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家二掌櫃

    水稻三超技術即“優質超級稻、寬行超稀植、安全超高產”的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新技術。採用該項技術,可大幅度提高水稻單產水平和品質,降低成本,進而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保護生態環境,對水稻生產的持續發展和質量效益型生態農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採用優質超級稻品種

    為了實現優質、高產、高效,品種選用株型緊湊、抗逆性強、葉挺舉、比葉重大、豐產性突出並品質優良的品種。今年五常市選用的水稻品種主要以五優稻一號為主,該品種生育期138~14天左右,平均株高1.05m左右,穴有效分櫱平均25~26株,株型收斂,葉片挺舉。該品種最大特點是米質好,適品性強。另外,可選用稻花香2號、松粳6號、五優稻C等優質高產品種。

    二、巧奪積溫,延長秧齡,培育壯秧

    五常市屬北方記寒稻作區。年平均活動積溫2500~2700℃無霜期只有135~140天左右。水稻的產量與熟期一般呈正相關,高產優質品種均為晚熟品種,早熟品種一般情況下很難取得高產。然而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水稻品種性有限,這些限制產量的重要因素一般人為很難改變,只有採取相應措施,創造也適合高產品種發育條件才能達到水稻品質、產量再提高的目的。採用適時早育苗方法,巧奪積溫,延長秧齡,培育壯苗的積極有效措施。一般要求3月中下旬開始扣棚,4月上中旬開始育苗,有條件的農產可採用兩面三刀段育苗或一段超早育苗。兩段育苗從3月上旬開始扣棚,3月中旬開始育苗,一段超早育苗3月中旬開始扣棚,3月下旬開始育苗,育苗時床土地化凍要達到15~20cm為宜,床土化凍後低於10cm播種後出苗慢,出苗不齊,出苗後生長緩慢、細弱,易得立枯病。採用早扣棚、早育苗技術,水稻苗在棚內比常規育苗提早7~10天,棚內積溫增加70~100℃,採取一段早育苗,比常規提早25~30天,棚內積溫可增加250~300℃。

    降低水稻秧苗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播種量大,由於播種量大,水稻生長空間相對減少,植株間耳相爭奪光照、養分、空氣、水分,秧齡越長影響越嚴重,最後導致弱苗、病苗、老化苗,插秧後返青慢、分櫱晚、分櫱少,嚴重影響水稻品質和產量,為了避免此現象發生,水稻育苗要控制播量,普通超早育苗播種量不超過0.3kg/平方米,一段超早育苗播量不超過0.2kg/平方米,兩段育苗的第二階段4平方釐米不可缺少一株基本苗。透過控制播量,提高秧苗素質,普通旱育苗3~5苗,葉齡3.0~3.5片,苗高12~14cm,根數9~10條,百株乾重13g以上,帶櫱率30%以上:一段超早育苗苗齡40~50天,葉齡4.5~5.0片,株高15~17cm,根數15~17條以上,百株乾重25g以上,帶櫱率90~150%以上;兩段育苗秧齡55~60天,葉齡5.5~6.0片,苗高20cm左右,根數23~27條左右,百株乾重30g以上,帶櫱率150~200%以上,實現壯苗移栽。

    三、寬行超稀植

    為了塑造水稻高產群體,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緩解水稻群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最大程度上發揮邊際效應,提高成穗率、結實率及增強植株抗性,克服重病、早衰、倒伏,達到養根保葉活杆成熟,實現理想超高產指標。三超栽培在培育壯苗基礎上,全部採用超稀植,插秧規格以33.3×20.0cm、36.3×20.0cm、(39.6+30.0)×20.0cm為主,栽培水平較高的農戶可採用40×20.0cm、43.3×16.7cm,每穴插2~3株基本苗,兩段育苗、一段超早育苗以及實現壯苗多櫱的農產,每穴插1~2株基本苗,缽體盤魚苗每缽眼播1~2粒芽種,每穴插一缽眼苗。

    四、農化兩肥結合,配方施肥

    水稻寬行配套超高產栽培技術中,需要創造能促使水稻穩健生長的土壤環境。為此,三超栽培技術要條作農肥、化肥結合的配方施肥方法,在施優質農肥1.5立方米/667平方米基礎上,化肥全部採用優質水稻專用肥。一般施N120~150kg/公頃,N、P、K微肥配製使用,N、P、K比例4∶2∶1,並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農肥、底化肥全部以全層肥施入,N、K的50%及P的全部於翻地前均勻施入,餘下50%N於有效分櫱末期及孕穗期各施20~30%,K的50%於孕穗期施入。

    五、採用生產A級綠色食品水稻植保技術

    為了達到優質、高產、高效,實現三超栽培目標,採用三超技術的農產必須採用生產A級綠色水稻植保新技術。統一應用綠色食品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方法,禁止使用甲拌磷、氧化樂果、稻瘟淨、異稻痘淨、克瘟散等綠色食品禁用農藥。浸種統一使用施保克,除草劑統一使用賽龍、水靈、農得時、草剋星、威農、金秋等。殺蟲劑可採用銳勁特、敵敵畏、殺蟲雙撒滴劑等,確保質量達標。

    六、節水栽培

    為了達到增產增效目的,三超技術採用水稻節水栽培技術。透過全旱整地,在秋、春翻地墓礎上,實行早耙整平,邊泡田、邊刮平、邊插秧及生育期內採用淺、溼、幹間歇灌溉方法,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水溫養根保,活稈成熟,達到提高米質和產量的作用。

  • 2 # 農人秀秀

    我覺得水稻如何增產應該是我們所有稻民都關心並隨時關注的一個話題,那麼應該怎麼樣才能增產呢!

    1,保持種植密度。每畝插植水稻基礎苗按照水稻田的肥沃,貧瘠程度,水稻品種成熟的早晚程度不同進行插秧。肥沃的水田適當稀植,比較貧瘠的水田應適當密植。水稻株型比較鬆散的,適當稀植,株型比較緊湊的可適當密植。雜交水稻栽植在水田比較肥沃的田裡,每畝保苗2萬左右,每穴栽三棵,每畝保苗6~7萬株左右。

    2,增施硫肥,鈣肥,鎂肥,這幾種元素屬於中量元素,水稻對這幾種元素需用的不如氮磷鉀三大元素多,相比一些微量元素錳,鐵,鋅,硼,氯,鉬等要多。有對比發現,種植的水稻在底肥充足的情況下,增加使用含有鎂鈣硫元素的化肥,水稻的生長明顯要好於不使用的,增施含有中量元素的肥料,對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有促進的作用。能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板結的土壤,會出現較多的空隙,有利於根系呼吸,向外伸長下扎,作物耐旱性提高,減輕土壤酸化程度

    3,使用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對植物有很大的影響,植物對微量元素的利用非常少。長期重茬種植的土地,就容易缺乏某種微量元素,而造成農作物的抗逆性,抗病能力變差,農作物出現各種病蟲害的機率增加。經實驗對比發現,水稻缺乏微量元素硼,水稻開花授粉困難,多出現空殼的穗率增加,結出的籽粒變少,直接影響到水稻的產量。水稻缺乏鋅元素,則會出現不能正常生長,發育遲緩,成熟期,遲遲向後退,水稻苗表現矮小,水稻在返青分糵期,分糵很少,甚至不出現分糵,這樣的植株在田間,如果佔比過多的話,將直接影響到水稻的產量。在農村常說的水稻“坐蔸”跟土壤中缺乏鋅元素有一定的關係。解決土壤缺乏微量元素的辦法是增施有機肥,優質的農家肥裡面含有豐富的各種微量元素,一般土壤中經常使用有機肥的,很少出現微量元素缺乏症。

    微量元素由於用量少,在使用時不能和其他大元素化肥一樣使用。使用過多反倒會有害。微量元素肥一般每畝使用不超過1.5公斤。當植物缺乏微量元素時,可透過葉面噴灑,能迅速得到補充。

  • 3 # 雲南阿蓮

    1、選高產的種子

    2、種植時每顆間隔50-60公分

    3、人工除兩次草,再撒肥料

    4、收割前田裡要保持足夠的水

  • 4 # 呼風喚魚

    水稻在中國的糧食作物中佔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增加水稻的產值十分重要。要實現這一目標,一定要從細節管理入手,認真管理,從品種選擇、整地、育苗、水肥供應、精細播種等方面,只有細節管理到位,才是水稻增產的先決條件,本文論述了水稻增產的影響因素,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以促進水稻增產,望為水稻增產提供參考。

    一、水稻增產的影響因素

    1.穗數不足

      (1)手栽稻。基本苗不足、秧苗期帶櫱少、移栽時株距過大;栽後分櫱期間深水管理,分櫱發生遲而少;擱田遲且較重,小分櫱死亡多。

      (2)機插稻。育秧時板面不平、播種不勻、種子成苗率低導致秧苗在秧盤內分佈不均勻;播種密度過高,秧齡彈性小,超秧齡移栽,盤土過少,秧苗栽後植傷重,活棵率低;栽前控水促根不夠,起盤時秧盤松散脫落等原因造成移栽後每穴苗數少。移栽時土壤沉實時間不夠造成深栽;水層過大造成漂秧;栽後水層大,分櫱發生遲而少;擱田較重,小分櫱死亡多。

      (3)拋秧稻。育秧時播種不勻、一次澆漿種子成苗率低導致秧苗在秧盤內分佈不均勻;拋栽前控水促根不夠,秧盤溼度過大,起盤時秧根泥球鬆散脫落及拋栽時田面水層過大等原因造成漂秧;拋栽後分櫱期間一直保持水層,水溫低,根系生長不良,分櫱發生少;擱田較重,小分櫱死亡多。

      2.施肥不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基肥用量不足,分櫱肥用量大;穗肥施用量小甚至不施肥,導致穗形小、粒數少、粒重低;重施氮肥,忽視磷鉀肥施用。

      3.管水不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分櫱期間深水層管理,未能適時露田;擱田時間遲,擱田重,影響幼穗發育;灌漿期間斷水過早,植株早衰,籽粒充實不夠,結實率下降,粒重下降。

      4.病蟲草害防治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不能適時防治,一般是參照其他人或憑經驗防治;不能選準藥劑,調伍搭配時隨意加大藥量;對水量過少或過多,導致噴灑不均勻或藥劑濃度過低,防治效果不佳。

    二、水稻栽培增產技術要點

      1.品種選用。選用生育期適宜、分櫱性好、優質多抗、高產的粳稻品種。

      2.苗床處理。水稻栽培普遍的方式是育苗移栽。育苗首先要進行苗床的整理,先把所選好的育苗地進行翻整,使苗床的土壤疏鬆,然後進行培肥,土層整理好後,可以做床,苗床根據需要可大可小,可根據地勢做成方形或是長方形。苗床整理好後,要用清水澆透,並噴施一些消毒劑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處理,防止育出的苗染病。

      3.種子處理。曬種:播種育苗前,要把選好的種子進行曬種,選晴天Sunny充足的天氣,把稻種放在Sunny下曬1~2天,經過曬種可以讓種子中的水分降下來,達到充分乾燥的目的,對於提高發芽率和增強芽勢有很好的促進,曬種時要不斷的進行翻動,保證受光均勻。

      選種:曬好的種子要經過一次精選,選出更加優良的種子。方法是用鹽水選種,按50公斤水加7.5公斤鹽的比例調製鹽水,因為鹽水的浮力較大,所以一些傷、病、蟲咬、不成熟的種子會浮在水上面,這樣保證沉在水中的都是好種。

      4.適時播種。播種時間因不同地區的溫度情況不同而有所差別,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比較適宜,如果有條件可以採取大棚的方式育苗,對於壯苗壯秧十分有利,如果不需摧芽就可以直接播幹種,將稻種分成與苗床廂數相等的份數後,每廂播一份稻種,注意播均勻。播種結束後及時用細土蓋種蓋膜,防止遇晴天苗床水分蒸發快出苗遲和出苗不整齊。

      5.大田管理

      (1)整地。適合免耕的田塊就不再需要耕整了,在移栽前的一週時間,先在田塊上噴施除草劑,然後再進行灌水施足肥料,曬水幾天就可以直接插秧移栽了。對於不宜免耕的田塊,要先進行翻耕,在翻耕的同時施足農家肥,經翻耕後,土壤的疏鬆程度會大有改善,然後再均勻撒施化肥,再進行鎮壓細耙,這樣會保持土層的沉實和化肥的均勻摻和,有利於肥料均衡供水稻吸收利用。

      (2)插秧。插秧期:根據秧苗的種類,安全抽穗期,氣象資料確定最佳插秧時期。淺水插秧(水深1~2釐米),拋秧的要選擇天氣晴穩後進行,田中水要放至高處現泥,防止水深漂秧,才有利秧苗迅速紮根。密度:根據品種、積溫、土壤肥力、秧苗葉齡、秧苗素質確定插秧密度。總體原則:分櫱能力強,大穗的品種宜稀;分櫱力弱的品種宜密;肥田宜稀,瘦田宜密;葉齡大的宜稀;葉齡小的宜密;壯苗宜稀,弱苗宜密。插秧要求:深度2~3釐米,不窩根,不漂苗,不丟穴,穴準株勻。

      (3)水分管理。分櫱期淺水促櫱,有效分櫱終止期排水曬田,曬至田邊開小裂口,下田腳不沾泥為止,孕穗期保持3釐米左右深的水層,稻穗低頭散籽後田中管水乾溼交替,保持稻根活力。

      (4)除草追肥。稻田雜草的生長對於水稻的生長影響較大,特別是水稻秧苗的生長初期,對於水分、Sunny、養分的搶奪和雜草相比,都處於劣勢,所以必須及時對稻田雜草進行去除,現在多采用除草劑除草,效果好,省工省力,但要注意使用的時間和方法。水稻的不同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要也不盡相同,要結合水稻不同時期的生長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施肥,以滿足水稻的生長需要,促高產,奪豐收。

      (5)病蟲害綜合防治。水稻的病蟲害很多,防治病蟲害一定要採用各種手段來進行綜合進行,從水稻自身的生長情況,可以透過科學控水、配方施肥、培育壯秧壯根,達到水稻自身生長的強勢,提高抗病防病的能力。從外部防治來看,要密切觀察,對於各種病蟲害要及時發現,及早做出針對性的防治,透過生物、物理、化學等手段綜合防治,達到防病防蟲的目的,給水稻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 5 # 農村屌絲的生活

    水稻增產的原因有很多,從選擇種子開始,到撒種,幼苗,移栽,長穗,到水稻長好,都離不開農民的細心培育,不管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產量的,還有跟田裡面的土質也有一定的影響……而且要定期的給水稻放水,施肥,打藥,除草。到最後呢我想說一句,糧食來之不易,請大家節約糧食,我家也是農民,我懂得其中的苦和累,付出很多心血跟汗水才有吃到嘴裡的大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燒烤的滷汁怎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