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姬手億工藝品
-
2 # 江南俗士1972
這是個非常考驗閱讀者“功力”的問題。
當今社會,資訊化時代。資訊大爆炸、書籍漫天飛。如果說從前是想法設法找書讀,那麼現在就是千方百計找好書讀。
然並卵,作為一個閱讀者,不管你看過多少書,知識多淵博,仍然無法避免遭遇垃圾書。尤其是作者名氣不大(或者你沒聽說過)、非經典作品,確實很難都能迅速準確做出判斷。老馬會失蹄,老司機照樣會翻車。當然,閱讀者也不是完全被動接受,依靠經驗,還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判斷某本書是否值得一讀。
一看出版社。雖然,現在花錢就能出書,但有的出版社還是保持自己的“逼格”,基本不出垃圾。比如,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譯林出版社、三聯書店……
二看前言和目錄。尤其是學術著作,作者的主要思想和觀點,多半會粗略地體現在前言裡,而他的思路,從目錄中可得知一二。如果是文學作品,可以從頭翻幾頁。好的作品,你看個十來頁、最多二三十頁就會有感覺。
三看作者身份。專業人做專業事。如果一本書是非專業人員撰寫,就得多留幾個心眼。尤其是土豪、明星、主持人等所謂“成功人士”的自傳、回憶錄、勵志書,99.9%都是垃圾。
四看書籍內容。凡是所謂的國學通俗化解讀的,99%是垃圾,其中涉及易經、道德經的,100%是垃圾。凡是育兒、教育的,圍繞曾國藩、王陽明做文章的“人生智慧”類書籍,100%是垃圾。
五看銷量。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出版的,印數超10萬的學術著作,印數超50萬的小說、詩集,95%以上是垃圾。凡是暢銷書,不管什麼內容、誰寫的,90%以上是垃圾。我對華人民閱讀能力的信心,幾乎等同於對中國男足的信心。
-
3 # 照影吹笙
我就先看一下內容簡介瞭解一下大致內容,確定“可能好看”就隨手一翻從中間開始看,覺得確實吸引或有必要就從頭開始看。
-
4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論書)
沒有共鳴必須棄,思想相背必須棄。
讀來無趣必須棄,語不通順必須棄。
-
5 # 夢歸秦淮
我們經常逛書店都知道,有的書是你翻過就想買下來的,有的書你會猶豫,有的書乾脆不買。但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如何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一讀?
1、掃讀法我們拿到一本新書,要先粗略看一下封面、腰封、作者、封底、推薦序、目錄,出版社,用時大概5分鐘。透過這個動作,我們大體可以知道這本書講述的主題是什麼?出版社是一般的出版社還是有名氣的出版社?有哪些名人背書?大體瞭解一下這本書的結構框架,但也不要單純迷信名人推薦,不乏有一些書寫的內容很一般,但營銷做的很好。
2、透過豆瓣評分和網友的評價如果怕自己對一本書的評價不客觀,可以參考豆瓣讀書上對這本書的評分,一般8分以上的書籍還是值得一讀的。另外,也可以參考噹噹、京東、亞馬遜等讀書銷售網站上讀者的評價和書本身的銷量,也可以透過讀書達人寫的書評去判斷這本書是不是自己需要讀的。
-
6 # 學子成長計劃
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對如何判斷一本書否值得讀有了以下的思路:
1、明確我們看書的目的判斷一本好書,是否值得讀,首先你得明確自己的目的。如果你希望看一些增長銷售技巧的書,卻拿著一本教育類書籍,那肯定不值得花時間讀——畢竟不能解決你的燃眉之急。
《如何閱讀一本書》把閱讀目的大抵分為了兩大類:(1)為獲得資訊而讀(2)為求得理解而讀。大部分人看書,都不只是為了獲得資訊。一本好書除了會帶來一些資訊之外,還會給我們別樣的啟發。比如《人性的弱點》、《現在,發現你的優勢》等。
2、和作者的理解力是否處於統一水平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讀,還得看你是否和作者的理解力處於同一水平。比如你對古文一竅不通,卻偏偏拿著一本古文書籍,那你看這一本書,還得需要買更多解讀古文字眼的書籍,搭配對照,逐字翻譯才行。
一本好書,其作者一定是比我們“更高杆”的人。瞭解作者,你便能確定是否值得你看。我最近在看《如何寫作》,作者是一個90後,在瞭解作者的成就之後,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閱讀。看完之後,確實給我帶來了不少啟發。
3、看封面的出版版次我在閱讀《30歲前的每一天》這本書時,作者也提出了選書的訣竅——看書的出版版次,一般多次印刷的書,大多是經過了時間考驗的書(除非是哪本自傳,自費多次印刷出版,有錢燒得慌。)
版次越多,說明書很受讀者喜愛——自然書的知識能帶給了讀者很多啟發。
4、檢視閱讀檢視閱讀是閱讀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中第二個層次,其目的就是幫助讀者快速閱覽全書,以確定是否值得進入下一個閱讀層次。
(1)看書名和序
書名一般都是一本書的濃縮,序更是對整本書的大致介紹。透過這兩個部分,我們就能對書本的知識有一個淺顯的理解。
(2)研究目錄頁
一本好書,內容是環環相扣,每一個章節都會有知識的增量,讓讀者欲罷不能。透過閱讀目錄頁,作者也能對書中內容有個大致的判斷。
(3)檢閱索引
每一本書都會有索引,畢竟很少有作者能讓一本書一點都沒有引用別人的觀點和知識。所以看索引我們就能知道作者的大致主題是什麼。
(4)隨意挑選幾個書中的段落,連續看幾頁
選幾個段落,連續看幾頁就能知道,書本的知識能否吸引你。如果你看著想打瞌睡,要麼是你和作者的理解力不匹配,要麼就是書本內容不值得你看。
(5)挑選幾個與主題相關的篇章閱讀
選幾個和主題相關的篇章,簡單看一看,是否對你有知識的增量。如果連主題都沒有對你有所啟發,那你基本可以放棄閱讀了。
-
7 # 故事與寫作
假設題目的“值得讀”,是值得精讀之意,大概需要十分鐘左右。看書名,封面,薦語,目錄,序,前言,後記,等等,判斷對主題、題材、體裁是否感興趣。抽看兩段內文,一是判斷質量,包括結構,語言,風格等等;二是判斷匹配度,即能否接受作者的表達,這部分有點主觀,可能書本身沒什麼問題,主要是主觀好惡,或者偏好習慣。比如我有位朋友,看不了第一人稱視角小說,損失巨大。查豆瓣評分,看分數,也看看打分人數,千人以上評分最可靠。沒時間看長評,可以掃幾眼短評,怕被營銷欺騙,可以按“最新”排個序。這部分主要看是否有雷區,是否過時,作者是否可信等等。通常好評差評都會有,要結合抽看的情況,自己做判斷。最重要的環節來了:試讀。開頭先讀兩頁,要是彆扭,中間再抽兩頁,如果還是不行,就看看結尾兩頁。如果三次都失敗,就放棄吧,此書無緣。
最後是題外話,每次答讀書題目都會囉嗦這兩句:好書太多,根本讀不完,最好依照此刻的需求、興趣、願望等,建立一條閱讀小軌道,順著軌道讀。或者畫個餅圖,把想讀的書分分類:漲知識,純消遣,知人知世,自我改善,等等,再簡單分配下比重、優先順序,這張圖不是一成不變,可以邊讀邊升級。總之,帶著規劃去閱讀,會比較清晰、可控,有的放矢。供參考。
-
8 # 砥厲博竹苑
這個問題並不複雜,但是一定會有很多人讀書多年,從來都沒有弄明白過。
天下的書是讀不完的,所以我們在讀書之前,必須得先弄明白一本書是否值得自己花費時間去讀完它。
要想徹底搞明白一本書是否值得一讀,先要弄清楚讀書的目的,就是你為什麼要讀這本書?讀這本書能給你帶來哪些幫助?你最終給你提供多少收益?
胡適在他《為什麼讀書》的演講中,提到讀書的目的有三點:
第一,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以此為基礎,可以繼續發揚光大,建立更高深的知識。
第二,為了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讀更多的書。
書是越讀越快的,只有讀書才能學會更好的讀書,你讀的書越多越雜,你對書的理解力就會越強。王安石曾經對曾子固說:“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王安石的意思是說,如果只是單純讀“經書”,就不能夠徹底理解“經書”的根本含義。所以他對於《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筆記小說等無所不讀,這樣對於閱讀“經書”才會更明白一些。
明晰我們要讀書的目的,就可以列出我們選書的標準,有了標準,我們就可以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我們花費寶貴的時間去閱讀它。
首先要看一下,這本書中有沒有我們需要的內容,是不是我們想要的菜。
因為古人留給我們的遺產太多,我們只能選擇用得上的繼承,所以,拿起一本書,先看一下是否與我們相關,如果書籍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成長不沾邊,就不要看。也就是說,判斷的第一個標準,是自己用得上,至少是自己喜歡。
其次,如果一本書或一類書確實是自己需要的,第二步就是了解一下書的作者是否是這個領域最權威的,水平最高的。
如果是翻譯過來的外國書籍,瞭解作者的同時,也要了解譯者,如果譯者的水平很差,即使原書再好,也無法準確傳達原書作者的資訊。
第三,要看一下書籍的版本資訊。
同一作者、同一出版社的書,最好選擇最新版本的書籍閱讀。因為新的版本一般都會修正前版的錯誤,或者補充新的研究成果、新發現和新方法。
第四,要選擇出版社,優先選擇優質出版社的圖書。
比如選購古籍,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嶽麓書院等就是首選;選購經管類書籍,機械工業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就是是首選;選購字詞典,商務印書館是首選;其他如譯林出版社、三聯書店、人民文學出版社等。
這些都是自身能力比較強,學術態度比較嚴謹,對出版社的自身信譽比較珍視,能夠始終保持自己的“逼格”,極少隨波逐流。但是這些出版社的圖書也很少降價,折扣也比較小。
第五,粗略瞭解書籍的基本內容
1. 瞭解書衣和封面上的資訊:
書衣和封面上有書名、作者姓名或筆名。有的書封面不僅僅有標題,還有副標題。其實,封面就是一本書的標籤,透過這個標籤與其它千千萬萬的書籍區別開來。
2. 書衣的折進部分,也有叫做封二的,有時會印有作者簡介、內容精選、書的相關介紹等
3. 書腰,
書腰一般是出版社做宣傳用的,通常會印有魅力四射的宣傳語,名人或權威人士的推薦語或者來自讀者的讚譽分享。
4. 前言、序和獻詞
這部分內容通常會說明創作這本書的目的,主要內容簡介,出版說明和來自方方面面的讚譽。
5. 目錄
目錄尤其值得一看,需要多花一點時間。
大多數目錄都是基於作者的意圖排列而成的,像一些學術類書籍和致用類書籍的目錄都是非常詳細而明確的,讀者透過目錄即可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而大多數小說類書籍,並不附上詳細的目錄,畢竟預先知道了結局或者故事的發展,閱讀的樂趣就會蕩然無存。
多數書籍的目錄都是由大條目和中小條目排列組合而成的。這些條目也可以看做是各類標題的一覽表。我們首先看大條目,從整體上把握書籍內容的構成。
有目錄的書籍,可以讓讀者知道這本書的構成是怎樣的,讀者可以從自己希望瞭解的部分或者感興趣的部分入手去讀。
透過上面的五個大步驟,基本可以準確地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入手。如果你在網上購書,到這裡基本就可以下單了。如果你是在實體書店裡,你可以繼續翻看書本的內容頁面,快速瀏覽全書,看一下印刷質量如何,用手觸控一下書頁,看一下紙張如何。然後就是掏銀子,買單走人。在你手裡的準是一本好書。
-
9 # 虛心的小草
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
判斷值不值得讀,可以用自己當下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篩選,如果書的內容正好吻合自己待解決的問題,那麼這本書就值得一讀,反之可以先放一放。
具體要怎麼做呢?
可以參照如下步驟:
一:開啟一本書看目錄。
大致瀏覽一下,看看目錄裡有沒有自己想要一探究竟的答案。
二:認真讀序。
目錄裡沒有找到答案,就要認真看序,因為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作者都會在序中提及,並且有很多作者在序裡告訴你這本書的價值和重點,所以序是判斷這本書到底值不值得讀很重要的一個考量。
三:隨機翻開一頁,讀一讀。
當我們看了序發現這本書是解決自己當下問題的書籍,也不要馬上一字不落地讀起來,而應該隨機翻開一頁看看作者是不是言之有物。
序可以精雕細琢,結尾可以濃墨重彩,但是隨機翻開的任意一頁才能窺見作者的真誠與學識。時間寶貴,我們當讓選擇配得上花費的時間。
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在書店選書的時候用,可以用段時間讓自己購買到自己心儀且值得一讀的好書。
另外除了自己親自逛書店,我們還可以參考豆瓣評分,圈定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按照評分來選書也十分省力,減少選擇的成本。
我覺得,看書有時候也可以散漫一點,隨處翻開一本書,靜下心來讀一會,也會讓自己有不一樣的體驗,正所謂開卷有益嘛!
希望以上回答,對於選書迷茫的你有些許幫助,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
10 # 胡氏家的姑娘
您最喜歡看什麼型別的書呢?您一年內花了多少時間看書?您看書是喜歡一字不漏慢慢地精讀,還是快速瀏覽式看書?
我們常說讀書體百味人生,書是人類認識社會,認識歷史的最佳途徑,人生應該多讀書,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書都是有營養價值的。特別是在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的時代,無論是電子書還是紙質版的書,各種型別的書多得數不過來,我們需要著重地去判斷去了解到底哪種型別的書值得我們去讀,甚至去精讀它。
那麼,拿到一本書後,怎麼判斷一本書有值得我們去閱讀,有哪些美文值得我們鑑賞品讀精讀細讀呢?
首先,我覺得無論什麼事情,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書亦是如此,適合自己,適合自己文化程度非常重要。
可以從四個方面去判斷:
1、看主題。先看書名,序言部分獲得基本資訊,瞭解寫書的目的和角度。
2、看文案。看出版社,瞭解作者。
其次,我認為判斷一本書值不值我們去閱讀,關鍵還得看這麼書本身是否有價值,內容是否具有真實性,條理清晰,具有引導性 三觀正,這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多讀書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且有價值的書,然後去精讀它,效果會更好!
回覆列表
這個一般光看醒目的封面大概知道方向性內容,一般都是誇大自己,然後翻開目錄瞄一眼,然後看看銷量,位置,心理就瞭然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