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奶粉的搬運工
-
2 # 藍本動漫
“莊家子爵之人,何如胠篋?”
“夾篋腋下奔波也....哈哈....”
“唓....望族一場富貴夢,月色真美誘惑矣!”
“彼竊鉤者誅,何解乎?“
”唔....此取帶人之,乃鉤心鬥角也。”
“互相要解交角時,何解竊賊誅之焉?”
“相互之間耗失,散亂力氣殆盡也!”
“莊家子爵之人,不宜之論角鬥矣。”
“一旦遇見同等相爭,必誅一人一半責任也。”
“那麼....竊國者為諸侯,又何如乎?”
“取祚人了位等,如田得之輩窺齊也。”
“窺齊乎?....何必自相殘殺焉?”
“人心叵測自古有之,而鬱郁不得志矣。”
“殷殷教誨難如意,久而後繼無人問津矣。”
“這個嘛....因人施教成事不足,而敗事有餘矣。”
“逐己不思進取心,何佔他人益生菌乎?”
“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非也,非也,非也...君不知仁義在乎?.”
“莫非....諸侯之門易進乎?”
“君豈不仁不義,而苟且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矣!”
“也是啊!....不仁不義難存活也!”
“嗯!....此子必死無疑也!”
“嗯!必死無疑....”
-
3 # 腦洞趣味歷史
《莊子·胠篋》一篇對禮法、仁義、聖人之道的批判到了很激烈地程度,莊子明確表達了自己推崇遠古部落時期“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生活時期的想法。
在這篇文章中,莊子大量採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自己的觀點,以“鉤”對比“國”,這兩樣一輕一重的存在,立馬就顯現出了鮮明地層次感。
偷竊腰帶環鉤之類小東西的人受到刑罰的懲處,而竊取國家的人卻成為了諸侯。
《莊子·胠篋》: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這句對比一出,立馬引出一句設問出來,濃濃地諷刺感浮於眼前。對於百姓的錯,諸侯用刑罰來施加於他,而當有人竊取了諸侯的位置,成為了新的諸侯,其他諸侯卻沒有人站出來懲罰他。對於,這種有階級雙標的仁義,莊子忍不住諷刺一句:原來仁義只存在於諸侯之間,民眾得到的卻是刑罰和壓迫,這不就是竊取了仁義來嚴於他人,而寬於對己嗎?
那麼,莊子為何會如此抨擊聖人之言,而說諸侯竊之呢?
這就要談到齊國田氏歷經八代,竊取齊國的故事了。
齊景公時,朝政腐敗,民眾對於公族的統治極為不滿。這個時候,田乞就看到了機會,他用大斗給民眾借出糧食、小鬥回收,這樣一來,百姓在田氏處獲得了利益。遺落在外的齊國民眾回國的如流水那般,田氏利用大小斗的技巧,增加了領地居民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
到田常那一代,田氏的野心已經十分明顯,他在多次要求簡公擴大他的封地無果後。為了篡奪齊國的權力,就設計把鮑氏、晏氏、監止他們所屬的力量派去進攻魯國。
由於子貢的謀劃下,齊國軍隊大受損失,田常便藉機殺死了國內有名望的公族,並且立了傀儡齊平公。田常在這個時候,封地已經比齊平公還大,他在生活上也是非常奢靡。
到了齊康公時期,田和正式把齊康公放逐到海邊的一座小城裡,自己透過魏文王向周天子申請取代姜氏成為了齊王。
而其它諸侯,對於這件事情很曖昧,小的國家不敢說,大的國家又不願去招惹強齊。在莊子看來,齊國是姜太公的後代,用的是聖人之法治國,而田氏代齊諸侯竟然認同了。田氏竊取齊國後,把齊國原本的治國方法繼續延續下去,用聖人之法治國。
莊子很失望,他認清了一件事情,禮法、仁義、聖人之言只是當時社會約束、管理民眾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真正去在乎那些言論。
善良的人依照聖人之法行事,而受到惡人侵害,小的惡人被懲罰,而大的惡人被縱容。
表面上莊子是在批判聖人,實則是在諷刺當時的統治者如同竊賊、大盜,大盜竊人財物、殺數人性命,而諸侯竊天下,用仁義殺人。
莊子批判仁義、聖人就如同康德批判世人把勇敢當做美德一樣,強盜是勇敢地,可他卻不是善良地。
-
4 # 君子拙
莊子是戰國時期人,彼時諸侯兼併,群狼逐肉,有何仁義可言?莊子所謂“諸侯之門仁義存焉”不過是講反話,更具諷刺意味。
世道歷來如此,竊鉤事雖小,畢竟是違紀犯禁,法所不容,何況彼時諸侯國中苛法暴政比比皆是,輕罪課以重罰的事並不鮮見。而竊國事雖大,但已得權柄重器,有道是槍桿子裡出政權,成王敗寇,既然成功竊取,位居人王,在名為法治實為人治的舊社會又有誰能治他的罪?因此,莊子之言看似憤激,其實句句屬實。
上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道家其實並不倡導仁義。老莊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他們認為只有無道的社會才大力提倡仁義,只有在沒有仁義可言的社會群體中,仁義才顯得可貴,所以《道德經》裡講“大道廢,仁義出”、“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
5 # 莉莉安楊女士
竊鉤者也想竊國呀。竊國者不想竊鉤嘛。老莊神癲癲比得上濟公活佛嗎?什麼事都有個原因。不究因只念果,老莊餓死的嗎?老婆累死了,你偷偷樂就行了,還敲鑼錘鼓?說你什麼好?
-
6 # 思想空間
這句話的意思是:那些竊取他人衣服上帶鉤的小偷小摸之人,逮住了一定要判死刑;但是那些竊國大盜之人最後卻成為稱霸一方諸侯,沒有誰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相反,在竊國大盜成為諸侯之後,他們卻對百姓大講仁義道德,還要老百姓遵紀守法。
為何稱老莊哲學?是因為中國只有老子、莊子才是真正的哲學大家,而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是治國之道與做人之道的倫理學但不是哲學,最多隻能說孔孟蘊含有哲學思想。歷代統治者推崇孔孟之道而對老莊哲學存而不用,是因為儒家學說對統治者統治百姓治理國家有利,而老莊哲學卻常常毫不留情的揭開統治者統治百姓的真面目。
一、正義的有限性
正義到底是什麼?這世界上有人企圖將他說清楚,但實際上至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講出人人滿意的答案。因為正義在人心中就是個觀念性的東西,而且只有抽象的正義,具體到個人、群體、社會與國家,正義就處於動態變化之中。也就是說,正義也不是絕對的正義。為什麼?因為對於個體的小偷來說,受到法律的懲罰是正義的要求,但對竊取國家的大盜來說,按照抽象的正義要求當然也要受到懲罰,但是大家發現沒有,世界上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就沒有一條法律將竊國的行為定義為盜竊,也就是法律根本就無法定義這種行為的性質。為什麼不能定義這種行為?因為竊國者已經變成了統治者,法律就是統治者制定的,在一般人認為不正義的行為,在統治者看來很正義,可見正義更多就是主觀感受,世界上就不存在具有普遍意義的正義。
二、正義的可執行性
世界上就是大家都認為正義凜然的滿滿正能量的行為,也不見得有可執行性,未必就行得通。
生活中我們見到一大個子欺負一小個子,大個子將小個子痛打(假設大個子根本就沒有任何痛打小個子的理由),你想上前見義勇為制止大個子實施正義的行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你得掂量一下有否制止大個子的力量,否則不僅自己不能制止,反而會被大個子痛打一頓。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講,除了義憤,你會油然而生一個感慨——原來這世界光有正義感遠遠不夠,要主持公道,還得有實力,有正義的地方是靠實力維持的。猶如當今世界的老大美國,到處以“正義”之名主持“正義”,那背後是以響噹噹的雄厚國力為支撐的。
三、正義與利益
正義也有大正義與小正義之分。當正義遇上利益,我們不能簡單的說必須要利益讓位於正義才符合正義。正義既然是一種價值,就可以用來衡量。當正義的價值小於某種利益時,人們就會選擇擁抱利益而不顧正義,這時的利益有可能就不再是單純的利益而演變為正義。以上面莊子這段被認為極為深刻的話為例:與竊鉤者被誅比起來,竊國者更應該千刀萬剮。問題是被殺的竊鉤者是少數人,不會帶來國家的動亂;而如果要以正義的名義對竊國者誅殺,不要說是否有可能,就是有可能,也要涉及到一批成千上萬的利益階層,搞得不好要動搖國本,這時維護了統治者的利益,也就維護了國家與人民的利益,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就演變成了正義行為。我想稍有頭腦的人如果來處理此類事情,也會衡量一下在“竊鉤者與竊侯者”之中作如何處理。
同樣的道理,歷史上不乏“非正義之師”攻打“正義之師”最後致使“正義之師”落敗,“非正義之師”得到天下的例子。這時縱使有天大的不平與不公,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順從,無他,老百姓最終用腳趾頭在正義與利益之間作出了利益選擇。
四、德位相配與德位不配
理想的統治者當然應該是德才兼備,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這世界德才兼備的統治者也是稀缺資源。如果是一個竊國者竊取的是一個無德無才,德位不配之人的君主位子,而竊國者僅僅在竊國這一點上有汙點,其他方面遠勝於前者,這樣的竊國者倒是人民之福,一味的以所謂的正義與道德之名指責竊國者倒是真正的腐儒了。
對於德位不配的君主,中國曆來就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說法。孟子主張仁政與德政,得仁者在高位最理想。“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但偏偏又無德無仁之人身在君位,這時人民該如何處理呢?孟子主張:若君主無道無德,人民可以起來造反推翻這種德不配位的統治者。孟子承認“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但“不仁而得天下者,未知有也。”意思是:沒有仁德之人可能透過武力或者篡位得到國君之位,但要得到天下百姓的人心則不可能,可見孟子認為人心才是國君君位能否長久的根本原因,至於竊國之君,古已有之,不必計較,關鍵是君王竊國之後要實行仁政德政,有利於國家與百姓。
統治者的德有私德與公德之分。能把國家治理好,社會秩序好,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大德。至於統治者的私德,君王也就像普通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各種無德之事肯定少不了,對此我們不必苛求。
-
7 # 聾王異史
思想家不靠譜,別聽他們瞎咧咧,他們的腦洞很大,但這些洞裡的東東西基本沒用,蒼白地去譴責一下封建統治者的仁義道德,只會消耗能量,最後餓死在廁茅。
小偷偷了個衣服上小鉤子,可能被砍頭;竊取國家的人,卻當了諸侯。這就是封建社會的狀況,也是能引起大家共鳴的事情,但是老莊在喊話的時候,忘記了前提,這些制度是誰定的?這些嚴苛的法律,正是那些竊國者定的,他們站在政治的最高層,用自己的仁義道德觀,制定符合自己利益法律,用國家工具維護自己的利益。
想改變這種不合理,不是每天給統治者上課,告訴他你們的道德觀是違背窮苦大眾的利益的,你們不要去爭奪什麼權利,多想著和諧社會,為百姓福利著想。這不是與虎謀食嗎?我估計他得到的輕則一頓亂棍,重則五馬分屍,餓死是統治者給他面子了。
高大上的理論也不是給老百姓講的,社會制度不會平啊,那些王侯貴族為了個人的利益盜取了國家權利,大家卻因為撿了一節繩子被折磨死。老莊用唾沫星子淹死蒼蠅也沒啥用,老百姓沒有半點辦法,只能增加社會負能量。
要想改變現實,就必改變封建制度,紙上談兵屁事不頂,要玩就得來真格的。
百姓需要的是陳勝吳廣,而不是噴子老莊。
-
8 # 彼何人哉
名利就是用來騙人的。
佔據道德制高點就可以師出有名,有名就可以奪利。爭名奪利的道道就多了不好細說。
但是,命裡有時終會有,命裡無時你可莫強求。得與不得命先喪,夢幻泡影哪來的真。
所以,道家說修真,修真就得覺假。有了真假落兩邊,是非不斷。
佛家論心不論事,明心見性轉變的是念頭,心裡乾淨了無我無私,哪裡都是極樂世界。
回覆列表
那些小偷小摸的人被逮到了一定回按律治罪,罪行嚴重的甚至還要判死刑。但是那些大偷大到偷竊整個國家的人則不但不會被治罪,而且還能成為諸侯稱霸一方,受世人景仰。
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引申義為現實是虛偽的。
這句話否定聖人之道,體現的是道家思想。
所謂的「竊國」,是指“田成子殺齊君而盜其國”。田成子,就是田恆,原是齊國大夫,魯哀公14年,田恆先殺了齊簡公,後來到了他的曾孫子田和,再把齊康公驅逐到海上,自立為齊侯。莊子看到這段歷史,認為田恆他們一夥人所竊的,不止齊國而已,還包括建立齊國的「聖人之道」,而且最終還是利用這個「聖人之道」,來守護他們竊得的戰利品。所以莊子認為,那些公認為聰明的人,把財物緊密封鎖在箱子、袋子及櫃子裡,正好方便大盜來搬取;而「聖人之道」普流人世,適可被大盜利用來美化掩飾其為非作歹的事實,故曰:「世俗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
聖人告誡我們,不可以貪圖不義之財,因此對於那些偷竊諸如腰帶這種不值錢東西的人,必須加以處罰(竊鉤者誅);但聖人同時也表示,要順天應人、弔民伐罪,因此「竊國」成功的人,都可以用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當作藉口,建立並維繫他所竊得之物。始曰:“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如果說,昔時是以聖人之道治天下,今日是以法律制度定紛爭,則莊子學說在今日所指出的,不正就是法律制度本身的侷限性嗎?法律可以懲奸罰惡,是否也必定會讓那些鑽營的人利用來為非作歹?證券交易制度可以發展社會經濟,是否也必將成為那些機巧的人詐取不正利益的幫兇?以莊子的觀點,一切法律典籍、制度存在,必定是粗粒度的,且有其侷限性。 所以,在法律的基礎上,必須要施以道德培養, 才能促進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