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豫東視野

    葡萄黑痘病又名瘡痂病,俗稱“鳥眼病”,是葡萄上的一種主要病害。主要危害葡萄的綠色幼嫩部位如果實、果梗、葉片、葉柄、新梢和卷鬚等。

    葡萄黑痘病的發病症狀葉受害後初期發生針頭大褐色小點,之後發展成黃褐色直徑1-4毫米的圓形病斑,中部變成灰色,最後病部組織乾枯硬化,脫落成穿孔。幼葉受害後多扭曲,皺縮為畸形。果實在著色後不易受此病侵染。綠果感病初期產生褐色圓斑,圓斑中部灰白色,略凹陷,邊緣紅褐色或紫色似"鳥眼"狀,多個小病斑聯合成大斑;後期病斑硬化或龜裂。病果些味酸、無食用價值。新梢、葉柄、果柄、卷鬚。感病後最初產生圓形褐色小點,以後變成灰黑色,中部凹陷成乾裂的潰瘍斑,發病嚴重的最後乾枯或枯死。

    葡萄黑痘病的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於病蔓、病梢等組織越冬,也能在病果、病葉痕等部位越冬。病菌生活力很強,在病組織可存活3~5年之久。第二年4、5月間產生新的分生孢子, 借風雨傳播。孢子發芽後,芽管直接侵入幼葉或嫩梢,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後,菌絲主要在表皮下蔓延。以後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盤,突破錶皮,在溼度大的情況下,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透過風雨和昆蟲等傳播,對葡萄幼嫩的綠色組織進行重複侵染,溫溼條件適合時,6~8天便發病產生新的分生孢子。病菌遠距離的傳播則依靠帶病的枝蔓。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25左右的溫度和比較高的溼度。菌絲生長溫度範圍10~40,最適為30。潛育期一般為6~12天,在24~30溫度下,潛育期最短,超過30,發病受抑制。新梢和幼葉最易感染,其潛育期也較短。

    葡萄黑痘病發病原因

    氣候

    黑痘病的流行,和降雨、大氣溼度及植株幼嫩情況有密切關係,尤以春季及初夏(4~6月)雨水多少的關係最大。多雨高溼有利於分生孢子的形成、傳播和萌發侵入;同時,多雨、高溼,又造成寄主幼嫩組織的迅速成長,因此病害發生嚴重。天旱年份或少雨地區,發病顯著減輕。黑痘病的發生時期因地區而異。

    華南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下旬,葡萄開始萌動展葉時,溫度條件已達到病菌活動的範圍,又值梅雨季,病害開始出現。6月中下旬,溫度上升到28~30,經常有降雨、溼度大,植株長出大量嫩綠組織,發病達到高峰,病害潛育期在最適條件下約6~10天。7~8月份以後溫度超過30,雨量減少,溼度降低,組織逐漸老化,病情受到抑制,秋季如遇多雨天氣,病害可再次嚴重發生。

    華北地區一般5月中下旬開始發病,6~8月高溫多雨季節為發病盛期,10月以後,氣溫降低,天氣乾旱,病害停止發展。

    華東地區於4月上中旬開始發病,梅雨季節氣溫升高,多雨、溫度大,為發病盛期,7~8月份高溫乾旱,病情受抑制,9~10月份如秋雨多,病情再度發展。

    栽培

    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果園往往發病較重。栽培管理不善,樹勢衰弱,肥料不足或配合不當等,都會導致病害發生。特別是對冬季果園衛生工作不重視,園內遺留大量的病殘體,則為病菌越冬和第二年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品種

    東方品種及地方品種易感病,個別西歐品種也易感病,但絕大多數西歐品種及黑海品種抗病,歐美雜交種很少感病。

    葡萄黑痘病防治要點

    葡萄黑痘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葡萄的幼嫩部位如果實、葉片、新梢和卷鬚等。

    防治難點:

    果實、葉片、新梢和卷鬚等部位較幼嫩,抗逆性差、抗病能力弱,易被病菌侵染,應該從展葉期、花前花後、幼果期就開始早防,然而普通化學藥因安全性問題受到限制。

    病菌侵入植物幼葉或嫩梢後,主要在其組織內部繁殖,到一定程度後爆發顯症。用普通殺菌劑進行預防或治療,不能有效殺死潛藏在內部的病菌。

    施肥不當、土壤粘重、板結、酸化等都會造成樹勢衰弱,導致病害的發生,需要從醫養結合,營養復壯樹體,增強其抗逆抗病能力,同時調節土壤的角度進行防治。

    推薦用藥:

    噴霧:病害高發期或雨季來臨前用靚果安90-150倍+地力旺500倍+沃豐素600倍噴霧。透過葉片噴施,可增加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來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創造更多的養分;透過提高作物體內酶活性來提高樹體抗病能力,並起到扭轉樹勢、營養復壯的效果。

    灌根:青枯立克100-150倍+地力旺200-500倍液灌根。生物菌地力旺可改善土壤,解決土壤粘重、板結、酸化、透氣性差等問題,同時大量的有益微生物進入土壤會在根系周圍產生大量粘多糖與植物分泌的粘液及礦物膠體、有機膠體相結合,形成土壤團粒結構,增進土壤蓄肥、保水能力。

  • 2 # 末代農民

    葡萄黑痘病俗稱黑斑病,是葡萄生長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主要危害剛長出的幼果,嫩葉,果梗,卷鬚和新梢等。發病初期出現黑色斑點,隨著病情加重,病斑會向四周擴大,萎縮,乾枯,向下凹陷。

    一般情況下5月下旬至6月上旬發病,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為發病高峰期,發病原因主要是降水多,空氣溼度大。

    防治辦法是田間管控和化學噴灑相結合的方法。

    田間管理:

    1,選擇無病苗做為種苗,並用3波美度石硫合劑浸泡消毒。

    2,及時清園,清除殘枝,殘葉,病枝,病葉,並用石硫合劑消毒。

    3,開花,結果,採摘後,及時追施有機肥,含氮,磷,鉀的復混肥及微肥。

    化學防治:

    1,開花前用80%兩森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75%百菌清600~700倍噴霧。

    2,開花後,用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32.5%代森錳鋅·烯唑醇可溼性粉劑400~600倍液噴霧。

    3,發病中用1.5%多抗黴素800倍液,50%咪鮮胺錳鹽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

  • 3 # 天下農書

    葡萄黑痘病又稱黑斑、鳥眼病、瘡痂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侵染果粒、果梗、穗柄、穗軸、葉片、新梢、葉柄及卷鬚。葡萄黑豆病的主要症狀是

    葡萄黑豆病是半知菌亞門、腔菌綱、黑盤孢目、痂圓孢屬,由葡萄痂圓孢引起,為無性世代,果園常見到的是病菌無性世代。分生孢子盤生在寄主表皮下的病組織中,突破錶皮後,長出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短、無色、單胞、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單胞、長圓形或卵圓形,稍彎,中部縊縮,大小為(5~6)微米×(2.5~3.5)微米,孢子內有兩個油球,分佈在兩端。病菌的有性世代為葡萄痂囊腔菌,屬子囊菌亞門,但極少見,在中國尚未發現。

    引起葡萄黑豆病的發病條件主要是:

    (1)多雨、高溼是病害發生和流行的重要條件。多雨、高溼有利於分生孢子形成、傳播和萌發侵染,特別在植株幼嫩時,遇有陰雨潮溼天氣,病害將嚴重發生。

    (2)葡萄本身發育的不同時期抗病性有差異,葡萄組織無論是葉片、穗粒或新梢,在生長初期,組織幼嫩時,最易發病。一般隨著各部位組織成熟的增加,抗病性增強。所以在生長後期葡萄穗粒長大接近著色期至成熟期很少發病。

    (3)葡萄品種間抗病差異很大。感病嚴重的品種,如玫瑰香、牛奶、龍眼、無核白、保爾加爾,中度感病的品種有新玫瑰、葡萄園皇后、小紅玫瑰、義大利等,抗病品種有巨峰、玫瑰露、白香蕉、康拜爾等。

    怎樣防治葡萄黑豆病?具體防治措施是什麼?

    (1)搞好園內清潔衛生,夏季剪除病梢、病果、病葉。冬季修剪後,要徹底清除架面、地面上的越冬病殘體,集中燒燬或深埋。

    (2)加強栽培管理,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

    (3)休眠期噴灑剷除劑,葡萄埋土,噴1次波美5度石硫合劑。重病區和重病田,在春天葡萄芽鱗片膨大時,再噴1次波美2~3度石硫合劑+0.3%五氯酚鈉混合液,或單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或五氯酚鈉200~300倍液+波美1度石硫合劑;也可噴40%福美砷可溼性粉劑150倍液,春天葡萄萌動後展葉前,噴灑剷除劑消滅結果母枝上的越冬病原菌,如從葡萄展葉後到果實著色前,每隔10~15天噴一次藥,特別是噴好開花前和落花後兩次藥,此時組織嬌嫩,最易感病。可噴1:(0.5~0.7):(200~240)波爾多液,或200倍銅高尚,或80%噴克500倍液,或78%科博500倍液。在葡萄迅速生長期,以噴內吸性殺菌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代森猛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750倍液。發病時用杜邦公司的福星500倍液或是腈菌唑500倍液來治療,殺菌劑和保護劑交替使用。

    (4)苗木、種條消毒:一般插條遠距離傳播,新建果園要嚴格把關,防治病菌傳入本園,對引進苗木進行消毒。常用消毒劑有10%硫酸亞鐵硫酸液(10%硫酸亞鐵+1%粗硫酸),3%~5%硫酸銅液,10%~15%硫酸銨溶液。

  • 4 # 農業萬能站

    葡萄是一種常見的水果,也是大多數人喜歡食用的水果。這幾年中國葡萄種植面積有增無減,在葡萄生產中,葡萄黑痘病幾乎年年發生,該病名副其實地成為防治的重點和難點。該病主要危害葡萄的果實、果梗、葉片、葉柄、新梢和卷鬚等。黑痘病是葡萄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疾病之一,給葡萄種植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隨著高溫多雨天氣的到來,該病更易發生那麼葡萄黑痘病怎麼防治?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黑痘病的防治措施。

    一、症狀表現

    葡萄黑痘病又名萎縮病,俗名“黑斑”,是葡萄的重要病害。其主要表現症狀如下:

    1) 葉片。初期表現紅褐色至黑褐色斑點,周圍有黃色的暈圈。後病斑擴大多數呈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邊緣暗紫色或紫褐色,乾燥時,病斑中央破裂穿孔,嚴重時,病葉乾枯、扭曲、甚至早落,斑點沿葉脈發展並形成空洞是黑痘病最顯著的特徵。 

    2) 果實。綠果感病初期產生褐色圓斑,圓斑中部灰白色、略凹陷,邊緣紅褐色或紫色似“鳥眼”狀,多個小病斑聯合成大斑,後期病斑硬化或龜裂。病果小、味酸、無食用價值。果實著色後不易受此病侵染。 

    3) 嫩梢、葉柄、穗軸、花序 感病後產生暗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條斑,邊緣紫褐色,中間凹陷開裂,嚴重時有數十至上百個病斑,呈麻點狀,致使生長停滯,萎縮變黒枯死。 

    二、發病規律

    1. 氣候條件與發病的關係

    葡萄黑痘病的發生和流行與降雨、大氣溼度密切相關,尤其與春季及初夏(4~6月)雨量的關係最為密切。多雨高溼不僅有利於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傳播、擴散和萌發侵入,而且促進寄主組織的迅速生長,緩慢組織老熟,延長感病時期。

    2. 栽培管理與發病的關係

    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果園往往發病較重。就同一品種而言,採用棚架整枝的發病最輕,雙臂整枝的次之,扇形整枝的發病最重。及時摘心、抹副梢,可減輕病害。偏施氮肥,枝梢徒長,成熟緩慢,會加重危害。

    3. 品種抗性與發病的關係

    葡萄品種對黑痘病的感病性存在明顯差異。品種抗病性與葉片形態解剖特徵、葉片表皮層厚薄有關。凡葉片單位面積內氣孔多、氣孔開張度大,容易感病;葉片表皮蠟質較厚、柵欄組織層次多且厚的品種則較抗病。

    4. 生育期與發病的關係

    葡萄在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差異明顯。越幼嫩的組織越易感病,生長停止後的葉片幾乎不受侵染,而葡萄整個生長期能不斷抽出新梢嫩葉,從而經常處於感病狀態;果粒越幼小越易感染。

    三、發病時間

    病菌主要以菌絲在病蔓的組織中越冬,翌年環境條件適合時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經風雨衝濺傳播到新梢和嫩葉上入侵,潛育期為6~10d,其後再對新梢、卷鬚、穗軸及幼果等部位進行再侵染,致使病情越來越重。該病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溫度升高後開始發病,發病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10月以後病害停止發展。病害發生於現蕾開花期。

    四、防治措施

    1. 選用抗病品種,做好苗木消毒

    不同品種對黑痘病的抗性差異比較明顯,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選擇葡萄品種;苗木定植前最好進行消毒處理,可用3%~5%的硫酸銅溶液或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溶液浸泡3~5分鐘。

    2. 及時鬆土,增加土壤通透性

    多雨季節,特別是大雨、暴雨之後,會使葡萄園中地表板結,土壤透氣不良,致葡萄根系缺氧,樹勢削弱,抗性降低,容易感病。因此,要在汛期前對土壤較深地中耕1次,雨季要抓緊雨天間隙,對葡萄園進行中耕,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3. 加強田間管理

    定植前和採果後應合理施足有機肥,追肥應施用含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複合肥;要全面剷除園內雜草,隨時清除不斷出現的病枝葉、病果;及時綁蔓,摘除副梢、卷鬚,疏除過密葉片。使其同風透光,降低園間溼度;;接近地面的果穗用繩子適當高吊,以防止病蟲為害。

    4. 藥劑防治

    準確掌握葡萄生長物候期,抓準防治關鍵期,重點抓好發病前期和高峰期的防治。萌芽前及謝花70%~80%時是兩個防治關鍵時期。在葡萄防寒前噴1次波美5度石硫合劑。在早春,發芽前向枝蔓噴1次0.5%三氯酚鈉混合3%的石硫合劑。葡萄發葉後至果實著色前,每隔15d噴1次藥,以開花前至70%落花時噴藥最重要。噴波爾多液(1∶0.7∶200)或5%退菌特800倍、65%代森鋅5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上述藥劑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話劇《雷雨》第一幕,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