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翼
-
2 # 歷史大學堂
秦軍都去哪了
秦國的軍隊,曾被六國稱為“虎狼之師”,其戰鬥力在當時可謂“無敵”;加之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全國的青壯年人口幾乎無一例外都參加了軍隊,故其規模也不在話下。那麼,在秦末天下大亂之際,這支秦軍都在什麼地方?
當時由秦國控制的軍隊,大致可分為三支:一支是之前征服嶺南後留守的軍隊,簡稱為“南部軍”,一支是屯駐在長城沿線主要防備匈奴的“北部軍”,還有一支是駐守關中、負責保衛首都的“京師軍”。
秦末起義爆發後,位於東南方向的楚國故地反抗最為激烈,以至秦國本土與嶺南的交通幾乎斷絕。而駐守在此的南部軍採取了“保境安民”的策略,封鎖了五嶺邊界,隔絕了與北方的聯絡,完全沒有介入到當時的戰爭中。至秦二世三年,南部軍統帥趙佗宣佈獨立,建立南越國。南部軍也因此保留了下來,再未離開嶺南半步。
圖 趙佗,即南越武帝
其次是北部軍。這支部隊可以說是秦軍的精銳所在,且數量眾多: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帝派遣蒙恬統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奪取了河套地區,並設定九原郡,實行移民屯田,修築長城要塞,常年駐軍。賈誼在《過秦論》中所說的“胡人不敢南下而木馬”當是指此事。
秦末之亂時,北部軍奉命南迴參與平叛,在這個過程中,北部軍“先勝後敗”:在王離的統領下,北部軍首先平定了趙國和燕國地區的叛亂,而後與章邯軍會合,擊潰了圍城的楚軍,並殺死楚軍大將項梁(項羽的叔父)。但在之後與項羽率領的楚軍主力在鉅鹿決戰時被大敗,主將王離被俘。自此秦軍在戰場上徹底轉為守勢。
而最後的這支“京師軍”,“身世”要複雜得多。秦末之亂時,京師軍一直留在關中負責京師地區的防衛和皇帝的保衛。至秦二世二年,陳勝部將周文率軍攻入關中,在首都咸陽東郊的戲水地區被屯駐在此的京師軍擊退。這也是這支軍隊第一次參與秦末的戰事。此後,京師軍並未乘勝追擊,而是繼續留在關中,始終也沒有捲入關東的戰事。
秦二世三年八月,劉邦的軍隊攻破武關,進入關中。九月,秦軍在嶢關附近阻擊劉邦失利。至此,秦國大勢已去:漢元年十月,秦王子嬰開城投降,劉邦接管了秦國本土的政權和領土,京師軍也順次被接管,成為劉邦軍隊的一部分。
圖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前256年—前195年)
十二月,項羽統領四十萬聯軍進入關中,與劉邦展開決戰架勢。在之後的鴻門宴上,劉邦表示臣服項羽,將之前所接管的秦國都交給項羽處置,包括京師軍各部。翌年二月,項羽分封天下,為防備劉邦借關中東進,項羽將原秦國關中地區分為雍、塞、翟三國,即“三秦”,而原先的京師軍也被編入“三秦”的軍隊中。
同年八月,劉邦大將韓信統率漢軍“明出子午,暗渡陳倉”,反攻關中成功,塞國和翟國投降,雍國也在不久後被滅。至此,之前編入“三秦”軍的部分京師軍再次回到劉邦的軍中。
圖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
劉邦在佔領“三秦”之後,在各個方面繼承了舊秦國的政策,“撫關外父老”;並以此為根基,東進與項羽爭奪天下。自此,隨著戰事的開啟,舊秦國的將士、來自秦國的兵員,源源不斷地加入到漢軍,成為漢軍的一大來源。漢軍的人員結構也由此發生了重大而深遠的變化。
文:愛影
參考文獻:《史記》《過秦論》
-
3 # 來自天外星
公元前的209年,一場大雨,拉開了秦末農民戰爭的序幕。陳勝吳廣也是在那天揭竿而起。但是,在戰爭爆發的時候,秦國用來抵抗起義軍的部隊卻是一支由囚犯組成的雜牌軍,而不是自己的正規軍隊。但是,秦國統一六國的時候,靠的是那支令六國聞風喪膽的具有超強戰鬥力的老秦人組成的軍隊。那麼,問題來了,當時那種如此危急的情況下,為什麼出動的不是正規的老秦人的軍隊,而是一支雜牌軍呢?
當時的秦國,統計在冊的秦軍將士人數多達80萬,數字非常龐大,但是,並不都在一處,而是分開作戰。首先,是守衛在長城一帶的原本由蒙恬統領的軍隊,有30萬人。這支軍隊的第一負責人是秦始皇,秦始皇死後就是蒙恬,還有扶蘇。但是我們知道,扶蘇在秦始皇死後沒多久就被奸人的一封書信害死了。後來,蒙恬也遭奸人陷害。
所以這支原本戰鬥力奇強的軍隊,就好像在一瞬間失去了思考和發揮號令的大腦,之剩下強壯的軀體。再者,這支軍隊是蒙恬一手帶出來的,絕大部分都是老秦人,他們和蒙恬的感情已經非常深厚,因為蒙恬的被害,也是徹底傷了這幫老秦人的心,讓他們不再熱衷於擁護那些奸佞小人。所以,即使接收到咸陽的緊急求救信,依然只是派遣部分軍隊,慢慢吞吞的往咸陽開進。因為沒有了鬥志,後來也是不敵楚國貴族項羽的軍隊。回去的軍隊和當地駐守咸陽的5萬兵馬,還有一些囚犯死刑犯,如何能跟項羽這樣的強悍的軍隊較量?
城邊境的30萬大軍,還有50萬的秦軍已經南下,在百越之地作戰並且征服改進百越之地,那時候的軍隊將領是任囂。他在接到訊息以後,其實是有派人回到咸陽去了解情況。但是無奈當時的咸陽,一片混亂。完全不再是當年的那種團結一心的老秦人的局面,而是宦官當道,軍閥割據。
還有就是,秦始皇在位後期頒佈的一些詔令其實他們也並非十分認同,只是執行軍令罷了。到後來的胡亥上位, 賦稅加倍,民間早就困苦不堪。他們已經不再從心裡願意追隨這樣的領頭人,自然也就不會回馬救援。而是在南越那樣富庶的地方紮下根,發展農事,建立自己的一片天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能保證老秦人的血脈不至於斷流。
-
4 # 探尋大夏國遺蹟
秦始皇去世之後,他確實是有留下八十萬秦軍。確切地說,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他就把這八十萬秦軍的任務給分配好了。
他先是把最為精銳的三十萬秦軍,交到了大將軍蒙恬的手裡,讓他去北方防禦匈奴,修建長城。
總之,這一支軍隊基本上都是在北方捍衛大秦帝國的安危。
另外五十萬軍隊,秦始皇就派到了嶺南,讓他們去開闢新的領地去了。
可是,後來我們都知道,沒有多久秦始皇就病死了。也就是說他只是當了十多年的皇帝就駕崩了。
那麼,他駕崩之後,這八十萬軍隊到底是如何了呢?
我們先說蒙恬帶領的這三十萬軍隊,蒙恬是秦始皇最為信任的人,而且蒙恬和公子扶蘇的關係也不一般。
因此,秦始皇活著的時候,就把扶蘇給趕到了蒙恬的軍營裡,讓他去體驗艱苦的軍旅生活去了。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秦始皇突然就在全國大巡遊的時候駕崩了。
秦始皇駕崩趙高篡改了遺詔,把立扶蘇當皇帝,改成了立胡亥當皇帝。胡亥掌權後,為了把扶蘇給處死,李斯夥同趙高寫了一份矯詔,勸扶蘇自殺。
扶蘇接到這一份矯詔之後,就真的選擇了自殺,不得不說正是扶蘇的死亡,導致了大秦帝國的滅亡。
扶蘇死了之後,趙高又把大將軍蒙恬給殺掉了。
蒙恬臨死前,就把他手裡的這一支三十萬規模大的軍隊,交到了副將王離的手裡。
到了秦末大亂的時候,王離就帶著這三十萬大軍,開始平叛戰亂去了。當他們一路高歌猛進,殺到河北的時候,遇到了項羽帶領的楚軍。
正是在這裡,王離的三十萬大軍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我們都知道在河北王離和項羽之間,打了一場十分著名的戰役,也就是鉅鹿之戰。
這一次項羽僅帶了不到十萬的人馬,經過破釜沉舟之後,他們竟然把王離的三十萬大軍給打了一個七零八落,最終主將王離的下落不明,秦軍大敗。大部分將士們全部都被殺掉了。
鉅鹿之戰,就是項羽的成名之戰。
從此,項羽就開始走向了霸王之路。但是,秦始皇留下的三十萬精銳部隊,就此消失在了人民的視野裡。
另外一支去嶺南的五十萬大軍,他們到了嶺南之後,開始和當地的部落進行了爭戰,經過三次的權利交替,最後五十萬大軍的統領權,到了趙陀的手裡。
這個趙陀就是最終統一嶺南的人,他統一嶺南之後,就建立了一個南越國。當趙陀聽到秦國亡國,中原大亂的時候,他就把嶺南通向中原的道路給封死了。
也就是說趙陀斷絕了與中原的聯絡,反正秦始皇已經去世了,繼任的秦二世是個白痴,跟著這樣的人,是沒有什麼好結果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趙陀就單獨的在嶺南稱王稱霸了。秦國滅亡之後,項羽和劉邦又開始爭霸天下,在這期間趙陀也一直都是坐山觀虎鬥。
到了劉邦打敗項羽,趙陀就向劉邦稱臣了。但是,對於趙陀來說,他名義上是向劉邦稱臣實際上他和獨立王國的皇帝,沒有任何區別。
劉邦也沒有時間管他,畢竟那時候劉邦光忙活著殺異性諸侯王了。直到漢武帝的時期,漢武帝才派了大軍把南越國給滅掉,然後把趙陀建立的地盤,納入到了大漢的版圖之內。這就是秦始皇留下八十萬大軍最後的命運。
至於說秦末大亂的時候,章邯帶領的二十萬囚徒,那也是確實有這樣的事情,因為當時事情緊急,無論是北方三十萬王離帶領的軍隊,還是南方趙陀的五十萬軍隊,都不可能來救駕了。
所以,章邯急中生智,他就把正在修驪山的二十萬刑徒給組織了起來,然後去滅起義軍去了。
章邯帶領的這一支軍隊十分的勇猛,項梁就是死在了他們的手裡。
不過,後來章邯覺得秦朝真的是沒得救了,所以,他就帶領著這二十萬刑徒投降了項羽。
項羽再去咸陽的時候,就把章邯帶來的這二十萬軍隊給全部屠殺了。
-
5 # 嚼扒歷史
秦始皇完成華夏大一統,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譽為“千古一帝” 。他13歲繼位,22歲親政,39歲時統一中國建立秦朝,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用“皇帝”稱號的君主。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秦朝邊境就有80萬大軍駐紮保衛國家,抵禦外敵開疆擴土,其中蒙括率領30大軍在北抵禦匈奴,任囂和趙括在南方征戰百越。
在公元前209年秋,一場大雨揭開了秦末農民戰爭的序幕,但是,在戰爭初期,秦帝國抵抗起義軍的部隊,竟然是由囚犯組成的雜牌軍,而秦統一中國,靠的正是他那隻戰鬥力奇強的軍隊,那麼,秦帝國為什麼用雜牌軍抵抗起義軍,而不用他最強大的正牌軍呢?
原來,在這場推翻暴秦的戰爭初期,秦軍最強的兩隻部隊分別在北邊抵抗匈奴和南邊攻打嶺南,不可能一夜之間趕回來守護咸陽,而咸陽的守軍只有五萬,面對幾十萬的起義軍,兵力上的懸殊使得秦二世不得不釋放二十萬囚徒組成雜牌軍來對抗起義軍!
秦軍北部主力三十萬精銳,鎮守在長城沿線,當都城告急的時候,這支秦軍開始南下,但是速度卻比較緩慢,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秦二世和趙高當年殺了他們非常敬重的統軍將領蒙恬造成的,最重要的是,秦始皇透過過度集權,讓他自己一個人成為這支強大秦軍的大腦,所以,當秦始皇去世之後,這支秦軍就只剩下強健的四肢,但是卻失去了統一的指揮,以至於不知道該如何行動!
後來,這支三十萬的北部主力軍隊和二十萬的雜牌軍匯合了,匯合了之後雖然戰勝了幾次起義軍,但最終卻在鉅鹿決戰中敗給了楚國貴族後裔也就是我們十分佩服的項羽,而此時的秦帝國大廈將傾,以至於無論當初多麼強大的秦軍,也無法挽回失敗的局面!
而在南方的五十萬大軍,在屠睢和任囂兩位主將先後死後,趙佗就成了最高行政長官,然而在秦朝滅亡前,趙佗手上有五十萬大軍,然而趙佗卻選擇按兵不動,如果說此時還不是最佳時機,那麼秦朝滅亡後,劉邦和項羽楚漢相爭時,趙佗如果能在此時殺出,無疑能坐收漁翁之利,而且統一全國也是有可能的,然而趙佗卻並沒有這樣做,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趙佗之所以選擇按兵不動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趙佗在守衛南越時,秦始皇就曾密令趙佗,無論中原以後發生什麼事,都不能前來救援,因為一旦趙佗計程車兵從南越撤走,南越就會重新被人佔領,那麼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因此趙佗在秦朝滅亡時,雖然手握五十萬大軍,但也只能眼睜睜看著秦朝滅亡,因為他牢記秦始皇的命令,無論何時都不能進軍中原。估計秦始皇也沒有料到大秦帝國滅亡的如此快吧。
幾年之後,趙佗選擇了自立為王,建立了南越國,趙佗建立南越國後,將中原先進的文化和科技都帶到此地,促進了南越的經濟發展,直到漢武帝在位時,趙佗才重新投降漢朝,南越重新納入漢朝的版圖之中,由此可見,趙佗的心仍是向著中原的,如今在南越當地,很多人仍供奉著趙佗的雕像,將他當成是他們的祖宗,可見趙佗在當地的影響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上臺,聽信趙高的話,把秦朝統治的一塌糊塗,這個時候農民起義軍大肆反攻,按說這個時候秦朝還是有能力軍事實力的,但是他們派出的卻是一支有20萬囚犯組成的軍隊。
那個時候光邊疆就有80萬,軍隊都去哪裡了呢?
回覆列表
秦始皇沒死的時候,就派出去兩支軍隊。一南下,一北上。
南下是攻打南越,這就是“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帶領軍隊的是屠睢和趙佗。當時那是一片沒有開發的地帶,戰爭打得很苦,連主將都被打死了。這裡必須有留有重兵把守,先期派過去的有五十萬軍隊,由於分兵作戰,真正跟著趙佗他們到了南越的有二三十萬。秦始皇死後,秦國大亂,當時的領導任囂對趙佗說咱們就在這避亂吧,不要參與中原的戰爭了,大概他們也看到了蒙恬、扶蘇被弄死,心都寒了。這些士兵就留在了南越。
北上的就是蒙恬率領的幾十萬大軍在對匈奴作戰,這就是著名“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這些人打敗了匈奴,還在這裡修築長城,等蒙恬死後,這部分軍隊就到了王離的手裡。
後來王離帶著這部分軍隊去攻打張耳的趙國,結果在鉅鹿這個地方遇見了項羽,結果上演了著名的破釜沉舟的故事,霸王大破秦軍二十萬,章邯投降,王離被俘,這二十萬軍隊自然就成了項羽的了。
後來這些投降計程車兵思想不穩定,項羽這個又不善於做思想工作,就把他們全部殺害了。
可憐秦始皇的虎狼之師,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