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依心尋理
-
2 # 境界22929635
在工作和生活環境中,會遇到一些不喜歡的人。而這些你不喜歡的人恰恰與你的工作、學習或是生活又分不開。出現這種情況,自然很讓你揪心和頭痛的事,心情鬱悶,有不舒服的感覺。這種事情處理不好,會對自己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那麼,怎樣處理好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的關係使自己有一個好心態。
第一,從自身找原因
有時候你不肯接納別人身上的某個特點,實際上是因為在你自己的潛意識裡就有著類似的東西,從心理學講,因為不接納自己,所以才會如此不接納別人。
也許你怕太熟悉的人知道你的過往,而你的過往也許是不被認可的,所以與過去的熟人打交道,會讓你想起這些過往,因而從心裡產生排斥,從某些方面認為這些人看不起你或者看你笑話,所以從你思想上不喜歡這些人就可以理解了。
人際關係中存在的矛盾常常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相互之間只知道用冷漠和敵意對待對方的話,只會進一步把對方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如果能夠嘗試以德報怨,相信你的對手會逐漸感受到你的善意,進而與之建立一種遇到問題對事不對人的健康人際關係。
當你領悟到這些原因之後,再去和自己不喜歡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心態就會變得舒心多了。
第二,從對方身上找優點
自己要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你對他如此反感。這時候,你不妨靜下心來仔細想想這個人的特點?你對他有怎樣的感受?為什麼這個人會這樣做?是什麼讓他這麼做的?他是怎麼看待我的?他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你和他又會有怎樣的互動模式?
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有的人內向敏感,有的人外向活潑,兩種不同的風格有時候也是可以互補的。就看你怎麼改變自己去認識對方了。
“居不必無惡鄰,會不必無損友,惟在自持者兩得之。”
這句話出自明代文學家和書畫家陳繼儒之口。意思是說,居家不一定非要沒有壞鄰居的地方不可,聚會也不一定要避開有害的朋友,能夠自我把握的人同樣能夠從惡鄰和壞朋友中吸取有益的東西。因此,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人,要試著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而不要把眼光全部放在令自己討厭的地方,這樣對人對己都是有利的。
第三,接受和反思是社交的法寶
我們應該時常提醒自己,不可能和每個人都相處得很好,但是和別人的每次互動都有潛在價值。我們可以並且應該向遇到的每個人學習,然後再去反思一下,為什麼你和對方的關係那麼緊張,以及你在這段緊張的關係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有時候,對方的“不討人喜歡”,可能只是因為你的成見。
事實證明,討厭一個人卻是一件損人又不利己的事。如果他是一個令你討厭的人的話,只要一見到他你就會產生很多的心理變化,這些變化會令你感到厭煩或是生氣,甚至他就好比你的眼中釘肉中刺,他的出現會讓你感覺很不舒服,你做起事來都會不理智……事實結果是:你的討厭卻給別人產生不了絲毫的影響,討厭一個人只會讓自己的心靈飽受折磨。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和自己不喜歡的人打交道,千萬不要輕易去討厭一個人。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人,要學會用一顆公正的心去對待,而不要讓他成為我們生活、工作上的絆腳石。一個能夠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的人,他肯定是一個快樂和大度的人。
-
3 # 平易心理研究
你好,我是實踐心理學派-平易老師。
我的心理學信條是:能經過實踐檢驗和真正解決問題的才是好的心理學!
心理彈性(Resilience):主體對外界變化了的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該狀態是一種動態形式,有其伸縮空間,它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並在變化中達到對環境的動態調控和適應。
“心理彈性”(Mental Elasticity)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受到物理學中彈性力學的啟發,該理論認為,“材料或物體有一種隨外力作用而發生變形並隨外力去除變形消失的特性”,此即為彈性。
我們知道,有彈性的物體掉到地上一般不會輕易摔碎,但是如果玻璃掉在地上就很容易被打碎。因為玻璃的硬度雖然很高,但缺乏彈性。
其實,人的心理也需要有某種彈性。
人是社會化動物,是生活在人際環境當中的,對於人際環境的適應,我們就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彈性。
當我們周圍有一些人是我們不喜歡的,甚至當這個人一旦出現在我們身邊時,我們即會感到眼裡心裡都有一種無法容忍的感受時,我們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是由於我們自身的心理彈性、心理包容度太弱了?
水至清則無魚。
作為一種美好的願望,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身邊的人都是高素質的,都是懂得尊重他人的、真誠、友善和包容的。但在生活現實當中,不論是在同學裡,還是職場上,還是社會當中,的確會有人素質比較低下,不尊重他人,態度不友善,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可人終究是生活在現實當中的,如果按照我們的願望去選擇我們的環境,我們將會發現,沒有這樣一種完全符合我們理想的環境,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哪兒都會遇到這種人,比如你的某個同學或者某個同事,你總不能因為討厭這個人,就換個班級換個座位或者是換家公司吧?
因為在我幫助的求助者當中,就有人不斷的換工作,原因是他在任何一個工作環境當中,都會碰到讓自己很討厭的人。結果是,因為不斷換工作,所以一直經濟收入不穩定,並且他在職場上,不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業務能力上,所以他成長很慢。
因此,一個人要有一定的心理彈性,來適應我們生活的環境。
當然話又說回來,如果真的遇到不喜歡的人,比如是某一個同事,建議可以採取面子上過得去,但不深交,上下班遇到了他,點個頭,打個招呼,僅此而已。
另外,是否非要必須學會和自己不喜歡的人打交道,也和你的工作性質有關係。
舉個例子:
曾經看過一個節目,在節目中,曾爆紅的百家講壇的歷史老師袁騰飛說自己的交友原則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就是說,當他在生活中遇到與他價值觀思維方式不同的人,可以不與他們交朋友,甚至不打交道。當然我們知道袁騰飛是歷史老師,只要他把他的課講好,把學生教好,他就是一個好老師,他就可以得到他應有的工資報酬,衣食無憂的生活。不與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人打交道,完全不影響他的經濟收入,不影響他的生存和生活品質。
但是,反過來,如果是一個做銷售的人,為了生存,為了搞定客戶,為了把產品賣給別人,就必須放下自己所謂的價值觀,學會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甚至要和他們成為朋友,因為俗話說,要做生意先交朋友。如果選擇道不同不相為謀,那他就要排除許多和他價值觀思維方式不一樣的許多人,他也將失去很多客戶。這意味著將影響到他的經濟收入,生存和生活品質。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
第一,作為生活在現實生活當中的社會人,我們不能奢望身邊的人都是自己理想中的人,我們要有一定的心理彈性,去適應那些不太喜歡的人,並學會以一種成熟的方式,與之打交道。
第二,如果你的工作是做技術的,而技術性工作的本身並不需要你必須和形形色色甚至不喜歡的人打交道,你可以把心思主要放在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你就可以得到應有的勞動報酬。當然還是要有一定的心理彈性的。
第三,如果你是做銷售的,或者是當老闆的,這類工作靠的就是和他人建立關係,可以說是靠關係吃飯的,那麼為了生存,為了業績,為了把企業創辦好,學會和形形色色的人甚至不喜歡的人打交道,甚至建立關係,則是的必修課,因為這是你吃飯的傢伙!如果你確實不喜歡,那恐怕你無法做銷售工作,無法去創辦企業。補充一句,如果你是老闆,你的手下有一個員工,你非常不喜歡,但是他在你們公司技術是最牛的,你該如何選擇?
適者生存,這一句話是顛簸不滅的真理!
-
4 # 7546817q67042郭德柱
人世間最複雜的莫過於人際關係,由於人與人社會背景,教育程度,文化信仰,工作環境不同,所以每個人的處世哲學,思考方式,接受能力,認識程度也截然不同。這樣就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世界觀,價值觀相互碰撞,互相制約。這樣一來,難免出現一些認識衝突,思想矛盾,如果這些衝突和矛盾不能及時加以解決,就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駭,所以,你必須學會和自己不喜歡的人打就道。這不但是個工作方法問題,也是考驗你處世方法的能力。在今天網路社會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人們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寬廣,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你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處世哲學,很難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所以你必須學會和各種性格的人打交道:
一要拿出真心對人。如果不是原則問題,都要忍誏為先,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要學會笑著忍耐接受對方的意見,不要斤斤計較,更不要和不同意見者爭鬥。
二要寬容待人,予人方便,把情當情,才能換來真情,平等互愛才能換來真心。
三要換位思考,在和不同意見的人打就道,你要經常換位思者,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時間長了,相互之間產生了信任,真心就能換來真心,工作起來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四要大事講原則,小事裝糊塗。多傾聽對方的不同意見,凡事講究協調,不要強求別人,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
如果你掌握了上述幾點方法,你就能很好的和自己不喜歡的人打好交道。
-
5 # 心姐談心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遵循“互惠原則”,你不喜歡對方,但還要學會跟對方打交道,那說明對方那裡有你需要的東西,這種東西帶給你的好處要大過你對他的不喜歡。
通常在三種情況下才需要必須跟自己不喜歡的人打交道:有求於人:即使你不喜歡他本人,但對方可以給予你幫助;
儘管交往的形式千變萬化,也有受環境或他人影響,但本質都是權衡的結果。
跟對方打交道帶給你的好處> 你對他的不喜歡,打交道;
跟對方打交道帶給你的好處< 你對他的不喜歡,不相往來;
因此可以說:你之所以必須跟自己不喜歡的人打交道,是因為你捨不得他帶給你的好處,或無法承受不跟他交往帶來的損失。
有求於人這種最好理解,你不喜歡他,但對方可以幫助你。如果你有別的可替代的人,那就不需要求助於不喜歡的他,但人生往往福禍相依,困難的時候,能出現一個願意給予幫助的人就不錯了,即使這個人你再討厭,他也是你的貴人,你不願意抓住就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你想抓住就必須接受他讓你不喜歡的一面。
比如說你不會游泳溺水了,正好有一隻小船路過,駕船的人是你討厭的人,那麼你是選擇求助還是拒絕?當然,生活中這種極端的選擇很少,常出現的是你不喜歡的人有一個可以給予你的重大機會,不求助於對方,你會失去這個機會,那麼你就要做出選擇:是不喜歡他更重要,還是這個機會更重要,選擇最適合你的。
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從討好型逐漸轉變為成長型,就可以終結這個過程。
受環境制約工作場合:有個不喜歡的上司或同事,辭職不捨得,留下看著煩。解決辦法就是,申請換崗、提升自己升職、跳槽、或改變自己的態度。工作場合,你不需要喜歡或討厭一個人,學會對事不對人,合作把工作做好就可以。
好朋友的朋友:跟好朋友單獨出去,提醒朋友不要帶上他,不需要必須打交道,你的好朋友會理解你;
愛人的親戚:跟親戚打交道的時間是很少的,保持基本禮節即可,私下可以跟愛人說不喜歡這個親戚,愛人會理解你,也知道你應付親戚是為了他。
你不喜歡的人身上往往藏著寶藏不喜歡一個人,往往是不喜歡這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特質,這些特質往往隱藏著需要你學習的東西。比如我曾經特別討厭一個人,他非常強勢霸道、特別固執、油鹽不侵的那種,我簡直一秒鐘也跟他待不下去,但是,這個人白手起家創業,雷厲風行克服萬難,創業成功。
後來我發現,不喜歡他是因為:我畏懼權威而他的強勢讓我感覺受到威脅,我尋求理解而他的固執讓我感覺他不懂變通,我想說服他而他堅持己見讓我感覺徒勞無功。原來,我不喜歡的是跟自己對立的特質,而正是因為他的強勢、固執、堅持己見,才有了他創業的成功。
從他身上我學習到很多,學會不再盲從權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尊重別人的想法等。所以,如果你特別不喜歡一個人,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不喜歡他”,“是否有需要我提升的地方”,或許會開啟你一個新的思路。
《舊唐書·魏徵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必須跟不喜歡的人打交道是一件很難讓人開心的事,不過,只要你知原因、明得失,你可以做到就事論事,雖不喜歡但沒有情緒;也可以透過努力,讓自己具備隨時離開的資本;或選擇以人為鏡,從對方身上得到啟發升級認知。
回覆列表
女兒小時候很喜歡玩兒拼圖,一開始,總是找不到正確的拼圖,就算找到了對的那塊,也總是對不準。她有點著急了,這時候,我會握著她的小手,把那塊拼圖一點點的轉動,直到,完美的拼合,這時候的她總是很開心,我也是。
拼圖不止一面,人也是一樣,你看著彆扭,是因為你沒有找對能拼接在一起的那一面。人要麼適應環境,要麼改變自己。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就是找到對方能對上你拼圖的那一面。
有的時候,適應別人是需要心理建設的,因為我們需要被動接受。適應,總是第二梯隊的辦法。試著去找找吧,去旅行,一首歌,一本書,一支球隊。一定有那麼一些,是可以拼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