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就愛紅太狼

    這是做壽司最普通最方便的一種,基本可以用家中常備的食材,按做壽司的步驟製作完成。

    用料

    溫熱的米飯一碗胡蘿蔔一根雞蛋1只熟黑芝麻一勺黃瓜半根蟹柳1-2根沙拉汁一勺

    壽司(極簡版)的做法

    製作之前,壽司的材料必須備好,即竹簾、烤紫菜或苔菜。

    胡蘿蔔、黃瓜、蟹柳切成條狀,長度與苔菜片相同;雞蛋煎成蛋餅後切成條狀;溫熱的白米飯(稍微軟一點)加入壽司醋、熟芝麻、香油一起攪拌均勻。

    把一張紫菜放在壽司竹簾上,由左至右將飯鋪好。用力要輕。飯要鋪得松,不要壓扁飯粒,這樣吃起來口感才會好。紫菜外側留出3釐米寬依次將黃瓜、蛋條、蟹柳、胡蘿蔔排列好,擠些沙拉汁。

    在用竹簾卷的時候大拇指往前推,其餘四指往裡壓,這樣卷不會散。捲成飯卷,切成小段即可。用刀切時,刀片上抹些水,不會粘連。

    這些料可以做兩盤16-18只卷。實在好吃,邊做邊吃,一口氣把兩條壽司吃得只剩5只。其它的剩餘材料,做了一碗蔬菜湯。

    第二天又做了兩種,為鞏固做壽司的手藝。材料更為簡單,黃瓜、火腿腸、雞蛋條、胡蘿蔔。

    在黃瓜、火腿腸、雞蛋條、胡蘿蔔主料的基礎上,加了蘋果塊,整個壽司卷好像大了好大一圈,添加了沙拉汁,吃起來口感更脆更可口了。

    小貼士1.壽司醋是壽司的基本調味料,如果家中沒有壽司醋,則可以將鹽、糖、醋按1∶5∶10 的比例調製而成的。調製時將鹽、糖、醋和勻,放入鍋中加熱,晾涼後即可使用;2.做壽司,壽司飯是關鍵。用質量好的大米,飯要煮得比較硬一些。壽司醋和飯的比例大概是1:6;3.把煮好的飯打松,將壽司醋均勻地淋在飯上,拌勻。不要壓飯粒,儘量保持飯粒的完整,鬆軟;4.可以在中間放入任何自己喜歡的餡,好吃就行。蟹肉,色拉醬,鮮貝、蘋果、肉鬆、三文魚、鱈魚等。5.沙拉汁比沙拉醬好用。

  • 2 # 犟犟說美食

    壽司學習起來說簡單也很簡單,但是說難也很難。首先簡單的是壽司卷的製作,難的是壽司醋的熬製,壽司飯的蒸制,以及手握壽司的製作。

    壽司卷,是需要把卷壽司用的方形海苔用火烤製出香味備用,再將各種壽司卷所用的材料切條,鋪好拌了壽司醋的米飯,放上各種材料捲起,注意手的力道要足!

    手握壽司,需要有較強的技巧,搭配以各種材料這種手握壽司的成本也會很高,都是按個算費用的。

    另外,壽司的搭配,裝飾,都是隨意的,沒有固定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壽司難學的原因,我們平時見到的只是皮毛,真正美味的壽司學習起來沒有那麼簡單的呢。

    要想學習好製作壽司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想要學壽司的小夥伴一定要有很強的意志力呦,要堅持到底的!

    想要學習壽司,入門可以跟網上一起學習,如果想深入學習當然還是要找專業的店裡學習了。

  • 3 # 鐵胃阿童夢

    1.準備熟的米飯

    2.加入芝麻,香油,醋,鹽,糖

    3.攪拌均勻

    4.火腿腸,胡蘿蔔,香菜切好備用

    5.準備紫菜

    6.將拌好的米飯均勻的鋪在上面

    7.在放上切好的菜

    8.從一頭開始捲起,壓緊

    9.切成小塊就可以了

    動起小手做起來吧!

  • 4 # 小小鳥vlog

    壽司

    壽司是一種日本傳統美食。日本古代時候的壽司,是用鹽和米醃製的鹹魚,後經演變形成如今的壽司。“壽司”在日本古代寫作“鮨”(すし),原本是鹹魚的意思。“壽司”這一名稱,是由於在祝賀的酒席上,「すし」被大家極力稱讚,認為是“掌管壽命”的事物,所以就作為「すし」的假借字從江戶末期開始使用。

    中文名

    壽司

    外文名

    Sushi、Zushi

    別稱

    鮨,鮓

    主要原料

    米飯,醋,海鮮,壽司醋,芥末,醬油,壽司海苔,肉鬆

    是否含防腐劑

    熱點關注

    解讀 壽司生魚片源自中國, 為何在日本發揚光大甚至征服世界?

    “壽司”只是根據日語發音(su shi)來的擬聲詞,表示有酸味的意思。“鮨”或是“鮓”(zhǎ)才是壽司的學名,這在日本很多料理店都可以見到。...

    2017-12-31

    歷史文化

    日文中的“鮨”是指生魚片,中文古漢語的“鮨”是指小火熬成的魚醬。

    中國辭典《爾雅·釋器》,其中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意指肉醬叫羹(也叫醢,hǎi,ㄏㄞˇ),而攪碎熬熟的魚肉醬叫鮨(音“ㄧˋ”)。

    日文中的“鮓”是指米卷裹生魚片(主要是三文魚或金槍魚),中文古漢語的“鮓”則是一種米拌熟魚粒,後引進高句麗的米拌魚段、米拌魚餅,所以在後漢即以後時期,“鮓”也指一種米拌魚餅。

    劉熙的《釋名·卷二·釋飲食第十三》[3]中記載“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加葅,熟而食之也。”意指鮓滓是種用鹽、米等醃製,讓魚肉發酵後剁碎,煮熟後進食。

    漢字傳入日本初期,日本加進自己對漢字的理解,將日本的一些食物用與之意義相近或相異的漢字來替代,於是日本的“Sushi”就變成了“鮓”,“Sashimi”就變成了“鮨”。

    飲食文化

    日語名:すし,Sushi,也作“鮨”或“鮓”音(sushi或zushi)既可以作為小吃也可以作正餐,

    花色種類繁多。配料可以是生的,也可以是熟的,或者醃過的。似乎配料的不同,使得壽司的價格、檔次差距甚大。

    日本的壽司,主要是由專門的壽司店製作並出售。店中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廚師,會根據顧客的要求,將去了皮的鮮魚切成片和其它好材料碼在等寬的米飯塊上,由於各類魚蝦的生肉顏色不同,壽司也是五顏六色,十分好看。

    另外,日本家庭也會在特殊的場合,自制壽司款待宴客;但作法大都比較簡單,並可在卷米飯的同時加入烤紫菜或雞蛋片,鹹菜之類。 壽司在日本以外地區也十分流行,世界各地回轉壽司式的壽司店也多不勝數。不過外華人有時會誤把“壽司”與“刺身”(sashimi,生魚片)混為一談,這也是日本料理典型的印象之一。

    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的壽司店,醋飯和魚生的組合給了天才廚師最多的創意可能,超低的熱量、無火的生食方式、有機的食材、新鮮的味道、漂亮的造型,壽司滿足了人們一切想象。

    以簡單為美味,以自然為美味,日本料理之所以逐漸在世界各地蔚然成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原因在此。而這其中,壽司尤其是這種美食簡約哲學的極致表現。

    食用方法

    壽司是在飯裡放醋做主材料的日本料理,壽司和其他日本料理一樣,色彩非常鮮明。製作時,把新鮮的海膽黃,鮑魚,牡丹蝦,扇貝,鮭魚籽,鱈魚魚白,金槍魚,三文魚等海鮮切成片放在雪白香糯的飯糰上,一揉一捏之後再抹上鮮綠的芥末醬,最後放到古色古香的瓷盤中……如此的色彩組合,是真正的“秀色可餐”。 吃壽司,講究的是食用的完整,就是整塊壽司要一口吃下,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的品味出壽司的美味,壽司的飯香與生魚片的香味才能完全相融,將齒頰間填得滿滿,不留一絲縫隙,那濃香的滋味無處可逃,在口中久久徘徊。

    共5張

    壽司

    壽司在公元九二七年完成的平安時代法典「延喜式」中,就己有記載,為日本傳統食品,誕生於彌生時代末期。當時的壽司指的是日本列島先民儲存魚的一種方式。在魚身上抹上鹽,用重物壓緊,使之自然發酵。當產生酸味後,即可食用,其味甚佳(即魚鮨壽司)。這種方式起源於日本本土。這種方式費時費力,不久便發展成乾脆用醋泡魚肉的方式。廣義上的壽司則是指凡是在拌過醋的飯內加進其他餡的食物。當時是一些商旅,用醋醃製飯糰,再加上海產或肉類,壓成一小塊,作為沿途的食糧,廣泛流傳於日本,但在其他地區卻罕見。當時的配料更用上各種剌身(生魚片),併名為“江戶散鮨”亦稱“握鮨”(即握壽司),即是現今最受歡迎的壽司。

    壽司“SUSHI”、“酸”即是酸醃製的食物。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當時的日本人,用一些醋醃製過的飯糰,加上一些海產或肉類,壓成一小塊,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木箱之內,作為沿途的食糧。鎌倉幕府時代,壽司開始在日本廣泛流傳,經久不衰,成為一種普通美味的食品。並受到人們的歡迎。

    日本壽司

    日本最早的壽司是用米飯生魚和醬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現今壽司則很多種,可以放一大堆東西,不過必須是一口可以吃掉的。日本壽司在公元九二七年完成的平安時代法典「延喜式」中,就己有記載。當時的壽司指的是一種儲存魚的方式。在 魚身上抹上鹽,用重物壓緊,使之自然發酵。當產生酸味後,即可食用,其味非常好,就是有點像中國的臭豆腐,聞起來特別臭,但吃起來味道很好。這種方式起源於日本本土。但這種方式費時費力,不久便發展成乾脆用醋泡魚肉的方式。經過發展的壽司則是指凡是在拌過醋的飯內加進其他餡的食物。流行的日本壽司,除「握鮨」外(即街上我們常吃到的壽司),還有「卷鮨」與 「箱壽司」。「卷鮨」是把飯、小 黃瓜、鮪魚、雞蛋與醃蘿蔔等用紫菜包著,此外可分為大卷與細卷,即大小之分。 壽司卷通常一根用米九十克,煮成飯大約二百克,用紫菜包後食用。有時也可用薄炒蛋皮替代紫菜。用一整張紫菜 包的壽司卷叫「太卷」(即粗卷),只用半張包的就叫「細卷」。壽司卷裡一般夾煮過的甜寒天,黃瓜,香腸,蘑菇,炒蛋皮,魚鬆或鴨兒芹。

    卷鮨

    歷史

    關於壽司的起源眾說紛紜,在古代東南亞、中國沿海都有和壽司製作工藝相似的食品,但形態卻不同。日本壽司以紫菜或海苔卷米粒與生魚片、黃瓜、肉鬆、焦蔥為主,配上芥末、辣根、醬油、醋。而在中國沿海有一種利用糯米、蛋黃、脆皮、花生、蔬菜、熟蝦仁做成的圓柱形飯糰,叫做餈飯棒,用一層熟麵皮包裹,方法和握壽司有點像,但是材料和形狀不同。相傳餈飯棒來自春秋時期的越國(浙江地區),屬於古越民的傳統美食。

    而在高句麗臣服中國後的公元200年即後漢年代,中國已開始流傳鮓這種食品,相傳由東北亞海洋民族(扶余、東穢、馬韓等)引進。在辭典中的解釋為以鹽、醋、米及蒸熟的魚段腓制而成的食品。有時採用炸脆魚條作為主料和飯糰拌在一起,形狀是一個橢圓的球形,形似橄欖球。但大多數時候沒有固定形狀,鮓又作粉蒸魚排或米蒸魚排,用的卻是熟米,可以加熱使用,也可以和熟魚冷拌。宋朝年間,中國戰亂頻仍,這正好為逃難的充飢食品,而品種更多,由菜蔬類,魚類,肉類等組合捏製而成,但因為沒有固定形態,因此和日本壽司有所差異。

    漢字傳入日本初期,日本加進自己對漢字的理解,將日本的一些食物用與之意義相近或相異的漢字來替代,於是日本的“絲烏西”就變成了“鮓”,“薩西咪”就變成了“鮨”。

    後漢時代日本也出現了用米飯生魚和醬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比中國的鮓要小的多。這便是後來日本壽司的祖宗。而同時期的中國的鮓(米拌魚條)可以看作是壽司的兄弟或鄰居。只是現今沒有廣泛流傳和普及。

    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日本早期的小型食品被命名為壽司,當成節日食品來使用。壽司逐漸普及為日常食品,特別是一些漁夫用一些醋醃製過的飯糰,加上一些海產或肉類,壓成一小塊,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木箱之內,作為沿途的食糧。鎌倉幕府時代,壽司已廣泛流傳,成為一種普通的物品和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

    分類

    箱壽司

    共5張

    壽司圖片

    “箱壽司”則是先將飯放入木盒中,鋪上各式配料,加蓋力壓,然後把木盒壽司拍出來,切開一塊塊,狀若箱子,因而得名。

    卷壽司

    (maki-zushi 巻きずし),在小竹簾上面鋪一層海苔(紫菜),再鋪一層米飯,中間放上配料,捲起來成一長卷,然後切成小段。

    太卷(futo-maki 太巻き),是直徑比較長的一種卷壽司,通常有數種配料。

    細卷(hoso-maki 細巻き),顧名思義,就是比較幼細的,通常只含一種配料。

    共2張

    壽司

    手卷

    (te-maki 手巻き),把壽司捲成圓錐體狀(類似冰淇淋甜筒),“手卷”其實是“卷鮨”的一種,話說十八世紀時,那些日本賭徒終日流連賭場(Tekkaba),賭得性起,又怕餓死,便把鮪魚(金槍魚)肉放進飯中,用紫菜將之捲起來。可以大口大口的吃,又避免飯粒黏著撲克和手指,一舉兩得,故深受賭徒歡迎。這種食物因賭場而生,故名為tekamaki,漸漸演變為現做的手卷,所以通常用手吃。

    裡卷

    (ura-maki 裡巻き),反過來用海苔裹著最中心的配料,再裹米飯。最外面灑一層或有芝麻、魚籽、蟹籽等。

    軍艦卷

    (gunkan-maki 軍艦巻き),米飯用海苔裹成橢圓形狀,配料放上面。

    押壽司

    (oshi-zushi 押しずし),又稱做木條壽司或一夜壽司,主要流行於日本關西,是用長型小木箱(押箱)輔助製作壽司。製作者先把配料鋪在押箱的最底層,再放上米飯,然後用力把箱的蓋子壓下去。作成的壽司會變成四方形,最後切成一口塊。

    握壽司

    (nigiri-zushi 握り壽司),(日本江戶時代興起)製作者用手把米飯握成一口塊,塗上一層山葵(日本芥末),最後鋪上配料。視配料種類之不同,有時會用一塊海苔把兩者縛在一起。在日本,若不加說明的話“壽司”一詞多是指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海軍裝備的音樂臺超視距雷達,可以制導反艦導彈,在地球曲率外,攻擊敵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