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民嚴少博
-
2 # 我是樂師傅
我們老家徐州,作為文化歷史悠久的名城,現在正在舉行盛大的伏羊節活動,所以我們徐州家家戶戶都在做羊肉湯,喝羊肉湯啦。
簡單說一下,主要食材有睢寧的小山羊肉、白芋粉絲、大白菜,配料有香菜、香蔥、生薑和青紅椒。
1、備料備菜,把羊肉切片,白菜切塊,粉絲洗淨,各種配料切好待用。
2、起鍋燒油,油溫五成熱,爆香各種輔料。
3、加入羊肉翻炒幾下。
4、加入開水中火燜煮5分鐘。
6、加入白菜燜煮1分鐘。
7、加入粉絲攪拌幾下。
8、加入鹽、味精、胡椒粉攪拌一下出鍋。
-
3 # 瀟湘一味
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俚語,同樣,在我們湖南也廣為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相比北方的各種麵食,個人覺得我們三伏天吃的食材要更豐盛一些哈。
其實,三伏天吃什麼,都是不同地方悠久歷史文化的產物。在《魏氏春秋》中有載: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同樣,《史記·秦本紀》中也記載著:初伏,以狗御蠱。遠古的習俗邁過悠久的歷史長河沿襲至今,形成了每個地方各有特色的風俗習慣。我們湖南就很好的沿襲了三伏天殺狗吃雞的習俗。
對本人來說,三伏天做得最多的是伏叫雞。因為老一輩都說,十來歲的小孩子在三伏天吃伏叫雞,個頭會刷刷的竄得很快。為了讓家中的小朋友個頭長得高,最近幾年的三伏天我都會做上一道子姜炒仔叫雞。這道菜做法很簡單,市場上買回仔叫雞,將子姜切成大片,放油鍋內爆香,再放入切好的雞肉,爆炒至雞肉變色放入鹽、醬油等調料。出鍋後的叫雞肉質滑嫩,鮮香可口。
說到伏叫雞,就不得不說伏叫雞的兩極分化之處了,據說叫雞屬於發物,身體好的人吃了之後身體會更好,而身體有毛病的人吃了則會加重病情。所以對於這道菜,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的。
至於伏狗和甲魚湯,本人就很少做啦,畢竟這兩種食材並沒有叫雞那樣隨處可買,價格也不便宜。
除了吃的,還有許多人會去貼“三伏貼“。按照起伏的日子,對應連續貼上三次,一共貼上三年,冬病夏治,據說效果特別好。這個,也是從清朝流傳下來的中醫療法哦。隨著人們養生觀念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三伏天去貼三伏天了。
-
4 # 柔暖的石頭
在山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所以說,入伏吃餃子是我們這的習俗。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又有“伏天兒”的叫法。入伏後地表溼度大,每天吸收的熱量比散發的熱量多,積累下來,天氣就最熱。加上空氣溼度大,所以特別悶熱。
那麼三伏天為啥吃餃子?夏天由於天氣原因,人們容易食慾不振。餃子在北方是上好的開胃解饞的食物。此外,餃子外形似元寶,吃餃子也象徵著福氣有餘。
在北京,人們往往越是天熱,越要來一碗冬瓜羊肉湯,熱熱的喝下去,可以把體內的溼毒排出,也是一個講究。
總之,夏季是陽氣充足的季節,對大家來說,做到順應節氣時令變化,調節好自己的身心,安然度過付夏,也是一門學問。
回覆列表
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各朝各代、各個地區的老百姓,關於三伏天的習俗,其實,差異還是挺大的:
老北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頭伏為什麼吃餃子?一種說法就是餃子做得像元寶,寓意福氣,而“伏”和“福”同音,所以就吃餃子。(筆者覺得:北方人過節基本上都吃餃子,又不是三伏日的專利)
另一種說法就是伏天裡,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華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筆者覺得:開胃什麼的,看你是什麼餡兒才是關鍵吧)
至於二伏吃麵,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上說,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何晏肌膚潔白不是塗粉掩飾,而是自然白。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在《傷寒論》說“除中”的那一段,也提及了吃湯餅的問題,那裡的湯餅,也就是現代人說的熱湯麵。
為什麼在熱天裡吃熱湯麵?南朝的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現在看來,有點迷信。
最後,末伏吃雞蛋烙餅,下篇說養生的時候再一起分析,這裡不贅述。
▲ 上海人是“頭伏餛飩二伏茶”,
網上的說法是:在頭伏那天,北方人吃的是餃子,南方人吃的是餛飩,但筆者就身為南方人(廣東人),卻從小到大都沒有在頭伏那天吃餛飩的習慣。
而杭州一帶(浙江省在上海以南吧)的習俗,卻是“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要吃金銀蹄”。南昌一帶(江西省也在上海以南吧),則是“頭伏雞、二伏鴨”,長沙一帶(湖南省也也在上海以南吧),則是“頭伏雞,二伏狗,三伏腳魚紅棗肚”,當地民諺雲“初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
可見,湖南的小夥伴伙食尤為豐盛:湖南的帥哥們,據說頭伏吃的是“酒爆子叫雞”,而且吃這玩意還有很多規矩:頭伏這天,用酒爆子叫雞(雄雞、公雞)的時候,只能男人做,而且要穿上長衣長褲、衣釦整齊關上廚房門炒,女人不得入內,怕壞禁忌。油要用麻油,酒要用純度高的谷酒,這樣爆出來的子叫雞一人吃一隻。
“三伏腳魚”,腳魚就是廣東人說的“水魚”啊,官方的說法叫“鱉”。就是下圖的這貨:
▲ ——這道菜有個很氣派的名字,“霸王別姬”!
典故是這樣的:“霸王別姬”是清末譚延闓家廚——湖南第一廚譚奚庭所創,以甲魚、老母雞為主料斬塊,配以香菇、火腿、料酒、蔥姜、蒜子,先煮後蒸。肉爛湯清,黃潤鮮滋。加之“霸王別姬”中霸王取水魚別稱(王八,唉……項羽這一次冤了),“姬”和“雞”同音(身為廣東人表示:虞姬這一次更冤!不哭不哭)。結果,取項羽與虞姬的典故而成,名字大氣富有詩意(這個見仁見智……),廣泛流傳,成經典湘菜。
▲ ——綜上,南方的小夥伴,這三伏天裡,都是滿滿的蛋白質啊!
然後上面提到了在三伏天裡吃狗肉的(“頭伏雞、二伏狗……”)。在暑天裡吃狗肉,兩廣地區是確實有這樣的習俗,廣東話說“夏至狗,冇定走(無路可逃、乖乖被宰)”。但這幾年,特別是廣西玉林狗肉節,引起了相關愛護動物的人士強烈反響,所以吃不吃狗肉,這個爭論也是很激烈的。起碼筆者本身不吃。
然後,本來應該展開一下:南韓人也有過三伏天的習俗,而且,他們在三伏天,就是吃狗肉的!而且是狠狠的吃,放縱的吃!說法是因為三伏天的“伏”字,可以拆字成“人+犬”,所以,打著“天人合一”的旗號,那段時間裡,吃狗肉最適合。當然,南韓也有愛護動物人士的,所以就如下圖:
元芳你怎麼看?呵呵之後還是呵呵。不過,那都是南韓的事情啦,與這裡無關啦,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南韓三伏天吃狗肉”的相關資訊——筆者就是看看韓劇而已,棒子吃什麼的,none of my business!
——“滿滿的蛋白質系列”,遠遠不止上面的,還有更為有名氣的,“伏羊(節)文化”,都已經是做成了一個品牌了!
▲ 2、伏羊文化
在徐淮一帶,以羊肉名聞遐邇的,當數蕭縣,蕭縣連同徐州地區人們,向有三伏天吃羊的習俗。每年入伏第一天,人們習慣從菜市場買回羊肉在家中烹飪食用。由於蕭縣古屬徐州轄縣,兩地民間交往頻繁,蕭縣有許多在徐州開的飯店,也是後來節日能夠迅速在徐州展開,並傳播的原因。
而能傳播廣泛,估計歷史淵源、典故什麼的,影響力還是不如那句“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但還是得說說這個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宰相狐偃居功自傲,氣死了親家趙衰。結果趙家之子(孤偃之婿)想在六月就除掉狐偃。其妻知道後,不忍父親被殺害,結果偷偷回孃家告知狐偃。
又因狐偃在放糧中目睹自己的過失給老百姓造成的災難,於是幡然醒悟,決心向女婿認錯:以後每年逢六月六都請女兒女婿回家,蒸新麥面饃,熬羊肉熱情款待,相互加深感情。
這一做法在民間廣為效仿,成了消仇解怨,和諧共處的熱烈景象。還有一句話“六月六接姑姑,女婿外孫一大屋”也說明了這種場面。
結果:伏羊節其實是起源於古徐州轄縣蕭縣,興盛于徐州。發展至現代,逐漸一步步的流行於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山東南部、上海莊行、湖北、河南東部等地區。
——品味兩漢文化、堯舜文化,紀念彭祖、狐偃,踏青郊遊是伏羊節的基本主題。
PS:紀念彭祖,那是因為徐州古稱彭城,因彭祖建立大彭氏國而得名,彭祖,是徐州彭族部落的始祖。
文化這些,筆者不是專業人士,對現代越來越多的所謂“節日”(例如“雙11”之類),還是“只能有看法、不要有說法”比較“和諧”一些:節日也能做成個品牌的,也值得驕傲吧。
但,“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這種流傳下來的說法,以及逐漸蔓延的、甚至變味的所謂“天人合一”、“冬病夏治,以毒攻毒”的養生觀念。特別是打著《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實際上那些人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都不明白的),作為一箇中醫,還是有必要提醒老百姓,需要客觀看待這些現象——在下一篇(三伏天系列·養生),會專門說這個問題。“文化節”變成“飲食文化節”,連續吃一個月的狗肉、一個月的羊肉,筆者表示:“我的胃腸,沒有這樣的福氣!”
▲ 3、三伏天·賜冰
“(三伏天)40天時間,請大家不要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
筆者下篇(養生)再說對這個觀點的意見,這一篇說的是(習俗),所以,給大家分享一下的是,古人在三伏天裡,和“冰”相關的資訊。
這裡首先還是感謝2篇文章(當然還有她們的作者),一篇是《北京晚報》(7.14)《戶力平·北京歷史上的三伏天有多熱》,另一篇上面說的是《西安晚報》(7.10)《崔嶸·三伏飲食文化》。
下文主要是來自這2篇文章的資訊的整合:
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大約到了晉十六國時,出現了伏日賜冰的宮俗。晉《鄴中記》記載,在彭德府臨漳縣有銅雀、金虎、冰井等三座井臺,十六國君王石季龍曾“井臺藏冰,三伏之月冰賜大臣”。從此這種宮俗開始流傳。
▲ (這東西是原始冰箱,叫【冰鑑】)
時至唐代,三伏吃冰的花色品種增多。如長安有“冰盤”、“冰瓜”等,豪富們甚至會舉行“冰宴”。據《天寶遺事》記載:“楊(即楊貴妃)家直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圍於宴席間。”雖然是盛夏,但個個赴宴者都冷得面露寒色。而在宮廷裡還按地位高低賜冰鎮食物。
宋朝已實施了“冰政”,也就是到了夏天,依據官職的大小分別發放相應的冰塊降溫。北宋詩人梅堯臣在《中伏日永叔遺冰》中詠道:“日色若炎火,正當三伏時。盤冰賜近臣,絡繹中使馳。” 可見:只有近臣和史官才有受賜的資格,如果冰塊有限,則會補貼相應的銀兩,即發放“高溫補助”、放幾天假而已。
據宋代呂原明《歲時雜記》 載:“京師三伏唯史官賜冰,百司休務而已。自初伏日為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又賜黃絹為囊的甜蜜一碗和冰面三瓶。近臣是皇帝身邊的大臣,與皇帝關係最為密切,受到特殊照顧。而宋代的史官,在伏日是不放假的,由於“百司休務”,唯有史官還上班,所以也受到了“賜冰”的待遇。
明清時期,京城的冰窖分為三種,即官窖、府窖和民窖。官窖即官方建立和管理的冰窖,特供宮廷和官府用冰。崇禎八年(1635)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介紹歷史地理、文化文學):“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
明代文學家李夢陽曾在《冰車行》中描述了當時“頒冰”的場景:“黃門飛鞚西北趨,白馬如龍血如珠。萬人齊呼冰窖開,大車小車如山來。”
到清朝,宮廷三伏賜冰,正式普及到了每一位官吏。據《清會典》載:順治九年(1652年)規定,頒冰給王公大臣、九卿、科道等,但這項規定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曾暫停過,到了乾隆年間才恢復,而所發的冰票已經很少了。
據清《燕京歲時記》:“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發冰票領冰這在歷史上可能也是頭一回。
金受申在《老北京的生活》中稱:“城內冰窖以雪池冰窖最為潔淨……所藏冰塊,是由北海伐取,經陟山門運出。”雪池衚衕內的冰窖所儲冰塊主要供應紫禁城內各處消暑以及冷藏國家大典祭品,另外還供六部及各衙署官員使用,所以每年三伏天到此領取冰的人很多,車馬從衚衕口排出去很遠。
清代民間的三伏涼冰習俗也是豐富多彩。還是《帝京景物略》,裡面描寫過賣冰之俗:“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編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其聲磕磕,曰冰盞。冰著溼乃消,畏陰雨天,以棉衣蓋護,燠乃不消。”
《清嘉錄》記載了清代江浙一帶的農人“三伏天擔賣涼冰”的情景,其中冰鎮食品有“雜以楊梅、桃子、花紅之屬,俗呼冰楊梅、冰桃子。”
《清稗類鈔》則記載了北京夏日人們用“冰果”宴客的風俗:“京師夏日宴客,訂盤既設,先進冰果。冰果者,為鮮核桃、鮮藕、鮮菱、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於中,其涼徹齒而沁心也。其後,則繼以熱葷四盤。”
可見,越接近現代,三伏天吃冰的習慣,越來越普遍。所以嘛,“(三伏天)40天時間,請大家不要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需要客觀看待,不能一刀切,起碼,歷史告訴我們:
“三伏天,冰淇淋和羊肉更配哦!”(這句是開玩笑,不要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