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柚子愛動物
-
2 # 濰水夜聽
原則一:懂得孩子排便控制系統發展的規律
孩子的憋尿行為是進入肛欲期的典型表現,家長需要透過學習育兒的科學家知識,來理解孩子的行為。
原則二:接納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
父母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接納孩子肛欲期的大小便行為,不可以將孩子弄髒褲子作為家人的談資,更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議論此事。
家庭成員對待孩子肛欲期表現的態度要一致,否則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導致這個階段的延長。
家長沒有接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對孩子發脾氣會導致孩子緊張不安。當孩子隨不了父母給他的壓力時,就會出現退縮的狀態,他希望回到小時候,那時候她尿褲子媽媽不會打罵他,這是孩子在尋求自我保護的方法。
原則三:不可以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憋尿或憋大便
當孩子正在進行憋便的過程時,父母不可以打斷孩子,這樣會破壞孩子正在尋找臨界點的過程;
父母不要對正在憋便的孩子說,“你看你已經憋不住了,快去洗手間啊!”
不可以將正在憋便的孩子直接抱進洗手間,或者強行按坐在馬桶上,這樣會破壞孩子正在進行的體驗;
有時候,孩子憋便的同時也在玩著玩具,即使成人多次提醒,孩子也不願意去洗手間,無論孩子在什麼狀態下憋便,都不要責怪和催促孩子。
原則四:不可以阻止孩子肛欲期的性體驗
一部分孩子在肛欲期透過憋尿體驗性感覺,一部分孩子透過憋大便體驗性感覺,這些都是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過程,有些孩子長大後也會存在憋大便體驗性快感的行為,只要不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影響到他人,這個行為是可以保持的。
原則五:不要將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當成便秘進行治療
成人誇大了宿便的危害,將孩子當成了一個機器人,要求孩子每天準時準地大全,如果孩子有兩天不大全,很多成人就會給孩子使用開塞露,這樣的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生命節律的行為。對孩子強行使用開塞露和肥皂條塞肛門,這種恐懼和痛苦會與孩子的大便緊緊聯絡在一起,讓孩子產生大全的恐懼和痛苦而抑制解便,最終導致真正的便秘。
長期給孩子使用開塞露排便,破壞了孩子大便的自身排便反射系統,會導致孩子形成對開塞露的依賴,對孩子的健康極為不利。
對了長期依賴開塞露刺激排便的孩子,當停用開塞露之後,可能會出現一個重建自身大便排便反射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會導致孩子幾天都不解便的情況,當這們的情況出現時,這是孩子的修復過程,父母要給孩子時間,耐心等待,給孩子寬鬆的解便氛圍能夠幫助孩子儘快修復。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給孩子吃中藥、吃大量水果和蔬菜,這不僅不能改變孩子肛欲期的發展程序,反而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不健康的徵象”,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負面意象,也對大便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
其實,只要孩子每天生活作息規律,排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孩子的肛門正常,沒有被封閉,孩子就會自然排便。
原則六:平靜地應對孩子尿褲子
當孩子將大小便解在了褲子裡,平靜溫和地告訴孩子:“寶貝,這不是什麼問題,媽媽給你換上乾淨的褲子。”父母不要說無用的廢話,比如“記住下次要去衛生間”孩子已經知道要去衛生間大小便,但是他目前無法做到,父母不可以內心無比焦慮,孩子會讀透成人的心,知道父母內心不接納他此時的狀態。
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大小便的問題上失去了接納孩子的本能,他們期望孩子能夠“正常大小便”,潛意識裡攀比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尿褲子,父母會覺得自己沒面子,然後便對孩子施加壓力。這樣的父母愛的不是孩子,是他們自己的面子,這樣的父母就不能夠做到平靜地接納孩子的肛欲期。
原則七:不可以羞辱、恥笑、責罵、威脅和暴打孩子
“都這麼大還尿褲子!”“怎麼不知道去衛生間?”“你怎麼這麼笨!”“其他小朋友怎麼不像你尿褲子?”“你再尿褲子,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下次記住不尿褲子!”……這些話都不要說。
打罵和羞辱並不能夠改變孩子生命發展的本能,反而會讓孩子產生自貶心理,影響孩子人格中自尊的建立。
原則八: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
三歲以上的孩子,經常尿褲子,排除生理性疾病之外,很可能是缺乏父母的關愛。
原則九:父母要與老師積極溝通
當孩子出現肛欲期的表現後,父母要與幼兒園老師進行溝通,在老師的配合下,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如果老師不能夠理解孩子這個過程,父母可以讓孩子暫時離開幼兒園,等肛欲期度過後,再進入幼兒園。
原則十:不要打攪孩子對排洩物的研究
當孩子原自己的排洩物進行研究時,父母不要打攪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研究大小便的範圍,為孩子提供研究工具,之後清理。如果孩子的手上沾上了大小便,父母協助孩子洗乾淨就可以了,不要斥責孩子不講衛生,也要以骯髒羞等概念來訓斥孩子,可以溫和地告訴孩子,大小便中有細菌,如果不洗乾淨手上的大小便,會使身體生病。
-
3 # 蝶舞寶貝
孩子出現憋尿憋大便的行為,就表示進入肛欲期了。肛欲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生理現象。
肛欲期通常發生在2-3歲的小孩,在孩子學會自己脫褲子大小便後,出現孩子憋尿憋大便,將大便或小便解在褲子裡的行為,孩子在體會肛門和尿道括約肌收縮和放鬆的體驗,並從中獲得快感。有些孩子還會研究自己的排洩物。這個時期通常持續2-3個月,個別小孩半年。
孩子進入肛欲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我女兒2歲半時去了幼兒園,這時候她已經會自己去廁所大小便了。
有一天下午放學在家,本來玩的好好的,突然就安靜下來了,眼睛發紅想流淚,小臉皺成一團,站著不動,過一會又沒事了,接著玩。準備洗澡的時候,她說,媽媽我要站你後面。我說好呀。然後她站到我後面,抱住我,過一會大便拉在褲子裡了。
連續幾天,女兒都是這樣,有時候自己到一個角落悄悄的把大便拉到褲子裡。有時候,問她要不要拉便便,她每次都說不要。不理她的時候,就悄悄拉在褲子裡。於是我到網上查詢原因,原來女兒到了肛欲期。
於是我就跟女兒的班主任就女兒的肛欲期進行了溝通。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採取的措施都是這樣:
1、我們只是默默的關注她,不再問她要不要上廁所之類的,假裝看不見。
2、發現她有憋大便的表現,根據她的需要,想安靜就讓她安靜,不打擾她。她想站你後面時,就讓她站,想去某個角落就讓她去。總之,她想做什麼都允許,而且不問她原因。
3、把大便拉在褲子裡了,就及時幫她換褲子。
4、孩子每次拉完大便,不管拉在褲子裡還是廁所,都表揚她,“你很棒!便便是你拉出來的哦!”“你做的非常好,拉便便第一名!”我們每次都對她豎起拇指表揚,每次拉完大便,孩子都非常高興。
5、就孩子拉大便這件事,絕對不能罵她。儘量滿足她的要求。
然後不知不覺的,2個月不到,孩子就度過肛欲期了。肛欲期一過,白天孩子大小便都是自己去廁所,自己脫褲子拉了。
家長要對肛欲期有一定的瞭解,認識到這是正常的現象。對肛欲期的孩子,千萬不能打罵,嘲笑,否則會讓孩子感到緊張、害怕,會延長肛欲期的時間。
-
4 # 調皮的阿二
肛欲期大致會經歷2-6個月的時間,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在這個階段一定要進入衛生間,坐在馬桶上大小便,孩子會因為無法做到而感覺自己無能,產生自卑心理。
比如:
兒子把大便拉在褲子裡,爸爸沒有罵他,而是說我摸到”黃金“了呀!沒有因此告誡兒子以後要記得上衛生間之類的話,沒有將這個事情當回事,後來沒有再出現這類事情了。
爸爸說,”兒子已經怕老師批評,也不知道大便在褲子裡多長時間了,多可怕啊,為什麼還要責備他呢?要讓他快樂一點。“這是真正從內心無條件地接納孩子。
如果問兒子為什麼不去衛生間,而是拉在褲子裡,只能說明不懂得兒子正處於肛欲期的發展階段,如果部他為什麼拉在褲子裡不去找老師換褲子,只能夠說明不理解這是年幼孩子因為擔心被老師罵而採取的自我保護行為。
很多的時候,自以為是的父母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為,而不懂得也不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為。
一部分孩子在經歷肛欲期的時候,因為父母的無知而被破壞了肛欲期的發展程序,孩子的肛欲期發展會遭到極大的困難,有的孩子幾年都處於尿褲子和大便在褲子裡的尷尬和痛苦之中。
因此,父母要懂得應對孩子肛欲期的原則和方法:
原則一:懂得孩子排便控制系統發展的規律
孩子的憋尿行為是進入肛欲期的典型表現,家長需要透過學習育兒的科學家知識,來理解孩子的行為。
原則二:接納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
父母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接納孩子肛欲期的大小便行為,不可以將孩子弄髒褲子作為家人的談資,更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議論此事。
家庭成員對待孩子肛欲期表現的態度要一致,否則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導致這個階段的延長。
家長沒有接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對孩子發脾氣會導致孩子緊張不安。當孩子隨不了父母給他的壓力時,就會出現退縮的狀態,他希望回到小時候,那時候她尿褲子媽媽不會打罵他,這是孩子在尋求自我保護的方法。
原則三:不可以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憋尿或憋大便
當孩子正在進行憋便的過程時,父母不可以打斷孩子,這樣會破壞孩子正在尋找臨界點的過程;
父母不要對正在憋便的孩子說,“你看你已經憋不住了,快去洗手間啊!”
不可以將正在憋便的孩子直接抱進洗手間,或者強行按坐在馬桶上,這樣會破壞孩子正在進行的體驗;
有時候,孩子憋便的同時也在玩著玩具,即使成人多次提醒,孩子也不願意去洗手間,無論孩子在什麼狀態下憋便,都不要責怪和催促孩子。
原則四 不可以阻止孩子肛欲期的性體驗
一部分孩子在肛欲期透過憋尿體驗性感覺,一部分孩子透過憋大便體驗性感覺,這些都是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過程,有些孩子長大後也會存在憋大便體驗性快感的行為,只要不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影響到他人,這個行為是可以保持的。
原則五:不要將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當成便秘進行治療
成人誇大了宿便的危害,將孩子當成了一個機器人,要求孩子每天準時準地大全,如果孩子有兩天不大全,很多成人就會給孩子使用開塞露,這樣的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生命節律的行為。對孩子強行使用開塞露和肥皂條塞肛門,這種恐懼和痛苦會與孩子的大便緊緊聯絡在一起,讓孩子產生大全的恐懼和痛苦而抑制解便,最終導致真正的便秘。
長期給孩子使用開塞露排便,破壞了孩子大便的自身排便反射系統,會導致孩子形成對開塞露的依賴,對孩子的健康極為不利。
對了長期依賴開塞露刺激排便的孩子,當停用開塞露之後,可能會出現一個重建自身大便排便反射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會導致孩子幾天都不解便的情況,當這們的情況出現時,這是孩子的修復過程,父母要給孩子時間,耐心等待,給孩子寬鬆的解便氛圍能夠幫助孩子儘快修復。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大便節律的改變,給孩子吃中藥、吃大量水果和蔬菜,這不僅不能改變孩子肛欲期的發展程序,反而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不健康的徵象”,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負面意象,也對大便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
其實,只要孩子每天生活作息規律,排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孩子的肛門正常,沒有被封閉,孩子就會自然排便。
原則六:平靜地應對孩子尿褲子
當孩子將大小便解在了褲子裡,平靜溫和地告訴孩子:“寶貝,這不是什麼問題,媽媽給你換上乾淨的褲子。”父母不要說無用的廢話,比如“記住下次要去衛生間”孩子已經知道要去衛生間大小便,但是他目前無法做到,父母不可以內心無比焦慮,孩子會讀透成人的心,知道父母內心不接納他此時的狀態。
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大小便的問題上失去了接納孩子的本能,他們期望孩子能夠“正常大小便”,潛意識裡攀比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尿褲子,父母會覺得自己沒面子,然後便對孩子施加壓力。這樣的父母愛的不是孩子,是他們自己的面子,這樣的父母就不能夠做到平靜地接納孩子的肛欲期。
原則七:不可以羞辱、恥笑、責罵、威脅和暴打孩子
“都這麼大還尿褲子!”“怎麼不知道去衛生間?”“你怎麼這麼笨!”“其他小朋友怎麼不像你
回覆列表
處在肛欲期的孩子還會表現為對自己的排洩物著迷,研究自己的排洩物。孩子天生就對世間的萬事萬物充滿了探索的慾望,對自己的排洩物也不例外。有的孩子在解便後,會用手去玩大便或小便。當孩子對自己的排洩物進行研究的時候,父母不要打攪孩子,可以告訴孩子不要將大小便到處塗抹,如果僅是孩子的手上沾上了大小便,父母協助孩子洗乾淨就可以了,不要斥責孩子不講衛生,也不要以“骯髒”“羞”等概念來訓斥孩子。可以溫和地告訴孩子,大小便中有細菌,如果不先洗乾淨手上的大小便,身體會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