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泯滅之歷史

    順治上位,是多爾袞和豪格雙方妥協的結果,沒人把他當一回事。多爾袞整倒豪格後,已經是大權獨攬,對著順治也是呼來喝去,從攝政王到皇叔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可以看出多爾袞的野心不斷在膨脹,只是多爾袞畢竟是人才,能以滿清大局為重,沒有篡位。但是其他方面對順治可不好了,順治除了祭祀有點用,其他方面多爾袞不把他當一回事。所以等順治長大了,一有人幫腔,馬上就把多爾袞給黑了。

    當然,多爾袞是有大功於滿清,乾隆上位後馬上給平反了,還是鐵帽子王。

  • 2 # 西門不帶刀

    多爾袞死的時候,順治只有13歲,對於把江山都讓給他的這位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不但不傷心,而且恨到了牙根裡,不但將多爾袞的墳給刨了,還鞭屍洩憤。

    一個13歲的小皇帝,怎麼就對他的皇父攝政王如此的憤恨?做出掘墳鞭屍這樣的醜事?這就要從多爾袞與順治的父親皇太極的恩恩怨怨說起。

    1.多爾袞與皇太極的恩怨:殺母之仇

    多爾袞與皇太極(順治的爹)是兄弟關係。

    皇太極排老四,多爾袞排老十四。

    多爾袞的親生母親叫阿巴亥(家族勢力非常強大),也是後金努爾哈赤最寵愛的一名妃子。 努爾哈赤在與袁崇煥一戰中被一炮打成重傷。努爾哈赤眼看就要死了,他便讓阿巴亥為他殉葬。

    阿巴亥那時的三個孩子:阿其格,多爾袞,多鐸。都還是小孩子,其中多爾袞才只有15歲。所以阿巴亥就不想殉葬。

    這時,努爾哈赤的其他4個兒子(史稱四大貝勒),逼著阿巴亥上吊自殺。這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所以多爾袞與皇太極是有殺母之仇的。

    2.多爾袞與豪格的恩怨:奪妻之恨。

    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是順治帝的親哥,年紀與多爾袞差不多大 。但多爾袞是他的叔叔。

    皇太極死後,圍繞皇位繼承,多爾袞與豪格進行著激烈的爭奪。多爾袞有白旗和鑲白旗支援,豪格有正黃旗和鑲黃旗支援。雙方勢均力敵,誰也不讓步。

    當時正是清朝奪天下的關鍵時候,不能內鬥,其他旗主王爺便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讓6歲的福臨(後來的順治帝)繼承王位。這樣多爾袞與豪格的鬥爭便可以暫時告一段落而一致對外。 而多爾袞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最終成為了皇父攝政王。他藉著豪格征服四川后,凱旋的機會,將豪格下獄(豪格死於獄中),多爾袞便將豪格妃子,娶回了家。

    3.多爾袞與順治的矛盾:擅權,辱母,大不敬。

    隨著豪格的死去,多爾袞權勢的進一步增大:

    (1)官職變化: 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2)權力變化: 多爾袞先是將順治所有的皇帝印鑑在皇宮中封存,要啟用必須徵得他的同意;

    接著他便覺得這樣做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便把皇帝的宴席全部拿回了他家,在他家裡蓋章;

    最後他所有出行的禮儀,吃穿用度都跟皇帝一模一樣。

    (3)多爾袞將順治的母親孝莊皇太后也納為了後宮。

    所以順治與多爾袞的矛盾是幾代人積累下來的,無法調和的。

    所以多爾袞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之後,順治便把刨了他的墳,還鞭屍洩憤。

    多爾袞作為一代梟雄,為什麼不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呢? 我們今天不說是外部各種因素,只說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多爾袞39歲死的時候他沒有兒子。所以少校判斷,多爾袞一直在等,等他自己的兒子出生。

  • 3 # 清史宴

    順治的皇位,可以說就是十四叔多爾袞拱手相送的。

    公元1643年,山海關外滿清帝國的皇帝皇太極驟然崩逝,由於死的太突然了,所以未能在皇位的繼承人方面留下遺詔,這就為皇位該由誰來繼承,留下了無限的可能。

    按照常理,應該是由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來繼承,但是豪格的才能及威望都不及多爾袞,並且傳聞當年努爾哈赤臨終之時,留下的遺命是由十四子多爾袞來繼承汗位,但由於多爾袞年幼,所以被年長且手握兵權的八哥皇太極給搶了去。皇太極不但搶了多爾袞的汗位,還逼迫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所以當皇太極駕崩之時,多爾袞拼盡全力也要奪回本就屬於他的至尊之位。

    然而,作為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說啥也不可能讓多爾袞繼承皇位,雖然自古就有不少兄終弟及的現象,但那都是在長兄無後的情況下發生的,眼下皇太極並非無後,而是子嗣旺盛,所以王公大臣們大多也不支援多爾袞繼承皇位。

    如果多爾袞強行上位,必然會引發內亂,此時的滿清帝國是不能發生內訌的,因為關內的大明帝國已經搖搖欲墜,他們需要集中力量與明王朝角逐天下。為了避免內訌,也為了不讓豪格坐上皇位(因為豪格當了皇帝,他多爾袞還有好果子吃麼),所以睿智的多爾袞提出了在皇太極的幼子中選一位來繼承皇位,然後由其來擔任攝政王的提議。

    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皇位還是有皇太極的兒子來繼承,那麼至於是誰,對於王公大臣們來說,就無關緊要了,所以就一致的同意了多爾袞的提議,隨後年僅六歲的福臨登上了皇位。

    此時,若沒有多爾袞的鼎力支援,順治是不可能有機會問鼎皇位的。

    公元1644年,大明帝國的首都被李自成的農民軍給攻破了,崇禎皇帝被迫自縊於煤山之上,至此立國長達二百七十六的明王朝滅亡了。攝政王多爾袞在明朝降將多爾袞的引領下,攻入了北京城,打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此時的多爾袞聲勢滔天,其手下許多心腹將領都建議其自立為帝,但都被其一一拒絕了,然後親自迎接關外的順治皇帝入住北京城。

    此時,多爾袞再一次主動放棄了皇位,若其有稱帝之心,順治是沒有機會入關的。

    入主中原之後的滿清王朝,面臨著非常大的考驗,稍有不慎,就會被趕回關外,首先是遍地的反清勢力、明王朝的殘餘勢力、李自成的農民軍、張獻忠的農民軍等等,他們都是鐵了心反清的。為了大清江山的穩固,多爾袞在軍政大權上是一手獨攬,所有的軍國大事全部由其乾綱獨斷,甚至把皇帝的玉璽都帶回家了,可以說是整個清王朝自上而下,所有的官員都與多爾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以至於很多官員只知攝政王不知皇上。

    由於長期的過度操勞,年僅三十八歲的多爾袞與其八哥皇太極一樣,驟然病逝了。

    對於順治皇帝來說,攝政王多爾袞的病逝是好事,因為他終於可以做真正的大清皇帝了,當其親自佐理朝政之時,發現朝廷上下里裡外外無論大事小事,攝政王三個字始終揮之不去,順治決定徹底性的剷除多爾袞的餘威。於是對死後僅兩個月的攝政王多爾袞進行了清算,剝奪了多爾袞的一切封號,並掘其墓,將其逐出宗室,事實上多爾袞死後被清算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他的存在危機到了順治的皇權,所以順治才會將這位大清帝國的主要締造者打入地獄。

    然而,世人之心是雪亮的,一百多年後的乾隆皇帝為其平反昭雪,恢復了睿親王封號,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清順治七年,攝政王多爾袞在古北口狩獵期間不慎墜馬,傷重不治而亡……一位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皇子、一位曾經縱馬馳騁疆場的將軍,居然死於墜馬,不得不說是老天爺在和多爾袞開玩笑了!請不要誤會,沒有任何史料指向是清世祖順治帝謀殺了多爾袞,從彼時多爾袞的權勢和地位來看,順治帝還沒有這個膽量,也沒有機會!這確確實實就是老天爺跟多爾袞開的一個玩笑。

    不久之後,順治帝下旨,追尊多爾袞為皇帝,上廟諡成宗義皇帝。一生兩次與皇位失之交臂的多爾袞,終於在死後成為了真正的皇帝!只可惜,好景不長,僅僅兩個月之後,形勢急轉直下……多爾袞遭到了順治帝的嚴厲政治清算,不僅被褫奪了皇帝尊號、革去了宗室黃帶子和睿親王爵位,而且其過繼嗣子多爾博也被強令認祖歸宗、迴歸其親生父親豫親王多鐸一脈。不僅如此,順治帝還下令毀掉了多爾袞的“帝陵”!一時間,曾經叱吒風雲、權傾朝野的攝政王成了真正斷子絕孫的孤魂野鬼……正如提問者所說,多爾袞是順治帝的親叔叔,為何順治帝這麼恨他?甚至派人掘了他的墳!

    順治帝清算多爾袞的導火索

    從順治帝大張旗鼓追尊多爾袞為皇帝來看,最初順治帝並沒有鐵了心要徹底清算多爾袞。或許有人要說了,那不過就是安定人心罷了。安定人心有很多種方法,多爾袞並不是“皇帝”,順治帝有什麼必要非得給他安上一個皇帝的頭銜來安定人心呢?無論是否出於安定人心的需要,順治帝此舉至少說明他暫時還沒有下定徹底清算多爾袞的決心。

    但是,接下來的一件事讓順治帝徹底“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就在多爾袞去世的當時,其胞兄英親王阿濟格便企圖取代已故的多爾袞出任攝政王、繼續架空順治帝。為了達到目的,阿濟格不惜“用大刀片子說話”、逼迫兩白旗將領歸附自己。結果適得其反,將原本動搖的兩白旗將領逼向了對立面。這些人一面假意順從阿濟格、一面派人向鄭親王濟爾哈朗告密。等阿濟格帶著軍隊回北京準備伸手要“攝政王”時,提前得到訊息的順治帝早已以逸待勞、派濟爾哈朗在京郊設好套兒等著自己這位叔叔了!結局沒有任何疑問,阿濟格被拿下……

    阿濟格事件給順治帝敲響了警鐘,多爾袞的勢力太大,自己又缺乏威信,所以阿濟格才敢伸手要“攝政王”、企圖讓自己繼續當傀儡!如果自己想要成為真正說一不二的真皇帝,有兩件事必須要做:一、清除多爾袞的勢力。二、立威!於是,阿濟格成了順治帝投死問路的那塊小石子。結果,正如順治帝所料,自家這幫叔叔大爺、兄弟子侄對多爾袞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硬是給阿濟格議出了一大串罪名!在摸清楚宗室王公們的底牌之後,一場清除朝中多爾袞勢力兼立威的大戲拉開了大幕。

    順治帝正式清算多爾袞

    就在阿濟格被議罪幽禁之後不久,順治帝正式開啟了清算多爾袞的程序。朝臣見順治帝幽禁了多爾袞的胞兄阿濟格,早就嗅出了其中濃濃的血腥味兒!於是,一場重新站隊的大戲上演了,群臣紛紛上書彈劾多爾袞,流連曾經作為多爾袞“孝子賢孫”的親外甥蘇克薩哈也站到了清算多爾袞的行列之中。就這樣,順治帝硬是給多爾袞羅列出了十四條大罪!順治帝趁勢處罰了拜音圖、剛林、巴哈納、冷僧機、譚泰等人,除部分倒戈者(如蘇克薩哈)之外,多爾袞的在朝中、軍中的勢力被逐一清除……

    在剷除多爾袞的勢力之後,如何立威成了擺在順治帝面前的大問題。長期被多爾袞架空,在外界眼中,順治帝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傀儡!為了立威,順治帝想到了“把事情做絕”。不僅將多爾袞一擼到底,連宗室黃帶子都給革了、等於是直接把他逐出愛新覺羅家門了!最後連墳都給掘了……順治帝為什要做得這麼徹底、決絕?多爾袞反正已經死了,做什麼他也不知道了。很顯然,順治帝就是做給活人看的:“誰膽敢再掣肘皇權,多爾袞就是下場!”其實,更多地還是做給自己家那幫叔叔大爺看的:“各位叔叔大爺,你們誰還打算學我十四叔和十二叔?到時候別怪我下手狠!你們自己掂量著辦!”這恐怕才是順治帝如此嚴厲清算多爾袞的目的所在。至於一些人所謂的洩憤,或許有,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

    順治帝與多爾袞的私人矛盾

    很多人說順治帝嚴厲清算多爾袞是為了洩憤,這方面原因應該也是有的,但並不是主要原因。這一點從事後順治帝對一母同胞的多爾袞三兄弟的處置也能看得出。除了多爾袞和“謀逆”的阿濟格之外,順治帝並沒有將此事擴大化。

    對於多爾袞的過繼嗣子多爾博,順治帝只是強令是認祖歸宗而已,並沒有刻意加害。而且,數年之後順治帝又將多爾博封為了貝勒。多爾袞唯一的女兒也只是被順治帝交給了多鐸的兒子多尼“看管”,其實就是養了起來,僅此而已。至於多鐸家族,更加是沒有受到太多株連,已故的多鐸只是被象徵性地降為了豫郡王,他的兒子多尼也只是被象徵性地降為了信郡王,而且這個信郡王依然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康熙年間,多尼的兒子鄂扎還出任了撫遠大將軍一職。甚至因為“謀逆”被殺的阿濟格,多年之後他的兒子傅勒赫也被恢復了宗室黃帶子身份並被追封了鎮國公爵位、允許子孫承襲。

    由此可見,順治帝對於多爾袞的清算總體上還是限制在政治層面,並沒有擴大化。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順治帝對多爾袞的心態,洩憤、報復的成分並不多,不是嗎?平心而論,多爾袞雖然弄權,對順治帝這個皇帝侄兒表面上還是比較尊重的,並沒有過分欺凌。直到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與多爾袞之間並沒有爆發過什麼實質性的正面衝突。因此,順治帝對多爾袞的確有不滿,但恐怕還沒有上升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否則,順治帝恐怕很難做到如此淡定、如此輕描淡寫……

    綜上所述,順治帝對多爾袞的政治清算、甚至包括掘墳,更多地還是出於政治需要,其中或許也有些許洩憤的成分,但並不佔據主要地位。對於相關人員的處置,順治帝基本上也是點到即止,並沒有無限上綱上線。隨著乾隆四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正式為多爾袞、多鐸平反,這樁歷史公案也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多爾袞、多鐸恢復睿親王、豫親王爵位並允許世襲罔替。作為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多爾袞的睿親王一直傳承到了清亡。當然,真正獲益的還是多鐸的後代,一家“承包”了兩頂親王鐵帽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姜高產栽培技術有什麼?如何進行大棚姜內溫度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