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萬重山

    黃茶的種類是按照鮮葉的等級來區分的。在製作黃茶之前,對黃茶的鮮葉採摘提出了要求。一般有芽茶,就是全部都是芽葉。第二種呢,就是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的鮮葉,習慣稱為小茶。第三種啊,就是一芽三葉、一芽四葉的鮮葉,我們稱為大茶。

    黃茶講究的是黃葉黃湯。它的製茶工藝與綠茶比較相似。主要有委凋,殺青,揉念,揉念後的茶用紙包好,堆積後用溼布覆蓋。然後初烘,復攤再堆放,最後乾燥分級等。

    以上所說就是黃茶的通俗分類,傳統分法三大類。即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

    黃茶的品種也比較多,湖北湖南江西都有生產。具體品牌不再贅述,以免有廣告之嫌。

  • 2 # 茶人魏巍

    黃茶的工藝不同品種還是有稍許差別的。

    黃茶一詞原指茶樹品種,芽葉自然發黃,始為黃茶。唐朝六安盛產的蒸青團茶"壽州黃芽"便是品種的黃芽茶。

    黃茶工藝一說是指製茶過程中的悶黃工藝,是從炒青綠茶演變過來的,是在公元1570年前後。是透過炒青綠茶中殺青和揉捻後,不及時乾燥或乾燥不夠,葉色變黃,再透過實踐,形成了悶黃工藝,創制了黃茶。

    黃茶製造的基本工序為:殺青、堆悶、乾燥這三道工序;

    黃茶品質特徵:黃葉黃湯,滋味濃厚鮮醇;

    黃茶的分類:

    一、殺青後溼坯悶黃

    有溈山毛尖、蒙頂黃芽等等;

    二、揉捻後悶黃

    有平陽黃湯、北港毛尖、遠安鹿苑等等;

    三、毛火後悶黃

    有黃大茶、君山銀針、霍山黃芽等等;

    注:摘錄自我本人所寫文章"六大茶類起源(二)"

  • 3 # B子彈電影

    黃茶可以說是六大茶類裡最沒有存在感的一種了

    黃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於微發酵茶,最大的特點是三黃:黃葉黃湯黃茶底

    黃茶按照原料芽葉的嫩度和大小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中國茶葉的命名並無統一的格式和規定,叫毛尖的未必是綠茶,叫銀針的未必是白茶。比如信陽毛尖、鳩坑毛尖、都勻毛尖等都是綠茶,而君山銀針,溈山毛尖是黃茶,白毫銀針是白茶

    黃茶知名度最高的是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君山銀針曾是貢茶,自古以來就有“價壓天下,名蓋中華”的美名

    ——公號:梳茗敘茶

  • 4 # 蘇州老楊說茶

    老楊說茶,實話實說。

    上圖從左至右分別為:君山銀針、霍山黃芽、黃山黃毛峰

    按照現行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的規定:“黃茶(yellow tea):以鮮葉為原料,經茶青、揉捻、悶黃、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

    黃茶的品質特徵是黃葉黃湯。在口感上,具有香氣清悅,滋味醇厚的共同特點。黃大茶幹茶色澤黃綠,葉大梗長,葉尖呈黑綠色,開湯後葉底呈現黃紅色,具有焦糖香。黃小茶湯色黃而鮮亮,品質鮮嫩,葉底嫩黃。

    黃茶的類別根據現行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 茶葉分類》黃茶的類別有:“芽型、芽葉型、多葉型三種。芽型:採用茶樹的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加工製成的產品。芽葉型:採用茶樹的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初展加工製成的產品。多葉型:採用茶樹的一芽多葉加工製成的產品。”

    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製茶學(第二版)》中,按照鮮葉原料的嫩度,黃茶分為黃小茶、黃大茶。黃小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溈山毛尖、北港毛尖、平陽黃湯、遠安鹿苑茶等;其中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屬於黃芽茶。黃大茶主要有: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市面近年來出現的齊魯老幹烘或齊魯幹烘就是皖西黃大茶。

    國際標準和大學教材中的黃茶分類,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在區分時,要按照不同分類標準進行區分,不能死搬硬套。但是,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這類黃小茶中的黃芽茶肯定屬於國標中的芽型。

  • 5 # 懂茶帝

    黃茶,可以說是六大茶類裡面產量最少,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茶類。有的人甚至以為它並不是一茶類,只是一個茶名而已。

    但是在最近的一個學術報告會上,黃茶的大放異彩,吸引了茶界和醫學界的熱切目光!

    在前一陣的首屆可可、咖啡和茶(亞洲)國際學術大會上,安徽農業大學博士周秀紅宣佈了自己的新發現,即黃茶中的重要品類黃大茶,可以改變腸道的菌群並引起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功效。

    總看小懂文章的童靴也知道,小懂對於黃茶成分、功能真的很少涉及,這也是因為一直以來,專家對黃茶健康功能的研究也相對較少。

    這次的發現激發起了全場專家教授的興趣,周博士在實驗中把黃大茶茶葉磨成粉,餵給肥胖的小鼠吃,一段時間後再給小鼠做體檢,體檢結果發現小鼠的血脂和血糖都有所下降。

    透過進一步的研究,周博士發現黃大茶是透過調理腸道,抑制腸道有害菌的生長,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等機制來發揮保健作用。

    周博士也表示她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黃大茶的健康功效上,透過這次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黃大茶可以改善腸道菌群;肥胖的小鼠的腸道菌群會失調,吃了含有黃大茶的食品以後,腸道菌群會恢復正常狀態;喝黃大茶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吃黃大茶的整茶比喝茶水效果更好。

    看到這裡,對黃茶瞭解較少的童靴,一定會疑惑:黃大茶和黃茶是什麼關係啊?

    化學研究小懂做不來,但是茶類的知識,小懂還是可以說上兩句的,所以跟著小懂,好好認識下黃茶吧!

    黃茶分類

    黃茶是中國六大茶系之一,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

    按鮮葉老嫩芽大小劃分,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黃芽茶-

    鮮葉最為細嫩,於穀雨前後採摘,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至二葉初展。

    黃芽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等,其中君山銀針最為名貴,屬於中國名茶之一,雅稱“金鑲玉”。

    -黃小茶-

    細嫩芽葉製成的統稱為黃小茶,多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

    但品質不及黃芽茶,如溈山毛尖、平陽黃湯、雅安黃茶等均屬黃小茶。

    -黃大茶-

    用粗老原料製成的,稱之為黃大茶,採摘標準為一芽三四葉或一芽四五葉,製作原料多以夏秋茶為主。

    如安徽皖西金寨、霍山黃芽、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都是黃大茶。

    黃茶歷史

    最早的黃茶,是指鮮葉帶黃色的特異樹種製成的茶葉現在所說的黃茶,是指經過燜堆渥黃技術製成的茶。

    新中國建立初期,要用茶葉來換外匯,而蘇聯人大多喝紅茶。所以當時黃茶最大的產出地霍山縣全部改制紅茶。

    直到1969年珍寶島之戰中蘇關係破裂,才重新開始製作綠茶及黃茶。而這時,黃茶製作工序幾近失傳。

    幾位茶學專家與三位耄耋之年的老茶農曆經兩年的走訪嘗試,黃茶才重現人間

    不過,由於黃茶的特殊工藝——“燜堆渥黃”很難掌握度,當地又缺乏資料記錄傳統工藝,所以,當年恢復的霍山黃芽,也不能保證工藝完全傳承歷史。

    這也就導致了現在市場上的很多黃茶,並沒有很明顯的“黃湯黃葉”特徵

    由於大家對黃茶的認知度低,市場需求量也就相對其它茶類少很多,導致很多黃茶的主產區,主產的茶葉卻不是黃茶,這也是黃茶產區廣,但是產量極低原因。

    這次的研究報告,讓我們對黃茶有了新的認知,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黃茶、瞭解黃茶。

    也許我們一開始是帶著目的去喝茶,但最後對茶的喜歡只會越來越純粹。

  • 6 # 茶道小壺仙

    黃茶是六大基本茶類之一。製造時由悶黃工序形成黃湯黃葉的茶。製作工藝與綠茶相似,但在揉捻前或揉捻後,或在初幹前或初幹後進行悶黃。根據所用鮮葉原料的嫩度和大小分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黃茶主產與四川、安徽、湖南、浙江、廣東、湖北等省。

    今天小壺仙帶你瞭解中國的黃茶品種都有哪些!

    君山銀針

    產於黃茶之鄉湖南嶽陽,是洞庭湖君山島的針形黃芽茶的一種。清代君山茶已有“尖茶”和“蔸茶”之分,採回芽葉之後,將芽頭摘下製成尖茶納作貢品,稱“貢尖”,留下來的稱為“貢蔸”。沖泡時,開始芽頭衝向水面,懸空掛立,徐徐下降於杯底如金槍林立,又似群筍出土,間或有的芽頭從杯底又升至水面,有起有落,十分悅目。有的芽頭包芽之葉略有張口,其間夾有一晶瑩氣泡,恰似“雀舌含珠”。湯色杏黃明淨,香氣清鮮,滋味甜和鮮爽。

    蒙頂黃芽

    產於四川名山蒙山區域的扁直形黃芽茶。蒙山產茶始於西漢,盛於唐,唐僖宗中和年間入貢為全國之最。採摘色黃綠而肥壯的單芽,經攤晾、殺青、燜黃、整形提亳、烘焙乾燥製成。形狀扁直,芽勻整齊,鮮嫩顯毫,湯色黃綠明亮,甘香濃郁。

    霍山黃芽

    主產安徽霍山大別山腹地大化坪、上和街、姚家畈、太陽河一帶的直條形黃芽茶、以大化坪的金雞塢、金山,上和街的金竹坪,姚家畈的烏米尖所產最佳。為安徽歷史第一茶。穀雨前三天採摘一芽一葉初展到一芽十初展,經炒茶、做形、初烘、攤涼、復烘、攤涼、足焙製成。分一至三級。形似雀舌,細嫩多毫,葉色嫩黃,湯色黃綠。香氣鮮爽,有慄香,滋味醇厚,葉底嫩黃。

    溈山毛尖

    產於湖南寧鄉溈山鄉的溈山、溈澤、八澤等村的朵形黃小茶。溈山唐代即產茶。清明後七天採摘一芽二葉,經殺青、悶黃、揉捻、烘焙、燻煙製成。芽葉微卷,呈自然開展的蘭花狀,白毫顯露,茶色黃潤,煙香撲鼻,湯色杏黃明淨,煙香顯,茶香濃,滋味醇爽,葉底黃亮成朵。

    北港毛尖

    產於湖南嶽陽康王鄉北港的黃小茶。清明後五六天,採一芽二三葉,經攤青、殺青、鍋揉、拍汗、復炒復揉、烘乾製成。緊細顯毫,色澤金黃,湯色黃亮,香氣清高,滋味醇厚回爽,葉底嫩黃明亮。

    遠安鹿苑

    亦稱“鹿苑毛尖”、“鹿苑茶”。產於湖北遠安鹿苑寺一帶的條形黃小茶。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遠安產茶的記載。清乾隆年間被選為貢茶。採摘一芽一葉,經殺青、炒二青、悶堆、揀剔和炒乾製成。分特級、一級、二級。條索呈環狀,色澤金黃,白毫顯露,湯色綠黃明亮,清香,滋味醇厚甘涼,葉底嫩黃勻整。

    溫州黃湯

    亦稱“平陽黃湯”。主產浙江溫州的平陽、蒼南、泰順等地的條形黃小茶。歷史上以平陽產量最多,故名。泰順出產的又稱“泰順黃湯”。清乾隆、嘉慶年間溫州地區已產黃湯茶。經殺青、揉捻、悶堆、乾燥製成。色黃、湯黃、葉底黃。

    霍山黃大茶

    產於安徽霍山金賽的條形黃大茶。本品種系採摘一芽四五葉,經炒茶(殺青和揉捻)、初烘、堆積、烘焙(拉毛火、拉老火)製成。分三級6等。梗壯葉肥,梗葉相連,大枝大杆,彎曲帶鉤,色澤油潤,呈古銅色;湯色深黃顯褐,滋味濃厚醇和,具高爽焦香。

    白雲茶

    產於廣東臺山、新會的條形黃大茶。經殺青、揉條、搓團、包燜、乾燥製成。不分級。條索緊結,色澤黑褐,火工較高,湯色黃明,滋味濃醇帶焦香。

    廣東大葉青

    主產廣東韶關、肇慶、佛山、湛江等地的長條形黃大茶。研製於20世紀60年代。採摘雲南大葉等大葉種鮮葉一芽三四葉,經輕萎凋、殺青、揉捻、悶黃、乾燥製成。分一至五級。條索肥壯緊卷,顯毫,葉張完整有毫尖,青潤帶黃,香氣純正,滋味濃醇回甘,湯色橙黃明亮,葉底黃綠。

  • 7 # 鍾吾茗茶

    作為六大茶類之一的黃茶,有著消除疲勞、殺菌消炎、防治食道癌等功效作用。獨特的“悶黃”工序,造就了黃茶具有黃葉黃茶的品質特點,以及醇和、不刺激的口感滋味。根據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黃茶有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類,其中的代表茶有霍山黃芽、君山銀針、蒙頂黃芽。

    君山銀針,產於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君山島,銀針茶的製作工藝非常精湛,五萬個茶芽才能製作出一公斤茶葉,每年的產量只有300公斤左右。銀針茶素有“金鑲玉”的美稱,成片茶的外形芽頭茁壯,堅實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黃光亮。沖泡過後毫香鮮嫩,湯色杏黃明淨,滋味甘醇甜爽,葉底肥厚勻亮。

    蒙頂黃芽,產於四川省名山縣蒙頂山山區,古時為貢品,供歷代皇帝享用。製作蒙頂黃芽的成本比較高,因為採摘茶葉時要求嚴格做到“五不採”,即紫芽、瘦芽、空心芽、露水芽、病蟲為害芽不採,同時也要求芽頭肥壯勻齊,因此製作每斤幹茶需要鮮芽4~5萬個。

    霍山黃芽,產於安徽省霍山縣大化坪金雞山,其中以金雞山的金剛臺所產茶葉的品質最佳。成品茶芽葉挺直勻齊,色澤黃綠,細嫩多毫,形似雀舌,湯色明亮黃綠,帶黃圈,葉底嫩黃,滋味濃厚鮮醇,甜和清爽,有熟板栗香,飲後有清香滿口之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視為國乒最大攔路虎的張本智和遭韓國小將血洗,止步8強。賽後哭成淚人,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