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事貓
-
2 # 香茗史館
靖難四年,朱棣以八百私兵起家,對抗擁有整個天下的建文帝,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整個過程說起來輕鬆,實則驚險無比,曾數次經歷生死。即使朱允炆削藩策略存在問題,但以整個天下對抗北平一地,朱允炆無疑是佔據有決定性優勢的,可為什麼最終戰敗的卻是朱允炆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靖難之役
朱允炆太過心急,皇位並不穩固新帝登基的首要任務是什麼?毫無疑問,肯定是先穩定皇位,然而朱允炆繼位之後,在提拔了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人之後,便心急火燎的開始了削藩。這一做法至少導致了兩個問題:
1、皇位不夠穩固: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繼位之後提拔“方黃齊”等人沒有問題,但如果僅僅是提拔幾個心腹,是根本無法徹底穩固皇位、掌握朝政的,而朱允炆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許在朱允炆看來,自己既然是皇帝,那麼所有朝臣都必須無條件的效忠於自己。正因為朱允炆沒有徹底穩固皇位,這導致在靖難之役中真正站在他這一邊的朝臣並不多,而在外的將領更是少有主動勤王者。
△朱允炆
2、削藩太過心急,人心不穩: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為帝,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還不足一月的情況下,他便開始了削藩大業,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以謀反罪名削周王朱橚,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僅僅八個多月後,又連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全部廢為庶人,更是導致湘王舉家自焚。又兩月,再削岷王朱楩。在朱元璋去世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建文帝就先後將五位秦王削為庶人,更是導致其中一位舉家自焚,這讓天下人怎麼想?這也是朱棣能夠迅速俘獲人心的原因之一。
△朱棣
朝政混亂不堪,應對措施失當1、用人不當,導致朝政陷入混亂。深受建文帝寵信的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毫無疑問,都是當時的博學大儒,但這三人又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典型的書呆子。他們雖然飽讀詩書,但卻極為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限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尤其是方孝孺,他極為推崇“周禮”,因此他建議皇帝應該根據《周禮》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來實行仁政,結果以恢復周禮為目標的一系列改革,不僅導致了大量朝臣的反對,更使得建文初期的朝政完全陷入了混亂之中。
△方孝孺
2、應對不當,使朱棣迅速獲取人心。朱棣起兵,是打著“遵祖訓,清君側”名義的,這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道德制高點,這種現象在歷史上也曾出現過,那就是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漢景帝當時果斷殺掉了晁錯,從而坐實了對方的反叛行文,而建文帝由於在繼位初期的一系列昏招,導致能夠為他所用的人才極為有限,因此他並不願意殺掉“方黃齊”三人,這使得朱棣可以一直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大張旗鼓的收買人心和獲取支援。
△黃子澄
用人不當,屢失良機在靖難之役爆發後,建文帝先後啟用了三任統率,然而他所選擇的三任統率,非但沒有剿滅朱棣,反而屢失良機,使得朱棣逐漸壯大了起來。
1、第一任統帥,耿炳文。耿炳文算的上是一員老將了,然而其實力實在有限,不過“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在功臣名將相繼隕落的情況下,他是朱允炆能夠任用的為數不多的老將了。然而耿炳文顯然不是朱棣的對手,雙方交戰後耿炳文果然戰敗,之後只好退守真定。
2、第二任統帥,李景隆。靖難之役中,李景隆應該算是朱棣一方最大的“功臣”了。李景隆是開國名將李文忠之子,然而“虎父偏偏生了犬子”,李景隆雖有練兵之才,卻並無統兵只能,在他的率領下,朝廷不僅錯過了擊敗朱棣的最佳時機,更是先後損失了多達50萬軍隊,終於使得擁有強大後盾的朝廷出現了兵源短缺。
3、第三任統帥,梅殷。在李景隆先後遭遇兩次慘敗之後,朱允炆終於用駙馬梅殷取代了李景隆,更是將京城周邊軍隊抽調給梅殷,讓其鎮守淮安。然而梅殷果然就駐守在了淮安,朱棣大軍在附近交戰,他不聞不問;朱棣大軍南下渡河,他仍然不聞不問;朱棣大軍抵達南京,他還是不聞不問。
其實當時朝廷並非無將,在靖難之役中表現出色的平安、徐輝祖、瞿能等人卻始終沒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說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誤。
更可笑的是,在朱棣大軍已經殺到南京城下之際,朱允炆竟然再度啟用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鎮守金川門,結果李景隆和朱橞兩人大開城門,放燕軍入城,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就此失守。
-
3 # 農夫說歷史
建文帝朱允炆也算的上是位悲催的皇帝了,掌握天時,地利,人和卻依舊未能鬥得過自己的皇叔朱棣,究其原因不外乎這幾點。首先,朱允炆對削藩的事情太過於急躁,自己的皇位還沒有怎麼穩住,就拿那些手握重兵的皇叔開刀,真是搞不懂,朱允炆哪來的勇氣,僅僅是因為自己是皇帝?要知道朱元璋在世時,對朱棣也是有愛有忌憚,他朱允炆倒好,一刀切,削藩!這下把本來就不滿這個侄子繼位的皇叔們都得罪了,特別是寧王和燕王,要知道這兩位一位善謀,善戰,他朱允炆就不想想其中一個聯合其他王爺,都是很危險的,可是建文帝還是這麼做了,後果自然很嚴重。
其二,他朱允炆雖然手上也有文臣武將,但是跟朱棣比就差了些,除了徐達之子徐輝祖、長興侯耿炳文,還有一個只會誇誇其談的李景隆,其他地方的武將多為朱棣的部下,文臣呢,除了三個整天在建文帝面前,說藩王威脅論的齊泰等,就沒有比較拿得出手的文臣。那就防守等其他地方有心之臣勤王吧,比如遠在雲南的沐英所轄的軍隊,要知道沐英是朱元璋的義子,建文帝跟沐英的兒子關係也不錯,就衝朱元璋的這份信任,他沐英一族就得世世代代忠誠皇帝,不論是現在的還是將來的,可惜啊,他朱允炆不知道是健忘,還是時間壓根就來不及,總之建文帝最後落得失敗的下場。
-
4 # 關河南望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先來看看這兩個主角。
朱允炆
作為朱元璋竭力栽培的他的接班人,老朱可不希望朱允炆和他一樣受苦沒有文化,於是老朱讓成群的飽學鴻儒來教導他,結果就教成了個含有的“仁義之君”
朱允炆上臺後,非常親近文官,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被文官們眾口稱頌,但這一切就是他被造反和他被推倒的根源。“仁義之君”?如果老朱知道了這些,會被氣的活過來。
朱棣
從小跟著老朱在戰場上長大,經歷過無數的刀光劍影和陰謀詭計,師從的都是徐達這些絕世名將,他的經歷是朱允炆無法比的,可以說朱棣的勝利絕對不是偶然的。
一個是剛剛長成,一切被寄以厚望的模板皇帝,一個是老謀深算,經歷過戰爭和生氣的邪惡叔叔,誰能勝?
答案一早就不難回答了。
朱允炆的失敗,首先就來源於他的身份,從小就無數人環繞,有牛氣的太祖爺爺做後盾,所以造成了他性格上的柔弱,寬鬆,這是很對文臣胃口的,但對你死我活的爭奪帝位的戰爭,合適麼?沒有了太祖爺爺,他把一切依靠給了身邊那幾個只會讀書的文臣,李景隆背叛他,打了敗仗竟然也被他原諒,還有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就這性格,沒有主見,柔弱無比,和他那經歷過生死,戰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叔叔一比,敗的真不冤。
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太急,沒有籌劃,沒有準備,幾個文臣嘴皮子一動,逼死幾個太祖的兒子像玩一樣,可朱棣不這麼看,他跳出來了,建文就頭疼了。
說白了就是建文他從小蜜罐里長大,只有理論沒有實戰,不懂人世險惡。以至於只會信任身邊之人,性格懦弱,並不果斷,朱棣卻是能經歷的都經歷了,而且他能順利的活下來,就有過人之處,加上他對戰場形式的認知獨到,建文卻聽幾個書呆子的屢出昏招,終於造就了朱棣的成功。
建文,敗的不冤。
-
5 # 圖牛山人
一個是久經沙場和歷練豐富的老油條,一個是毫無閱歷和實戰的小雛,本來就不在一個能量級別。朱棣吊打朱允炆是註定的!
-
6 # 歷史大學堂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說是不絕於史書。但造反者眾多,成功者甚少。這是因為在中央朝廷與地方藩王的戰爭中,朝廷所擁有的巨大號召力和朝廷所能呼叫的戰爭資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戰爭中往往在道義和物質上處於劣勢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發生了中央朝廷擁有巨大優勢,卻在鎮壓藩王造反的戰爭中屢屢處於劣勢,並最終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這場戰爭就是在後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_圖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終於攻克了京師南京,成為了明成祖永樂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宮中的一場大火中而不知所蹤。
面對燕王朱棣,身為天子,在戰爭中擁有巨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沒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個不知所終的下場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每天矜矜業業,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統治下蒸蒸日上,並最終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孫朱允炆從他的祖父朱元璋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大明,並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對燕戰爭中的失敗,應歸根於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處。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圖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沒有宏觀方略,急於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對地方藩王開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後來建文朝的重臣黃子澄對建文帝講了漢朝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給本就對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樹立了削藩的信心。
於是建文帝剛即位沒多久,便立馬著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進,又急於求成。當時的諸王之中,反形最為明顯的是燕王朱棣,並且燕王所掌握的勢力也是頗為強大。有些朝臣認識到削藩是個敏感問題,搞不好會造成國家動亂,於是給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穩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建文帝,主張將燕王從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遠離他勢力最為強大的老巢,利於朝廷進一步控制。前軍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書,主張效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勢力越來越弱。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兩點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卻沒有認識到削藩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沒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勢力並不強大,反形並不明顯的周、齊、湘等王廢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廢黜的藩王都落了個要麼被流放,要麼自殺的下場,使得燕王朱棣越來越堅定了反抗的決心。同時,先拿這些威脅小的藩王開刀,為朱棣接下來的反抗留出了寶貴地積蓄力量的時間。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圖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當。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殺武將勳貴,給建文帝在戰爭中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內有謀劃之才的大臣也寥寥無幾。建文帝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許在治國上他們尚且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多“本書生,戰事非其所長”。
建文帝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稱為“李九江,紈綺少年兒”的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貪生怕死,氣量狹小,使得南軍先後在鄭村霸之役、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之大敗,六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敗後,如果建文帝嚴懲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氣,組織兵力再戰也未嘗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有殺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軍隊將卒憤憤不平。等到燕軍包圍南京之時,這位建文帝的“至親”,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開門迎敵,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軍南下,在齊眉山大敗燕軍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將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轉機的局勢再度惡化了起來。徐輝祖被召回後,燕軍所向無敵,南軍潰不成軍,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在南京被圍時,仍組織抵抗。城破後,面對被朱棣的召見一言不發,因而被廢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圖
最後,建文帝個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作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與燕王的戰爭中就顯得“仁柔少斷”了。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衝鋒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但建文帝卻給南軍將領士卒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正因此詔,使早就應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則束手束腳,顧慮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略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文:李光彩
回覆列表
朱棣能在短時間內擊敗中央軍固然厲害
但建文帝的中央軍並非不堪一擊。如不是建文帝太仁慈,下令任何人不可傷害自家叔叔,或許歷史真的要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