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哉居士
-
2 # laochen
千人千面, 百人百心 宋江雖是山寨之主,坐頭把交椅。 確切的說 他是統領著一幫烏合之眾。情投意合,甘願執馬墜蹬者,惟區區李逵一人。
梁山一干人等,有被奸臣陷害,走投無路而從者:如林沖、楊志。有被朝庭壓榨,欲扯旗造反者:晁蓋、阮氏兄弟。而後,梁山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設計騙上山的盧俊義是典型代表。有軟硬兼施, 威逼利誘入夥的朝庭武將。有貪圖享受、好逸惡勞之輩,有梁山君子不一而足。
一旦局勢有變,各打自己的算盤。如武松、魯知深、李逵(李逵只是盲從)等堅定的造反派,強扭不過為了兄弟義氣只得順從。結局可想而知。
宋江此人,雖家境豐盈。然一心想奔仕途。最終只謀得個縣衙小吏,鬱郁不得志,心有不甘。審時度勢,廣交天下豪傑,以謀大業。杏黃旗已豎,自襯,終是草莽強寇。難成正果,總想結交朝庭,高官厚祿、封妻廕子以成正統。致招安,遭陷害,最終毀了梁山大業。
臨了,怕莽撞的兄弟李逵造反。壞了自己身後的"清名",拉他一起去了地府。
人心不齊、泰山難移!轟轟烈烈一場,終歸曲終人散,終了,魂歸蓼兒窪!
-
3 # 磊子先生獨白
當領導嘛,總是要與人打交道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眾口還難調呢。因此,不管是誰,宋江也罷,劉備也罷,總有人不滿意。那麼怎麼辦?只有用選票來說話,誰得到大多數人擁護,誰當領導,而且必須限定任期,做得不好可以下來。這樣才能最在限度地保證權力得到有效的監督和使用。否則,就算再偉大的人,也難免會犯錯,會濫用權力。絕對的權力,必造成絕對的腐敗。
-
4 # 馬到成功148659402
廚師技術再好,也難做出大家都滿意的菜!
宋江在《水滸傳》中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人,人稱孝心黑三郎,及時雨宋江,宋江家有餘錢,本身又是官面上的人,宋江好善樂施,平生好交好為,不論是誰有困難了和宋江說一聲,不管認識不認識,宋江都會盡量幫忙,因此梁山上的多數好漢都受過宋江接濟和幫助。因此宋江在梁山人緣好,人脈廣,宋江與廣大各階層人士打成一片,群眾基礎非常好!
宋江雖然廣佈德澤,普惠大眾,但是必竟人的興趣愛好,道德觀念,思維方式不盡相,宋江做為梁山的當家人,也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林沖,魯達,武松等江湖好漢是想永遠替天行道,嘯聚山林;關勝,呼延灼等朝庭降將,夢想回歸朝庭,報效國家,圖個封妻廕子;柴進皇親貴胄更不希望推翻大宋,斷了自家的幸福生活;燕青,李俊,公孫勝,閒雲野鶴,希望過著逍遙江湖世外桃源的理想田園生活!
宋江無論怎麼做,也不會讓大家都滿意,因此宋江再有錢,再有能力,也是“宋江難買千人意″!
-
5 # 1z2d3h4m5x
謝邀作答: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先拋開宋江來看宋江的難買眾人意。第一,拿我們生存的地球來講白晝與黑夜交替是自然規律,(除了永晝、永夜的南北極)如果人的作息和日出日落時分相符則已,但現實中總會有生物鐘與日出日落不符的人。比如說“夜貓子”,比如四季更替給人帶來的不適,比如遠距離流動需要倒時差。太陽這樣擁有巨大能量的天體也無法滿足所有地球人的需求。(給所有人賦能)第二,現在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可以說是絕對真理。用淺顯易懂的話來說,即團結就是力量。首先是父母與子女最能體現的。(有遺傳因素)但有些子女的青春期反叛,父母的更年期反應,亦或父母與子女價值觀有差異。一個家庭都難以做到無死角、全覆蓋。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家和萬事興,可期待而未完全實現啊。第三,比如一個小團體,一個單位吧,總會有執行力不強的員工,有時還會有因惡意競爭導致的人事糾紛。作為領導,總會往正確的方向引導。有的會用鐵腕,有的會採取無為而治等,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會有磨合期。所以一個領導也是無法滿足所有員工需求的。現在在回頭來看宋江,水泊梁山上多是英雄豪傑,很難駕馭的。但大多講義氣,所以會跟隨宋江,但是價值觀是支配人的行為的,所以宋江也無法滿足所有梁山好漢的需求,也就是他難買千人意的緣故了。
回覆列表
“一人難趁百人意,一牆難擋八面風。”這句民間俗語深刻地說明了做人難,難做人的道理。
但是卻不得不說一下宋江這個人
《水滸傳》中宋江這個人物的塑造水平,文學評論界不是貼個“投降派”的標籤,就是惑於他“及時雨”的綽號,予以扁平化的處理和分析,完全忽略了宋江這個人物的複雜性。而實際上《水滸傳》單憑對宋江這個極為複雜而且性格持續變化發展的人物的成功塑造,即可稱不遜於四大名著的其它任何一部,畢竟,中國古典小說的人物性格大多從故事開端即被定型,直至故事結束仍無多大變化,複雜而變化的人物性格難得一見。以《三國演義》的曹操為例,其奸雄性格確實複雜,但是從開始到結束並無變化;《西遊記》的孫悟空開始到結束性格變化不小,但都是標籤式的簡單性格,與宋江均無法相比。
那麼宋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大家必須摒棄閹割版水滸以及電視劇的影響,直接在原著中找答案。
首先,宋江是否早有反意,早已定下“殺人放火受招安”的目標?或許宋江並不是從開始就一心一意如此,他可能起初只是因為個人興趣、或者是為了避免麻煩、方便押司的工作而喜好扶危濟困、結交江湖人物。但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下越來越大的名聲和越來越多的人脈資源後,他意識到這是自己的絕好機會,甚至可能是唯一機會,畢竟他武藝不行,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功名(否則也不至於去當個士大夫瞧不起的小吏之職),在北宋體系下絕無晉升空間。
於是我們在宋江出場時,就看到了一位“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的好漢。區區一介小吏之身,卻能以及時雨之名傳遍天下,江湖中無人不曉。
因此說起逼上梁山,別人或許是,但和宋江肯定關係不大。宋江上梁山雖然起因先有殺閻婆惜,後有黃文炳告發,卻都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殺閻婆惜起因是私放晁蓋,雖有意外成分,但為什麼隨後在畏罪潛逃途中還組織清風寨人馬打青州、殺死百姓無數、以毒計逼迫秦明反叛,隨後又組織大批人馬上梁山?等到潯陽樓上題反詩那段,更是酒醉之後直抒胸臆了,即使沒有黃文炳告發,難道偌大的江州,沒有一二識字之人?這雖然是作者故意安排此事讓宋江上山,但也是藉此暴露宋江的真實性格和志向。
宋江真實性格和表面看上去相反,雖然書中滿篇都是他逢人便拜,滿口“鄙微小吏”,骨子裡他卻是個自我評價極高、極為高傲的人。逢人便拜只是他以退為進的權謀之術,不但不是謙卑的表現,反而是他對別人的一種另類嘲弄。而真實的宋江其實在潯陽樓的反詩裡:“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正是他對自己的高度評價,並點明一介小吏的身份遠遠不能滿足他的志願,至於“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哪裡是一介小吏能說出的話?這種氣魄即便在史上所見反詩中也堪稱前列,完全是個小號奸雄了,非如此,怎麼能隨意操弄千萬人的性命於鼓掌之間?
宋江這種對“殺人放火受招安”目標的追求,也不時在他和其他人的對話中流露出來,比如“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兄弟,你如此英雄,決定做得大事業,可以記心。聽愚兄之言,圖個日後相見”。
宋江忠於朝廷嗎?這個問題放在一個嘯聚山林、名列四大寇之首的土匪頭子身上似乎有些搞笑,但是宋江確實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效忠朝廷。作為一介小吏,他要想效忠朝廷毫無本錢,只能透過曲線救國的方式先聚集自己的精兵強將,再依靠他們為朝廷效忠。宋江對於其目標的堅持,是一以貫之的,一直都沒有動搖過。
但是,宋江並不是單純受了招安便罷,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受招安時不能得到較高的估值,自己只被當做普通流寇看待,肯定無法更好地實現自己效忠朝廷的目標。因此他才會兩破童貫、三敗高俅,殺得朝廷膽寒心碎、夢裡也怕,但大勝之後又會卑微地放走酆美、甚至是大奸臣、林沖的大仇人高俅,最終為梁山泊在這次收購中爭取了一個較高的估值。
有人認為在兩破童貫、三敗高俅的過程中,宋江一直搖擺不定,吳用堅決鬥爭,是招安和反招安兩條路線的鬥爭(例如褚同慶的《水滸新傳》),這種看法的錯誤之處在於忽略了宋江和吳用其實是一體兩面的事實。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作為知識分子、謀士,吳用和歷史上所有同類人物一樣,不依附於一個強有力領袖是無法成事的,而這也是宋江死後吳用殉死的原因:沒有依附的領袖,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無力成事,甚至也沒有了生存下去的意義。
那麼,宋江對於兄弟們的義氣是真實的嗎?毫無疑問是真實的,他是真心相信受招安是符合兄弟們的最大利益的(雖然這放在被他騙上山或者捉上山的盧俊義和朝廷軍官們身上無法解釋),徵方臘時每個兄弟的陣亡,他都是真心的悲痛。但這個義氣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不妨礙他的目標。為了實現他的目標,所有擋在他路上的所有障礙,即使是晁蓋、李逵這樣的兄弟,都要一律予以清除(關於晁蓋是誰殺的,參見作者知乎的回答:韋孝寬:《水滸傳》中晁蓋的死,為什麼如此蹊蹺?),甚至連自己的性命也可以不要。在這方面,宋江比要求別人為自己的理想犧牲的人強得多,因為他自己最後確實也為自己的理想犧牲了,這也使他成為了一個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結合體。
可見,宋江絕不是臉譜式的忠臣義士,他“忠義”的形象是非常複雜的。而宋江這個人物形象,單看宋江自身並不完整,要結合起謀主吳用、爪牙李逵,這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宋江。而因為吳用、李逵都並不是開始就追隨宋江,所以宋江這個人物形象也不是一開始就定型,而是逐漸發展變化的。
論識人眼光和個人品牌經營的技能,宋江開局已經練滿,對比財力、出身都比他強得多的柴進,他照樣是完爆。柴進因為王公貴族出身的包袱太重,對於江湖好漢總是以手下看待,無法平等結交,雖然財力雄厚且花錢甚多,但招募不到有真本事的人為他真心效力。柴進識人能力不足,莊上作為教師厚待的洪教頭、花錢養的王倫都是平庸之輩,對於武松這樣的好漢卻只是一般待遇;對比宋江,一見武松就心中甚喜,極為禮遇,天天飲酒相陪,到最後臨別時只花了十兩銀子,就結下了如此英雄的一個兄弟,而柴進在武松身上花的錢遠多於此,卻沒撈到任何好處,對比之下,高下立見。
權謀技能,宋江開局也是幾乎練滿,青州逼秦明落草的手段極為狠辣,在江州剛被晁蓋等人從法場上救下來,就能定計智取無為軍、擒殺黃文炳,後面逐步架空晁蓋,簡直是生而知之。
在統軍能力方面,宋江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有一個逐漸進步的過程。首次帶兵打祝家莊,他還非常急躁,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比較依賴吳用,高唐州、大破連環馬時也顯得較為平庸,到三山聚義打青州、智取華州時,已經能主動用謀略取勝,到取大名府、曾頭市逐漸成熟,兩破童貫、三敗高俅、徵遼、徵方臘時已是一名合格的將領了。
在收了李逵、並逐漸與吳用合流之後,宋江的形象也逐步發展完善。李逵可以幫宋江做自己不能做的事,說自己不方便說的話;吳用則內可以和宋江合謀定計,外可以用一體兩面的方式唱雙簧。殺小衙內逼朱仝上山、殺扈太公全家等等髒活,有了李逵之後都可以讓他去做;回頭只要狠狠責罵一頓就可以當沒事發生過,實在太過好用。
而專幹髒活的李逵,也不是人們認為的莽漢一名,他每次跳出來說話,時機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宋江剛上山時,就說“晁蓋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為宋江地位定調;盧俊義捉了史文恭,按晁蓋遺囑本該出任山寨之主,李逵就跳出來大喊“我在江州捨身拚命,跟將你來,眾人都饒讓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讓來讓去,做甚鳥!我便殺將起來,各自散夥!”射出了大眾向盧俊義示威的第一箭;排座次後宋江吟詩盼招安,武松剛出言反對,李逵就把事態擴大,讓宋江說出要斬了李逵,其實就是藉此告誡大家如果公然反對招安,即使自己的心腹也不會放過;首次招安朝廷報價太低,他就跳出來扯詔書打欽差。所有這些,雖然肯定有宋江吳用佈置在先,但如果李逵只是個不會隨機應變的莽漢,也是無法完成這個任務的。
吳用起初是晁蓋一派,“九天玄女授天書事件”時玄女說天書“只可與天機星同觀”,標誌著宋江吳用合流的開端,隨著二人在歷次作戰中的合作,吳用逐漸被拉到宋江一邊,直到晁蓋打曾頭市時不帶吳用,說明此時吳用已經完全是宋江的人了。
有了吳用,宋江在起初作戰經驗不太豐富的時候有一個可以商議的參謀。在關勝歸降,請纓下山去迎戰單廷珪、魏定國時,宋江可以大方地說信任關勝,派林沖、楊志率兵監視的話則可以由吳用來說;兩破童貫、三敗高俅時,宋江在眾多朝廷軍官出身的兄弟面前說軟話,而硬話則由吳用來說,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宋江、吳用、李逵,再加上花榮,這四人才是梁山泊的核心,而非表面上的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花榮中後期主要以近衛隊指揮官身份出現,是宋江在武力方面的一個補充,只要有開掛一般的花榮在,宋江即使偶有戰敗,卻毫無生命安全方面的危險。但是花榮在性格方面刻畫不多,也體現不出對宋江性格的補充,因此說他和吳用、李逵一樣是宋江人格的分身,尚嫌證據不足。水滸全書最後選擇正面描寫這四個人的末路,並不是隨意為之,而是鑑於這四個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如此不足以表明梁山泊真正的末路。
綜上所述,像宋江這樣一個複雜到需要透過研究幾個人物才能發現其完整性格、且隨著故事還有持續變化發展的人物,在中國古典文學裡是極為罕見的,而且作者描寫他時使用了大量春秋筆法,初看是白,再看是灰,細看是黑,這種筆法也是絕無僅有。因此單憑這個人物形象,水滸傳的文學價值也是不應被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