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梁大嬸

    小時候家裡很窮,爸爸在我和弟弟才幾歲的時候就跟著別人出去養蜂,一走就是十年,那十年只是每年過年前蜜蜂要越冬才回來。可是那十年運氣不好,每年都虧本。媽媽是一天書沒有讀過的文盲,所有的生活來源全靠家裡的那點田地,糧食除了供我和弟弟讀書,一部份要交國家公糧,一部份留著吃,一部份賣了還要寄給爸爸。生活過得十分困難,媽媽經常偷偷的哭。因為家裡窮,爸爸又不在家,村裡的小朋友也經常欺負我和弟弟。有一次村裡幾個人欺負弟弟,我為了保護弟弟,被一群小朋友打得一身痛了好久。可是媽媽經常告訴我們,再窮也要有骨氣!

    童年的經歷現在還記憶猶新:幹比同齡人幹得得更多的活,想比同齡人想得更多的事,總是像一個小大人似的承擔著那個年紀不該承擔的一切!於是潛意識裡就對自己有了一個定位:我能承擔一切,我要努力做得比別人更好,我就是能做得比別人做得更好!那時候的自己就像一隻飛在天空的小鳥,翅膀的羽毛都還沒有長滿,飛得好累好累,想停下來休息休息,卻沒有一個可以讓自己可以撒嬌的地方!童年時候父母的愛是奢侈的,童年時候的快樂更是奢侈的。長大了,童年的那份倔強與堅強更加強烈!也正是童年的那份倔強與堅強讓現在的自己過得好累好累!!!

    有人說,童年的經歷會影響人的一生。也許真的是這樣的。別人看到的我都是快樂開心的,別人看到的我好象都是一副強者的摸樣。其實別人看到的都是戴著面具的我!

    很多年以前,當自己面對很多困難的時候,有一天晚上自己做了這樣一個夢:我逃跑了,跑到一個沒有人煙,也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去,一個人在那裡過自在的生活。醒來後發現這原來只是一夢,後來自己並沒有逃跑,而是努力的渡過了所有難關。可是現在,當這樣的夢境再次出現的時候,那種想逃跑的念頭卻突然變得異常的強烈!是自己真的已經不再堅強了,還是我真的已經不堪重負了?

    其實都不是!是童年的經歷讓自己一直扮演一個強者的形象,一直戴著沉重的面具生活。當我戴著開心快樂的面具痛苦的面對周圍那些虛偽的事物的時候,別人卻戴著痛苦的面具快樂的生活著!

    每次想起童年時候的自己,都會不由自主的淚流滿面。不是委屈童年的自己有多可憐,而是感概童年的經歷改變了自己的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很多東西已經沒有辦法再改變。現實無法改變,我只有摘掉面具,改變我自己,。

  • 2 # 心理彥究員

    原生家庭的童年生活一定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這不容置疑。但性格也不是完全不可改善。所以,不能把所有的不幸都甩鍋給原生家庭和童年生活,自己後期的個人成長對我們的發展更為重要。

    我們先來看一下,原生家庭和童年生活是怎樣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的。

    孩子的感受通道特別靈敏,既有感受不幸和痛苦的通道,也有感受愛和快樂的通道。如果一個孩子不被撫養人善待,他從小缺愛,那麼他的感受愛的那個通道就不靈敏了,就被堵住了,而感受痛苦的通道就異常暢通。

    這樣的人長大後,因為太缺愛,所以他特別需要愛,不斷去尋找愛,來彌補他童年愛的缺失。但同時因為他感受愛的通道太堵了,所以一般的愛他體會不到,只有特別濃烈的、強勁的、持續的愛才有可能打通他愛的通道,被他感知到愛。

    但是這談何容易,所以他既依賴你,離不開你,又對你百般不滿意,極盡挑剔苛責之能。這種性格的人如果不改善,那他的生活將會是什麼樣子,可想而知。

    另外,原生家庭中撫養人之間的關係和互動模式也會深度影響孩子的性格和他成年後的生活。

    一個天天爭吵、水深火熱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他也會習得這種互動的模式,把爭吵當成正常的夫妻交流方式。

    一個重男輕女、丈夫極度不尊重妻子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如果是男孩,他也極有可能不尊重自己的妻子。如果是女孩,她要麼嚴重自卑,忍氣吞聲,討好自己的老公,要麼恐婚,不會與男性正常交往。

    同樣,如果原生家庭中是強勢媽媽與軟弱爸爸的組合,那這個家庭中長大的女孩,未來也極有可能會習得媽媽,強力壓制控制自己的老公。這個家庭中長大的男孩則很可能是個媽寶男,或者找個跟媽媽一樣厲害的老婆,複製父母的生活。

    所以,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撫養孩子的過程就是影印的過程。父母希望給孩子複製什麼樣的性格特質、模式和三觀,是值得所有父母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果我們很不幸,在童年沒有被很好地善待,父母也沒有傳遞一些有益的模式,讓我們在性格、心理及人際互動上出現了較大的偏差,那也不用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因為我們人類本身就有自省和自我成長的功能。出身不好那就後天努力糾正。

    這樣的例子很常見,現在社會上有成就的人,做出傑出貢獻的人,並不都來自於幸福的原生家庭。相反,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為童年的不幸,反而激發了強烈的生存和成長動機,才取得了今日的輝煌成績。

    所以,原生家庭、童年生活會影響我們的性格,但不能決定我們的命運,決定我們命運的只有我們自己。不管是透過心理諮詢,還是透過自己的努力,我們都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去改善我們的性格,改變原生家庭及童年生活對我們的不良影響,改變我們的命運,更好地發展自己,更好地成就自己。

  • 3 # 張弘駿

    先說答案:原生家庭的童年生活真的會影響性格,性格真的決定命運。

    你會覺得,自己身上存在一些讓自己非常痛恨,但是卻無法改變的性格特徵。而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何還在孩子身上重複出現。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這種聯絡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什麼是原生家庭

    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裡,封存著你所有的童年記憶。

    而我們的孩子現在生活的家庭,就是他(她)的原生家庭。一切的起源,在這裡開始了!幸福以及快樂,其實,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文歡曾在《歷史不忍細看》中寫道,“一個人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和懷疑,在心裡築起一道堅硬的屏障,把她與世界隔開。在這種陰沉冷酷的環境里長大,青春期遭受過如此殘酷的折磨,心理上不發生一些畸變,幾乎是不可能的。

    海明威曾說:“作家成長的條件是不幸的童年”,而張愛玲性格中的冷淡,無疑與童年密不可分。

    其實,無論你信不信,性格的所有線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一個人長大後的樣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許多個瞬間堆積而成的。這件華麗的袍子充滿著時間的蝨子,它們牢牢地抓著,怎麼也甩不掉。

    童年生活真的會影響性格

    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決定。比如一個非常漂亮、品學皆優的女孩子,找物件的時候總是找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處一段時間,又很難勉強自己而分手。

    原來,在她六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為了養家不得不做幾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親還在工作,她一個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間,冰箱裡什麼吃的也沒有。這種孤獨悽傷的感受如此刻骨銘心。從此她做了一個決定——絕不要被人拋棄。所以她找物件的時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樣優秀的男孩子。

    有一個小姑娘,那年,她9歲。她的外婆倒是個熱情的老人,一見我和陳先生,就對她說,你叫阿姨啊,叫叔叔啊。她叫了我一聲叔叔,對我先生只是禮貌地笑笑,然後躲到了外婆的身後。她的外婆說,小孩子不懂事,別介意啊。席間,這個外婆與別人聊得歡,但很少聽到這個姑娘出聲,連想夾遠處的菜,都是用手點點,向外婆示意。時不時的,外婆也煩了,說,你啞巴了嘛,總是這樣,不說話不說話。順手還用筷子敲了敲她的手指。小姑娘一開始忍著,後來大哭,說:“我要找爸爸,我要找爸爸”。現場真是瞬間尷尬,而這個外婆好像是自己精心掩藏的秘密被不小心掀開了一般,特別氣惱。還好,外婆終歸是女人,有女人的溫暖。她抱著小姑娘,緊緊的。漸漸的,姑娘平復了情緒。

    我一度覺得她不願意叫我“叔叔”是因為童年那一次看到她父親被一個陌生男人暴力後留下的陰影。我的母親告訴我的一件事從側面斷定了我的猜測,她說,某次她和我父親一起去她家,那時還小,她看到父親就大哭,嘴上叨叨著“壞人,壞人”。我問母親,是不是因為童年那件事,母親說,也許是,她對所有陌生男人都這樣。

    凱瑟琳·凱利-萊內曾經有一句話是,為什麼童年的記憶特別真切,那是因為它們是最初的人生體驗,帶著某種特殊的味道。我們華人面對孩子的時候,時常會說一句話:小孩子那麼小,懂什麼。然而,當我們能夠清晰地回憶起自己年幼的時候,自己看到的一切溫暖的、心酸的、暴力的畫面,也該順勢想到孩子的明天是否也會如此,而記憶是否美好,全在於童年的人、事、物。我們的成長,是經歷了時間的灌木叢,而童年紮根在灌木叢的最底端,一刻不曾離去,終究是誰也離不開誰,誰也影響著誰的。

    性格決定命運

    我們再來談談性格決定命運的問題。

    一條路上有一大群人,左邊是刀與叉,右邊筷子勺子。喜歡刀叉的人選了刀與叉,喜歡筷子勺子的人選了筷子和勺子。選刀與叉的人又面對面包和牛排的選擇,選筷子勺子的人又面對粥和米飯的選擇,於是人群漸漸被分散開,不同路上的人就是各自不同的命運。

    其實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做選擇,性格會默默決定你選哪條路,而路上所經歷的一切,又隨時在塑造你的性格。某些命運之路可能經濟上未必合算,但會讓人獲得額外的心靈慰藉(安全感,舒適感,之類)。到最後,人的命運就是因為自己的傾向、性格和愛好,選擇出來的結果。

    所以性格決定選擇,而選擇決定命運。

  • 4 # 天涯明月186

    會。不負輸,有韌勁,也是一種性格。如若用在所奮鬥的事業上,成功機率會大大增加。見好就收,適可而上,謹小慎微也是一種性格,在保全自己的同時,也錯失了良機。這種人的命運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雖吃的不飽,但也不致於捱餓。某男踏實肯幹,最終成了一位任勞任怨的農民。某女生性風流,好逸惡勞,但她仍得吃飯,最終流落於煙花巷。

    如此看來,性格真能決定命運。

  • 5 # 璐璐日譯

    一個剛出生的寶寶,可以依靠可以獲取愛和溫暖的就是父母。可以說嬰幼兒階段的孩子,父母就是他們的天,他們給予什麼孩子就會被動的接受什麼。心中充滿愛與溫暖的父母和焦躁不安天天抱怨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必然不同。犯罪少年內心多數都是人性中灰暗的一面,焦慮,暴躁,易怒,缺乏安全感,容易失控,這些很多都是嬰幼兒時期,父母言傳身教給予的。今年熱播劇《都挺好》就完美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劇中蘇明玉與蘇明成受母親影響之深,直到成年都在繼續。所以說原生家庭給予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很可能是伴隨終生的。

    父母積極向上活潑開朗,孩子多數也會積極向上活潑開朗;父母消極內向孩子也多會內向,畢竟言傳身教的力量是巨大的。熱播劇《小歡喜》裡的方一凡活潑開朗,喬英子焦慮不安,季楊楊叛逆內向,林磊兒傷感多慮,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真實寫照。所以,原生家庭,父母絕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想法決定行動,行動改變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過這樣的話語。也就是說性格是可以決定命運的,但不是絕對,這並不等於說孩童時代的性格就決定了你一生的命運。孩童時代的性格,可以透過不斷學習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等方式來不斷修正。如果你覺的自己某些性格不夠好,那就可以從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開始,改變自己的行為,行動,從而養成新的好習慣,透過不斷堅持努力,是可以塑造出更好性格,更好的自己的。所以說,性格可以決定命運,但真正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看我們自己如何把握如何求新求變。

  • 6 # 懶懶的美人

    對於您的問題,我的答覆如下:

    原生家庭不僅影響孩子的性格,還會影響以後的發展規劃。

    不同的家庭條件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說,生活在暴力家庭的孩子,長大後的性格要麼暴躁易怒,要麼隱忍服從。生活在平和安靜的環境中的孩子,長大後很少會咄咄逼人。

    這些例子在我們周圍比比皆是。

    國際巨星成龍的兒子房祖名在成年後有吸食毒品的問題,似乎也和童年的經歷有關,他的成長環境中父親幾乎是缺席的,導致他在整個青少年時期問題多多,當然也包括染了毒品。對職業發展的打擊可想而知。

    當然,有的人在長大後會努力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努力奮進,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如影星張衛健。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一個人的童年時期,父愛母愛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的和諧氛圍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著很重要的因素。

    性格對命運有一定的促進和抑制作用,但是性格不一定決定命運。

    認為性格決定命運的人,一般相對來說都是有點悲觀的人,也是一種對自我無能的推卸責任。

    世間百態,人也一樣,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人,當然沒有相同性格的人。

    古今中外,名人不勝列舉,但凡在史書上留一筆的人,他們的生平無一不例外地被人們津津樂道。

    牛頓不厲害嗎?看過他傳記的人無一不對他的性格大為搖頭。不得不承認,認為牛人都是有個性的。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成功,對人類所做的貢獻。

    現在社會,外向的人辭職下海創業成功的不少,內向的人也不遑多讓。這些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

    但是無一不說明,性格對命運的影響是很小的,關鍵是個人對自己目標的規劃,對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等等。

    如果一切都歸因於性格,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養芙蓉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