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閔學歷史
-
2 # 夜讀歷史
這個問題要考慮蜀漢政權的地理位置問題。易守難攻,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些都是蜀地的評價。但蜀地的重要作用是凸現在它對東吳。蜀地位於長江上游,也就是東吳的上游,事實上歷代東吳掌權者都對蜀地的重視不低,只是此地被劉備父子佔領,兩家又是同盟關係。後來蜀地劃歸魏後,蜀地對東吳的壓力瞬間凸現出來。
恰恰此時蜀漢政權內部出現了問題,國家戰略部署也出現了漏洞,此時由魏來取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後來也就成了歷史上記載的那樣,西晉滅吳,順江而下,一路勢如破竹。
-
3 # 劉子魚
鄧艾由陰平直抵江油,滅掉蜀國,實際上鄧艾自己都沒想到有這麼順利。
(準確的說是魏國滅了季漢,此時司馬炎還沒篡位)
前因鄧艾偷渡陰平前,派部將攻擊姜維前部,而鍾會已經進入漢中,姜維得知後,知道漢中難保,急忙擺脫鄧艾,退往陰平。姜維被追擊後敗退到疆川口,又設計擺脫堵截,與廖化等合併,據守劍閣,劍閣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稱號,鍾會攻劍閣不下,因軍糧不繼準備退兵。
目的鄧艾到了陰平,上書從陰平小路,到達涪陵,涪陵距劍閣百餘里,距成都三百餘里,而涪陵兵力極少,奪得涪陵,姜維必須要引兵救援涪陵。
過程鄧艾趁姜維被鍾會牽制在劍閣,從陰平小路進發,走了九百餘里,竟然直接到了江油,迫使守將投降,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從涪城回到綿竹,排兵列陣等待鄧艾,結果被鄧艾攻破,綿竹也陷落,之後,蜀軍就全線崩潰了。鄧艾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攻陷雒縣,逼近成都。
結果後主劉禪驚恐失據,在主降派的勸導下,劉禪投降了,蜀國滅亡。
最後,鄧艾居功被殺;姜維忽悠鍾會反叛,兩人都被殺死,沒有改變任何實質性的事情,不多贅述。
鄧艾由陰平本打算到涪陵,結果進入江油,守將投降,諸葛瞻放棄據守,卻主動和鄧艾軍交戰被殺。
諸葛瞻、劉禪等人的操作,可能鄧艾都看的一臉懵逼。
蜀國滅亡之後,晉朝和東吳一直都有交戰,但由於晉朝後方鮮卑作亂,晉朝伐吳拖延了幾年,最終在280年,滅掉了東吳。
-
4 # 以史為鑑
首先糾正一點,滅亡蜀漢的是曹魏政權而不是晉朝!哪怕當時司馬氏已經掌控了曹魏朝政,但畢竟還是以曹魏為正統。
然後我們再來分析以司馬昭為代表的曹魏權臣為何要先滅亡蜀國而不是吳國?
一、司馬昭的野望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後雖然沒多久就病死了,但司馬一族已經壟斷了曹魏軍政大權,司馬氏明面上的接班人就是司馬懿長子司馬師。
但是司馬師在平定叛亂的時候受到驚嚇,半路上就死了。曹髦聽見後,馬上命令司馬昭鎮守武昌,要求尚書傅嘏率六軍回京;要是司馬昭真的這麼做了,曹髦極有可能改變自己成為傀儡的局面。
可惜司馬昭自己親自帥軍回京,大軍在手,司馬昭很快穩定了局勢,曹髦也再次成為傀儡。曹髦不甘心之下,喊出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絕命語,打算拼死一搏,結果被司馬昭部下所殺。
雖然司馬昭趕緊另立曹奐為帝,證明自己沒有稱帝野心,但是天下悠悠眾口是堵不住的。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司馬昭打算用一項巨大的對外戰爭來壓下去雜音。
當時曹魏的敵人無外乎蜀漢和東吳!東吳因為諸葛誕的叛亂,雙方剛剛交過手,看得出來東吳不但有長江天險,政局也還算穩定,不是一個好對付的。而蜀漢呢?諸葛亮死後蜀漢就沒有啥名將,只有一個姜維還收到黃皓、費禕等內部官員的掣肘,怎麼看都是一個軟柿子。於是對蜀漢的戰爭就提上了日程。
二、蜀漢的憂慮諸葛亮在隆中茅廬對話劉備的時候就提出了著名的戰略規劃《隆中對》,要求劉備佔據益州、漢中,自己守住荊州,因為曹操勢不可擋,所以先居於守勢。等到曹操去世或者曹氏集團出現昏招的時候,益州、荊州兩路一齊北伐,就可以定鼎中原了。
這個戰略規劃很清晰,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鳳雛的死讓諸葛亮離開荊州前往益州輔佐劉備;這也讓荊州關羽逐漸坐大,最後在顛覆時刻被東吳偷襲,丟失了荊州,諸葛亮的戰略規劃斷去一臂。所以諸葛亮知道益州一州之地無法同佔據整個北方的曹魏和佔據整個江南的東吳相比,只能殫精竭慮的用最少的糧食養活最大數量的百姓和士兵。並且不斷的透過北伐試探曹魏的弱點及提升蜀漢計程車氣。
但是自從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蜀漢再沒有一個有如此戰略眼光的丞相,蜀漢政權基本上都是自以為有崇山峻嶺阻隔,萬事大吉,雖然有一個姜維打算繼承諸葛亮遺志,可惜內部全都是掣肘之人,根本無法集全部力量進行戰略進攻。
當時的蜀漢沒有良才、內政昏庸,很明顯就是一個軟柿子。對於此刻正要追求大量軍功的司馬昭來說再適合不過。
三、成本的比較司馬昭在甘露五年(景元元年,260年)殺了曹髦,立了曹奐;到了景元四年(263年)的時候,司馬昭還在被人指責弒君,於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司馬昭準備伐蜀。但是眾所周知: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在任何時候,戰爭都是非常消耗國民財富的,司馬昭於是在伐蜀和伐吳之間算了一筆賬:如果打算伐吳,首先要建造戰船,修通水路,光著兩項就要耗資巨大,而且至少要發動十萬人以上的勞役,幹個大半年、一年多才能幹完;而且南方潮溼,北方士兵水土不服,肯定會爆發瘟疫,之前曹魏多次伐吳都爆發了瘟疫不得不回就是例子。
但是如果攻佔了蜀國,花三年時間休養生息,修整水軍。三年後一支軍隊從巴蜀長江上游順流而下,一支軍隊渡過長江,水陸並進,東吳就可以很輕鬆的滅亡了。
而且蜀國地小人少,全國計程車兵不過區區9萬人,其中一半人還要守衛成都和其他城市,可戰之兵不過五萬,只要牽制住了姜維,佔據了漢中,劉禪這種昏君必定投降!
帝將伐蜀,乃謀眾曰:“自定壽春已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虜。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溼,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在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彼若嬰城守險,兵勢必散,首尾離絕。舉大眾以屠城,散銳卒以略野,劍閣不暇守險,關頭不能自存。以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晉書可以看出司馬昭這番想法是當時曹魏政權的一個戰略規劃,即:先乘著蜀漢內部昏庸,先滅蜀國;然後在蜀國舊地修整水軍,三年後水陸並進再滅吳國!
雖然鄧艾剛開始還不太願意聽司馬昭的話,但是最後的結果證明司馬昭的戰略規劃的確是正確的選擇。
劉禪雖然還有機會,如果蜀軍全力抵抗不投降,鍾會被姜維忽悠以滅蜀大功割據自立,後果如何,還未可知。但是劉禪的投降讓這一切都沒了意義……這一戰湧現出的鄧艾、姜維、鍾會等名將也全部死於滅蜀一役。
滅亡蜀國後,司馬昭憑藉滅國大功,壓住了天下人,到了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病死,兒子司馬炎馬上逼曹奐禪讓,建立了晉朝。
-
5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是當時的政治環境決定的,對於司馬昭來說,蜀、吳兩國都是比較難攻打的,相對來主,蜀國更容易,容易不是指蜀漢弱小,而是指一系列的形勢對司馬昭的決策有利。
司馬昭自從258年平定淮南三叛的文欽與諸葛誕的叛亂後,司馬昭主導的魏國一直沒有大的戰事,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司馬昭肯定是準備纂位的。
於是司馬昭加緊了纂位的程序,從司馬昭的動作來看,他是想先解決內部纂位問題,再發動對外戰爭的。司馬昭有意無意的逼迫魏帝曹髦加封自已為晉公、加九錫、建晉公,並在258年5月和260年4月兩次推辭,要知道禪讓都要讓三次,才能顯示出仁德,現在才兩次,還有一次就能接收了。
但這個時候,魏帝曹髦坐不住了,曹髦不是劉協,沒有劉協的冷靜, 曹髦害怕這樣下去,就是走漢獻帝的老路了,因此召集百官廢黜司馬昭,結果事沒做成,還把自已的性命搭進去了,魏帝曹髦率領一幫文武大臣和太監進攻司馬昭,被成濟殺害。
皇帝被殺,一下子打亂司馬昭整個纂位的步伐,司馬昭改立燕王曹宇的兒子曹璜為皇帝,並誅殺成濟三族,但司馬昭此舉,仍然無法堵住天下人的議論,就連陳泰(陳群的兒子)也對司馬昭的做法表示不滿,為了轉移視線,司馬昭想以外部戰爭來掩蓋內部矛盾,於是對外戰爭就被提上日程。
是伐蜀好呢,還是伐吳好?
司馬昭可以說算是魏國的實際領導人,考慮問題和鄧艾等軍事將領考慮問題是不一樣的,鄧艾等人認為伐蜀時機不成熟,主要是出於軍事原因考慮的,但司馬昭卻是出於政治原因考慮伐蜀的,從當的情況來看,司馬昭伐蜀有以下原因:
1、蜀漢的姜維屢屢擾邊,攻打魏國,前後多達11次之多,而且很多次是乘魏國內亂之際和吳國出兵之際攻打的,姜維的擾邊行為對魏國構成了威脅,而與之相對應的吳國,卻很少或幾乎沒有主動進攻魏國的。
先攻打蜀漢,可以說是對姜維擾邊行動的迴應。
2、魏國得到情報,當時的蜀漢大將軍姜維不在漢中,而在沓中,沓中是現在的甘肅省舟曲縣西部,離漢中有近七百里路,如果魏國乘此機會伐吳,姜維很可能來不及回救漢中,那樣會對司馬昭有利。
先攻打蜀漢,可以說是對伐蜀時機的把握,蜀漢軍事統帥不在漢中,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3、如果要攻打吳國,就必須要跨過長江,那樣的話,魏國就得造很多船,和訓練水軍,疏通航道,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和訓練,比攻打蜀漢要難的多,況且魏國軍隊不善於水軍,這都增加了攻吳的難度。而蜀漢雖然難,怎麼說也是陸路,對於北方人來說,寧願走難走的陸路,也不願走水路,打水仗。
4、司馬昭是攻蜀,不是滅蜀,這次伐蜀,司馬昭本人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司馬昭更多的是想取得政治上的好處,一是掩蓋殺君的罪惡,二是為自已撈取功勞換取政治利益,有了功勞就能更近一步纂位。
-
6 # 鴻哥iouyh福小鋪
蜀漢和曹魏是廝殺多年的伴當,對彼此是知根知底。
更何況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雖然沒有如同諸葛亮那般有危險,可威脅始終是心腹大患。
比較起來,東吳就安分多了,羊枯駐守荊州,屬於西晉的荊州穩住了東吳名將陸抗,給了滅蜀的時空。
戰爭主動權已經把控在代魏而立的司馬家族創立的西晉,拔除蜀漢是當務之急,更何況蜀漢連年征戰已經國力耗盡,這一點是最好的吞併理由。
一切都很順利,蜀漢主力,姜維大軍被拖住,一股精兵奇襲就消滅了蜀漢,如此秒招就說明晉朝對怎麼作戰早就籌劃已久。
再沿著長江搞一個樓船直下,江陵王氣頓然收了。
取迂為直是兵家常用的手段。
可以理解為先啃下骨頭再吃肉的韜略。
若是先吃肉,搞不好腦門就會被骨頭給敲碎了。
回覆列表
首先從政治層面來說當時的蜀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姜維九伐中原已經造成了蜀漢民生凋敝,國力空虛。
而且姜維本身也因為是原魏國投降過來的,雖然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但是他卻並不屬於任何一派力量。
當時知道蜀漢的三大黨派,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姜維恰恰都不算其中任何一股力量,因此姜維北伐在朝中可以說沒有任何人支援,也因此遭到宦官黃浩的讒言,於是才有了姜維避禍沓中。
其次從軍事角度來說,打蜀國確實要比打吳國容易。蜀國雖然有崇山峻嶺的天險可以庇佑,但是以魏國的國力確實可以支撐糧食的運輸的,古代戰爭打仗一部分打的就是後勤,所以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年諸葛亮屢次北伐失敗並不是因為打不過魏國,他輸在國力上這先天是個硬傷,諸葛亮每次北伐魏國都是朝野震動而且魏國永遠處於被動但是後勤卻永遠是諸葛亮的痛。
而且打吳國也需要經過長江天險,古時候渡江作戰可不像現在那麼容易,水軍是需要經過特殊訓練的。魏國因為擁有西涼之地所以擁有戰馬魏國長於騎兵,蜀國士兵則經常需要翻山越嶺因此蜀國強於步兵和弩兵,而吳國的長江就令魏國可以說望江興嘆了。
並且有了水軍還不夠,光有水軍沒有戰船你說要水軍何用?但是戰船的打造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就算以魏國的國力要打造上百艘戰船也是挺有難度的,但是如果吞併了蜀國就不一樣了。首先巴蜀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倉儲基地,魏國採用的是軍屯制,可以極大提高糧食產量,其次滅了蜀國水軍可以沿著巫縣順江而下直達公安江陵等地,駐守在荊州的魏國軍隊再從正面發起進攻,那麼吳國則會腹背受敵。荊州如果一丟,魏國軍隊則可以從荊州出兵從陸路向揚州發起進攻,淮南等地再從水路進攻吳國則危矣。因此要滅吳則必先滅蜀。
其三時任吳國皇帝孫休也並不是一個無能之輩,從他繼位後剷除權臣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而且他在位期間奉行聯劉抗曹的政策,當魏國傾盡全力攻擊蜀國時,吳國老將丁奉也曾發兵救援可惜來遲一步。當時的吳國從內到外,雖有世家把持朝政,但是君臣之間也算和睦。
而反觀蜀國,朝中君臣離心。蜀主劉禪整日不思進取,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仗著劉禪給他撐腰,殘害忠良,連姜維都被他逼得不得不避禍沓中由此可以看出黃皓的勢力之大。
其四,魏國當時朝政由司馬昭把持,司馬昭已經下定決心攻蜀了,朝中許多人的確反對,但是一個人的話起了至關作用,那就是鍾會。此人被司馬昭看做是可比張良之人,他說行那麼伐蜀就一定行,於是魏滅蜀之戰就拉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