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侯亞迪2
-
2 # 初心57721
害”指傷害。《說文》: “害,傷也。從宀,從口。宀、口,言從家 起也。 丯聲。 ”金文、 石鼓文、 楚簡等字形乍看近似, 細看差異很大。 其中 金文2、4和小篆寫作“、 、 ” , 上邊像房屋形, 中間是在木頭上刻寫 字元的“丯” (讀jiè), 下邊是表示說話的“口” , 可以會意用口說出需要注 意(避免)被傷害的話,刻寫在家中的木頭上,引起家族注意。或是刻寫一種 詛咒語言用以傷害敵方,此義從金文6有一祭祀禮拜的人形可以得到印證。金 文的另一種寫法是“、 ” , 下邊是“古”字, “古”是從上一代人口中 傳到下一代人口中的意思(詳見“古”字釋文),或可理解詛咒和傷害也是從 古人口中傳下來的。由於“害”字僅指口頭傷害,故另加一“刀” ( 刂)作 “割”字。《說文》: “割,剝也。”意思是剝皮肉割裂肢體。
割的古文解釋
gē
①用刀截斷。《庖丁解牛》:“良庖歲更刀,~也。”
②殺;宰殺。《論語?陽貨》:“~雞焉用牛刀?”
④分割;劃分。杜甫《望嶽》:“造化鍾神秀,陰陽~昏曉。”
⑤斷絕。葛洪《抱朴子》:“~嗜慾所以固血氣。”
⑥剝奪;奪取。《後漢書?韋彪傳》:“貪吏~其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