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多肉小白成長之旅

    詞多,並不是判斷一篇作文好壞的標準。

    如果,你寫得很多,但是像記流水賬一樣,或者全文沒有主旨,那就算不上一篇好文章。

    目前的作文主要以兩類為主。

    1 記敘文

    一般來說,小學和初中以寫記敘文為主,記敘文一般可分為寫人、記事、寫景、詠物。

    一般來說,寫人除了描寫人的外貌特徵,還要寫思想感情和人物性格特點,讓人讀後,感覺就像這個人活生生站在你面前一樣。

    敘事:要寫出,透過這件事,教會你什麼道理,不能平鋪直敘。要言而有物。寫出事情的內涵。

    寫景:主要是以描寫為主,當然要表達出內在的思想感情。

    詠物:注重託物言志。

    總之,記敘文寫作要抓住主題,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並且主題需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

    再者,選材要有代表性,要真實。

    另外,要根據文章特點選擇記敘方法,有倒敘,順敘,插敘。

    還有語音要生動、形象、有趣。

    2 議論文

    議論文是目前,寫的比較多的。高考一般就是要求寫議論文。

    議論文首先要有論點,立意要明確。一般可在開頭點題,結尾呼應昇華。

    開頭要簡潔,可透過名人名言等引出,加強說服力。

    論據:論據的選擇要有說服力,比如,歷史名人的故事,肯定比隔壁小王的經歷更讓人信服。致命言論肯定比有人說,顯得高大上。

    另外,論據描寫要生動形象。

    題目的選擇也很重要,題目最好點題,富有新意,例如之前的高考優秀作文,近墨者未必黑。

  • 2 # 蘇教版老高三

    寫作文詞多就是好作文嗎?並不是。

    首先,評價一篇作文的好壞,不是看他用詞量多少。就拿高考作文寫作來說,首先要看這篇作文是否切合題意。如果不適合題意,再好的文采,再多的詞彙,也不能夠得高分。

    那麼,切合題意,再用詞多,是否就能夠得高分呢?也不是。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如果形式大於內容,用詞過多,就給人堆砌詞藻之嫌,影響主題的表達。

    古人寫作講究義理、考據和詞章。義理就是觀點、主題,要放在首位,詞章就是文采、詞彙,要放在最後。

    所以,一篇文章觀點、主題最重要。

    其次,還要看這篇文章有沒有真情實感。沒有真情實感的文章,虛假,就不能夠打動人。那麼不管詞語多少,也不能得高分。

    有些大家寫的文章,不用多少詞彙,但是非常打動人。比如季羨林的文章,像《二月蘭》,語言平易近人,娓娓道來,卻非常感動人。

    如果說主題和觀點是一篇文章的大腦、靈魂,情感就是一篇文章的血肉。那麼語言就好比是面板。詞彙就是面板的組成部分。或細膩,或光滑,或粗糙,不能說對文章沒有影響。但是決定一篇文章的好壞,還是要看主題和情感。這是最主要的,而詞彙的多少佔次要地位。

  • 3 # 大連鳴華君

    一本古書上,記載著唐朝詩人白居易寫詩的一個故事。

    白居易每寫完一首詩都要讀給不識字的老婆婆聽,讀完之後,問道:“您聽懂了嗎?”如果老婆婆說沒聽懂,白居易就拿回去修改,修改好了,再拿去讀給老婆婆聽,讀完之後又問老婆婆聽懂了嗎,直到老婆婆說聽懂了,白居易才把這首詩抄寫下來,算是定稿。這個傳說是否真實可靠,我們現在已經無從查考,但是,讀讀白居易的詩歌就可以發現 ,他的詩歌,語言總是那樣樸實明白,通俗易懂。

    從白居易寫詩,我想到一些大語文的學員,有一種和白居易相反的想法,他們認為,寫作文不能再像剛剛學會寫作文那樣滿紙大白話了,要多用點詞,詞兒多,才能算是好作文。於是就一味地追求好詞好句,結果作文反而不如以前了。

    小學生隨著學的功課增多,知識面寬了,接觸的事物多、視野開闊了,認識水平隨之得到提高,思想感情隨之豐富起來。同時,由於讀的書多了,掌握的詞兒也顯著地增加,因此,就產生了一種用較多的詞兒表達思想感情的願望,希望比以前的作文,寫得生動一些。這是無可厚非的,應該說,這是一種積極進取的表現。但是,為了生動,就堆砌詞藻,而把以前作文清新樸實的優點丟掉,為了深刻,就濫用生僻詞藻,而把小學生作文通俗明白的長處捨棄。這樣搞下去,作文的路子就走歪了。

    寫作文,最緊要的是把思想感情表達得準確清楚。對於在初中學習的少年朋友,更是要提倡寫條理清楚、文字通順、文風樸實的文章。不顧準確性,一味地堆砌華麗的詞藻,生搬晦澀的詞語,甚至隨意亂造詞彙,這種詞兒多的作文決不是好作文。

  • 4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

    什麼是好作文?

    詞兒多就是好作文嗎?

    老穆明確地告訴你,答案是否定的!

    優秀的作文應該具備哪些因素呢?老穆為你分析如下:

    【1】審題準確

    【2】立意深刻,中心突出

    【3】選材真切

    【4】結構嚴謹,段間有照應

    【5】開頭結尾出彩

    【6】分層合理,有設計美

    【7】恰當運用寫作手法

    【8】細節描寫具體、深刻

    【9】語言得體、流暢、出彩

    【10】沒有語病、沒有錯別字

    用詞貼切,表現突出者,可一樣在“發展等級分”部分給“7——10分”。

    【1】精選疊詞

    幾場好雨過後,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綠油油的、香噴噴的、溼漉漉的。——《兒歌》

    【2】精選形容詞

    我邁著歡樂而又擔憂的腳步走進家門,對著那一向很勤儉的媽媽,喉嚨卻彷彿被棉花塞住了……——《原來我是如此任性》

    【3】精選動詞

    對於父親最早的印象,便是“夏日捉知了”。炎炎夏日,他左手抱著我,右手舉著竹竿,在屋後的樹上搖來晃去。至於抓到了沒有,我早已忘卻,但父親高大寬闊的胸膛,卻暖了我三十年。——《八百里的父愛》

    【4】精選色彩詞

    紅的綠的半紅半綠的棗兒綴滿那棗樹的枝葉間,把整個樹冠都壓得垂吊著,像一片彩色瀑布。——《石崖上的棗樹》

    【5】使用適當文言(略)

    【6】精選詞語、成語(略)

    詞語使用有一定的規範,不可隨意使用,否則,會顯得“矯揉造作”。

    【1】符合文體

    【2】符合人物形象

    【3】符合特定場合

    【4】根據語境使用語言,講究生動形象

    【結束贈言】同學們,寫作文,用詞固然重要,但不要盲目追求,為了出彩而出彩。

    “寧可平凡得貼切,也不要華麗得相悖!”同學們,你們明白了嗎?加油哦!

  • 5 # 小學英語點點通

    談起作文的寫作,有一種觀點都在於說,作文就要積累好詞好句,好詞好句多了之後,將它應用在作文中就能夠寫好作文。這個觀點似乎說出了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然是好的作文,是需要優秀的語句來構成的,卻不是說用全部優秀的語句就能寫好作文。

    善於把握主題,緊扣中心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1、僅僅有漂亮的辭藻的作文,中心不明確,立意不深刻內容不充實的作文算不上好作文;

    2、只有在作文中不斷的扣題照應題目的寫法,才能寫出一篇好的作文,時時刻刻都要點一點作文的中心;

    3、任何作文內容都要充實,情感要豐富寫人敘事不能缺少細節的描寫,要引起讀者的共鳴才是好作文。

    以自己真實的感受寫好身邊的事是寫好作文的重要基礎

    現在很多中小學生的作文都會選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與事,因此要寫好一篇就要從這些平凡的小事上,用自己最真實的感受,真情實感的來精雕細琢的這篇作文達到以情動人,而不是以華麗的詞句來記流水賬。

    好的作文要具備語言通順敘述清晰層次,敘事清晰,層次明確有條理

    寫好一篇作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味,好的作文就像是一副,好的話讓人一看就能夠有豐富的畫面來聯想使人能夠感受到文字的美妙。所以層次分明,段落清楚,作文寫起來很有節奏感和層次感的,這樣的文章才會精緻而耐看,主題不散亂。

    2、在閱讀過程中養成記下好詞好句的優秀習慣,將這些素材大量的積累才能使寫作文的時候有話可說,有文可寫。

    在寫作練習中模仿,在模仿中創新寫作

    1、要寫出好文章,當然離不開大量的寫作練習。透過不同素材不同內容的寫作練習練手,寫得多自然能夠積攢寫作的經驗,開始寫作可以模仿一些好的,優秀的寫作文章套路,特別是孩子非常善於在模仿中學習,當然我們模仿的是以人家的寫作結構、寫作思路,不是讓你全片的去抄襲。

    2、作文要想寫好,不僅要有模仿,還要在模仿中不斷的出新。也就是讓自己的作文不斷的去用自己最熟悉最有興趣感悟,把自己的思考寫下來不矯情,不造作,不粉飾。用人家文章的精髓配以自己的語言讓自己的作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 6 # 高原歌者

    很多人在寫作文的時候都會採用好詞好句,不斷追求詞語的華麗,從而提升文章質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常聽老師說,要多用好的詞語,或者說盡量把句子寫得更優美一些。學生會誤認為一篇文章只要好詞好句多就是一篇好作文。因此,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大量運用好詞,甚至是堆砌好詞。文章中好的詞語非常多,看起來也很漂亮。但仔細閱讀發現問題很多,甚至病句都很多。當然,對文章的表達就沒什麼好處。因此,盲目追求好詞並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追求好詞,你還得有駕馭好詞的能力,你還得把好詞準確、恰當運用在每個句子中,對句子的表達,對文章的整體有幫助。好文章不是靠好詞堆出來的,不同的文章對詞語的要求不同,評判標準也有很多不同。評判一篇文章好壞,不能光看詞語。好的詞語只是一個方面,甚至好些優秀的文章根本不用華麗的詞語也很優秀。

    那麼針對好詞的用法,我們該怎麼做呢?

    一、作文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

    一篇作文是學生寫作能力的體現。這是多方面的,詞語、句子、段落、結構、寫法、修辭等很多方面。這些不同的方面都可能在同一篇文章中體現出來。也會在不同的文章中得到更多體現。從一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寫作方面的知識和方法掌握了多少,已經達到什麼層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學生的寫作能力。單一用好詞來豐富和提高文章質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光想著用好多好詞忽略其他方面的努力,不但幫助不大,甚至還會有害,抓不住關鍵,抓不住重點,寫出來的作文很散、囉嗦。有待學生寫作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二、好詞不是好作文的標準

    一篇文章的優劣不是好詞堆砌出來的,也不是評價好作文的標準。好詞多不見得文章就好。評價文章的好壞首先要看總體構架,總體構架好,最起碼也是一篇成功的文章。再看其他方面的運用,如看主題是否突出、寫作方法是否合理、事例選擇是否恰當、人物形象是否鮮明……很多方面都是評價文章優劣的方式,至於從哪些方面評價,還得看文體。

    可以說,語言是評價文章優劣的方式之一,但好詞絕不是評價文章優劣的唯一方式。好詞多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

    三、好詞在作文中不能濫用

    好的詞語對文章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一篇文章中,不能一味追求多用好詞。好詞多的句子,一旦用得不恰當,就不可能是好句子。當然,很多地方好詞太多,都沒有做到準確有效,那文章就不可能成為好文章。

    很多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用一些優美的形容詞,大量選擇一些四字成語,以增大文章的容量,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增強文章的廣度、深度。但如果駕馭不好這些詞語,對文章的總體把握不好,仍然起不了什麼大作用。有些文章四字詞語很多,甚至一句話都連續出現幾個。但是,一句話的主要意思都不能表達清楚,還會出現重複囉嗦,前後矛盾的情況。可以試想,整篇文章都是這樣的情況會是什麼樣子?偶爾出現幾個,反而會給人一些新鮮感。也就是說,好詞好句都不是增強文章表達效果的關鍵,多用不如少用,更不能濫用。過於濫用會對寫作者的能力提高沒有太大幫助。因為,他不會過多考慮煉詞煉句,對詞語的準確性會越來越散漫,越來越蒼白。

    四、好詞不能代表寫作風格

    一個人能寫出很多好文章,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他的寫作能力夠強,寫作風格成熟,有個性。寫文章很厲害的人,往往不會大量運用更多四字成語,在一篇文章中只會偶爾出現幾個。他們為了讓文章的表達效果更好,力求讓有限的文字表達更加豐富的意思。他們甚至一個四字成語都不會用,往往注重一字一句的準確性,講究字詞句的準確精煉,努力做到語出驚人。這就是他們寫作的一種追求,也是他們寫作的風格的真實體現。也就是說,大量用好詞或好句都不足以體現一個人的寫作風格,這是很多寫作者幾乎不會採用的方式。

    五、好詞選擇要為作文服務

    好詞對於一篇文章而言可以用,但要用得準、用的活、恰到好處。每一句話中,在選用每一個詞語時,一定要考慮是否合適,是否恰當。如果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表達不準確,還不如不用。選用好詞一定要做到為整篇文章服務,增強表達效果,做到詞為句服務,句為段服務,段為篇服務。最終達到為整篇文章服務的目的,凡是做不到為全文服務,就乾脆不用,要捨得放棄。一句話中,但凡出現一個好詞,讓句子更加生動形象,就會讓人眼前一亮,這樣的詞語才算得上好詞。

    結束語:

    好詞語是每個人寫作文都想追求的目標,但好詞必須要用好,必須要用活,對文章有幫助。光靠多用好詞不可能讓文章增添色彩,對自身提高並沒有太多好處。寫作文不能光盯著好詞,一定要全面考慮,以綜合提高寫作水平才是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馮著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