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義義
-
2 # 西出陽關楊時明
天下事就是這樣,嘴巴上的英雄好當,但這是虛的,有雄厚的實力墊底,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土耳其與美國這兩個曾經的盟友,今天變得兩不相容,恐怕還是緣於2016年的土耳其風波,想推翻埃爾多安政權的政變沒有成功,穩定了局勢後埃爾多安進行了清算,追根溯源,原來支援政變的始作俑者是美國,這並非空穴來風,對這樣的指責美國好像也沒有更多的辯解,這可惹惱了埃爾多安,於是他壯著擢破老天的斗膽,不計後果的將在土耳其的美國傳教士布倫森逮捕,並認定其支援政變,為此土耳其與美國結下了樑子,因土耳其堅持不釋放布倫森,特朗普政府發誓要制裁土耳其,並於2018年8月對土耳其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制裁,土耳其貨幣里拉幾乎一夜崩盤,讓土耳其真正嚐到了美國的強大和山姆大叔的歷害的苦頭,雖然土耳其已經控制住了繼續惡化的勢頭,但已是原氣大傷,經濟發展弱勢局面短期難改,埃爾多安嘴上不說,但在心裡一定非常後悔他曾經的匹夫之勇,在其後的美國中東戰略上,埃爾多總是暗度陳倉的向美國示好投懷送抱,在敘利亞戰爭的最後關頭,土耳其堅持要到敘利亞進行公正的選舉後才撤出軍隊,很明顯就是拖延時間,讓美國有足夠的時間來調整戰略,總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雖然在嘴上沒服軟,但在行動上是徹底的軟下來了。
-
3 # 極度駭客
一、從世界格局和地區勢力來看,土耳其還跳不出美國的勢力圈。土耳其橫跨亞歐大陸,地緣政治優勢明顯,但是僅以此與美國強懟是不可能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土耳其夾在北約與俄羅斯之間地帶,不但是美國操控北約制衡俄羅斯的前沿陣地,並且自身也處於北約勢力及其親美勢力的包圍中,土耳其與美國關係鬧僵,不退出北約還無所謂,如果土耳其退出北約,面臨的打擊局勢是土耳其和埃爾多安無法承受的。埃爾多安之所以敢於挑戰特朗普,多數是仗著自己北約國身份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在美俄博弈中是關鍵的天平砝碼,從本意上來說,土耳其還是不想脫離美國的利益圈的。
二、從目前國家硬實力發展來說,土耳其不具備無視美國的能力。土耳其能夠具備地區大國之姿,並不是埃爾多安多有能力、多優秀,除了土耳其的地緣政治外,離不開美國和歐洲的支援。軍事上土耳其研發技術落後,不具備獨立開發和製造能力,本國的高精尖軍事裝備大部依賴美國;經濟上土耳其缺乏支柱產業優勢,是中東國家但是不產油,鋼鐵加工、汽車製造、陶瓷和紡織是其主要經濟支撐,並且歐洲是土耳其主要債權國。可以說,美國的作用對土耳其經濟影響較大,8月份特朗普發動的對土耳其經濟制裁,差點對土耳其形成股匯雙殺,土耳其國內經濟出現大動盪,埃爾多安如果不向美國服軟的話,土耳其真的會死得很慘!
三、埃爾多安的“騎牆派”風格,也決定土耳其最終還是倒向美國。土耳其之所以與美國關係發生惡化,其實是因為特朗普和埃爾多安在國家利益層面的爭奪,特朗普在美國優先政策的驅使下,在敘利亞戰場和退出伊核協議制裁伊朗問題上,不管是支援庫爾德武裝還是封禁伊朗石油出口,都涉及到了土耳其的國家利益,土耳其作為政治強人,對美國不顧盟友利益和大局的情況,怒懟美國、交好俄羅斯,就是在爭取符合土耳其的最大利益。對於土耳其和歐盟與美國交惡,俄羅斯是非常願意看到的,畢竟分化歐盟、瓦解北約也是俄羅斯反制美國的戰略策略。但不管怎麼說,埃爾多安遊弋於美俄之間,為的是既得利益,為的是奧斯曼帝國之夢,與美國徹底翻臉不是土耳其本意,埃爾多安可不是政治小白!
總之,土耳其向美國服軟是正常的、早晚的事,只要美國一天還盤坐著世界霸主地位,土耳其就不可能失去北約國身份,與美國的關係就不會走到盡頭,在獲得最大化利益面前,向美國服軟,對於土耳其來說又有何妨!
-
4 # 山合水
“弱國無外交”,更何況是與美國爭關鍵利益。別看土耳其聲色俱厲,自詡區域性大國,在敘利亞敲打俄羅斯,有時連美國也會避讓三分,這樣讓人誤以為土耳其是個硬骨頭。其實不然。首先敘利亞是美俄角力的戰場,而陸軍強大的土耳其成為美俄都想借助的軍事力量。2015年11月24日一架蘇-24戰鬥機被土耳其擊落,普京卻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報復,但是僅僅過了一年,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向普京公開道歉,並願意賠償損失。這次美土交惡的導火索是美籍牧師布倫森,他涉嫌2016年7月的土耳其政府軍事政變未遂事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等美國政要都對布倫森一事強硬表態,要求土耳其將他釋放。8月1日,美國財政部將土耳其司法部長和內政部長列入制裁名單。8月10日,特朗普宣佈對土耳其雙倍加徵鋼鋁關稅。土耳其方面此前一直強硬迴應美國施壓,拒絕釋放布倫森,並出臺反制關稅等措施。僅僅過了兩個月,土耳其就宣佈了釋放布倫森。土耳其的嘴硬與迅速妥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與埃爾多安執政的特點有關係。本來美俄為當今的世界大國,難以有國家望及項背,偏偏土耳其又打俄羅斯,又壓美國,又時時體現出自已在國際上的重要。當2016年美國暗中發動軍事政變時,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提前通知,埃爾多安很難能獨善其身;當今年美國對土耳其發動經濟制裁時,埃爾多安竟然喊出:“他們有美元,我們有神”的口號,使人們感到不可思議。土耳其就是這麼神奇的國度。
-
5 # 見腫消世界
題目比較寬泛,而且不知何出此言?
其實,國與國之間就如同家與家之間一樣,有親如魚水,有不共戴天,當然也會有妥協,也會有爭鬥,有老死不相往來,也有“兩口子打架不記仇,白天吃的一鍋飯,晚上睡的一個枕頭”;唯一的區別是,人與人、家與家之間維繫的“情感”比例佔的大,“利益”比例佔得少;反之,國與國之間維繫的是“利益”佔比大一些,“情感”佔比小一些。
題目的背景可能是美國和土耳其達成了和解——土耳其釋放被判刑的美國籍牧師布倫森。當初,特朗普喊話讓埃爾多安將布倫森釋放,埃爾多安卻斷然拒絕,隨之,特朗普加徵土耳其的鋼鋁關稅,導致土耳其的里拉狂洩,驚慌的埃爾多安號召土耳其人民,拿出枕頭之下的金銀首飾和美元,挽救自家的里拉,如今,土耳其和美國達成協議,釋放了布倫森,當天的里拉匯率飆升,據報道,布倫森被五角大樓的軍機接回美國!
在利益面前,弱勢的一方自然會考慮多一點,退讓的快一點,即使到了今天,土耳其也並沒有多少退讓,釋放一個人,在土耳其來說,損失不了啥,但換回來一些利益,在諸事纏身今天,撈一點是一點,多了不嫌多,少了也不嫌少;在於特朗普,則可能認為是外交的一個重大勝利,又多一條“極限施壓之下”被打敗的例證,這會助長特朗普以為“極限施壓”就是外交利器,就是無堅不摧的撒手鐧,特朗普更不願意收手!
土耳其對布倫森的釋放,並非表明土耳其就與美國的關係得到徹底的改善。媒體報道,土耳其在曼比季加緊軍事行動,對美國遵守、執行協議表達強烈的不滿——當初,說好美國和庫爾德武裝退讓曼比季,此區域由美國和土耳其共同巡邏,但庫爾德武裝並未全部退出,土耳其如今是增兵武力自行解決。同時,土耳其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禦系統,美國的制裁會不會加重?土耳其繼續履行購買伊朗的石油,這與美國對伊朗的封殺政策背道而馳;幾天前,美國的重要盟友沙特陷入殺害名記卡舒吉的命案之中,美國的態度很重要,而土耳其則是不達目的不罷休。
-
6 # 超然視野
這句話實際上對土耳其的行為有點貶低的意味,然而就這樣的情況極少有國家不會選擇硬碰硬,包括俄羅斯在內,這就是國際博弈的現狀,鬥而不破為國家爭取最大利益!
例如二戰以前及初期的英法對德國的態度,被國際上詬病的是其對德國的擴軍擴張行為的綏靖政策,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甚至是英法對捷克當局的施壓迫使捷克斯洛伐克犧牲以滿足納粹德國的胃口,完全沒有魄力在德國蠢蠢欲動之時扼殺,這也是英法作為沒有看著德國入侵波蘭,宣而不戰看著波蘭被蘇德瓜分!
但是作為獨立的國家,在一些國際問題上必須的按照國家利益原則而做出不同的政治姿態,這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尊嚴,也是能夠撫平本國輿論的基礎態度,針尖對麥芒的論調對抗絲毫不影響務實的戰略迂迴!
-
7 # 老馬歸來
我覺得對於土耳其這個不安分的地區大國來說在國際上生存發展要面對美俄中歐這樣的大個子,經常玩玩老鼠戲貓的遊行是很正常的,體現了小安子的博弈水平,不斷謀求在空間、時間上的平衡以求利益最大化。因此還應對小安子高看一眼。
-
8 # 雲端美
這句話是人民主權國家的外交原則
那就是保護國家利益
國家的利益第一,
因為你個人的利益你可以放棄
而追求意義
但政府不能犧牲人民的利益
去追求意義
因為人民無法就意義進行授權。
如果土耳其果真如此
我還要高看埃爾多安
一個不允許人民利益受損總統。
如果土耳其
能夠在美國、北約、俄羅斯、周邊國家
這些關係裡
一直被各方需要
一直被各方重視
那麼總統外交工作就很出色。
你看馬杜羅什麼外交?
有朋友嗎?
-
9 # 老狼48440790
土耳其向美國服軟早有先兆,2018年9月7日和2018年9月28日至10月7日,土耳先後參加了由美國主導的兩場中東聯合軍演“敏捷精神"及“MaviBalina_2018"海軍聯合演習。表明土耳其與美國已重歸舊好,土耳其同意配合美國的行動。
10月12日,埃爾多安以不干涉土耳其法院的獨立審判為由,對釋放美國牧師庫倫森找到了騎牆兩面派嘴臉的下臺臺階。外媒訊息,埃爾多安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與特朗普的短暫會晤,對釋放庫倫森已達成秘密協議,土耳其釋放庫倫森,美國放棄制裁土耳其。
土耳其對美國說不,只是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與美國鬧彆扭,使土耳其里拉狂跌,經濟混亂。聽話的狗狗有糧吃,埃爾多安終於領會了這句話的真諦。特朗普略施小技的關稅制裁打壓,使土耳其終於明白胳膊擰不過大腿,不怕埃爾多安不服軟,軟硬實力都幹不過美國,嘴硬只會碰掉大牙。
埃爾多安的服軟說明一個東西:嘴硬沒用,實力才是硬道理,沒有實力永遠只能當奴才!。
-
10 # 姜運倉
土耳其及其領導人埃爾多安向美國服軟早在預料之中,這既符合土耳其埃爾多安的性格,也是大勢所趨。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之一,是美國的軍事盟友,這是土耳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爭取過來的。好容易靠上大樹,埃爾多安會軟易放棄?
土耳其之所以與美中國產生矛盾,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土耳其發生的針對埃爾多安的政變,埃爾多安認為是美國庇護下的土耳其人居里所為,並且美國也有參與,所以埃爾多安非常不滿;二是美國支援伊拉克與敘利亞庫爾德人武裝,使其有走向獨立之勢,土耳其擔心會在其國內引發連鎖反應,因為其國內有大量庫爾德人。
在這種情況下,土耳其對美表現強硬,比如拒不釋放美國牧師布倫森,與俄羅斯與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諒解,向俄羅斯購買S300導彈防禦系統等。這些行為令特朗普大為光火,美國開始時土耳其實施部分制裁,從而引發了土耳其的貨幣大幅貶值。
在這種情況下,埃爾多安雖然仍口頭強硬,但在行動上已經開始尋機向美國妥協,比如阻止俄敘攻打伊德利卜省,參加美國軍演,直至釋放布倫森等。所以,國家之間博弈的輸贏最終還是拼實力,看利益,土耳其這這樣的“牆頭草”更是如此!
回覆列表
昨天,土耳其法院宣佈釋放美國牧師布倫森。這也是,埃爾多安強硬的和美國僵持了一段後,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釋放了布倫森。
這個事證明了兩個事實;一個是,美國透過施壓埃爾多安取得了勝利。另一個是,左右搖擺的土耳其終於向美國低下了頭。這也是土耳其的悲哀。
土耳其,作為中東、北約中的大國,不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土耳其都可以說是個地區性大國。悲哀的是這個地區性大國,不論是在經濟和政治上,在世界上都不能獨立。都要依靠一個世界性大國幫襯著,才能在世界上立足。事實證明,土耳其只能是在大國之間的夾縫中生存。在敘利亞危機中,幾次左右搖擺不定,迂迴在俄美之間。
土耳其這種“騎牆”做法早晚要付出代價的。
在敘利亞與俄羅斯為敵。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埃爾多安堅決站在美國一邊,增兵土敘邊界,配合美國施壓巴沙爾政權。2017年,瘋狂的土耳其竟然擊落了一架俄羅斯戰機,(可知道,在冷戰以來,包括美國之內,沒有人敢擊落一架蘇俄戰機)不過,瘋狂的埃爾多安,為了取悅美國,就幹了這件事。不過事發之後,俄羅斯異常的冷靜,並沒有出現,人們想象的瘋狂的反擊土耳其,但是,俄土關係已經跌倒了冰點。事情的反轉出現在2017年的8月,在紅海之濱度假的埃爾多安,遭到了軍事政變,在緊急關頭,是俄羅斯在政變前20分鐘,設法通知了埃爾多安,使埃爾多安成功的躲過了一劫。事後,埃爾多安才知道,政變是,居住在美國的土耳其反政府領導人居倫所為,更有美國的暗中支援。憤怒的埃爾多安要求美國引渡居倫,遭到了美國拒絕。幡然醒悟的埃爾多安,立刻向救命恩人~俄羅斯靠攏,在敘利亞問題上完全站著俄羅斯一邊對抗美國。拒絕美國政府釋放布倫森的要求,與俄羅斯簽訂進口S400導彈系統、與伊朗和俄羅斯組成,“中東反美聯盟”。他的一系列舉動,自然激怒了美國,也遭到了美國嚴厲的經濟制裁。這時,土美關係也到了冰點。在伊德利卜問題上,埃爾多安和普京在索契達成共識,成功的解決了,一觸即發的大戰危機,使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係達到了定點。可就在土俄關係如火如荼之際,左右搖擺的埃爾多安又犯了老毛病,又向美國低頭,釋放了布倫森。
出現這個情況,我個人認為,這個土耳其、這個埃爾多安真是個“靠不住的奴才”,翻臉比翻書還快!埃爾多安這麼做,早晚會付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