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ujielj
-
2 # 小李丸子
肥害死苗 旱地育秧一般持水量遠小於水田,易造成肥害死苗,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因有機物質在腐熟過程中發酵發熱,產生有毒物質及區域性有較高濃度的氨,造成死苗。二是肥料與床土沒有均勻融合,秧苗一葉一心後,秧根下扎觸及肥團、肥塘造成肥液反滲透,導致地上部生理失水死苗。三是化肥施用過晚,氨態氮未能轉化為硝態氮所供秧根吸收,氨態氮不能在旱秧根系中積累,這樣易引起氨中毒燒苗。四是出苗後根際追施尿素後,未及時澆透水,或追肥量過大,肥液濃度過大而引起死苗。因此,一定要提高苗床的質量,施入充分腐熟的肥料,並與土壤翻拌融合。化肥在播種前20天施下,出苗後不進行根際追肥,特別是追尿素,但可多次進行葉面追肥。
缺水死苗 早稻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特別需要充足的水分,旱育秧用薄膜覆蓋又易造成表土層水分不足,而幼苗根少且短,難以吸收表土層以下的水分,很易引起缺水死苗。因此,早稻旱育秧3葉期前一定要每隔5∼6天充分澆足1次水,以保證苗床水分的充足供給。另外,在旱育秧中,如果在3月底或4月初出現暴晴天氣,苗床中央易出現溫度高於40℃而造成死苗。這是因為在此高溫天氣條件下,容易使苗床的營養土層發白脫水,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及時揭膜,通風降溫,淋水抗旱保溼,否則會出現苗床內的高溫乾旱引發的大量死苗。
病害死苗 引起旱育秧苗床死苗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綿腐病及低溫引起的缺素死苗。特別是立枯病如不注意,有引起大量死苗的危險。因此,播種前一定要用800倍敵克松藥液對床土進行嚴格的消毒,消毒前床土要充分用水澆透。持續低溫期間如普遍出現黃葉,可施用0.2%硫酸亞鐵溶液補充鐵素。鹼性土壤一定要認真調酸,不要施用火土灰或鹽分含量高的磚灰,這樣容易造成旱育秧秧床的酸鹼度失調。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可使幼芽或幼根變褐、扭曲、腐爛;2、3葉期病苗根暗白,出現斷續黃褐色壞死,莖基部變褐、軟化腐爛,葉尖停止吐水,隨後心葉萎垂捲縮,全株黃褐枯死,或全株迅速青枯。病秧基部多長有白色、粉紅色或灰黑色黴狀物;常成簇、成塊發生,有明顯的發病中心;一般分青枯、黃枯兩種型別。在秧苗2葉期,要經常檢查葉尖有無吐水現象,若發現葉尖上無頂露水時,是立枯病發生的先兆,應立即用敵克松防治。每畝用65%敵克松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葉面噴霧。配藥時應先加少量水調成糊狀,再加水稀釋,使藥劑充分溶解,並注意使用敵克松時不與鹼性農藥混用。惡苗病以種子帶菌傳染為主,在浸種催芽過程中病菌擴散侵染,大大增強了在苗床的發病率。防治該病除用旱秧綠4號拌種外,用901、施保克、強氯精等浸種,對防治惡苗病菌在苗床傳播的效果也很好。
青枯死苗 又叫生理性立枯病,是早稻旱育秧苗床中常會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因不良的環境條件和管理措施不當,導致幼苗莖葉徒長、根系發育不良,通風煉苗後水分失調,根系吸水滿足不了葉片蒸騰需要,使葉片嚴重失水。生理性立枯病多發生在水稻秧苗3葉期以後,發病初期光合產物在葉片中積累,葉片發青,發病中期早晨葉尖無水珠,中午萎蔫,心葉捲成筒狀,早晚恢復正常,發病後期稻苗萎蔫枯死。用手提苗時可連根拔起,在苗床上成片或成整床發病,危害嚴重。膜內溫度過高造成燒苗,特別是在驟晴後因土壤溫度低和根系受傷後吸水不足,氣溫急驟上升造成秧苗大量蒸騰失水,而大量出現生理性青枯死苗。因此,在旱育秧苗時遇到暴晴天氣,一定要注意揭膜放風降溫,注意澆水保溼。暴晴時注意及時用一些稻草蓋膜遮蔭降溫。先煉苗後才能揭膜,否則突然揭膜時會造成大量的青枯性死苗,更值得引起注意。
-
3 # 小勇哥講故事
剛進入春耕時節,溫度發差較大,給早稻的生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有些地區的早稻死苗情況嚴重,我們應該及時的採取防止措施。
1、及時補播 各農戶近日及時全面檢查秧田出苗情況 , 對爛芽死苗超過10%的,應抓緊時間即刻選擇相應良種補播、稀播種確保早稻種植面積。
2、根據氣象條件和氣候變化,立足抗災、做到科學育秧、精細操作、培育壯秧 秧田施肥應按稀、薄、適量、適時原則,嚴格控制秧田施肥量,選晴暖天適量適施。覆膜應嚴格遵循晴暖天開兩頭或全開,寒冷天全覆蓋,白天開夜間遮的原則操作。秧苗生長至3.5~4.5葉齡期、氣溫穩定回暖後撤除覆膜。秧田水管做到晴天滿溝水雨天半溝水,維持秧床泥土溼潤,幼苗2葉1心期後灌滿溝水至秧床有薄皮水。慎用秧田除草劑防除稗草等;可採用50%敵克松500-600倍液澆施防治秧苗立枯病,採用0.2%硫酸銅600倍液防治綿腐病。採用75%三環唑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防苗葉瘟,採用20%氯蟲苯甲醯胺2000~3000倍液防秧田害蟲。同時注意防鼠、鳥、禽害。
溫度大的差異,給早稻的生長帶來了很大的危害,採取以上的方法對早稻進行補救,效果較佳!
-
4 # 鄉村小腳丫
爛種型:在催芽階段未發芽、種子發酸生黴,播種後繼續腐敗,這是由於浸種催芽技術操作不當、或者種子有質量問題。還有就是有害蟲,不急時處理也會死!
-
5 # 三農觀察員小余
1、營養土準備不當 一是使用幹陳磚土、幹火土灰等作為營養土,這是引起死苗的較為普遍的一個原因。因為陳磚土中含有大量硝酸鉀的可溶性鹽類,它們未經淋洗,加上做旱育秧的旱地沒有足夠的水分來稀釋,容易出現營養土鹽分濃度過高而導致秧苗反滲透失水。幹火土灰和草木灰如果未經水淋洗,會含有大量的硝酸鉀(弱酸強鹼形成的鹽類)等呈鹼性反應的鹽分,導致鹼性過大(pH值在7以上),給立枯病菌創造了適宜的侵染環境條件,易引起生理性立枯病死苗;同時鹽分濃度過大也易造成燒苗。二是使用未經腐熟的農家肥或單質化肥也容易導致死苗。因此,旱育秧苗床土壤一般不用陳磚土、火土灰、草木灰做營養土,不施未經腐熟的農家肥和單質化肥。如果用了,應馬上灌一次跑馬水或淋水沖洗,並注意加強立枯病的防治。
2、施肥不當 一是底肥不均勻,肥土未融合、有機肥未腐熟,下扎秧根容易接觸肥團或肥塘被燒傷,導致地上部分生理失水死苗。二是施用化學肥料做種肥時,沒有很好地翻漚,化學肥料分佈不均勻,導致旱育秧的胚根觸肥被燒焦,使幼苗有芽無根成片枯死。三是追施化肥時濃度過大,或施用後不及時淋清水,或直接撒施而造成燒傷死苗。特別是施用了尿素時,若不及時淋水,尿素中所含的縮二脲以及轉化而成的氨氣易導致中毒,會引起秧苗成片或帶狀死苗。
3、播種過早,低溫引起凍害誘發病害 早稻旱育秧如果播種過早,在2~3葉時遇到強寒潮襲擊,就會出現凍傷,同時誘發立枯病、綿腐病大量發生,造成嚴重死苗。
4、苗床不平,軟盤懸空死苗 有的地方在整理旱育秧苗床時耕作粗放,苗床床面高低不平,軟盤不在同一平面上,一些低凹處出現缽體懸空,營養土與苗床水分隔斷,太陽一曬便會出現死苗。因此,在整理旱育秧苗床時,整地要細,苗床同處一水平面上,並用泥巴做隔離層。
5、澆水不當 早稻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特別需要充足的水分,塑膠薄膜覆蓋又易造成表土層水分不足。因此,早稻旱育秧3葉期前要每隔5天左右澆1次水,保持床土水分充足。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農戶在中午揭膜後馬上澆水,甚至有的用井水為膜內溫度過高的秧苗降溫,這種情況最易造成旱育秧出現青枯死苗;苗床水分管理時應該做到合理揭膜,有的農戶缺乏隨膜內溫度高低隨時揭蓋膜加以調控的經驗,以致造成膜內溫度過高而燒死苗;或育秧時籠罩薄膜的框架過低,或日平均氣溫過高時未遮陽降溫,而造成燒苗死苗。
6、出苗後施化肥不當 旱育秧苗出苗後,施入的化肥沒有足夠的水分去稀釋,因濃度過大而導致死苗。因此,苗床期一般不追肥,解決秧苗缺肥主要靠培肥營養土(取生黃土20千克、充分腐熟畜禽糞渣10千克、冬耕曬垡並過篩的稻田土30~50千克、複合肥1千克,充分拌勻保溼堆漚15~20天,臨播時曬乾即成營養土)。一般每畝大田備營養土65~80千克。如果秧苗生長期錯追了化肥,可用水沖洗,以防死苗。
7、乾枯死苗 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苗床培肥達不到標準,苗床板結,苗床耕層太淺,土壤保墒效能差,根系不能下扎利用深層土壤的水分維持生長,遇到烈日高溫天氣;或播種量過大,單株根系分佈範圍變小,加之密播情況下單位面積土壤供水負荷加重,供需矛盾突出時,死苗現象就會更加突出。所以,旱育秧苗床的培肥,一定要落實到位,以利培育壯秧。在旱育秧苗生長期間,如果出現暴晴天氣,苗床中央易出現溫度高於40℃而死苗的?F象,因此,晴天要注意調溫降溫,並注意防止營養土發白脫水,如營養土發白要結合揭膜通風降溫、淋水抗旱;否則秧苗容易失水,出現大量死苗。
8、病害死苗 主要是立枯病、綿腐病和其他黴菌引起的死苗,以及由低溫引起的缺素死苗。旱育秧苗床播種前要用800倍敵磺鈉藥液進行苗床土壤消毒,床土消毒前要澆透水。1、2、3葉期分別噴灑1000倍敵磺鈉藥液預防病害。持續低溫期間如出現黃葉,可葉面噴施0.2%硫酸亞鐵溶液補充鐵元素。防止苗床病害,應注意因盲目早播而誘發立枯病等低溫病害。膜內溫度過高容易造成青枯死苗,特別是突然變晴後,因土壤溫度低和根系受傷而吸水不足,氣溫驟升後因大量蒸騰失水而造成生理死苗。因此,一定要注意揭膜通風降溫,注意澆水保溼。暴晴時注意用稻草蓋膜遮陰降溫,煉苗後再撤膜。
-
6 # 草帽小王子
死苗怎麼回事? 氣候原因 倒春寒天氣,低溫丶陰雨丶以及多變的天氣一般會導致爛種丶死苗現象發生生,一般死苗有以下幾種型別。 1丶爛種型丶在催芽階段未發芽、種子發酸生黴,播種後繼續腐敗,這是由於浸種催芽技術操作不當、或者種子有質量問題。 2丶黴變爛芽型丶已經發芽但播種後未能立針生根而發生黴爛,可能是由於苗床沒有消毒、品種抗寒性差、肥料施用不當、播種時穀粒陷泥過深、低溫陰雨時間過長等原因而誘發芽谷發生綿腐病,一般都有腥臭味,芽谷上長有白色棉絮狀菌絲,苗床也會生鏽。 3丶黃(青)枯死苗型丶雖出苗但在秧田中後期發生黃(青)枯死苗,一般成團塊發生,這可能是由於揭膜時期過早、或晴天中午揭膜、或揭膜時沒有及時灌水、或寒潮過後排水過急等而引起的生理性失水;也有的是由於秧苗在死苗。
回覆列表
1、營養土準備不當 一是使用幹陳磚土、幹火土灰等作為營養土,這是引起死苗的較為普遍的一個原因。因為陳磚土中含有大量硝酸鉀的可溶性鹽類,它們未經淋洗,加上做旱育秧的旱地沒有足夠的水分來稀釋,容易出現營養土鹽分濃度過高而導致秧苗反滲透失水。幹火土灰和草木灰如果未經水淋洗,會含有大量的硝酸鉀(弱酸強鹼形成的鹽類)等呈鹼性反應的鹽分,導致鹼性過大(pH值在7以上),給立枯病菌創造了適宜的侵染環境條件,易引起生理性立枯病死苗;同時鹽分濃度過大也易造成燒苗。二是使用未經腐熟的農家肥或單質化肥也容易導致死苗。因此,旱育秧苗床土壤一般不用陳磚土、火土灰、草木灰做營養土,不施未經腐熟的農家肥和單質化肥。如果用了,應馬上灌一次跑馬水或淋水沖洗,並注意加強立枯病的防治。
2、施肥不當 一是底肥不均勻,肥土未融合、有機肥未腐熟,下扎秧根容易接觸肥團或肥塘被燒傷,導致地上部分生理失水死苗。二是施用化學肥料做種肥時,沒有很好地翻漚,化學肥料分佈不均勻,導致旱育秧的胚根觸肥被燒焦,使幼苗有芽無根成片枯死。三是追施化肥時濃度過大,或施用後不及時淋清水,或直接撒施而造成燒傷死苗。特別是施用了尿素時,若不及時淋水,尿素中所含的縮二脲以及轉化而成的氨氣易導致中毒,會引起秧苗成片或帶狀死苗。
3、播種過早,低溫引起凍害誘發病害 早稻旱育秧如果播種過早,在2∼3葉時遇到強寒潮襲擊,就會出現凍傷,同時誘發立枯病、綿腐病大量發生,造成嚴重死苗。
4、苗床不平,軟盤懸空死苗 有的地方在整理旱育秧苗床時耕作粗放,苗床床面高低不平,軟盤不在同一平面上,一些低凹處出現缽體懸空,營養土與苗床水分隔斷,太陽一曬便會出現死苗。因此,在整理旱育秧苗床時,整地要細,苗床同處一水平面上,並用泥巴做隔離層。
5、澆水不當 早稻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特別需要充足的水分,塑膠薄膜覆蓋又易造成表土層水分不足。因此,早稻旱育秧3葉期前要每隔5天左右澆1次水,保持床土水分充足。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農戶在中午揭膜後馬上澆水,甚至有的用井水為膜內溫度過高的秧苗降溫,這種情況最易造成旱育秧出現青枯死苗;苗床水分管理時應該做到合理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