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北歐地處北半球高緯度,大部分地方終年氣溫較低,冬季漫長嚴寒。完全可以說是一個氣候惡劣的地區,按理說是不適宜人類居住的。 然而,北歐國家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國家評選中,已連續多年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國家。
4
回覆列表
  • 1 # 白澍

    北歐包括五個國家,分別是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冰島,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位於北半球高緯度位置,大致在北緯54~70度,而挪威、瑞典、芬蘭北面已經在北極圈內,每年的冬至前後出現極夜現象了。按常理講,同緯度的俄羅斯遠東、北美州加拿大地區都已經是寒風凜冽,冰天雪地的天氣,而題主為什麼要說北歐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國家”呢?

    北歐五國位於大陸西岸,由於常年受太西洋西風的影響,發育著溫帶海洋性氣候,雖然這裡冬季是漫漫極夜,芬蘭,挪威、瑞典北部近兩個多月不見太陽,但氣溫不是很低,最冷月平均氣溫在3℃~-14℃,而我們國家的哈爾濱地理緯度才45度左右,最冷月氣溫卻低達-13℃~-24℃,北歐卻比我們這裡還暖和。

    夏季,北歐芬蘭,挪威、瑞典北部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大致在5月末到7月底,近二個月的極晝現象,夏季平均氣溫在13℃至17℃,年平均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這樣的降水量,氣候溼潤,可以滿足農牧業生產的需求。

    北歐從氣候來說,冬不冷,夏不熱,除了大西洋西風功勞外,背後還有強大的墨西哥灣暖流的支援,墨西哥灣暖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流,是世界上所有河流徑流的20倍,它來自低緯度赤道地區,飽含大量的暖溼氣團,沿歐州西海岸北上,給大西洋西風起到了加溫作用,這也是北歐五國冬天不冷的原因。(如下圖)

    墨西哥灣暖流如此強大,地形因素不可忽視,大西洋往北地形敞開,暢通無阻地直通北冰洋,而相應的太平洋的日本暖流就沒有如此強大,是因為地形閉塞的原因,白令海峽太窄,北美大陸與歐亞大陸成穹狀相抱所致。(如下圖)

    北歐五國多數在島嶼或半島上,冰島位於大西洋洋脊上,天然出露,地熱資源豐富,地熱是一種非常乾淨的可利用的資源,可利用發電,取暖。如果你想找沒有霧霾的地方,就去冰島吧,那裡空氣非常乾淨。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受第四紀冰川影響,多冰蝕地貌,發育著U型谷,峽灣,特別有利於林木生長,也適合各種魚類生存,墨西哥灣暖流從低緯度和大陸沿岸帶來大量餌料,形成世界上規模比較大的漁場,北歐漁業所佔的比重較大。由此看來,墨西哥灣暖流百利無一害,整個歐州深得它的恩賜。

    北歐五國,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無論從氣候上還是農業生產,都特別適合宜居。在高緯度區域,這已是奇蹟了。

    呃。。。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為什麼北歐就漂亮的跟童話似的,跟北歐溫度差不多的東北就是髒呼呼的呢(本人東北土著,客觀描述無任何詆譭)。

    不寫那麼多理論和學術性的東西,可讀性太差了,網上一搜一大把,撈乾的說吧。

    一/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這個糧,指的當然是小錢錢。北歐的國家收入和人民收入非常高,日常我們能接觸到的品牌——像當年一統江湖的諾基亞,像如今遍地開花、人擠人的宜家。北歐人口很少,對教育極其重視,直接結果就是人口素質極高(但北歐人也出了名的內向和冷漠,和我們東北人性格完全不一樣),只要出現一個類似的品牌就穩了。

    二/各產業開花發展,重工業很少

    東北代表著重工業,一提重工業當然就是大煙筒、大鍋爐、大廠房了,土壤滋生文化,所以東北從來沒有出現過小橋流水的細膩,答主覺得偏廢土風格的一種朋克藝術風格非常適合東北。說回北歐,除了耳熟能詳的諾基亞、宜家,北歐真是四處開花。

    汽車、藥品、化工、船舶、鋼鐵、魚類、家電、電信,甚至藝術。北歐的設計師非常出名,比如阿爾瓦·阿爾託,北歐的設計風格影響了世界。還有很多出名的電影藝術家,搖滾音樂家,北歐的搖滾真的挺出名的。很多港臺歌手,包括譚校長,翻唱了大把羅克塞特(英文忘了)的歌,即使現在聽起原版來還是很帶勁。

    三/環境優美,貧富差距小

    說句不zzzq的話,幸福感真的和物質基礎掛鉤。貧窮的生活,偶爾的幸福是很值得珍惜。而無經濟壓力的生活,幸福成了常態。就是那句幸福都是一樣的,不幸是千奇百怪的。

    福利好,環境好,別人錢和你差不多,換誰都會覺得幸福。一句話總結,北歐人都是被富養的小公主。

    首先,北歐氣候不惡劣。北歐雖然緯度高,但墨西哥熱帶地區的海水流向北冰洋,形成北冰洋暖流經過北歐,給北歐帶來了大量的熱量,就連俄羅斯位於北極圈以內的摩爾曼斯克都是不凍港,想想就知道北歐並不冷了,而煙臺海面冬天都會結冰。

    當然,不冷不代表就舒服,所以北歐也經常到南歐度假。

    其次,宜居並不是指氣候,更多的是政治、經濟、經商環境。北歐歷史上就很富有,比如北歐海盜、瑞典稱霸等等,所以北歐祖上就非常闊。

    現在北歐高福利政策,為什麼北歐可以實習高福利政策?

    北歐民族單一,都是內部財富分配而已,不像美國高考都得顧及不同的組群,所以北歐內部很容易達成一致。

    北歐也放棄了爭霸,國防交給了美國,周圍也沒有很明顯的敵人,俄羅斯對北歐也沒興趣。所以北歐不需要花大量軍費,減少了很多成本。

    北歐的資源非常的豐富,人又非常少,比如挪威的石油收入,太多了,以至於政府要把大量的石油收入存起來作為基金供以後使用。瑞典的鐵礦石質量非常的好,納粹德國都要從瑞典進口。北歐的木材也非常的多,瑞典的宜家也非常有名,芬蘭的造紙業非常發達。

    所以氣候不太冷,政治不爭霸,國防有大哥,沒有領土爭端,經濟又發達,還沒有民族矛盾,當然就舒服了。

    北歐主要是指歐洲北部地區的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等五個國家,都是在北緯60度以上的高緯度地區。而中國的冰城哈爾濱也不過是在北緯44度,北緯60~70度的高緯度區域接近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在中國的黑龍江地區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都是嚴寒地區,環境惡劣且人口稀少,經濟也是萎靡不振。

    可為什麼同緯度的北歐地區卻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北歐地區是屬於溫帶海洋氣候,雖然與相比西伯利亞同緯度,但是由於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響,該地區卻是打破了高緯度地位的嚴寒氣候。在冬季的平均氣溫在零度左右,最冷也就在零下20、30度,不像西伯利亞會達到零下70多度的嚴寒天氣。在夏天更是十幾度的涼爽天氣,非常適合人們居住。那又何來天氣惡劣之說。

    不過在北歐地區各國的氣候也是不盡相同,在大西洋中間的冰島,以及緊貼大西洋的丹麥和挪威的氣候和環境會更好,而處於波羅的海區域的瑞典和芬蘭的冬季氣候要更加寒冷一些。像芬蘭在冬季最冷也會有零下30多度,但還是跟同緯度的西伯利亞地區相距甚遠,

    因此,在北歐地區並不是想象的冬季極其寒冷的惡劣環境,而是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地區,而且萬里長空、空氣質量絕佳,被評為世界最宜居國家也是情理之中。

  • 2 # 百科千尋君

    地處高緯但並非氣候寒冷惡劣,因為北歐地區降水量和最冷月氣溫遠遠高於同緯度其它地區。而且“最宜居國家(Countries With the Best Quality of Life)”的評選標準不僅僅是氣候環境,還有很多方面,比如政治穩定、個人自由、工作保障、經濟穩定、家庭友好、收入平等、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資訊保安、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標準)、完善的教育體系和醫保體系等各個方面的表現。當然,這個評選非常主觀甚至偏袒,符合西方價值觀的國家才會入選,所以不用在意這個“野榜”。

    我們來講講北歐地區的氣候環境。

    通常所說的北歐地區有5個國家,丹麥、冰島、挪威、瑞典、芬蘭。其中丹麥本土全部位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冰島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北部為極地氣候;挪威由低緯到高緯依次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瑞典60°緯線以南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其餘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芬蘭幾乎全境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僅從氣候型別來看,北歐只有少部分地區氣候適宜,但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帶來巨大的增溫增溼效果,使得北歐地區的降水量和氣溫都遠遠高於同緯度其它地區。從世界一月平均氣溫分佈圖可以明顯看出北歐的氣溫高於同緯度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甚至比中國東北和華北還要高。從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圖可以看出,北歐部分地區的降水量和中國南方相當,其餘地區降水量和中國東北相當。▲12月10日十六城溫度對比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挪威首都奧斯陸、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氣溫高於北京、天津、瀋陽、太原的氣溫。

  • 3 # 地理那些事

    北歐地處高緯度氣候寒冷惡劣,為什麼還產生了多個“世界最宜居的國家”?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錯誤之處,宜不宜居不是嘴上說的,而是要綜合分析。

    我們通常所說的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角越小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因此從理論上來講緯度越高氣溫也相對較低,但並不是說所有處在高緯度地區的氣溫就一定非常的低或者說氣候寒冷惡劣。換言之就是緯度不是決定氣溫的唯一因素,氣候型別、洋流影響、地理位置等都與氣溫有著密切的聯絡。

    眾所周知,地處科拉半島東北部、瀕臨巴倫支海的科拉灣、屬於北冰洋沿岸最大港市的俄羅斯摩爾曼斯克,這裡雖然地處北極圈以內,緯度處在北緯69度附近,但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終年不凍,是世界上著名的深水不凍港。

    說起北歐,相信很多人都會知道,它指的是位於歐洲北部的五個國家,分別是挪威、瑞典、芬蘭、丹麥以及冰島,它們也是北歐理事會的五個主權國家。

    雖然北歐所處的緯度相對較高,但氣候並非全部都是寒冷惡劣,其中個別緣由實際上從上文中講到的摩爾曼斯克這一深水不凍港就能得出一二來。

    北歐地區之所以所處的緯度較高,但許多地方冬季整體氣溫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方明顯要高很多,究其原因是與洋流和西風帶有著很大的關係。

    北大西洋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又被稱為北大西洋西風漂流,它是墨西哥灣暖流的延續和大西洋北部勢力最強的暖流,對西歐和北歐氣候有明顯增溫增溼的作用,每年向西歐和北歐每公里海岸輸送當於燃燒60000000噸煤所釋放的熱量,並一直延伸到北極圈內,受此影響大西洋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氣候。

    西風帶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西風帶是行星風帶之一,處在南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是赤道上升氣流與極地上空的冷氣流交匯的地帶,緯度大致介於南北緯35~65度。

    由於受西風帶控制地區的大陸西岸主要形成了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也稱“副熱帶夏幹氣候”),其最大的特點是溫暖溼潤、含水汽多,因此全年氣候相對溫潤、溫差也較小。

    對比北歐所處的緯度不難發現,主體位於西風帶控制範圍以內,除了羅威、瑞典和芬蘭北部屬於寒帶氣候和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的區域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外,由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整體海拔較高,受此影響整個北歐地球絕大部分屬於溫帶大陸性溼潤氣候。

    總結

    除了冰島四面環海,海洋氣候明顯,北歐其餘部分則位於大西洋東岸,絕大部分地區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和西風帶的控制,相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氣候要溫潤許多。

  • 4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宜居”這個詞的意思就是“適宜居住”,那麼怎麼樣的地方是適宜居住的地方呢?我們經常會看到有評選宜居城市或者是宜居國家,實際上宜居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主要是一種區域之間對比之後得到的適宜居住程度的綜合評價,一般來說宜居城市或者是國家通常表現為環境優美,社會安全,文明進步,生活舒適,經濟和諧,美譽度高等特徵。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那麼“宜居國家”往往具有良好的居住以及空間環境、人文社會環境、生態與自然環境、清潔高效的生產環境。全球國家中“宜居國家”包括挪威、瑞典、瑞士、荷蘭、德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丹麥、美國、新加坡、芬蘭等國家。我們發現地處北歐的挪威、瑞典和芬蘭等國家經常入選世界十大宜居國家,有些年份還會獲得世界上最宜居國家的榮譽。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北歐”地處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環境惡劣,怎麼會成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宜居國家呢?世界年平均氣溫分佈圖

    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北歐位於歐洲北部,包括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和冰島這五個國家,其中挪威、瑞典和芬蘭是三個主要國家,被稱為“北歐三國”。北歐地區總面積約為130多萬平方千米,主要的地理單元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歐地區確實是地處高緯度地區,緯度介於北緯55°至北緯70°之間,北極圈在北歐的北部地區穿過,地跨溫帶、亞寒帶和寒帶地區,地處中高緯度。這一緯度地區氣候確實十分寒冷,所以挪威、瑞典和芬蘭等北歐國家的人口主要分佈在南部緯度較低的地區。

    此外,由於北歐地區地處亞歐大陸西部,西臨大西洋,常年受到來自海洋的溫暖溼潤的盛行西風帶影響,以及沿岸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使得北歐地區的年均溫要高於同緯度的西伯利亞地區。北歐地區人口較為集中的南部地區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是比較宜居的,而中北部地區人口稀少,氣溫較低,並不適合人類大規模居住。北歐國家的人口數量都比較少,比如挪威的人口數量僅為500多萬人,國土面積超過38萬平方千米,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均資源擁有量都很大,而南部地區氣候相對溫和,加上社會經濟高度發達,基礎設施完善,當然就是一個十分宜居的國家。挪威首都奧斯陸

  • 5 # 廢紙製造機170001號

    因為根本就不氣候寒冷惡劣,環境好的很。初中地理就講了,北歐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溼潤,沒有高溫,沒有嚴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遭遇大風後倒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