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關羽,因為他獨特的氣質和經歷,一直活躍在“當代史”中。

    從事實角度說,關羽和張飛,在伯仲之間。

    可是,在宣傳上,意義就不一樣了。

    宣傳,最重要的是故事!帝王透過把一個人物拿出來當故事講,讓臣子知道該怎麼做!

    要說靠武將的專業能力出名,張飛關羽都還夠不上。不管是個人勇武,還是用兵之能,歷史上強於此二人的不少。

    論及個人勇武和用兵之能,關羽和張飛在中國歷史上還不足以脫穎而出。

    但是,在古代宣傳的重要——忠義上,從關羽身上可以拿出來講的就太多了。

    對於帝王來說,忠意味著什麼?

    兩點:1、做臣子的不要背叛君主;

    2、做臣子的即使不和君主混了,也要來去明白,好聚好散,最好你幫我立了功再走。

    我相信,不管是古代的君主,還是今天的老闆,都是這樣的想法。

    關於第一點,是忠誠的基本原則,千古以來,可以宣傳的人物實在太多了。宣傳多了大家都審美疲勞,沒有意思!

    張飛的故事,精彩絕倫,但是卻難以成為後世君王宣傳的重點人物

    關於第二點,是古代君王最擔心的一點。而所有現實的君王都知道,歲月有痕,有起有落,想讓人無條件一直跟著你這個要求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但是,至少,大家好聚好散,你不能像呂布一樣,要分手的時候給我來一刀!

    因此,關羽降漢不降曹那段,就決定了:關羽,就是古代帝王進行忠誠教育的活教材!

    而我們發現,後人最津津樂道的,也都是他和曹操之間的故事。

    關羽在效力曹操期間。明確表明了忠心於劉備的態度。但依然堅決地完成了他的任務,立下了功勞。千古以來,有誰能做到?哪個老闆不喜歡和這樣坦蕩的人合作?

    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華容道”,都希望自己曾經的屬下,能對自己網開一面

    在離開曹操時,好說好散,還把主公的賞賜全部都歸還了,沒有動用老東家的任何資源。這樣的光明磊落,哪個老闆不喜歡?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關羽,永遠活在當代史!這就是關羽能夠不斷被神話的原因!

  • 2 # 泥萌最可愛的小豬

    關羽和張飛都是我們熟悉的三國時期的軍事將領。但是後世對待兩人的待遇截然不同。關羽被封神,被尊為“武聖”。而張飛在民間則總是以五大三粗的形象出現,相比來說可以說是有點尷尬。

    那麼,為什麼後世對戴兩人的態度如此不同呢?

    在武藝方面,我們無法直接判斷兩人的高下。《三國演義》自然不能作為評判的標準,但根據《三國志》的評價:“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我們可以發現,張飛的勇猛是“亞”於關羽的,關羽在武藝方面略勝於張飛。

    在軍事戰績方面,張飛則難以望關羽項背。關羽不僅曾經擊敗顏良、文丑等一流名將,還有水淹七軍等巨大勝利。而張飛雖然也有數次擊敗張頜的戰績,但是整體水平和影響力都遠遠不及關羽。

    張飛沒有關羽的那些傳奇的生平經歷,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義釋曹操在民間如雷貫耳。傳奇故事較少確實影響了張飛在民間的知名度。

    張飛雖然是一代名將,但他有個大缺點:對地位低的人暴躁無恩,最後也是死在這點上的。對於民間老百姓來說,“不恤小人”的張飛自然比不上“善待卒伍”的關羽。張飛的個人魅力也是不及關羽的。

    最重要的是關羽的忠義,這是他身上最重要的標籤,而這一點也是關羽被嚴重神化的主要原因。《三國志》中對關羽的描述是有國士之風,主要是基於關羽報效曹操,而不是對劉備的忠誠。關羽身在曹營卻從未忘記自己是劉備的臣子,而且拒絕功名利祿。有恩報恩,受了曹操的恩惠,必須報答了方才離去,這才是關羽備受推崇的原因。這是光明磊落的君子風範。反觀張飛,張飛乃是忠於劉備一人,忠君事主是其最大的特點,這樣的人在三國中簡直是一抓一大把。關公的“忠義”複合華人的精神價值追求,結拜兄弟往往在關公像前義結金蘭。

    關羽的忠義是當時的封建統治者需要的,他的事蹟和精神是符合朝廷的道德指向的。所以關羽受到極大的推崇,尤其是在明朝時期,對關羽大加封禪,最終成為關帝。而張飛就不是這樣了,他隨性而為,愛憎分明,是不符合朝廷所需要的。

  • 3 # 正能量181109616

    千里護嫂,身在曹營心在漢。把人事間的禮,信,仁,義,忠。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世人永遠不忘。尊為聖人!張飛是一個粗人與其恰恰相反所外一般!

  • 4 # 春光寧美

    論功勞張飛大的多!可是論故事關公最經典!桃園結義一諾千金!為保皇嫂屈身曹公,兩位皇嫂絕對是美女,關公恭敬特別有尺寸的侍奉,有好多少人是做不到的,面對榮華富貴!視若糞土,曹公優待禮嘉,特殊恩寵,可是關公為諾言掛印封金千里尋兄,當時劉備生死不明,前途渺茫!又有多少人做的到?關公將忠義演繹的淋漓盡致!

  • 5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這個啊,你想一下,關羽是哪兒人啊?懂了沒?山西人啊。

    山西晉商是中國影響最大的商幫之一。山西商人從北宋開始崛起,做宋遼之間的貿易起家(記得評書《楊家將》裡那個愛國商人任炳仁堂會嗎?)。

    商人走南闖北,又是士農工商最低的那個層級,走到哪兒都受欺負,特別抱團。山西商人在全國各地修有晉商會館,或者山陝會館,作為他們商會的產業。在會館中間,供奉起他們山西的保護神關羽。

    為什麼選關羽?你覺得山西人還有誰合適?這地方自古出的武將也不太多。

    以後的故事就是生意越做越大,生意最重要的是誠信,於是各種與信義有關的故事被不斷新增到關羽身上。土山約三事,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啊,直到把關羽完全神話。

    如果把關羽和張飛換一下,張飛是山西人,那今天成神的就是張飛了。

  • 6 # 窗外有鳥叫

    為什麼關羽後世對其各種加封從王變聖,他的兄弟張飛卻沒有?

    因為了解三國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流傳最廣。我們從三國演義看看這兩人吧!

    首先張飛,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罵呂布為三姓家奴可看出這貨毫無口德。與劉備,關羽失散後殺人佔古城,此人一身匪氣。喝醉酒喜歡打罵士卒,可看出此人暴戾成性。最後死於手下被虐待計程車卒手中,可見此人根本不把低層人民放在眼裡。

    反觀關羽,收周倉對匪盜亦有憐憫之心。降曹後便約定有大哥訊息便往投奔。果然有劉備訊息便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一心前往。再有華容道,念及舊恩,放走曹操。更是義薄雲天。

    二者相較,老百姓對關羽更加尊崇,封王封聖就不足為怪了!

  • 7 # 歷史長河中的魚

    關羽和張飛的武功基本都差不多,關羽稍高點。二人在蜀國的地位也差不多,關羽是前將軍,張飛是車騎將軍。可二人死後的級別就差了個天上地下了,張飛僅被追封為桓侯,關羽則成了“武聖”,與孔子的“文聖”並稱為“文武二聖”,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這是為什麼呢?

    後人對關羽一生的評價就兩個字“忠義”,他不貪戀曹操的官職和金錢的誘惑,掛金封印,千里走單騎,堅決的跟隨大哥劉備。後來,關羽念及曹操當年的知遇之恩,在華容道將曹操放走,這都是“忠義”的行為。這些行為也恰恰是後來的皇帝們希望臣子們做到的,於是,不斷的給關羽“加官進爵”,從宋元的忠惠公、武安英濟王到大明的關聖帝君,清朝更是被封為關聖大帝。所以說,原因就是這些皇帝們要樹立一個“忠義”榜樣,使關羽成為大臣們學習的楷模,以利於政權的穩固。

    張飛留給後人的印象是一個魯莽、脾氣暴躁的粗人,這個就沒有什麼“發揚”價值了,所以,死後也就沒有人給他“升職”了。

  • 8 # 小貓頭1987

    一個人出不出名主要看他的一些事蹟能不能被大家接受學習並且發揚光大。還有能不能被統治階級拿來用。在道德上是不是起到模範作用

  • 9 # 89年的小深同學

    相信大家小時候一定在書本上看過桃園三結義,被三個人身後的感情所吸引,劉備就不說了,單說重情重義的關羽,率真的張飛,那麼大家都知道關羽死後被世人稱為關聖帝君,無論是黑白兩道都對他十分的推崇,可是張飛再後來就沒有什麼美譽,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三國志這本書是明代的施耐庵寫的,而且關羽也是在明代的時候被人們稱為關聖帝君的這就說明,在書中羅貫中將關羽進行了美化,但是也給人們心中留下了愚鈍憨傻的樣子,這也就讓人們對張飛的好感並不是太強,而是對關羽十分的推崇,那麼歷史中兩個人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據歷史記載,關羽和張飛的武藝相差的並不大,當年張飛在橋頭的一聲斷喝,嚇退了曹軍百萬雄師,但是在歷史中就再也沒有提及張飛的武藝了,相反在史書中,對關羽的武功可是推崇備至啊,關羽的品質也很受後世的欽佩,而且關羽的忠義品質也很受後世朝廷的喜愛,在朝廷的推動下,很自然的也就將關羽刻畫成了一個神一樣的人物,這也就是我什麼張飛比不上關羽的原因了。

  • 10 # 小院之觀

    關羽為何封聖?事實上不止張飛,就三國時期來看,就有曹魏陣營的張遼、曹仁乃至許褚、典韋都是當世名將,雖說綜合來看不及關羽,但也不遑多讓,不過歷史地位卻是判若雲泥。實際上,從古到今,沒有哪位將軍的地位能與關羽相比,關羽的地位已不僅僅是封神,早已經到了由“聖”及“帝”的地步,這是為何呢?為什麼偏偏是關羽,而不是其他人?

    其實在現實中,真實的關羽並不是個完人,陳壽對他的評價是“剛而自矜”,這個評價是恰如其分的,而後主給他的諡號是“壯繆候”,這個諡號並不美好,對比一下諸葛亮的諡號“忠武侯”,相差不少,壯繆候之諡實則暗指他作為敗軍之將,名實不副,語含譏諷。

    關羽到底經歷了什麼,得以封聖封帝呢?當然是經過歷代小說家的演義和《三國演義》的擴充和改造,使得關羽的忠義形象被拔高到第一位,而他其他方面的缺點都被忠義所掩蓋。可以說,關羽的形象是《三國演義》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位,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

    關羽雖有名,終究不過是一名武將,最後還兵敗被殺,歷代皇帝又為何會看中關羽,不斷對其加封呢?主要有三點。

    一、符合儒家道德至上的理念,在古代社會來說,屬於絕對的正能量,所以被皇帝倡導,關羽實際上成為了一個偶像,一個進行社會教育的思想工具,發揮的是道德表率的作用。在道德至上的支配下,百姓聽從皇帝的道德宣傳,按照倫理道德安排人生,老老實實做順民即可,歷代君主對關羽的加封,意義也在於此。

    如果不太容易理解,小院再舉一反例,曹操在古代通常被視為奸賊的代表,不過現實中,曹操顯然要遠遠強於關羽,但恰恰是由於曹操違反了所謂道德的遊戲規則,不安其位,不守其道,被認為是無德之人,所以曹操再強,也不可能被捧到關羽的地位,如果這樣,豈不是鼓勵人人都當曹操?那皇帝的天下還怎麼坐得住?不但不能捧,還要拼命貶,不信看下傳統戲劇中的曹操?

    二、是關羽忠君的形象。忠君是關羽形象的最偉大之處,忠強調的是皇帝對大臣的絕對支配和大臣對皇帝的絕對從屬。關羽投降?那是不可能的(雖然事實上他是投降過,原因下文會講),呂布可以投降、張遼可以投降、趙雲、馬超可以事二主,連諸葛亮也可以讓劉備三顧,只有關羽對待劉備是忠字第一的,關羽的忠君意識符合君權至上的政治架構,有利於強化皇權專制,如果人人都有關羽這樣的意識,那哪裡還會有人叛亂,哪裡還會有人造反,皇帝的天下不就可以千秋萬代了嗎?

    三、是關羽忠義的形象。這就要提到上文說的關羽投降的事,忠義是排在忠君之後的,所以關羽為了忠君,為了保全劉備的家眷,不惜背上不義之名,這更加凸顯了關羽形象的高大,而最後獨行千里,更是把忠義形象發揮到了極致,就算現代電影中的情節,恐怕也沒有這麼完美,這樣的關羽,皇帝們如何能不愛?

    宋朝對關羽加封的封號就有忠惠公、武安王、義勇武安王、壯繆義勇武安王、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等。元順帝乾脆將關羽跟佛教聯絡到一起,宣佈他為護國珈藍。熱愛道教的萬曆皇帝又把關羽封為協天大地護國真君、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順治皇帝再將其追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地,順治孫子雍正又為其增加春秋二祭,同治皇帝再加號翊贊,光緒帝又加封二十六字大帝稱號(太繞口,小院都懶得打字),關羽已經統一了儒教、佛教、道教,成為超級英雄。歷代皇帝如此推崇,關羽在民間的形象當然也就一再拔高,再也無人可以比肩。

    範圍再擴大一些,為什麼《三國演義》要揚蜀貶魏呢?其實也是以上原因的體現,作為漢室正統的劉備當然代表的是道德的正面,哪怕最後劉備在獻帝還沒死的時候就稱帝,也是為了匡扶漢室,既然蜀漢是正義的化身,那與其對立的勢力當然只好作為反派出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iqoo 5G版本在前,OPPO要出的Reno 2希望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