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各大銀行都是有自己的理財APP的,上面一些理財產品的收益都是和餘額寶差不多的,那麼為什麼還是更加喜歡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等購買理財產品呢?
5
回覆列表
  • 1 # 理財迦

    首先來看,銀行手機APP與大型平臺APP ,購買理財,各自的優勢:

    1,銀行手機APP ,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手機APP方便靈活,線下營業廳1對1諮詢,滿足不同朋友的需求!網路加實體,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同時銀行手機APP理財,多以自有產品為主,主要有定期,長期滾動,定開淨值,基金類等等,購買門檻通常在5萬元,少數產品在1萬元,收益率中規中矩在3.8%~4.5%之間,而且絕大多數自營理財產品屬於低風險或中低風險,適配人群廣泛,非常適合長期有計劃的理財!

    2,大型平臺APP ,我熟悉的主要有微信支付寶,蘇寧小米金融,度小滿等等!這些實力雄厚的頭部巨型平臺,正規可信篩選嚴格,產品的品種非常豐富,來源非常廣泛,多以銀行,保險,證券,基金公司的優秀或特色產品為主,可以提供一站式選購和個性化的理財服務,重要的特點是門檻低,通常1000元即可起步,而且提供附加的,購物,貸款,線上線下支付服務,深受朋友們喜愛!

    再來分享,兩款這兩個APP上,銷量較大的,代表性理財產品:

    1,某大型銀行APP ,定期理財!如上圖,某大型銀行的,一年定開淨值型,低風險pr2級理財!週期長達10年…但每一年,會放開一次申贖…長期滾動理財,節省精力!成立以來年化5.15%,但門檻較高10萬元起!

    2,某大型平臺APP ,定期理財!如上圖,這是某大型平臺的一款,一年定期,中低風險,目前7日年化為4.5590%!期限適中,收益曲線較為穩定,近一月在4.3%~4.7%之間波動!口碑好深受歡迎!1000元即可購買!但到期後,需要再次搶購,一旦沒有搶購上,有可能出現,短暫資金的空閒…

    綜上所述:銀行APP和大型平臺APP理財,各有優勢!銀行APP理財,線上線下互動,便於1對1諮詢,產品系列化,非常有助於長期穩健的滾動理財,節省精力!大型平臺APP ,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和更個性化的服務,門檻更低,更靈活!他們都是我們理財的好朋友,一個也不能少!

  • 2 # 生活理財達人

    你知道不,銀行的人不是做app的料,app執行很慢,還經常需要更新,而且理財產品收益也很一般。這還不如去支付寶上購買,執行速度快,而且經常需要使用,銀行app不太用,只有哪天發工資會開啟看看餘額還有多少。而且你發現沒,銀行的app也很快會被雲閃付給頂替了,因為雲閃付也可以檢視餘額,也可以進行轉賬,好像也可以買理財產品,唉,銀行不改變,我們來逼迫它改變。。。。。

  • 3 # 財經者思
    銀行APP購買理財產品

    隨著智慧手機越來越普及,銀行也順應時代發展,推出各自的手機APP,融合存款、理財、基金、保險等產品,只要是線下網點有銷售的,基本上都可在銀行APP上尋找到相應的產品!更何況,現在銀行APP不斷融合進新功能,可信用卡還款,也可支付水電煤氣、繳納話費,還是很方便的!

    至於說,購買理財產品,銀行APP也是很多投資者的選擇,產品種類眾多,十分的方便靈活!再加上,在銀行APP中大多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風險較低、收益穩定有保障,投資門檻有高有低(最低1萬元、5萬元,也有20萬元以上的),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雖說,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發展很是迅速,但與銀行動輒幾千億、上萬億、幾十萬億的理財規模相比,還是略顯“稚嫩”!

    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支付寶、理財通、京東金融、小米金融等)

    相比於銀行理財APP,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優勢主要在於:

    特色產品多,融合了銀行、券商、保險、證券、基金等多種渠道,可以滿足個性化的理財需求。

    產品收益較高。要知道,選擇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展示的,要麼是中、小銀行,要麼是保險、券商等所推出理財產品,其風險略高,因此,收益也相對會更高一點!

    投資門檻低,一般只需1000元即可參與。

  • 4 # 睿思天下

    支付寶和微信更普及

    現在所有用智慧手機的使用者,幾乎手機上面都會裝上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個軟體的,這兩家公司在過去的幾年裡面已經投入了巨資來讓使用者形成使用支付寶和微信的習慣。現在生活中,使用手機支付已經是非常方便的事情了,現在購買東西,幾乎每個地方都會支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銀行APP安裝的人較少

    相對於支付寶和微信的安裝量,可以說任何一家大型銀行的APP安裝量也比不上這兩個。但是現在好多大型銀行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現在也在推出多功能的平臺型的APP產品,比如工商銀行的工銀融E聯平臺,還有招商銀行APP,現在使用了感覺都是非常強大的平臺型產品。但是這些產品的功能還是有些單一,只能是線上支付和購買理財產品等,雖然是非常方便,但是還是沒有支付寶和微信的安裝量大。因此,在銀行APP上面購買理財產品的人就比較少了。

    銀行理財門檻更高

    一般銀行理財門檻還是比較高的,好多理財產品都是5萬起購,甚至好多還是10萬起購的理財產品。比如下面是建設銀行的理財產品表,從中可以看出來,一款357天的產品,10萬起購,年利率為4.3%。一款364天的產品,1萬起購,年利率為3.25%。因此,銀行理財產品門檻更高一點。

    感謝閱讀!

  • 5 # 紅楓財俠

    大家為什麼不喜歡在各大銀行的APP上購買理財產品?我沒做過調查,不敢亂說。我只說說我為什麼不太用銀行APP購買理財。

    第一,對銀行APP的錯誤的認識。很長時間,我都認為在銀行APP只能購買本銀行的理財產品。直到2018年下載了某銀行的APP後,才發現我錯了。

    第三,在銀行APP上的理財體驗一般,且收益也平常。我透過銀行APP購買的理財產品收益並不能讓我滿意,且裡面沒有什麼可以讓我眼前一亮的理財產品。用銀行APP,和不用銀行APP,沒有多大的區別。

  • 6 # 拙言33

    現在各大銀行早已推出了手機銀行APP,裡面除了查詢、轉賬、也增加了理財產品等很多豐富的內容。

    手機銀行APP確實是給客戶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以我為例,我平時的工資查詢、信用卡還款、名下各銀行卡之間的轉賬,都是用它,省去了跑銀行的煩惱,節省了時間,非常的方便。

    但在手機銀行APP上,我是沒有買過理財產品的,我當然購買過銀行理財,但一般都是在櫃檯上買的。而題主的問題,我的分析如下:

    首先是心理問題。

    本來買理財產品,客戶本身就有一定的擔憂,如果在手機上購買,擔憂更大,還是當面與銀行員工溝通比較好,會增加一些安全感。

    而且還會有憑證,而手機銀行APP上是沒有的。

    其次是操作問題。

    不能否認,現在還是有很多的人,對手機的操作還不是很懂,而經常投資的人,年齡較大這是肯定的,也是銀行的主力客戶,手機操作的規律就是年齡越大,能力越差,這是一般規律。

    再次則是習慣問題。

    習慣這東西,很難改變,習慣了在銀行買,就是習慣了在銀行買。

    而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也是有的啊,使用的效率是遠超各手機銀行APP的,裡面的理財產品的曝光率是明顯高於銀行的。

    最後是相對專業的投資者,會進行比較。

    專業的投資者不是說,你說什麼好,我就買什麼,至少他要做出比較的,如果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麼選銀行的理財產品呢?

    基本上就是這些吧。

  • 7 # 晴天財經閣

    至於當前很多的投資者,為什麼不喜歡在各自銀行的官方APP上去進行專業化的投資,其實是有一定片面性的。的確當前絕大部分的網際網路性質的網路理財都集中在頭部的幾個平臺上,比如支付寶平臺和騰訊傾力打造的理財通,包括一些其他花了大力氣去宣傳過的其他網際網路理財產品。那麼為什麼投資者不喜歡選擇那些專業化的銀行APP呢?

    第一個就是宣傳力度不夠,相比於當前人氣和市場口碑非常之高的網際網路投資理財平臺。各大銀行APP的投入宣傳力度較小,一般都是在各自的銀行櫃檯會展示一些投資海報,但這樣絕大部分感興趣的投資者都會在櫃檯去選擇投資。

    第三個就是銀行內部的大多數軟體APP理財專案,他的投資理財利率處於一箇中低水平。並且投資門檻較高,這一點是非常的重要,很多年利率維持在4%以上的投資理財專案門檻幾乎都是5萬和10萬元以上,與這些網際網路平臺動輒1000元起步的門檻而言過於高也限制住了一部分投資者的投資慾望。

  • 8 # 小兵一枚

    從銀行App上買理財產品是一種很直接的途徑,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不過,大部分人還是沒有這樣做,這與大家信用卡還款也不怎麼用手機銀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使用某個平臺久了那麼就會對其它的平臺產生了擠壓,所謂的爭寵!從使用頻率上說,使用者每天更多的是開啟微信聊天和支付寶支付,沒什麼事都不會開啟銀行的App。他們開啟微信和支付寶時,看到理財產品的宣傳可能就買了,幾次過後就形成了習慣!至於銀行app,根本就沒有開啟來看的習慣,更不要說購買理財產品了!

  • 9 # 幷州阿健

    也不能這樣說,平時在銀行APP上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也有很多!與支付寶、微信理財通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相比,銀行APP比較專一,只售賣自家的產品,類似於專賣店;而網際網路平臺與超市更像一點,啥產品都有!  銀行APP購買理財產品  隨著智慧手機越來越普及,銀行也順應時代發展,推出各自的手機APP,融合存款、理財、基金、保險等產品,只要是線下網點有銷售的,基本上都可在銀行APP上尋找到相應的產品!更何況,現在銀行APP不斷融合進新功能,可信用卡還款,也可支付水電煤氣、繳納話費,還是很方便的!  至於說,購買理財產品,銀行APP也是很多投資者的選擇,產品種類眾多,十分的方便靈活!再加上,在銀行APP中大多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風險較低、收益穩定有保障,投資門檻有高有低(最低1萬元、5萬元,也有20萬元以上的),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雖說,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發展很是迅速,但與銀行動輒幾千億、上萬億、幾十萬億的理財規模相比,還是略顯“稚嫩”!  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支付寶、理財通、京東金融、小米金融等)  相比於銀行理財APP,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優勢主要在於:  特色產品多,融合了銀行、券商、保險、證券、基金等多種渠道,可以滿足個性化的理財需求.  產品收益較高.要知道,選擇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展示的,要麼是中、小銀行,要麼是保險、券商等所推出理財產品,其風險略高,因此,收益也相對會更高一點!  投資門檻低,一般只需1000元即可參與.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APP可實現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所展示的產品,更加系統化、滾動發行,適合於大額資金進行長期理財!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投資門檻低、收益相對較高,更合適於小資金、短期的理財需求!

  • 10 # 白刃行走

    有意思的問題,銀行也應該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的確發現,在現實情況下,很多人透過第三方平臺來進行理財支付,而相對更少的從銀行的APP中來購買。其實,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目前擁有大量資產的大多是中年人,在手機的使用上雖然沒啥大問題,但是不夠熟練,而且更為保守,擔心安全性,更加喜歡直接在銀行操作。

    2 第三方往往具有社交屬性,或者是電商屬性,因此跨越了各個銀行之間的障礙,而銀行APP在各行之間轉賬,還是存在著諸多障礙,非常的不方便,使用上不方便。

    3 銀行的理財種類相對偏少一些,同時,銀行很多都是代銷的,加了一層中間商,而網際網路企業的中間成本更低。

    4 應用場景太少,生態沒有建立起來。現在APP太多,如果太多,交易成本太高,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寒潮的到來對小麥生長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