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刻意練習、躍遷等講解學習方法的書有很多,但是在中國,有沒有類似的書,或者理論呢?
3
回覆列表
  • 1 # 譚璟之

    嚴格來說,國學中很多經典都是講學習方法的。國學不僅叫人學做事。還教人學做人。很多人剛剛開始就接觸《論語》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三人行,必有我師!多教人學習。

    而在《易經》《道德經》《莊子》很多經典,多是講很多自然道理。就是教育我們要學會隨從自然,而不是各種抱怨,好好學習,不要好高騖遠,等等,都是講學習,都是在教育我們!

  • 2 # 翰墨書道

    中國古代的文化的每個系統的內容都是多元的,幾乎沒有象現代的學科理論那樣具有非常清晰明顯的專業分類,治學問題大都是加雜在系統的文化中,如儒學、道學的文章裡中,幾乎每篇經典的文章中都涉及到治學的問題,但自成體系的談治學的專門學問可能沒有,包括如哲學、美學、藝術等學科的知識問題,每個流派的學問文章中都會不同程度的涉及與思考,但都沒有自成完整系統的理論體系,主要原因是和西方文化不同,思維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關於專門的學習方法問題 也就是治學概念的出現,可能較早出自魯迅的 《書信集·致臺靜農》:“ 鄭君治學,蓋用胡適之法,往往恃孤本秘籍,為驚人之具。”

    “治”意思乃是嚴謹研究學問,溫故知新,所以與“學”合在一起就是探究知識研究學問。

    關於治學境界的問題,影響最大的有下面幾個。

    【孔子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包括讀書、練習、複習、實習,甚至包括社會實踐。

    第二境界: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第三境界: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第三境界實際上說的是才與德、治學與修身的關係。

    (還有《孔子學琴》等古代的故事中。)

    【王國維三個境界】

    晚清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學的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概括起來,用通俗的話講,這三種境界就是: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終獲成功。而關鍵在於第二境界,這不純粹是意志的磨練,還是一種人生的考驗。引用路瑤的一句話,“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種事業。”

    【炎武治學】

    凡先生之遊,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留意,則於鞍上默誦諸經註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選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譯文

    凡是顧炎武出外遊歷,都用二匹馬三頭騾子馱著書跟隨自己。到了險要的關口,就叫退休的差役和老兵詢問這裡的詳細情況;有時與平時聽說的不一樣,就到店鋪中開啟書,核對校正它。有時直接走在平原曠野,沒有值得什麼留意的,就在馬背上默默地記誦各種經典的註解疏證;有時有所遺忘,就到店鋪中開啟書,仔細認真地反覆看它。

    啟示

    1、學習要重視實地考察,尊重有實踐經驗的下層人士,不要迷信書本。

    2、學習要認真嚴謹,要溫故知新。

    3、學習要一心一意,主要是態度。

    4、研究學問,態度正確。

  • 3 # 超然智者

    在古代典籍中沒有專門介紹學習方法都是各種學科摻雜其中。比如荀子的《勸學篇》也只是《荀子》中的一篇並且在巜勸學篇》中也不是專門寫學習方法,多與“立志”相結合並且還是以立志為主。勸學篇也稱為“勸學”。還比如《三字經》中也有這麼幾句與立志相結合,“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柱。”等等。

  • 4 # hitman1

    看到您的問題,其實我知道您是指學習的辦法。但我實在是有些概念想先講明白。

    這個問題如果您放在古代去問,絕對會貽笑大方的。

    先解決兩個概念:“學習”和“方法”。

    學習,學而時習之。就是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去檢驗自身理論知識的正確與否,再反過來提高自己的見識。與人學、與天地學、與自己學、與自然學,近觀諸身,遠觀諸物,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格物致知。

    方法。先說“方”,天圓地方的“方”。方,是厚度、深度,是厚而且重的,是不會變的。厚德載物的“方”;大方之家的“方”,是有時間的厚度,也有位置的高度。

    法,道法自然的“法”,是德。

    方法,多指一些人的技藝透過時間的積累,達到一定的時間的深度與位置的高度。技藝高深,技近乎道。

    所以說,學之法,在於“習”與“方”。

    這問題我會這樣回答:即知“學習”與“方法”又何需再求之?

    非要用西方思維去理解“國學”,非要在“國學”中找學之法,就如騎驢找驢,非貽笑大方不可。

  • 5 # 千小鈺

    國學教材裡,很少有一本書是專門講學習方法的,但很多書中,卻對學習方法都有所提及。

    據我瞭解,古人的學習方法有這樣幾種。

    徐靈胎的“活學死磕”法

    徐靈胎,清代醫學家,但他同時也是國學家,水利學家,音樂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等,很多人把他奉為天才,其實徐靈胎的學習方法就是活學加死磕。

    先來說說徐靈胎是怎麼成為音樂家的?起因為徐靈胎的媽媽喜歡聽唱曲,經常從外面請人來唱給她聽。但是那些曲,只有音樂,沒有詞。徐靈胎覺得如果加了唱詞,應該會更有趣味。

    於是,他就去找了關於音樂的書籍,認真的研讀,瞭解其韻律後,他就自己填詞,並教那些唱曲的人吟唱,進而傳遍整個民間。

    徐靈胎就這樣成了音樂家。

    至於他學醫的故事,更是讓人動容。起因是,他的父親,兄弟在疾病中相繼去世。讓徐靈胎非常心痛,發誓自己也要學醫,成為良醫救人,不要讓其他人再經受這樣的切膚之痛。

    那時的徐靈胎已經人到中年,但他仍然打算從從頭學起。

    他的學習方法是從源到流。他先學了《內經》《本草》《傷寒雜病論》等,再到《千金要方》等,把當時流傳的醫書,全看了一遍,然後再把書本知識和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成就了一代中醫大家。

    徐靈胎的著作中並沒有涉及學習方法,但他本身就是學習方法的典範。

    曾國藩的持之以恆法

    曾國藩本身是個自律性很強的人,在《家書》中,他曾對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所提及,總結起來就是持之以恆。

    比如關於讀書,他說“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關於讀史,他又給自己定下這樣的規矩,“每日圈點十頁,且有事不間斷”

    除此之外,他還講求“輸出”,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透過這樣來檢驗自己學到了什麼,還缺那些知識。

    王陽明的心流法

    王陽明為帝師,非常專注於心法的修煉。他對讀書的建議也和心法有關。

    在傳習錄中,他這樣寫道:“誦讀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誦,字字句句,繹反覆。抑揚其音節,寬虛其心意。久則聰明日開。”

    言外之意就是在學習時,務必做到心神統一,口裡讀著,心裡想著,字字句句,反覆體味其中意思,心靈意念也要寬廣虛靜,久而久之,則心神意會,聰明才智逐日增長。”

    古人的學習方法雖然看似不像現代科學總結出來的那麼系統,但萬變不離其宗,如今的所有學習方法其實還是很難超越其高度的。

    不過,學習到底是個人的事,不管古代還是現代,我覺得都可以瞭解觀摩,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個。

  • 6 # 夢魂慣得無拘檢

    1、講解學習方法的作品,個人首推《大學》--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段文字我的理解是,讀書要“知止”,要知道自己要完成的目標,要達到的境界,這樣才不會被外界干擾;不被外物左右,就可以心靜如水,用心思考;用心思考,有所收穫,再把思考的所得結合實踐加以印證,這樣智慧和修養就得到了。

    2、荀子的《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勸學》既提到了學習的方法,又講到了學習的態度,是一篇優秀的“勸學”作品。

    3、孔子的《論語》--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好問

    (2)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要專注

    (3)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要溫故

    (4)就有道而正焉。--慎交友

    (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多反思

  • 7 # 王德軍的家國情懷

    國學內容深厚,駁雜,但是沒有一套系統的、完整的講解學習方法的書籍。一些關於學習方法的句子、觀點零星散見於各類經典中,比如《論語》中就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句子,其實就是講學習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更容易獲得成就感的一種方法的。 還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也是談學習方法的。《禮記》中有一篇大文章叫《學記》,應該算是比較系統的了,抽時間可以搜來讀一讀。另外,荀子的《勸學》也值得好好閱讀。

  • 8 # 貧僧假裝有文化

    首先,章太炎的《國學概論》,在書中,章太炎先生首先闡述了自己對國學之本體的理解,以及研究國學的方法的獨特見解。在書中系統的介紹了中國傳統的經學、哲學和文學的派別,對各派別的歷史和區別都做了梳理。

    其次,還是章太炎的《國學演講錄》,這本書講述的是對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學以及文學的略說,對每個派的代表任務和經典著作做了說明。接著,曹伯韓的《國學常識》,這本書對國學的有關常識進行了詳細的全面介紹,講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內涵豐富。

  • 9 # 質躍

    這是個籠統的問題哎,籠統的說幾句:

    其一,國學就是一個籠統的,有爭議的,未完全定義的概念,哪些算國學?到底咋算國學?哪些不算國學現在都模糊。有哪些書籍當然也模糊。看現代有人給出個基本定義說:“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 魏晉玄學、 隋唐道學、 宋明理學、 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 漢賦、 六朝駢文、 唐宋詩詞、 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然而,我要說這不就是傳統文化嗎?若細說,國學是啥,還真不好說,“中學為體,西學東漸”時,首先提出的是“中學”一說,也就是中國之固有之學,那是特殊時期為了抵抗侵略,區別西方文化的一種稱謂。是相對的,敵對的。那麼,西學東漸之後在中國發展起來的算不算中國之學,算是國學嗎,學問這玩意有國界?美國的學問就是美學,日本的就是日國學,俄羅斯的就是俄國學簡稱俄學,等等,這也是我的一點疑問。吾想問題中的國學改成傳統文化似乎更好些、明確些。國學就太籠統嘍

    其二,中國古代的學問恰是這樣的,是綜合的整體的模糊的,不分科的,專門講學習方法的是淪為術的好像沒有哎。

    其三,雖然,沒有專門講學習方法的諸子百家,但是,諸子百家講到自己學說時很多都多少提到關於如何學習這問題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多則惑少則得”等這可算是老子提到的學習方法論。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述而不作”等這是孔聖人的學習方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具體出自誰口俺也不太清楚,大概是很多古人的治學方法,更有發展了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這是王陽明大師的治學方法。“學以致用,實踐出真知。”這是毛澤東馬克思中國化的學習方法。……

    其四,綜上,學習方法是治學過程中形成的一套方法,治不同學問學習方法不一,不能一概而論,專門論述學習方法的方法古人看來似乎認為就不是正道不接地氣吧,紙上談兵,論出的方法空洞一片,有何實際意義,在經學致用,偏重於實用的經史子集等傳統各種學說中自然無有專門講學習方法的書籍咯。再者,儒家一以貫之的“述而不作”的主題格調奠定了治學的基本方向。呵呵。若說現代社會中研究學習方法的書籍多的很呀,也都是華人所作算不算國學?

  • 10 # 沙慄

    比較慚愧,國學真的讀的不多。心太浮躁了,無法做到內心的安寧,因此文言不容易讀得進去。

    我個人所接觸到的當屬《論語》裡關於學習方法的內容較多。

    摘錄幾句如下。

    比如講學習態度的: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意思是,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別人而不知疲倦。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指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或者是講學習方法的:

    學而時習之

    學習的時候要時常複習。

    溫故而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卻可以得到新的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到了,洗澡水總是忽冷忽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