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峰寒色

    他不是無情,是知道取捨,懂進退。這樣的人,跟著他放心啊!再說了,當時的價值觀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就開創事業而言,妻兒確實是沒有一個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部下重要的,所以劉邦都的後代劉備也是同樣的操作,扔阿斗嫌他差點折了趙雲,這不完全是做戲,是符合當時的觀念和取捨的,至於趙雲和周圍的人感動,那是附加點數。不過,你要不扔試試,對趙雲說聲謝了啊試試,保證魅力值直線下降。

  • 2 # 亭殿閣

    提到劉邦,有人愛有人恨,有人誇有人貶,例如曹植就曾以“彼能任其才而用之,聽其言而察之,然而名不繼德,行不純道”,來評價他。的確,劉邦在歷史上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群雄逐鹿裡脫穎而出,開創王朝的是他;慢而侮人,罵詈諸侯髃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的也是他……在劉邦的一生裡,書寫輝煌的同時,也留下無數受人詬病的話題,其中最為人知的便是他曾經在彭城之戰時,由於不敵項羽的三萬騎軍,被迫逃難,在途中為了減輕車子重量,加快速度,三番二次將車上的親生兒女踢下車一事。而今天,我們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談劉邦此舉背後的真正動機。

    在大眾眼中,劉邦在逃難過程裡將孩子踢下馬車僅僅是為了保命,極其自私,但千百年後,人們再細細審視劉邦這一行為,其實蘊藏著大智慧,也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無奈。

    彭城之戰,劉邦五六十萬聯軍不敵項羽三萬騎軍,打了敗仗本就士氣低落,何況還要如喪家之犬般逃難,一路逃命,劉邦作為一個領導者敏銳察覺到此時此刻與自己一起逃跑計程車兵惶惶不安且有怨懟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清楚的明白,他需要安定人心,而他安定人心的方式,不能是用語言鼓舞,而必須用行動證明,他環顧四周,最後將目光落到了自己孩子身上,那一刻他的內心在做鬥爭,一方面他是父親,可另一方面他是捲入政治的男人,在短暫的糾結之後,他選擇了將孩子們踢下車。

    劉邦用行動告訴隨行計程車兵,危難之際,我選擇犧牲自己的孩子以減輕我們逃跑的負擔,提高我們逃難成功的機率,保全各位的性命。試想一下,當時一起逃難計程車兵看到這一幕是覺得劉邦狠心者多,還是感動於他與眾人共進退的多呢?在生死關頭,在那個時代,從後來劉邦與眾人順利突圍,避過楚軍就可以見得後者居多。這是劉邦的智慧,他懂得如何在逆境中扳回一成,卻也是他的悲哀,因為從他選擇走上與項羽爭霸天下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得不在很多時候捨棄很多東西,包括骨肉親情。

    千年後,當我們站在道德層面去審視劉邦的行為,作為父親和丈夫,他都是不合格的,但他的不合格卻成就了他成為一個優秀君王。

    劉邦出身卑微,在社會最底層摸爬滾打,他不同於項羽生來就是天之驕子,一路順風順水走到高處,他如履薄冰的走著每一步,只為走到最高處,可他是為了一己榮華嗎?不,不是的,相比項羽,他是真正懂得百姓苦,想要天下百姓都安居樂業,過上有田可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沛縣起義,他拋卻了個人生死,鴻門宴上,他放棄了一個男人的尊嚴,帝王之路,他走的艱辛而緩慢,但他從不後退,因為他知道,項羽是個好將軍,有勇有謀,心懷大義,可他卻不會是一個好帝王,太過驕傲的少年不屑於權謀之術, 可安邦定國更需要的是帝王之術。所以劉邦他隱忍著,他一直堅守著內心,想要走到最高處,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力,然後去改變天下。

    史書裡記載下了劉邦踢下孩子,卻沒有記錄下他的無可奈何,當後世唾罵他不配為人父之時,也少有人明白他內心的苦楚。他犧牲了自己的兒女情長,當呂雉被囚於項羽軍營時,他無能為力,他捨棄自己的骨肉親情,在逃亡之路上,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孩子,世人的誤解與鄙夷他選擇視而不見,為的只是有朝一日,四海昇平,天下安定。

    他不是無情無義,只是在特殊時期,他不能困於小情小愛。否則在他登基之後,呂雉為後,呂雉弄權,他又怎麼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劉盈立為太子,分明不是帝王之材的孩子,身體羸弱,個性懦弱,他又為什麼不廢立?答案很簡單,當他終於實現心中所願的時候,他才終於可以放縱自己的情感,他才能做回當年在沛縣那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縱情放肆的自己,他會保護自己的妻子,會維護的孩子,只是啊,這一天距離他出發的日子太久太久了,他走的太遠,以至於世人都看不清他的心思了。

    參考文獻:

    《後漢書》

  • 3 # az2777

    1故事很假,2就算是真的又怎麼樣,當時分開是最好的選擇。3換其他人也會這麼做,包括項羽。

    一、故事很假。

    劉邦拋棄妻兒這事,主要來自於《史記·樊酈騰灌列傳》騰公部分,所謂騰公就是夏侯嬰當時的馬車伕。

    【至彭城,項羽大破漢軍。漢王敗,不利,馳去。見孝惠、魯元,載之。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蹶兩兒欲棄之,嬰常收,竟載之,徐行面雍樹乃馳。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餘,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於豐。 】

    點評:

    一邊趕車一邊撿孩子,如何做到的?

    小孩是鋼筋鐵骨,數次被推下車不是非死即殘?

    如果停車撿孩子,追兵應該不會太靠近才對,也就是說目擊者沒有楚軍,那這件事是被誰記錄下來的?

    劉邦?夏侯嬰?劉盈?魯元公主?我想他們都不會說,畢竟不光彩,那司馬遷是怎麼知道的?

    《史記·高祖本紀》

    【漢王以故得劫五諸侯兵,遂入彭城。項羽……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乃取漢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軍中以為質。】

    【漢王之敗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敗後乃獨得孝惠,六月,立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櫟陽,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櫟陽為衛。】

    點評:項羽已經綁架了劉邦父、母、妻、子,為何之後又獨得孝惠呢?太子和公主不是一起逃亡的嗎?奇了怪。

    小結:史記中關於這一段歷史矛盾眾多,可信度不高。

    二、即便是真的也是合理的。

    劉項死敵,你死我亡,如果劉邦被俘獲,那妻兒老小通通都是死,如果劉邦沒有被俘獲,那麼子女或許還有當人質的價值,可以透過討價還價要回來,怎麼看拋下子女也是更有生存希望的方案。

    三、其他人也會這麼做。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是現代人理所當然的想法,但古人是不是也是如此?

    太想當然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們既是父子也是君臣,為了掩護君王放棄臣子是理所當然的,是被當時的道德所允許的,曹操的長子不就是為了掩護曹操逃跑戰死了嗎?項羽呢?垓下之戰時老家彭城不是被佔領了嗎?那裡家眷應該不少吧?為什麼項羽不回去救家人而選擇往東南方向逃跑呢?還拋下了垓下的兄弟,說好的英雄氣概呢?

    大家過分地受文學、影視創作作品影響,以虛擬為歷史,而不是歷史本身。

    小結:基於當時的道德其實是無可厚非的。

  • 4 # 冷清先生

    【史家敗類司馬遷是如何抹黑漢高祖劉邦的?】

    公元前99年,李陵兵敗投降匈奴。第二年,漢武帝派遣兩路漢軍深入匈奴,想搶回李陵。漢軍失利而歸,公孫敖上書稱:李陵指揮匈奴狙擊漢軍。漢武帝遂廷議李陵之罪,滿朝大臣皆曰:“李陵可殺”,惟有司馬遷為李陵脫罪,被漢武帝下獄。由於司馬遷的兩個兒子逃回陝西韓城,並且已經改姓為“同(仝)馮”,沒有人為司馬遷出錢贖罪,司馬遷被腐刑閹割。

    司馬遷被宮刑後,內心痛恨漢武帝,就開始抹黑一切和漢武帝有關的歷史人物,重點是抹黑漢高祖劉邦,拔高楚霸王項羽。司馬遷被宮刑前,已經完成一半《太史公書》,是比較公正、客觀、真實的。司馬遷被宮刑後,喪失史學家的職業操守,在後續寫史中歪曲歷史、摻雜使假,完成的後一半《太史公書》,很多內容虛假而不真實,和《太史公書》的前一半相關傳記,不能夠相互對照一致。

    司馬遷將已經寫好的《高祖本紀》,重新刪減篡改,刪除劉邦35歲以前的經歷,抹黑劉邦為流氓無賴,但是,司馬遷卻忘記刪改其他人傳記中對劉邦的記載。在《盧綰傳》《張耳傳》《魏公子無忌傳》中留下了劉邦35歲前的相關記載。少年時期的劉邦是有文化、有理想的三好學生,曾經受到縣裡的嘉獎。青年時期的劉邦崇尚信陵君,是反秦鬥士、遊俠劍客。

    《盧綰傳》:“高祖、綰同日生……及高祖、綰壯,學書,又相愛也。裡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羊、酒。”

    《張耳傳》:“張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時,及魏公子毋忌為客……秦之滅大梁也,張耳家外黃。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

    《魏公子無忌傳》:“高祖始微少時,數聞公子賢。及即天子位,每過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從擊黥布還,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歲以四時奉祠公子。”

    司馬遷為了抹黑劉邦、拔高項羽,大篇幅的篡改《項羽本紀》,文中重點拔高項羽,附帶抹黑漢高祖劉邦。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偽篡歷史,誇大項羽鉅鹿之戰的功勞,誇大彭城之戰雙方力量對比,大篇幅描寫項羽打過的勝仗。對項羽在楚漢戰爭中的多次失敗,要麼一筆帶過,要麼寥寥數語,要麼語焉不詳,從而把項羽塑造成“戰神”。司馬遷對項羽之死,更是歪曲歷史史實,編造項羽烏江自刎的神話故事,《項羽本紀》自身記載相互矛盾都不一致。歷史的真實是,項羽垓下突圍後,在東城被灌嬰手下五個營長共同斬殺,東城離烏江邊還有120公里。

    《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寐而不自責,過矣。”

    《灌嬰傳》:“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

    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抹黑劉邦,三次把孝惠、魯元公主,推下了馬車。司馬遷之後編寫《夏侯嬰傳》時,更是強化了這個謊言。和劉邦一起突圍的有幾十個騎兵,這麼多人難道帶不走兩個孩子嗎?當時,魯元公主十幾歲,孝惠帝劉盈才6歲,兩個孩子的體重加起來也就100來斤,馬車真的就跑不動了嗎?司馬遷編造謊言的理由,後面有楚軍追兵,劉邦嫌棄馬車跑的慢,三次把兩個孩子推下馬車,夏侯嬰三次停住馬車,將兩個孩子扶上馬車。

    司馬遷編造的謊言,劉邦把親生兒女推下馬車,完全不符合情理,“虎毒不食子”呀!從場景上分析,這實在太荒誕不經了,飛馳的馬車車速50碼,兩個孩子三次被推下馬車,即便不會摔死也摔得頭破血流,都不成人樣了,司馬遷想到這些了嗎?如果後面沒有追兵,劉邦有必要把自己的親生兒女推下馬車嗎?如果,後面有追兵,夏侯嬰三次停住馬車,從容地把兩個孩子扶上車,那豈不是被追兵追上活捉殺害了嗎?這樣的情節顯然是不合理的。

    《項羽本紀》:“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於是遂得脫”

    《夏侯嬰傳》:“漢王敗,不利,馳去。見孝惠、魯元,載之。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蹶兩兒欲棄之,嬰常收,竟載之,徐行面雍樹乃馳。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餘,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於豐。”

    司馬遷編造謊言歪曲歷史,大肆抹黑漢高祖劉邦,俗話說的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問題的關鍵是,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也記載了相關情節,劉邦彭城之敗後,派人去老家接取家室,家室都逃亡走散了,被項羽的楚軍給抓走了。彭城失敗以後,劉邦只找到孝惠劉盈一個人,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中用了一個“獨”字,“獨”字的意思就是唯一的,沒有第二個。那麼問題出來了,劉邦是怎麼樣把孝惠、魯元兩個人,同時推下馬車去的,難道魯元公主會“分身術”,一個魯元在楚軍的軍營,一個魯元在劉邦的馬車上?司馬遷的謊言不攻自破。

    《高祖本紀》:“漢王之敗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敗後乃獨得孝惠,六月,立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櫟陽,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櫟陽為衛。”

  • 5 # 船伕

    歷史都是要看後人怎麼描述,因為寫歷史的時候可以摻雜作者的主觀思想,進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了讀者的觀感。

    劉邦不止是扔孩

    或許在劉邦眼裡,仍孩子根本就不算什麼大事兒!要知道在項羽奪回彭城的時候,劉邦不僅僅自己差點被抓,老婆和老爸可都是成了俘虜的。而後劉邦固守不出,項羽又因為糧草問題跟劉邦耗不起,所以只能用劉老爹的性命威脅劉邦,逼其與自己開戰。

    於是楚霸王在劉邦的城池外面,搭了個大大的臺子,命人將劉老帶沐浴更衣洗乾淨兒的,架起鍋生起火,對著對面的劉邦就喊話到,再不出來,我就把你老爸煮了!趕緊出來決戰!項羽自認為抓到了劉邦的把柄,但接下來劉邦的回答,卻讓項羽驚掉了下巴。劉邦的回答是:

    吾與若具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意思是說:想當初你我共舉義旗,聽命於放羊娃,額,不對,是楚懷王!他說要讓我們情同手足。既然王命如此,我的老爹就是你的老爹,殺我爹就是殺你爹,你要真把他煮了,那就給我也分一碗湯喝吧!

    項羽頓時進退兩難了,憑空還多出了一爹,湯是喝不成了,只能想其他辦法了。從中可見劉邦的本性,扔孩子真不是啥大事!

    劉邦本身就帶有很重的痞氣,眼看就要大難臨頭,拋下子女,其實一點都不意外。但這點非但不會成為眾人拋棄他的原因,反倒會成為手下人追隨他的原因!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矛盾?但卻完全符合帝王心術,也為那全符合一位上位者做必須擁有的品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該上初三了成績一直不理想,是上補習班好還是花錢右腦開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