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安的vlog

    作為一個有兩歲兒子的媽媽,我覺得孩子每個時期都有需要我們大人們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同樣的,孩子每個時期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快樂。 還是剛出生,我們有初為人母的喜悅,也有不知如何去照顧他的無助,感覺他那麼小,剛開始都不敢飽,多虧了有家裡長輩的照顧。孩子滿月之後就是我自己帶孩子了,那時候孩子溢奶,我都擔心,每天都在對著他的粑粑各種研究,毫不誇張的說,孩子拉的粑粑顏色氣味不對了都會擔心,拉的次數多了不行,拉的次數少了也擔心,熬到三個月,我家孩子終於過了小兒腸絞痛,那時候不明原因的哭,哄都哄不住,最後乾脆他哭我也哭,到了後來我才知道三個月之前的寶寶容易腸絞痛。三個月左右就會翻身了,這個時候去那裡都得抱著他,怕他翻了地上,等到五六個月就會坐了,再到八個月左右就會爬了,那個時候就得好好看著了,因為他想去哪裡都可以爬著去了,等到慢慢的會扶著東西站,這個時候可以給他買個護頭的,以免摔到後腦勺,一週左右剛會走,又是各種害,還怕磕到摔到,從一週到兩週現在都是各種淘氣,一會兒都不閒著,除了睡覺真的把我們大人累的夠嗆,但是比起累,孩子有個頭疼感冒是最讓人擔心的,每次我家兒子生病比我自己生病都熬人,最主要的是各種擔心。還有就是我家兒子是十四個月斷奶的,本來我可以讓他再吃一段時間,但是由於我上班,奶水不去以前好了,我家兒子又不好好吃飯,也不喝奶粉,所以狠心斷奶,結果斷奶後什麼奶粉都喝了。還有我家兒子把衣櫃,抽屜東西都拿出來,弄的家裡像菜市場,爬高走低的,這都不是煩惱吧,只要他開心,健康,我就滿足了。所以說我覺得不存在煩惱,因為快樂更多,孩子稍微大點都會逗大人開心呢。我所說的這些就是供大家參考,以為孩子不同,性格不用,還有家庭條件不用,各個時期的煩惱也不同,比如說家庭條件不好的,斷奶後就是煩惱,因為奶粉每個月就得一千多,因人而異,祝我們每個人和自己的寶寶一起成長,快樂相伴。謝謝大家的閱讀。

  • 2 # 芍花鄉人

    0至三歲幼兒的家長現在最大的困擾:第一我覺得是如何儘可能多的陪伴到位。畢竟孩子的心智成長在這段時間裡最重要,比如語言表達,實物的認知,生活中危險源的躲避……這些知識都需要父母幫孩子去認識。第二就是這階段孩子的生病問題。孩子不舒服還是要靠父母多觀察,多留意。生病期間,藥物的使用也要注意。及時就醫,謹遵醫囑。第三,帶上孩子走進大自然,親子游既強身健體,又增加見識,拓寬視野。家長的格局放大孩子的格局。胎教孩子都有反應,真實的生活教育,定會讓孩子心中有愛。

  • 3 # 歡樂成長錄

    首先不請自來,因為我老二今天剛好3歲一個月,回首這三年的養育經驗,真是每一段都有不同的煩惱,養育孩子的過程也真是一段升級打怪的經歷啊。

    0---3歲雖然才短短3年的時間,但對於幼兒來說,這個過程的跨度太大,相差幾個月,可能孩子都有不同的能力和特徵,現在就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來回憶和總結一下自己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最大的煩惱和問題吧。

    0—3個月的孩子

    剛出生到1個月的寶寶,睡眠時間每天大概在20個小時左右,慢慢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三個月的寶寶睡眠時間平均在16—18個小時。所以這段時間的孩子是最好帶的,但也是最難的,主要難在:

    (1)剛晉升為人母的媽媽對於撫育孩子經驗的缺失而導致的害怕;

    (2)嬰兒不會說話,不知道孩子的需求,尤其是面對孩子哭的時候,父母顯得特別的害怕。

    如果父母瞭解此階段孩子的需求基本上就可以度過一個比較輕鬆的3個月,此階段孩子最主要的需求就是:

    (1)滿足他的溫飽問題;

    (2)給他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尤其是孩子哭的時候,大人一定不能坐視不理;

    (3)觀察孩子的膚色和嘴唇,在孩子出生前三個月黃疸是常見的問題,大人可以透過觀察孩子的膚色來判斷;孩子的嘴唇顏色反映了孩子的健康,一般為紅色,如果唇色偏白,或者偏紫,都要及時就醫。

    (4)觀察孩子的大便形狀和氣味可知道孩子的胃腸道。

    3個月——12個月的孩子

    孩子3個月以後,慢慢醒的時間越來越多,行為能力也慢慢的增強,如民間有的小兒生長髮育順口溜:2抬,4翻,6會坐,7滾、8爬,週會走等就要根據孩子的行動發展能力做好防護:

    (1)能放到口裡的小東西或有毒的東西一定要放好,以免孩子放到嘴裡。在1歲的孩子,基本是靠嘴巴來認知世界的,他並不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所以一定要在家裡把諸如小珠子、硬幣等東西收拾好,以免孩子誤食。

    (2)床上安好防護欄,以免孩子摔下床。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睡覺很不老實,經常從床頭滾到床尾,所以當孩子會翻身後,孩子睡得床就需要安好防護欄,以免孩子摔下床。

    (3)孩子的輔食問題。孩子6個月後就需要增加輔食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提前給孩子加輔食,比如我家兩個娃都是在3個月左右開始從蛋黃開始慢慢加,在輔食階段,有兩個問題會困擾父母,一是孩子對輔食是否適應的問題,可以透過觀察孩子的大便來判斷;二是孩子輔食的做法,可以在網上查詢嬰幼兒輔食食譜來做。

    1歲到2歲

    終於過了一歲了,孩子可以慢慢的說話和表達自己了,而且還那麼的可愛,這段時間應該是最好玩的時間了,在此階段,家長特別注意的就是孩子要開始學走路了,所以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安全保障工作,主要是怕摔。同時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提升的特別快,此階段,家長可以教孩子說話,透過不斷地重複來加強。

    2歲到3歲

    從2歲開始,基本上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個叛逆期了,此時的孩子再也不像2歲前的孩子那麼乖巧聽話了,最喜歡說”不“和”我自己來“,同時膽子越來越大,即希望媽媽不要跟著他,摔跤了,還要責怪媽媽沒有照顧好,真是頭疼的很。我就剛剛經歷了這一階段,而且還在持續經歷著,這段時間的問題可以透過以下來解決:

    (1)改命令口吻為商量口氣。我如果要老二做什麼事情用命令口氣說,他肯定不會做,但是如果我需要他一定要做的話,他就會跟我說:你好好跟我說。

    (2)給他更多的選擇,讓他自己做主。

    (3)支援孩子冒險,不干涉,但要時刻保證孩子的安全不受傷,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很會跑了,但又不懂事,怕弄丟。

    (4)給孩子制定規則。此階段的孩子真的是有點討厭,有些事情可以依著孩子,但有的事情一定不行,所以給孩子制定規則,讓孩子知道規則意識很重要。

  • 4 # 魔法天鵝湖

    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一歲基本男寶女寶都一樣,吃好,睡好,玩好就可以了。

    在孩子一歲以後,就不一樣了。我回想了一下我家大寶三歲前遇到的問題,然後,現在小寶面臨的問題,個人覺得不能籠統回答,男寶和女寶遇到的問題其實是有區別,不同寶寶也會有差異。

    曾經“窮養兒子,富養女”一度火熱,從熱度就可以看出,大家在男孩和女孩的養育上還是認同,在養育方式上不一樣。男孩和女孩性格迥異,針對性格特點也需要我們區別對待。

    我就針對我家兩個寶寶在養育他們的過程中,說說我個人遇到的問題吧。

    我家大寶(男孩)遇到的問題

    家有男孩的家長普遍認為男孩比較皮,精力旺盛,只要不睡覺,他永遠充滿活力,手腳不停歇。好奇心強,總愛東摸西摸。

    1、午睡時間不午睡

    那麼,問題就來了,到了午睡時間不午睡,除非真的眼睛困到睜不開了才會眯會,醒了繼續!導致三歲去上幼兒園總是被老師投訴不午睡,經常不能安靜入睡被老師拉到一邊站著看其他小朋友睡覺。

    2、喜歡爭強好勝

    3、膽子太大,不吸取教訓

    一歲多時,學會走路還不是特別穩,不要人扶,非要一個人下樓梯,結果翻下去好幾次,腦門腫個大包,眼淚還沒全乾還要繼續,對他無奈了。

    我家小寶(女孩兩歲多)遇到的問題

    相比大寶,小寶文靜太多了,也沒有她哥哥那麼愛折騰,但很容易生氣,愛哭,更多的希望大人關注自己。

    1、愛哭寶

    哭的原因讓你措手不及,前幾天帶她去圖書看繪本,在講到小熊寶寶的愛好是去等公交車,出門要跟熊媽媽說再見時,她突然大哭了,安靜的圖書館其他看書的人齊刷刷地望向我們。

    她說熊媽媽要跟熊寶寶分開了,覺得很傷心!熊寶寶會想媽媽。分離的焦慮能讓她感同身受。

    2、愛生氣

    相比哥哥,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讓小寶生氣,她會明確告訴你她生氣的原因,還好是很容易自動修復。

    男孩喜歡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女孩更喜歡被所有人關注!三歲前也是有這麼多的困惑,需要我們學習應對措施。

  • 5 # 一諾媽聊育兒

    0-3歲幼兒,這個時間對於幼兒來說,跨度挺大的。我們根據幼兒的特性,分時間段看一看0-3歲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特點和問題。

    1、0-6個月的嬰兒。這個階段嬰兒睡眠時間長,每天能睡16-18個小時。家長除了照顧好嬰兒的飲食、睡眠等,對於孩子的哭訴要求,及時給與迴應。

    嬰兒最開始處於一個混沌、未分化的狀態,他覺得我就是媽媽,媽媽就是我。他和媽媽,構成了一個身體和心理的共同體。同時,嬰兒會覺得我是世界的中心,一切都圍繞著我的意願來運轉。我餓了,我就要趕緊吃到奶,否則就開始憤怒的大哭;我不舒服了,就要趕緊把我弄舒服,否則我也憤怒的大哭。

    0-6個月的嬰兒,媽媽怎麼愛他都不過分。

    2、6個月-1歲的嬰兒。三翻六坐七爬爬,到1歲左右開始學習走路,解放雙腿。

    嬰兒從最開始的口欲期,吃手、所有的東西都塞進嘴裡咀嚼,到開始使用手。抓東西、扔東西、喜歡揉捏軟爛的東西,吃飯時用手抓飯吃。

    童年時期鍛鍊用手非常重要,我們看到,幼兒在反覆重複一個動作很多次,這是兒童自身對於手的練習,就是不斷重複的抓和握。

    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成年人用手顯得很笨拙,不會用手夾圍棋,不會點鈔,不會拴繩索等,這都和他們童年時期這方面的發展和鍛鍊受到阻礙有關係。

    3、1歲-2歲。這個階段孩子學會了走路,開始專門找坑坑窪窪的地方走。等再大一點了,爬坡,走樓梯,倒爬樓梯,爬窗臺、桌子凳子等。這個時候最讓人擔心,害怕磕著了碰著了。

    這是孩子空間敏感期的表現。最早的空間敏感期是這樣的:他首先發現這一物體和那一物體是分離的,因此他喜歡把一些東西從高處撥拉到地上,然後再拿到高處,再撥拉下來。這是孩子最早的對空間的感受。這個感受過去後,孩子就會發現:一個空間的東西能拿出來,外面的東西還能塞進去。所以孩子看見了一個洞洞就很好奇,喜歡把一個東西,甚至手指塞進去。這種活動在孩子一歲左右是特別頻繁。

    接著孩子的空間敏感期繼續發展,開始不斷的壘高,推倒,再壘高,再推倒,這是最典型的感知空間發展的一種能力。接著孩子會喜歡狹小的空間,比如鑽到桌子底下,大衣櫃裡玩。之後對爬到某個高處開始感興趣,然後能力進一步提升,開始喜歡從高處往下跳。這個過程除了孩子在感受空間大小之外,他還在用他的肌肉,他的身體,他的運動覺來感知這個空間多大,多高,多遠。孩子發現這個高度往下跳,心理已經能承受了,就會往下跳。等孩子透過經驗發現對這一個高度能夠把握和承受,接下來會挑戰更高的空間。這為孩子未來的探索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就需要媽媽要有承受危險的心理力量,在孩子身後保護孩子,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嘮叨和限制孩子,從而讓孩子喪失了探索世界的機會。

    4、2歲-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產生,秩序敏感期也會來到。

    (1)自我意識。明確指明“這是我的”,對於爸爸媽媽的話,不管是什麼,都會否定“不”,“不行”。

    孩子透過確認“我的”東西,對大人的說“不”,來進一步深化和感受自我,感受著“我”和“他人”分離的快樂。

    當孩子在家裡時,自我意識還好解決,但是出門了,或者家裡來客人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常常讓家長尷尬。

    比如家裡來小客人了,孩子拒絕分享自己的玩具,小客人碰一下都不行,抱在懷裡說“我的”。這個時候,家長切忌強迫孩子分享,更不能因為自己面子,強行從孩子懷裡拿出玩具給客人玩。

    家長在理解孩子的行為同時,可以想其他辦法解決,比如把兩個孩子分開,各自玩各自的玩具。或者帶小客人和孩子在附近小超市買兩個相同的玩具,每人一個。

    (2)秩序敏感期。孩子秩序敏感期分為三個階段,呈螺旋式上升狀態:第一個階段,為了秩序的破壞而哭鬧,秩序一旦恢復就會平靜下來;第二個階段,為了維護秩序說“不”,自我意識來開始萌芽;第三個階段,為了維護秩序而執拗,秩序一旦破壞,一切都要重來。

    孩子執拗的這個階段是讓人最頭疼的,很多執拗的要求,明明已經發生了並且不可挽回,但是孩子要求剛開始發生的事情要在剛才的時間重新來過。這個時候,家長很容易感覺孩子是“無理取鬧”。

    家長尊重孩子這種生命現象是首要的,所要做的是:

    1、放慢速度,注意觀察和傾聽孩子。

    2、已經發生了,就陪伴孩子,准許孩子把惱怒發洩性的哭出去,把情緒哭出去了,孩子漸漸也會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

    結束語: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除了上述所說的幾個重要階段和特徵,還會有其他各種敏感期,家長在瞭解孩子的同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就會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的各種行為。讓孩子在一個接納、快樂、自由的家庭氛圍下成長,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老婆的生日祝福語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