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力工程

    “以貌取人”向來是個貶義詞,但是在服飾制度嚴格的清代宮廷,卻是讓人趨福避禍的一大技能。

    清代服飾制度之浩繁超越了中國古代歷朝歷代。不同身份等級的人在不同場合的服飾從材質、顏色到裝飾都有嚴格的規範。華麗精緻的清代宮廷服飾是清代服飾制度中最高階的代表,宮廷服飾從頭到腳都彰顯著滿漢民族文化的融合、禮制與皇權的威嚴。

    作為清朝皇室和貴族的祖先,女真人早期的服飾並不講究。當時屬於漁獵民族的他們,大多用獸皮或棉麻製成了粗布衣服,連貴為首領的努爾哈赤也不例外。

    努爾哈赤時期,女真人社會形態、生產生活用品均相對落後。人們還沒養蠶、紡織高檔織繡品,高檔織繡品必須透過商品貿易、明朝賞賜才能獲得。當時,明朝在遼東地區建有馬市,女真人以本地特產山貨與明人、蒙古人、北韓人以物物交換形態,換回自己所需的織繡品。根據史籍記載,努爾哈赤作為明朝衛所屬臣,曾先後七次前往北京覲見皇帝和明朝官員,以此得到包括服裝、織繡品在內的朝廷恩賞。此外,女真人經常通過出徵搶掠方式,從明朝及蒙古、北韓等地搶用高檔服裝和紡織物。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滿族人開始學習養蠶織布,他也開始以“禮”約束華人。努爾哈赤及其繼任者皇太極積極借鑑明朝宮廷服飾,大膽借用大明文武品官服飾定製,將宮廷服飾作為建國之策,以此約束華人,建立起本國最早的服飾等級,透過不同服飾的款式、圖案、色彩定製,以及它們在何種場合穿用。1621年,努爾哈赤首定諸貝勒、官員補服之制,把明朝武官補服上的蟒、麒麟、獅子、彪等圖案,直接用於後金官員補服之上;兩年後,他又頒佈了諸大臣、貝勒之侍衛、無職務的親兵隨侍及良民涼帽、衣服、披領等規定。

    如果說努爾哈赤的汗王令建立了清朝早期的服飾之禮,到了皇太極時期,規定更加詳細。作為努爾哈赤的繼任者,皇太極實現了“南面獨尊”,開始進一步改革宮廷服飾制度。1632年,皇太極對滿州貴族、官員及其福晉衣著、冠帽、靴鞋作出明確規定:自我以下八旗諸貝勒,凡在屯街行走,冬夏俱服朝衣,不許服袍。出野外行走,方許服袍。連女眷冬夏兩季如何戴帽都有嚴格要求。

    這些規定,不僅規範了人們的穿衣戴帽,更重要的是,透過服飾制度,逐步建立起封建等級觀念,使人們明確上下尊卑,原本粗俗、混亂的草創國家變為有序。四年後,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可以說,早期的宮廷服飾制度為清朝創立與發展,提供了支撐,也為入關後宮廷服飾的最終完善奠定了基礎。

    清朝入關後,遷都北京。從進入紫禁城的那一刻,清朝不再以少數民族政權自稱,而是明代的正統繼承者,對明朝的十三陵保護很好。在“清承明制”理念下,清宮服飾吸收了大量明朝宮廷服飾內容,後來不斷豐富和完善,於乾隆朝形成嚴格規範的宮廷服飾制度。

    根據使用地點和場合不同,清朝宮廷服裝主要分為禮服、吉服、行服、戎服、常服等五種,其中以用於祭祀、朝賀典禮、政務等活動的禮服規格最高。皇帝禮服包括朝服(朝袍)、端罩和袞服,后妃們禮服包括朝袍、朝裙和朝褂。凡清宮重大典禮如元旦、萬壽、冬至,及皇后主持的躬桑勸蠶等祭祀活動,皇帝帶領后妃著隆重的禮服。后妃禮服尤為繁綺絢爛,一整套禮服,自上而下由朝冠、金約、耳飾、領約、披領、朝褂、朝袍、朝珠、朝裙、採帨、朝靴等組成,繁複的服裝各元件與諸項配飾無一不體現著穿著者的等級身份。

    就紋飾來說,就不得不提帝后專屬徽標“十二章”。“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服裝上專用的徽標,為歷代帝王所使用。所謂“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龍、宗彝、華蟲、藻、火、粉米、黼黻等12種圖案。據《尚書虞書益稷》記載,“十二章”始於有虞氏之時,其後從傳說中的圖案演化為12種特殊徽標。它們有的是自然界的真實圖形,有的是象形圖案,在秦漢以後,即被用於宮廷貴族服裝之上,而後上升為皇帝獨自使用的徽標,代表著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榮耀與特殊地位。清朝入關後,很快在皇帝服裝上使用“十二章”紋,並對其加以改制,創造出清朝帝后獨有的徽標圖形和排列位置,成為其繼承、發展古代傳統圖案的範例。

    在清朝服飾發展的過程中,八團龍服飾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圖案,它曾先後出現在皇帝和妃子的服裝上。順治早期和康熙早期曾經穿過八團龍服裝,到了乾隆時期就沒有再發現八團龍服飾的龍袍了,轉而出現在了后妃們的服飾上。因此,只要在后妃服裝上出現八團龍,那麼可以肯定的是,這件衣服和這件衣服的主人所處年代是清朝中晚期。而四團龍服飾屬於王公貝勒蟒袍圖案。

    紅色絲纓冠帽是清代獨有

    從清朝早期到中晚期,清朝官制的服裝有很大變化,變化之初就是從後宮服飾開始的。圖案裝飾越來越精緻的同時,顏色也越來越鮮豔。

    早在女真氏族部落時期,女真人的審美觀念包括色彩觀念,都保持在較原始狀態。因此當時無論是建立四旗制,還是後來改建八旗制,“原色”(紅、黃、藍)曾是人們普遍喜愛的色調。遷都北京後,滿洲人受中原傳統文化特別是江南文化影響,審美品味和鑑賞觀念不斷提高。清中期,織繡生產更為專業化,江南三織造已能生產出更加絢麗的服裝產品。因此人們眼中的顏色已變得愈加豐富,原來喜歡的紅、黃、藍、白,已逐漸被中間色、過渡色、素雅色取代,后妃服裝的顏色也從最初的“原色”,演化為眼下被人熟悉的“延禧色”。

    同時,色彩不僅僅是用於增加美感,還是封建等級的一個組成部分,以色彩定尊,以色彩定禮制。開國時期,即以服飾色彩作為禮制工具,以此約束華人。如天聰六年(1632),皇太極在規定華人服飾制度中即明確提出:“緞與蟒緞,視其所得服之,勿服黃緞及縫有五爪龍等服,若系汗(皇太極)所賜者,方許服用。”“准許服緞者,不拘緞與蟒緞,視其所得服之。惟黃及金黃色不許用。

    紅色對於清宮服飾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存在。清宮冠帽其最顯著的特徵是帽頂大多安鑲寶石,並覆蓋紅色絲纓。只要出現紅色絲線,就是清朝服裝,還可以作為書畫年代的鑑定標準之一。如果有一幅宋畫上出現了帶著紅色絲線帽子的人,那這幅畫肯定有問題。除了清朝,其他朝代沒有這種紅絲線。從皇太極開始,要求所戴帽子必須配有紅絲線覆蓋。

    關於清宮服飾的知識點,李理在講座中還分享了很多。他提到,在磨難中成長的滿族知道自身的弱小,從王朝建立以來就注重學習中原文化。因此,清朝在以滿族為核心的基礎上,開啟了多民族共融的發展方式,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乾隆皇帝曾說,服飾的樣式要保持滿洲的樣式,圖案可以用中原的圖案。清代帝王服飾採用十二章,是其接受漢文化傳統君德思想在服飾上的最高體現。”清朝宮廷服裝的演變,成為這段歷史最好的見證者。

  • 2 # 邦友

    你為何愛看古裝劇?在列出的幾個理由中,少不了服飾漂亮這個選項吧。《延禧攻略》熱度尚未消減,《如懿傳》便已強勢登陸,大製作下的精緻服化道奪人眼球。不過,這兩部正面PK的清宮戲,講的同是乾隆後宮事,服飾上卻差異巨大:嬪妃的領口處,一個壓在領口肩膀上的是雲肩,一個纏在脖頸的是叫龍華的白絹;妃嬪的腳上,一個踩的是“元寶底”,一個踩的是“花盆底”……

    從上世紀90年代的《戲說乾隆》算起,清宮戲走過了近30年,可是從小看到大的清宮戲,人們看的只是熱鬧,對服飾背後的門道知之甚少。既然有這麼多疑問,那就不妨細細考究一番。

    說起來,清宮服飾的確值得深入瞭解。因為清代是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發展的繁榮時期,是服飾歷史上繼“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明顯的突變。無論款式品種、衣著特點都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滲透和融合。

    滿漢交融下的清宮服飾,藏著帝王那顆糾結的心

    清朝是以滿族入主中原開始的。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族先人以騎射漁獵為生,衣服自然是緊身窄袖的袍服。滿女不著裙,長袍上下一體,有時外穿襖褂、坎肩。此時的漢族女性保留著明朝遺風,多以上衣下裳(裙)為主,衣衫肥大,長袖寬寬,直筒般的外觀呈現出凝重端莊的服飾格調。

    聽了這一番解釋仍對漢滿服飾一頭霧水?那隻好教你“簡單粗暴”的快速分辨法了——直接看上下身是一截穿衣還是兩截穿衣,前者是滿族,後者是漢族。掌握了這個方法,就能發現《延禧攻略》裡嫻妃母親郎佳氏出鏡的BUG了,這位滿族婦女在袍褂下面露出了馬面裙,這可是典型漢人兩截穿衣呀!

    滿人入關後,強令漢人剃髮留辮,改穿滿族服裝,但這一舉動激起民怨,迫使清王朝採取“男從女不從”等“十不從”對策。滿漢兩族女子基本保持著各自的服飾形制,這為之後兩種風格的服飾交融發展,留下了可能。

    隨著滿漢兩族的長期交往,不知不覺中,旗人的長袍變得寬身大袖,祆褂變得越來越長,清中期旗女與漢女著裝的界限已不再那麼明確,晚期更是互借互用。滿人袍服採用漢族的吉祥紋飾以及刺繡工藝,同時也出現了穿著長坎肩的漢女。

    不過,儘管從順治到溥儀,都苦學漢文化,帝王多善通詩詞書法,但統治者又始終保持著時緊時鬆的警惕。清太宗皇太極時,有儒臣勸說其效仿漢族服飾制度,遭到斷然拒絕。皇太極還透過訓諭,為後世子孫堅持滿族衣冠立下制度。乾隆還頒佈了《大清會典》,標誌著清代服飾制度的最終定製。

    為限制仿效漢族婦女服飾,嘉慶十一年下諭:“倘各旗滿洲、蒙古秀女內有衣袖寬大,一經查出,即將其父兄指名參奏治罪。”嘉慶二十二年又諭:“至大臣官員之女,則衣袖寬廣逾度,竟與漢人婦女衣袖相似,此風漸不可長。”

    《延禧攻略》開場的選秀中,乾隆對秀女保留滿族舊俗“一耳三鉗”大加讚賞。這一細節雖是後人杜撰,但也確是歷史上乾隆的真實態度。滿族女孩出生後一耳穿三孔的風俗,一直到清末都被遵守著。光緒年間的《大婚典禮紅檔》中還記錄了典禮時皇后“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東珠各二”。

    人越要強調什麼,就說明越是缺什麼。這一條條的訓諭,其實從側面反映了滿族服飾已勢不可擋地日漸吸收漢族服飾特點,畢竟開弓往往沒有回頭箭。

    清中葉以後,宮廷及八旗貴族適應了安閒舒適,傳統的拘謹袍服總是讓人“硌得慌”,再加上關內相對溫暖的氣候已無需常年保暖的服飾,因此,寬襟博袖的氅衣、襯衣等休閒便服應運而生。到了戊戌變法時,社會上已流傳一首打油詩:“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裁作短衣裳。”

    繁縟制度裡千人一面?妃嬪們將真性情繡入了氅衣

    紫禁城哪裡的花最多?答案不是御花園,而是后妃們的便服上。清代宮廷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從后妃、公主、福晉下至七品命婦,在穿用便服時,倘若在服飾上織繡花卉,必須是應季的花卉。

    在“春如四季”的鄭州,三月春風裡經常一天能看到身著四季服飾的市民,但在清宮裡,這種場景絕不可能。因為只要皇帝詔書一下,后妃們必須在指定日子裡換上應節的服裝。柳未綠,桃未紅,若恰恰遇上了倒春寒,那整個後宮都成了“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場面了。

    清代宮廷服飾種類多樣,繁複詳備,分為禮服、吉服、常服、便服等,這些服飾分別穿用於朝會、節慶、日常閒居等場合。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先生曾說:“清代統治者制定的服飾制度之龐雜、條律之瑣細在中國歷史服飾史上無出其右。”

    最主要的禮服形式是朝袍,皇帝在祭祀天、地、日、月時,分別穿用藍色、明黃色、紅色和月白色四種顏色,與此對應的朝珠也用不同材質。后妃的禮服由朝褂、朝袍和朝裙組成,常見的皇后朝袍是圓領,大襟右衽,馬蹄袖,左右開裾,色為明黃,貴妃、妃用金黃色。吉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龍袍”,皇帝與皇后的龍袍從顏色到紋樣完全一樣,但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皇后龍袍為左右兩開裾,皇帝龍袍是左右前後四開裾。

    開裾是啥?見過旗袍的左右兩側開衩吧,皇帝“龍袍”多了個前後中間的開衩。所謂的襟、衽也並不神秘,你平時穿的襯衣外套釦子是在胸前正中吧,這就叫對襟,而大襟則是紐扣在一側,右衽便指的是釦子從左上到右下,蓋住底襟。馬蹄袖則是滿族服飾特有的一種袖子,是在狹窄的袖口前再接一個袖頭,形似“馬蹄”,據說是冬季騎射時可以保護手不被凍壞。

    禮服、吉服主要用於祭祀、朝會、吉慶等重要場合,被賦予更為強烈的政治色彩和禮制意義。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后妃朝服像上,幾乎所有女人都面無表情,莊嚴肅穆,千人一面,找不到生機。但如果她們身著的是便服,或許能看到另一番生動模樣。日常閒居所穿的便服,兼具實用性和審美,所以最具個性。至於常服,介於便服與吉服之間,暫且不表。

    便服包括便袍、馬褂、氅衣、襯衣、坎肩、襖等,形式多樣,紋樣豐富。其中,最為華麗多彩的是后妃的氅衣和襯衣,氅衣款式是圓領、大襟右衽、平袖及肘,左右兩側開裾高至腋下。襯衣與氅衣相似,但左右不開裾,這也不難理解,穿在裡邊的襯衣,自然是防走光設計。看清宮戲時,不妨瞥一眼袖口,那平袖的一般都是便服,常服、禮服則是馬蹄袖。

    氅衣是清宮服飾裡的一片“自留地”,後宮裡的應酬交往都穿著氅衣。嬪妃的氅衣上,綻放著各自的最愛,四季輪迴間,爭妍鬥奇。你能從上面朵朵鮮花的種類、色澤飾紋等細節,揣摩衣服裡嬪妃們獨立的精神世界。氅衣上特別值得一說的還有挽袖,這種上衣袖口的刺繡裝飾,起於乾隆,清晚期廣為流行。袖裡與袖面的顏色反差較大,穿氅衣時將袖端挽起,袖裡的精美繡紋呈現於外,袖口表裡相得益彰。發展到後來,乾脆直接作為袖口固定裝飾,不再“藏著掖著”了。

    在深宮大院裡,流行的不是“撩妹”,而是“撩皇上”。苦悶深宮,妃嬪們的智慧只能在細小處窮盡,她們將巧思一針針繡入這件氅衣,織進綿密的心意,舒展各自的性情,以期身著個性的氅衣,漫步御花園,等待一場美妙的邂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的價格,榮耀V10和小米note3,買哪臺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