”,以求突破門閥壟斷,得寒門才士,但惜乎時日短促。司馬篡魏,曹魏所建立的“九品中正制”(該制度的建立,最初似為替代因戰亂人口遷移所無法進行的鄉評)成為了門閥自固的工具,兩晉南北朝,取官多看出身,遂成“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乃至北朝胡虜當政,即殘暴如石趙,也不得不招攬世族,以維護統治。
門閥世族對高階官位的壟斷,及至隋唐科舉制度完善,加之執政者的刻意打壓,才日漸消減。
以上為隋朝之前入仕方式的略敘,倉促成文,頗多疏漏,望方家斧正。
-
5 # 南朝居士
戰國以前,官員的世卿世祿的貴族,他們的權力、領地都可以世襲,諸侯王世襲、卿大夫也世襲,如晉國的六卿,齊國的田氏。
到了戰國初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不適合生產力,七國實行土地私有制,以此為基礎的世卿世祿貴族隨之土崩瓦解,由中小地主取代奴隸主貴族,
於是在戰國初期,七國相繼變法,取消世卿世祿,施行軍功授爵制,
這時候的官員,由貴族變成了軍功授爵的武人家族,也是地主階級了,還有其他如門客、名士之類的,和部分宗室大臣、貴族組成,這個時期的有爵位的官員也可以世襲。
漢朝建立,打破了原來的社會結構,漢朝的政治結構由功勳集團、外戚集團、諸侯王三足鼎立,
官員主要是功勳集團及其後裔、外戚、近侍、儒家大師、豪強組成。
漢武帝時,諸侯王基本退出歷史舞臺,外戚剝奪丞相的決策權,外戚任大將軍、領尚書檯,為內廷。
外廷由勳貴後裔、儒家大師、外戚、豪強組成。
選拔官員的制度為“察舉制”,也為舉孝廉,也就是州郡推薦“孝子廉吏”到皇宮裡做郎官,服侍皇帝,然後到地方做官。
這種推薦當官的制度,地方州郡官員推薦的,必然是自己的子弟和恩師(上級)、豪強的子弟,這樣豪強、士族就壟斷了仕途。
這種察舉制下,就出現了眾多“世吏二千石”、“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即門閥士族,
門閥士族的基礎是莊園經濟,土地私有制下,失地農民就成了農奴、部曲,土地集中到豪強、士族手裡,他們的土地跨州連郡,多則數萬頃,少則數千頃,擁有依附人口數萬人,私人軍隊維護自己的利益。
到了漢末,曹魏篡漢,曹丕施行“九品中正制”來選拔官員,很多人詬病這種制度,但是,如果地方上都是豪門貴族,他們壟斷土地、人口、財富,自然就可以壟斷仕途了,如果不取得豪門貴族的支援,皇位是很難坐穩的。
九品中正制是互相妥協的結果,它把透過品評身份來評定官員品級,從制度上得到承認,把潛規則變成明規則,最後官場被士族壟斷,皇權衰弱,王朝更迭頻繁。
在南北朝時代,每個皇帝都看出了這種制度的弊端,但是,基本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原因在於,土地制度沒能發生根本的改變,士族依然壟斷土地,其次,書籍壟斷在士族手裡,普通中小地主想取得書籍,根本不可能,即使有帝王想科舉考試,考取功名的,依然是貴族子弟。
看看魏晉南北朝、隋唐的書法家、文學家,再看看唐朝科舉取士的學子、唐朝宰相的姓氏,就很明顯的說明了這個問題。
隋唐雖然開科舉,但是,考上的都是士族,而且,考取之後,得當時的名士、貴族推薦才能做官,
宋朝開始,科舉才走向成熟,那是因為書籍流向中小地主手裡,而士族經過五代十國的戰爭,退出歷史舞臺了。
-
6 # 歷史有點酷
我們都知道隋朝創立了科舉考試來選拔官員。此後各朝代相繼沿用和發展科舉考試,擇優錄取,從而進行官員的選拔培養。這也讓許多寒門子弟有了進官之階。
(漢武帝劉徹和董仲舒影象)
那在隋朝之前沒有科舉制,各個王朝是怎麼樣的選拔公務員的呢?又有哪一些體系來選取官員?當官的程式是什麼樣的?
隋朝之前朝廷是這樣選取官員的。夏、商、周時期。
夏商周時期實行的是世卿世祿制度。意思是隻要你生在當時的貴族家庭,你就可以繼承你父親的爵位還有官職。朝廷的官職幾乎由一些世襲貴族的族人所壟斷。寒門人士幾乎沒有進入官場的入場卷。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夠進入但是各國的官場。但官員幾乎還是由貴族中產出。
在戰國時代,由於各國相互征伐。出現了軍功爵制度,只要你在戰場上殺敵立功,累積軍功就能進入官場獲得官職,從而參政議政。
各個朝代的武將都是按功爵授予職位,是有相當政治影響力的。除了在宋朝重文抑武,武將沒有什麼地位之外,其他朝代地位都還可以。
秦朝時期
想要在秦朝當官,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闢田制(應該意思是說當官要用你開墾的田地多少當做敲門磚吧,字面意思。),還有一種是沿襲的秦獻公改革和商鞅變法完善的軍功制。
漢朝時期
在漢朝選拔官員主要依靠的是察舉制。(董仲舒圖片)
察舉制中的舉孝廉是升官途徑最快的一種。舉孝廉就是舉薦孝順清正廉潔的人當官。
尤其是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認為薰陶了儒家思想品德的人尤其是有德的人做官應該差不到哪裡去。當然也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御人心。
像魏晉時期著名的《陳情表》作者李密就有被舉孝廉入仕的經歷。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陳情表》還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渾天儀的製造者張衡也有過被舉孝廉的經歷。
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張衡傳》察舉制的弊端就是走後門的相當多。一些大地方大任有舉薦的權力,而名額又比較少。爭取少有德名額,自然是會被地方權貴鑽了空子,這些地方大員會聽誰的?當然是地方權貴的。
(漢武帝劉徹)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選用官員用的是九品中正制和察舉制並行。
九品中正制相對於察舉制來說對於寒門子弟入仕相對公平。但卻是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真正受益的是門閥士族。
結束語從每個朝代入仕當官的條件來看,打仗立下軍功是武將的出路,而文官則是士族門貴所把持,寒門入仕艱難。只有你出身顯貴,做官就比較容易。
古代當官真正有優勢的就是出身。
回覆列表
在隋朝開闢科舉制之前,兩漢採用察舉制,魏晉南北朝採用九品中正制,換湯不換藥,發展到後來,都演變為士族門閥之間層層傳遞,官吏只產生於士族門閥之中,底層人民沒有上升空間,因此誕生了琅琊王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等世家大族,皇帝想要統治穩固,必須籠絡住士族階層,甚至一度出現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吏治腐敗,尸位素餐,真正的人才沒有渠道上升。直到隋朝科舉制度發明,士族階層才逐漸消亡,寒士階層開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