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父母成長課堂
-
2 # 喬夕書影
1.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為什麼別人總是欺負他,是欺負他一個人,還是有很多孩子被欺負。
如果是很多孩子都被欺負,那欺負同學的孩子肯定是有問題的,家長一定要聯合其他家長,找班主任,跟對方家長談談孩子的教育問題。如果是你家孩子一個人被欺負,就繼續往下看。
2.孩子的性格是否很內向。
一般外向型的孩子膽子都比較大,內向型的孩子由於不怎麼說話,沒有朋友,一直處於孤立狀態,有些同學就會覺得他好欺負。所以家長要多帶孩子參加活動,鼓勵他多交朋友,告訴孩子朋友的重要性。這樣孩子到了學校會交朋友了,每次都是一群人一起玩,就不會老是有人欺負他了。
3.孩子的體格是不是過於弱小。
一般體格比較壯的孩子,很少會被欺負。所以如果孩子比較瘦小,家長要帶著孩子多做運動,增強體質,讓孩子看起來更健康,更Sunny,更靈活。
4.家長是否長期不在身邊
有些孩子因為爸爸媽媽在外工作,長期不能見面,所以非常沒有安全感,被欺負了也不敢跟老師說。家長儘量帶孩子在身邊上學,每天都要跟孩子溝通,問問他在學校的事情,這樣,他就有安全感。畢竟有爸爸媽媽在身邊,他遇到事情也敢找老師,不會默默承受。
5.家長是否喜歡替孩子出頭
從小我們就應該鍛鍊孩子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如果被小朋友欺負,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能害怕,要自己去處理問題,去報告老師,一般幼兒園老師都會教小朋友拉拉小手,重新成為好朋友之類的。但是,如果家長知道了,非要去找對方孩子理論,這樣就扼殺了孩子的天性。所以,當孩子再遇到被欺負的問題時,完全不懂得反抗,等著爸爸媽媽來處理。
6.孩子是否喜歡炫耀
有一種孩子,由於家境好,吃的穿的用的可能都比同學好,平時還喜歡在班級炫耀,這樣就會引起一幫同學看不順眼,就會想法設法欺負他。所以,不管家境是不是好,還是得低調點。讓孩子跟同學融為一體,這樣就會減少被欺負的機率。
-
3 # 星主說教育
不同家長,不同性格,不同的處理方式。這裡我提供我的處理方式,僅供題主參考。
如果我的孩子在學校老被同學欺負,首先,我會安撫他的情緒,因為我知道在學校老被欺負,孩子的內心肯定很無助、很無奈,也很委屈。
然後,我會問他,對方為什麼欺負你。如果是因為他先去招惹人家,或者嘴賤冒犯了人家,導致老是被打,那麼我會告訴他,以後不要再這樣做,不然被欺負,也是你自己惹的禍端,要自己承受。
當然如果他是無辜的,是無緣無故被欺負。那麼,我會問他“老師管不管”,如果老師不管,或者管了不管用,那麼我會繼續問他“打不打得過”,如果他打得過,我會跟他說:“你可以打回去,不需要往死裡打,只要把對方制服就行。如果打不過,沒事,這事爸媽替你解決。”
之後,我會先找欺負人的孩子父母談一下。如果他們通情達理且保證會好好教育孩子,那麼這事也就過了。但是如果他們的孩子依然欺負我的孩子,我會給對方父母警告“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負我們孩子,如果你們父母管教無效,那麼為了我孩子的身心安全,我只能自己找你們孩子談談了。”
一般這麼做之後,父母擔心自家孩子被報復,肯定會好好教育孩子的。如果他們家孩子管教不聽,就是熊到不行。那麼我只能替我孩子去管教他了,當然不會打他,畢竟是做教育行業的,所以我到這一步的處理方式依然會比較溫和。
我會到學校找那個孩子,一般孩子看到自己長期負的人的父母出現,肯定警惕性會變高,內心也多少會有點恐懼。所以,我會先找這個孩子談一下,問他為什麼要欺負我孩子。我會先聽他解釋和態度再考慮如何處理。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這麼做太溫和,沒有效果。其實實踐起來,你會發現效果挺不錯。之前我侄女在學校老被欺負,她父母實在忙得沒時間,所以是我去學校幫她處理的。我找那個孩子談之後,他說這麼做並不是討厭侄女,而是因為他成績不好,想在班上找存在感,侄女又比較瘦小。後來,我和他說以後不可以再這樣,孩子挺配合的,沒再欺負過侄女。當然,之後我侄女就學跆拳道了,太瘦小容易被當軟柿子,所以只能學習自我保護之道了。
最後,希望學校能多給孩子們普及校園欺負欺凌同學的法律知識,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欺負同學,都是不被社會所容許的。也希望家長們管教好自己的小孩,否則,如果遇到偏激的家長,孩子什麼下場真的很難想象。
————————
-
4 # 文道老師
兒子在學校老是被欺負,這個問題對孩子被欺負的家長們來說確實很惱火,真要欺負過頭了,甚至想把對方孩子抓來爆打一番,可是又不能這樣做,這個確實苦惱,折騰著想,到底怎麼辦才好?
剛看了歌手兼演員陳坤自述他小時候被欺負的故事。陳坤因為小時候父母離婚了,小夥伴們看不起他,經常欺負他,加上生活的艱苦讓他的童年充滿痛苦。北京的高樓的夜晚讓他有了夢想。透過努力現在演藝圈算是小有名氣了。
為什麼要說陳坤的故事呢?彷彿我們看到一個弱小孤獨孩子樣子,被欺負,摔倒了,但又勇敢站起來的背影。
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被欺負未嘗不是件好事,它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強大起來,學會更勇敢去面對欺壓和不公平。家長肯定都希望自己孩子有堅強勇敢的氣質,這個是家長沒辦法教給他的。
孩子如果老是被欺負有一種可能是他的性格顯得懦弱,怕事。透過孩子自己受挫折,受委屈,受甚至是受欺負的遭遇,然後才能勇敢去面對去抗爭,長大以後才能變得強大。
因為越是怕事,這樣欺壓行為就越會發生,很多孩子欺負他人也都是撿軟柿子的。所以遇到孩子被欺負,家長應當先教會孩子對不公平的對待堅決反對,鼓勵孩子對待欺壓行為勇敢反抗。培養孩子堅強的品格。
遇到這樣情況,作為家長當然不能意氣用事把對方孩子爆打一頓,不但無助事情解決,而且是違法的。當然也可以和對方孩子家長溝通,爭取他們對自己孩子多加管教,杜絕欺壓行為。
所以。當自己孩子一直被欺負,家長正確做法就是鼓勵孩子敢於抗爭,勇敢面對。同時尋求幫助,杜絕此類現象發生。
-
5 # 一凡親子教育
我最近正好看了一檔採訪節目,節目中,演員霍思燕談兒子嗯哼被同學欺負時,她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家長學習。
霍思燕的做法就是:用理智戰勝情緒!
霍思燕說:
“當時知道嗯哼被欺負時,我要說‘打回去’這話已經到嘴邊,又咽下去了。” “因為沒有親眼目睹,不能斷定對方小孩有問題,這樣對另一個小孩也不公平。” “不一定要批評那個孩子,小男孩之間的打打鬧鬧也是正常的。”其實,霍思燕聽到兒子被打,也很生氣,可還是耐心地瞭解具體情況,堅持用理智戰勝了情緒,家長的理智比教孩子“打回去”更重要!
幾乎所有家長都會碰到這個問題:當孩子被欺負了,父母該怎麼辦?
01.“打回去”不是目的,關鍵要理性解決問題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
“肯定要打回去!孩子不能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防止孩子被欺負,也是父母要教會的問題。”專家都這樣說了,很多家長於是堅決支援孩子打回去。
今年5月,上饒小學一名小學三年級女生的爸爸刺死了同班另一位男生。起因是男生涉嫌在校霸凌這位女生。
這位父親的衝動,使原來的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而這位父親的女兒也成了罪犯的孩子,沒有比這更糟的處理辦法了。
其實,專家支援“打回去”,並不是讓你替孩子“拼死報仇”,而是有勇氣去迴應,讓欺凌者知道你並不是好欺負。
很多家長都誤解了專家的話。
可是失去了理智,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家長正確的積極的教育和干預,會很大程度上幫助孩子解決行為問題以及心理障礙。
02.傾聽孩子的心聲,做孩子最堅實的後盾一位朋友分享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她說,小時候,經常被同學欺負,每次回家和媽媽說,她都會說那樣一句話:
“為啥他欺負你不欺負別人”。 “挨欺負了就打回去,別回家上我這哭!”家長一次又一次的漠視,讓她養成了什麼也不願和人說的性格。
其實,有這樣經歷的人很多。
當孩子們向他們求助時,經常會家長無情懟回來,讓孩子更加無助。
伊能靜曾說:
“請你一定要成為孩子內心可以依靠的父母,當孩子被欺負、霸凌傷害時願意跟你傾訴,你才不會養出一個因為壓抑而傷害他人的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孩子強有力的後盾,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父母永遠站在你後面。
父母的支援,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力量,也就不畏懼面對來自別人的傷害。
03.教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大聲說出來。當孩子被打被欺負時,德國是不提倡家長教孩子打回去的。
試想,如果孩子發現打回去很有效,每次只要打回去,別的小朋友就不敢打他搶他的玩具了,那這個孩子以後一生都要靠暴力來解決問題嗎?
家長平時在家裡要多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允許和尊重孩子說不的權利。
被打了,要大聲對打人者說:
停!你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我不允許你打我!
玩具被搶了,要大聲對搶玩具者說:
不!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搶!請立刻把玩具還給我!
同時配合使用「停」的手勢,表示啟動自我防禦。
在被侵犯的第一時間,堅定而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讓欺負人者感到這人不好惹,還是算了吧,可使孩子免受再次侵犯。
04. 向他人求助。如果還不能解決問題,就要鼓勵孩子去向老師、家長或朋友求助了。
告訴孩子,向別人求助並不丟臉,而是一個好方法。
有時候,對很多小孩子來說,大部分的暴力行為可能都是因為不當的表達方式引起的,所以幫助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是解決暴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考驗,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父母的懷抱。
家長們能做的,就是在孩子還未長大的時候,教給他們獨立面對未來的智慧和勇氣。
所以,當孩子被欺負時,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問題,給予孩子足夠信心,讓孩子有敢於反抗的勇氣;同時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讓他學會如何應對發生的問題,學會保護自己,以後才能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
回覆列表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我們的孩子應該怎樣避免?
校園欺凌是學校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備受各界關注,每一次事件的爆發都牽動著家長脆弱的神經。校園欺凌具有頻發性、反覆性的特點,如果處理不當還會引發群體性事件,對被欺凌者造成財產損失或嚴重的精神損害。拋開教育系統的因素,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如何教導孩子,避免校園暴力。
一、預防為主,學會保護自己。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叫做“破窗效應”。大概意思是一輛車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復,很快其它窗戶也會被打破。校園欺凌也是一樣,如果被欺凌者在被欺負之後不反抗,施暴者就會嚐到“甜頭”,從而得寸進尺。面對校園欺凌事件,家長和老師要做到防微杜漸,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當事件發生時,也要教給孩子學會反抗。
校園欺凌是一個機率性事件,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對待這類事件應以預防為主。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不給施暴者可乘之機。
1謹慎交友,不卑不亢有原則。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學校存在管理弊病,就給了校園欺凌事件生長的土壤。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遠離施暴者,不和欺負同學的人做朋友。在與同學的交往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不懦弱。
2不做“老好人”,要學會說“不”。
校園欺凌往往是從一件小事開始的,施暴者很聰明,透過觀察後才會選擇施暴物件。一次不情願的借橡皮也許就是校園欺凌發生的導火索。家長要教會孩子說“不”,不做任人宰割的“老好人”。施暴者看到這人不好惹往往就會主動退縮。
3打破沉默,家長要經常和孩子交流,發現苗頭及時掐滅。
校園欺凌之所以會成為棘手事件,是因為很多孩子在面對它的時候選擇了沉默。家長要為孩子的成長多操一份心,經常和孩子交流,一旦發現有校園欺凌的苗頭,必須把它扼殺在搖籃裡。
二、要有面對“惡”的勇氣,據理還擊。人性有“惡”的一面,校園欺凌施暴者將人性惡的一面展現在同學面前。他們內心往往是脆弱的,希望透過暴力手段獲得滿足感。當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家長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對這種人性的“惡”。
1不畏懼“惡”,正當防衛不犯法,萬不得已就打回去。
告訴自己的孩子,無論道德還是法律,都在提倡人性的“善”,打擊人性的“惡”。當校園欺凌發生在自己的頭上,大不了打一架,讓施暴者嚐到苦頭,記住自己不是好惹的。
2加強體育鍛煉,培養孩子的自信、勇敢。
校園欺凌多發生在小年紀班級,很多孩子因為體格瘦小遭到施暴者欺負。家長要督促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體質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和勇氣也就上來了。當校園欺凌發生,那些施暴者也會敬而遠之,不敢再造次。
3實在不行,就給孩子轉學換一個環境。
我們是不能改變環境的,但是可以選擇環境。要知道,童年對一個人的一生具有巨大的影響。當校園欺凌發生了,家長要果斷權衡利弊,如果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為了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就要給孩子換一個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