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詩似看山不喜平!

    詩歌,首先是一曲音樂。

    格律,是為了產生節奏。

    音樂,有抑揚頓挫,急緩尖平、輕重清濁之分,從《詩經》中的那些代表作看,我們都可以看到古代人們為了產生民歌的節奏之美而進行的多次的藝術加工。

    其實,平仄搭配從《詩經》裡就開始了,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比如“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比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詩經》還裡有大量的排比,而排比的功能同樣是在吟唱中製造出鮮明的語氣感和發音節奏。戰國時期也是如此,比如《高唐賦》“箕踵漫衍,芳草羅生。秋蘭茝蕙,江離載菁”,到了漢樂府這種越來越清晰的節奏感已經成為樂府官員的首先標準。

    因為當時所有的詩,都是歌!或者都可以自帶音樂效果。不僅如此,盛行於漢朝的賦同樣也要考究平仄的搭配。初唐那一首驚豔千古的《騰王閣序》裡“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這不也是平仄對偶相互疊加麼?

    吟詩,詠和,吟唱,朗誦。無論是吟,還是詠,或是誦,都強調的是聲調的揚抑變化,而這種變化的原理就是平仄組合。

    沒有節奏感的音樂不是音樂。

    沒有平仄組合的詩歌不是詩詞。

    平仄組合就是格律。

    我們常說,格律的起源是在南北朝,其實不然。格律的皺形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但卻沒有一個人進行系統的整理和分析。直到沈約和謝朓,為格律總結出了一套規則。這套規律極為簡單,並且得到了當世及後世人的認同。

    格律不是規則,而是規律。而這個規律若是追溯源頭,應當是《周易》中的平衡原理,比如“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平與仄,實際上可以理解為陰與陽,黑與白,男與女,天與地,或者是計算領域中的1和0。

    我們不能認定只有近體詩的平仄格律才可以產生音樂美,但是絕對不能否認,這種辦法可卻是最簡單也最合理更是最妥貼的。從南北朝到新中國,無數天縱共才的詩人、詞人、偉人都心甘情願地遵循這個規律。從來沒有認為可以另行總結出一套更加適用於詩歌的節奏規律。

    哪怕是現代詩,也是講究平仄組合的,尤其是走在前面的臺灣詩歌,更是如此。

    哪怕是外文詩,更是講究平仄組合(外華人不叫格律,叫音節音步),比詩詞的要求都可苛刻。

    語言文字存在國界之分,但詩歌格律卻是息息相通的。

    因此,如果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產生樂感的方法,就不要異想天開去地吃天鵝肉了。

  • 2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格律詩只宜賞習,不宜推廣,它也該進墳墓了,自由體詩,是中國詩的未來方向)

    ————:

    未來之路必是死,先前已經是曾經。

    格律詩詞遺留在,只宜賞習不宜行。

  • 3 # 老街味道

    問題:詩詞格律因何存在,流傳後世的呢?請眾發表感想,活躍思路?

    前言

    詩詞格律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後來的讀者隨便杜撰的。其實也像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一樣,也是經過漫長演變,逐步形成了的一套規則。格律詩有四個要素:

    平仄、押韻、對仗、黏連。

    這四個要素不是一起出現的,而是經過了多少代詩人的探討、取捨、實踐以後,在初唐時才形成了嚴密的規則,並且被納入了 考據考試中。這就是格律詩長期存在的原因之一。老街在 下面分開講一講這四個方面的起源與發展到成熟的過程。

    一、押韻

    1、隋朝以前的押韻 用口語

    詩歌自古以來就是押韻的,大家看看距離我們如此遙遠的《詩經》,其中的大多數詩讀起來還是押韻的,雖然現代的發音字義與古代有很多不同,但是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就這麼一代代傳承下來,我們依然可以閱讀和欣賞。

    下面看看詩經中《關 雎 》的押韻: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第一句押韻,【下平十一尤】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押入聲韻 ,得、側【入聲十三職】、服【入聲一屋】

    《世說新語》裡記載曹植七步成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押的是入聲:汁、泣、急。在後來的平水韻中這三個字都在入聲十四緝中。先秦的詩歌和魏晉的詩歌,能夠符合宋朝的平水韻。可見隋朝陸法言他們編制的《切韻》不是憑空杜撰的,是各位大學者總結當時人們的口音而來。

    這種音韻系統一直流傳到今天,讓我們如今閱讀古詩的時候,仍舊可以體驗到古人的韻味。

    2、隋朝以後的押韻 用韻書

    韻書類似於當時標準普通話發音,在韻書出現的當時,各地方音就不可能與韻書完全一樣。隨著歷史的變化,官方發音也漸漸變化,例如宋朝個別字的平仄就和唐朝不一樣,更不要說取消了入聲的元朝和清朝了。

    但是詩人一直是用《切韻》的音韻系統 。從切韻、唐韻、廣韻到平水韻,後來填詞用的《詞林正韻》,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二、對仗 的前世今生

    1、漢朝以前的對仗

    對仗也很早就出現在文學作品中例如詩經中:

    "昔我往矣,揚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這是我們後來說的扇面對,這種對仗很像宋詞裡的對仗,平仄不是很嚴格 ,例如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

    又如《易經》也有對仗,可以有重複字: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漢朝《古詩十九首》中兩組對仗: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漢代的賦體駢文應採用了大量的對仗, 賈誼《鵩鳥賦》:

    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對仗

    魏晉南北朝時期,詩人們對仗也不少,曹操: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陶淵明:

    “豫章抗高門,重華固靈墳。流淚抱中嘆,傾耳聽司晨。”

    謝靈運是個對仗狂魔,整首詩幾乎都是對仗,《登江中孤嶼》: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亂流趨孤嶼,孤嶼媚中川。雲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

    3、早期對仗的特點

    總結這些對仗與近體詩的區別是:可以有重複字,因為詩人們還不知道四聲,所以平仄不相對,有個別平仄相對的也是無意巧合,例如《世說新語排調》記載的一個故事:

    荀鳴鶴、陸士龍二人未相識,俱會張茂先坐。張令共語。以其並有大才,可勿作常語。陸舉手曰:“雲間陸士龍。”荀答曰:“日下荀鳴鶴。”“雲間陸士龍”對“日下荀鳴鶴。“

    是完全近體詩平仄相對,

    “ 平平仄仄平”對“仄仄平平仄”。上下聯反過來,就是標準的格律詩對仗。三、平仄與四聲

    1、沈約與四聲

    到了南齊永明時期,沈約等人發現了四聲的區別,開始有了平仄的概念。齊梁以後的詩人作詩,開始注意平仄的相對,而且格律詩的句式漸漸成型。

    奠定了唐朝近體詩對仗的規則,上聯仄收,下聯平收,上下聯平仄要相對,避免重複字。 下面這首《銅雀妓》是南梁詩人何遜品,完全是近體詩的對仗了:

    秋風木葉落。蕭瑟管絃清。望陵歌對酒。向帳舞空城。寂寂簷宇曠。飄飄帷幔輕。曲終相顧起。日暮松柏聲。

    前二聯都是平平中仄仄,對中仄仄平平;第三聯是仄仄平平仄對平平中仄平;第四聯不對仗。

    問題就是,這時期的大部分探索期的“格律詩”都有失黏現象。雖然也有完全標準的格律詩,但應該是詩人不經意之間的作品。

    四、黏連的定型

    1、黏連的規則

    近體詩的”黏連“規則在初唐才確定下來,並應用到科舉考試中。黏連是相鄰的兩聯之間的規則,第一聯的下聯第2個字必須可第二聯上聯的第2個字平仄相同,例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身是飄蓬子,心如劫後灰。惟憐樓上月,猶是故鄉來。

    因為第一字會有可平可仄的情況,所以粘連標準是第2個字必須相同,例如這四句詩,第二句的”如“和第三句的”憐,“必須都是平聲或者都是仄聲,否則就是失黏。

    2、南北朝符合黏連的格律詩

    黏連在南北朝已經有人無意識間做到了, 陰鏗這首詩就合乎後來科考的排律規則,對仗,平仄,粘連,押韻無一處錯誤。《新成安樂宮》

    新宮實壯哉,雲裡望樓臺。迢遞翔鵾仰,連翩賀燕來。重櫩寒霧宿,丹井夏蓮開。砌石披新錦,梁花畫早梅。欲知安樂盛,歌管雜塵埃。

    3、上官體與元兢《詩髓腦》

    初唐上官儀的詩頗受推崇,這種“綺錯婉媚”的詩體被稱為上官體。 這一群體中有一個小官名叫元兢(元思敬),他的書《詩髓腦》因為傳到日本儲存至今。 這個人可能是有記載的第一個明確提出換頭(黏連)的人。 蓬州野望(唐·元兢):

    飄颻宕渠域,曠望蜀門隈。水共三巴遠,山隨八陣開。橋形疑漢接,石勢似煙回。欲下他鄉淚,猿聲幾處催。

    後來上官儀與兒子上官庭芝一同被處死 ,元兢沒有什麼權勢和聲望,似乎上官體的理論研究並沒有發揚光大。

    4、杜審言、沈宋與科舉

    在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群星輩出,最有名的有文章四友和沈宋二人。胡應麟在《詩藪》中寫到:

    “初唐五言亦未超然。二體之妙,杜審言實為首倡。”

    在這一時期近體詩的規則(包括黏連)完全確定下來,並且被應用到了科舉進士的考試中。

    沈佺期《雜詩三首·其三》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裡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結束語

    從詩經開始,經歷了秦漢魏晉南北朝,在一代代文人的探索之中,押韻、對仗、平仄、黏連逐步在初唐健全。近體詩雖然在南北朝後期有符合格律標準的詩作,但是在唐朝才具有完備的理論基礎,特別是科舉考試必考格律詩的創作,因此詩也在唐朝達到了頂峰的頂峰。

  • 4 # ……

    什麼叫詩詩就是詩言志在胸為志出口為詩詩詞也就是中華民族的文明文化的表現詩亦可歌也可詠也亦是詩就必定有一定的規據古人說的好什麼事情沒有規據不成方圓但學詩必須有雄厚的文字基礎別為了趕時趨亂芋充數當然也可以當作文字遊戲來排解自己的酸甜苦辣呀

  • 5 # 北山釣者

    研究唐詩格律,有個尷尬的現象,律詩之神品大都產生在盛唐,其時名家輩出,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五律格調天才縱逸,不同凡響。然而這些律詩平仄很多不合後人推斷的平仄格式,尤其崔顥寫《黃鶴樓》,好像根本沒有一套平仄格式在束縛他,清代以往,對此現象並無二語,習以為常。然而今人由於只讀過王力《詩詞格律》,便覺得這種現象匪夷所思,於是作出各種猜測,有的說當時格律還沒有成熟,有的說是齊梁以來過度講究聲病而出現的逆反,有的說李白才大不為律縛,孟浩然久居鄉野不知律嚴,杜甫合格律詩做的厭倦了故意搞些拗律。其中較流行的觀點是說盛唐時格律還沒有成熟,到中唐以後才成熟。

    對於這種荒誕不經的“格律成熟觀”,也不能嗤之以鼻,需要找些材料來批駁。

    一個材料是古來都認為格律為沈宋制定,《新唐書·文藝·宋之問傳》說:魏建安後迄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全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按金築子先生的說法(也是大部分人的看法),就是沈宋之前格律一直定不了型(詩律屢變),到沈宋才發現了象竹節蟲一樣的世間之妙節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沈宋是初唐人,何以初唐制定的格律,到中唐才成熟?

    另一個材料說明,格律的定型和科舉考試是密切相關的,沈宋做考官時,把當時流行的調聲法作為試帖詩判卷規則,並把這種調聲的新體詩定名為“律詩”,律是法律的意思,也就是國家規定的詩,唐代法律名稱有律、令、格、式四種。要在世間找到一種最完美的音樂是不可能的,軍隊天天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並不是說這歌是最美的,而是國家規定的。齊梁到初唐是詩格聲律探討的一個黃金時期,對當時盛況的描述是:“魏建安後迄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沈侯,劉善之後,王,皎,崔,元之前,盛談四聲,爭吐病犯,黃卷溢篋,緗帙滿車”,“顒、約已降,兢、融以往,聲譜之論鬱起,病犯之名爭興;家制格式,人談疾累”。面對如此風起雲湧,百家爭鳴的聲律探討風氣,如果沒有國家法令的規定,要想把各家的調聲法則統一下來,何其難也!沈宋就是利用科舉考試的威力做到了這一點,就像秦始皇統一六國。

    雖然沈宋制定了律詩考試,但是初盛唐科舉考試並不是每年考試帖詩,文獻記載:開元年間只有二年(714)、十三年(725)、十九年(731)、二十二年(734)、二十六(738)、二十七(739)有關於試詩題及寫作內容的記載,天寶年間則是四載(745)、十載(751)、十五載(756)有相關記載,大曆以後的試詩題及詩作便有較常態性的記錄了。可見初盛唐由於科舉考試中考試帖詩不經常性,所以詩人平時作詩並沒有這種格律拘束,大曆以後,年年考試帖詩,科舉功名的導引作用,影響到士子平常作詩的習慣,便老老實實守起科舉格律來,盛唐超逸的律詩便消失了。

  • 6 # 夕陽紅155908541

    格律詩詞之所以能夠廣泛地播散和流傳下來,是因為格律詩詞具有以下幾個優異特點:

    1.格律詩詞篇幅短少,每句字數相等,形式整齊美觀,容易記憶背誦。

    2.格律詩詞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字詞精煉、語句規範,讀之流利且有抑揚頓挫般的音樂感,回味無窮,令人喜愛而廣泛流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模組化對於槍械是否重要?模組化是否可有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