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庭教育心法

    為什麼厭學呢?我們對學習的錯覺,是因為我們對學習的錯誤的看法,比如說家長會說學習是苦的是累的,所以你要吃苦才能學習好,因為孩子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他能願意去吃苦嗎?他能願意去受累嗎?如果我們家長從小就告訴孩子,學習是一種很好玩,很輕鬆很愉快的事情,學習了以後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我們就會很有價值感,很高興,很愉悅的感覺,孩子就願意追求價值感和成就感,學習就沒有障礙了,所以說學習的障礙不是學習本身所造成的,而是人為給予的。

    第一點學習的評價,給學生學習貼了不好的標籤兒,從而導致學習的障礙。

    第二點對孩子有個錯誤的知見,認為孩子幹不了,孩子不會,孩子是有困難的,這樣錯誤的認知也會導致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對自己的學習的動力產生障礙。

    第三點沒有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是造成學習障礙的一個原因,有些人死記硬背,背了以後又忘,忘了再背 ,孩子最後就沒有信心了,也就是說我們在讓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讓孩子抓到一個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第四點我們只注重孩子知識點的學習,忽略了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沒有學習能力的人,只去掌握知識點,只去刷題,最後會又累又苦又會遺忘,所以他是學不好的,只有會學習,有學習能力的人,才能完成這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學習過程,所以說家長要檢查一下自己,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是不是有對學習的偏見,有對孩子的偏見,對學習方法缺少認知,對思維對學習能力的培養欠缺呢,如果有的話就會形成學習障礙

    有了心理障礙。以後怎樣來克服呢?就是要做減法,學習本來就是可以很順暢的進行的,學習就是快樂的事情,之所以成為障礙,就是我們貼標籤兒了,所以做減法就撕掉標籤,學習不是困難的,學習不是累的,學習也不是難的,學習是快樂的事情,學習用他本來的樣子進行就可以了

    不要給孩子貼標籤,撕掉孩子身上的標籤,比如說懶惰,遲緩,不會,困難,累,壓力等等這都是藉口,這都會形成孩子不學習,不去面對學習的一些藉口,所以把這個標籤要撕掉。

    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要讓孩子學會學習,我們要學會怎樣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這個問題是怎樣的?所以我們要找到一個適合孩子學習方法。

    要教會孩子思考,學會思維,學會學習的能力,而這個學習的能力就是我們要讓孩子自主的掌握,選擇自己的思維,自主的發散性思維,收放自如,這時候家長和老師要做到,少說多做,自己少做,多讓孩子做,讓孩子忙起來,自己只做孩子的導遊,當我們只定為孩子導演的時候,真正運作的都是孩子自己,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去運作就可以了。

  • 2 # 鄒8579711495969

    對待孩子,不能性急,不管對錯,先得溫和地安護,不要因孩子做錯事而大聲指責,即使要指正,也得講究方法,說話委婉點,孩子才能接受,知錯能改,再可表揚,還是好孩子,總之要多鼓勵,多正確引導,小孩也與成人一樣,喜歡聽好話,經常表揚,鼓勵他,會越學越有勁

  • 3 # 番茄育心

    瑟谷學校創始人格林伯格這樣說:“學習是個人的事。一個人必須先有學習動機,然後他就會調動全身的感官,大腦來思考來學習。只要他自己真的愛學,整天學個不停,一點也不嫌累。”

    保護孩子的學習動力,第一點就是不要讓他過早的學習,提前學習。從孩子生長髮育的規律來看,6歲以前是孩子學習具體事物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你會發現孩子特別好奇,什麼都想摸一下,什麼都想捅一下,思維還特別發散,你給他一個笤帚,他都能玩出多種花樣。而且他們還特別喜歡觀察節的觀察,總結規律,建立邏輯思考。他們會在瞭解自己的過程中,來發展自我,這些都對孩子以後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起了奠基作用。

    保護孩子學習動力第二點就是,不要過度學習。很多老師和家長怕孩子基礎不紮實,給孩子留很多作業,即便學校作業不多,家長也會給孩子留。要知道學習並不是越多越好,超過一定量了就會負增長。這個量是多少呢?就是150%,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寫十遍這個字就會了,你最多讓他寫15遍,可以保證學習效果,但是如果超出這個度,每多一個,孩子的學習願望,學習成績就會負增長。

    保護孩子學習動力的第三點就是:不要把孩子的時間安排過滿,要讓他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對自己的時間和行為有一定的自主權。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體會,每天下班回到家,你願意在車裡多座幾分鐘;或者晚上睡覺前,你願意刷一會手機。其實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就是這段時間可以給你的內心帶來舒適。孩子也一樣。你會發現,不管是蒙臺梭利的“兒童之家”還是夏山和瑟谷學校,他們都留給孩子特別多的時間可以自己支配,自己探索,他們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事情去做,讓他們感受到充分的自主權。

    保護學習動力的第四個要點就是,不要把學習動力外化。很多家長為了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會給孩子提出很多誘惑,比如,考過4級就帶著去趟迪士尼;考100分就獎勵一頓麥當勞。這裡我和你講一個著名的心理學故事,有一個老人家樓下有幾個大油桶。每天孩子放學後,都在他樓下踢空油桶,特別吵鬧。勸了幾回都沒有效果,後來,老人想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孩子們你們弄的真熱鬧,我很喜歡,每個人獎勵5塊錢。孩子們一聽特別高興,踢得更起勁了。結束的時候,老頭信守諾言,每個孩子獎勵了5塊錢。就這樣過了兩天,每天老頭都按照承諾給每個孩子5塊錢。第三天,孩子們放學又來了,老頭請求孩子們繼續踢,但因為手頭不寬裕,只獎勵2塊錢。這一天,雖然孩子們還在踢,但明顯積極性不高,發出的響聲也不大,有些孩子甚至開始心猿意馬,消極怠工。又過了兩天,老頭繼續讓孩子們幫自己踢,只是,他對孩子們說,今天已經沒有錢來獎勵了。孩子們很憤怒,沒有錢,鬼才願意幫你踢呢,孩子們一鬨而散,再也不想踢油桶了。

    孩子從一出生就是在不斷學習,孩子有著強大的學習動力,所以他才不畏艱難,學會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能。我們不要讓孩子過早,過多的學習,會破壞他的學習動力;要給他獨立的時間,來探索自我。

  • 4 # 籃齡

    一、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

    從出生時,強大的內在動力支撐著孩子抬頭、翻身、爬行、行走,隨著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孩子的探索欲也在不斷的增強。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如何看待孩子最初的學習尤為重要,還記得孩子第一次從你手中搶走勺子的那一刻嗎?我們給孩子創造寬鬆的學習環境還是直接了當的告訴他你長大就會了。這,至關重要。一句長大就會了,說之容易但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孩子是天生的貢獻者,對做家務有天然的興趣,不論是多大的孩子,允許他探索並輔助孩子學習家務是保持孩子學習動力的很好的方式。學習所需要的耐心和專注力已以及技能都可以從家務活中鍛鍊,然後遷移到學習上。手巧繼而心靈是透過做事鍛煉出來的。

    二、學校是家庭的顯示器。

    學校是家庭教育的顯示器,如果孩子在學校生活與學習中經常感覺氣餒,沒有學習動力。我們要努力調動孩子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具體怎麼做呢?這裡有四個鼓勵孩子的句式分享給大家:

    ♥️啟發式鼓勵

    當孩子做了一件之前做不到的事情,解開了一道之前不會的應用題。我們可以問孩子:“你感覺怎麼樣?” “你是怎麼做到的?”在增強孩子信心的同時又可以幫助孩子鞏固知識。

    ♥️描述式鼓勵

    “我注意到你學習時十分的投入。”用錄影機式的語言,把自己看到的告訴孩子。

    ♥️感謝式鼓勵

    ♥️賦能式鼓勵

    “我對你有信心” “我相信你的判斷” “你一定很為自己感到驕傲”。

    三、你是否允許孩子犯錯。

    不斷的試錯是學習的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也會經常出錯。我們對待孩子犯錯的態度也會嚴重影響到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我們在第一時間是批評還是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呢?我們對待錯誤的態度也在影響著孩子。如果孩子能形成成長型思維,那麼恰恰就有了不斷學習的內在動力。

    把能力感歸還給孩子,讓孩子有試錯的輕鬆環境,孩子自然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有了樂趣便有了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5 # 雷老師學習力訓練室

    這個問題:怎樣調動孩子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是當下多少家長都在思考的事情,我也是其中之一。曾經,因為孩子厭學,我也是一度恐慌和焦慮,好在我走上了自我成長的學習之路,一切的困難,開始慢慢好轉,一點點感悟分享給大家!

    一、首先,學習是一個人的權利,也是與生俱來的天生的能力,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過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求知之樂)。那麼

    1.為自己學習是動力;為他人學習是阻力。

    2.來自內在是動力;來自外在是阻力。

    所以問問自己,你的孩子是為誰學習呢?為自己還是為他人/物?

    二、學習動力分為:

    1.初級動力(好的感受):小學生和初中生

    2.中級動力(人生目標):成熟的成年人

    3.高階動力:愛

    中小學生還沒有建立成熟的信念系統,所以他的動力來自於感覺!即樂與苦。

    所以,您的孩子是在哪個年齡段,就用哪個方法!

    三、方法

    1.肯定欣賞是動力,挖苦諷刺是阻力。

    2.成功的體驗是動力,失敗的體驗是阻力。

    3.好的感受是動力,壞的感受是阻力。

    4.為自己學習是動力,為他人學習是阻力。

    這些是從根部解決一個人學習的積極性!

    在這個過程裡,父母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比如:【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我適合做什麼?……擅長+愛好+理想】

    所以:

    教育,從來不是孩子的功課

    而是父母的修行,

    愛是一種本能,

    但高質量的愛,需要永不停息地自我成長

    若有一天,

    您懂得了四兩拔千斤,

    懂得了潤物細無聲,懂得了因勢引導,

    懂得了共情與尊重

    您會發現———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成長

    只有父母好好學習,我們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當一個孩子能量低的時候, 他只能做自己輕易就能做到的事情,比如打遊戲。

    當一個孩子能量高的時候, 他就可以做他需要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讀書,比如鍛鍊。

    希望孩子勤奮好學,勇攀高峰, 那麼,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 用愛和肯定來提高孩子的能量狀態。【家長的打罵和指責, 只會降低孩子的能量, 讓他更沒有心力去學習,去奮進。】

  • 6 # 葉蘇格愛娃

    我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按以下方式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1.先佈置課題任務。

    比如說接下來我們要把這課的單詞記住。通常除了特別有學習興趣或自覺的孩子能接受這個要求,大部分孩子會開始進入討價還價階段。我會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答應他們不同的請求,比如說,有些學生確實很難記住,他們提出自己只記哪幾個,我會答應;而有些學生能力可以的,如果提出這類要求,我會拒絕,但會給他們理由,我就是告訴他們我相信他有這個能力完成。

    2.對於孩子完成的結果,只做肯定不做太多尤其對孩子本人的負面評價。

    比如上面的例子,孩子最後實際還是沒有完全完成任務,但是隻要過程是認真完成,或者只要在整個過程中未打擾到其它同學,我對他們呈現的結果都會予以肯定。而未完成的部分,我會給他分析,哪個單詞背不下來,那我就給他解析單詞,他聽過一般都會記住。因為記單詞也是有技巧的,孩子們一般試過很多次後,都能按方法來記,也就不難了,繼而越記越順了,表現也越來越好了。同理,其它科目也一樣,有些家長在家輔導一通,教孩子的只是錯誤的方法,然後又責怪他怎麼聽不懂,繼而還罵孩子笨,這孩子就冤了。

    3.被肯定過的孩子總會越來越有信心,繼而開始給予選擇權。

    等孩子開始對學習感興趣了,就大膽給孩子選擇權。比如,我的學生有些給他們做練習卷,他們無所謂,也會認真做,但是有些學生就不喜歡做練習,我就給他選擇,那你就背書好了,可以背一次抵一次練習,通常是孩子自己的選擇,他會完成,當然後來做練習的學生也會提出異議,那他也可以重新選擇。而對於那些未完成自己選擇的孩子,我不再強求,只是每次都未完成,他自己一般會有所改進,因為人只要有自由,又有人信任,一般都會自覺得改正一些。

    4.不要用責罰的方式去勉強孩子。

    有些家長心裡急,看孩子呈現的結果總是不好,便罰他們抄寫或者不給玩耍時間。這都是在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要知道,沒有一個學霸是靠父母懲罰教出來的,懲罰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學習,讓他們覺得學習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父母的事情。

    5.有些孩子確實不聰明,那就降低預期。

    教的孩子多了,我發現孩子之間不說智力,而是腦子的偏重點確實有很大的區別。有些孩子一說就明白,自己會動腦思考下與其它知識的連結關係,而有的孩子真的只是當場理解了類似於公式的規律,但是到實際運用,完全聯絡不上,題目照樣不會。不同的特點,也就需要家長自己認清,認真的孩子總考不好成績,也別總勉強,給孩子越多壓力,他會越覺得自己笨,反而家長哪天放開了,他就變好了。

    6.太多孩子不喜歡動腦了。

    很多孩子因為玩遊戲,甚至因為每天被罰抄,而變得不愛動腦了。我甚至見過有孩子主動要罰抄單詞的,我問他為什麼,他說習慣了,他可以抄很快,而且最重要的是罰抄不需要動腦。所以家長更應該主動帶孩子去探索,先讓孩子把腦子運轉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華文明中的玉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經歷了哪些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