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uh23333

    這都是與蘇軍的指揮系統極度官僚化有很大關係。僵化的管理制度,使一些官兵不能靈活掌握軍情並作出相應的對策,使部隊互不相顧被動挨打。蘇聯國家的滅亡也是官僚作風所至。

  • 2 # 不正經的軍棍

    巴巴羅薩計劃中,初期蘇軍的表現確實讓人大跌眼鏡,潰敗的非常徹底,很多部隊幾乎是成建制被消滅,大批部隊投降,德軍一個星期隨便推進幾百公里。

    這個原因很多,應該說是德軍太強,戰術太先進,而蘇軍自身戰鬥力就低,潰敗,也是正常的事。

    蘇德戰爭初期,蘇德兩軍在邊境上的兵力部署,蘇軍是處於劣勢的。前期投入兵力不夠,德軍發起突,蘇軍自然是很難招架。從兵力對比上看,德軍的區域性優勢非常大。

    德軍出色的戰術和強大的戰鬥力

    德軍之所以蕩平歐洲,憑藉的就是他們的閃電戰,裝甲部隊叢集突擊,速度非常快,同時帶來的恐懼也是非常巨大的。區域性坦克數量,德軍優勢非常明顯。這種打法,德軍屢試不爽。

    而且,德軍很多部隊士兵都在西線戰場廝殺過,摸爬滾打過來的,戰鬥力已經非常強悍了。軍官士兵都非常熟悉戰術,蘇軍士兵更沒辦法抵擋。

    蘇軍問題更多,要不輸不了這麼慘

    大清洗過後損失慘重

    首先就是三十年代末期的大清洗運動中,五個元帥殺了3個,十六個大將殺了十四個,中高階軍官基本殺的沒剩啥。等於說,在開戰之前,蘇軍就幫著德華人完成個斬首行動。這點不僅僅讓蘇軍沒有優秀的將領,同時,瓦解了蘇軍的鬥志。

    情報失誤,準備不足

    德軍會打過來,這個誰都知道,但是什麼時候打過來,怎麼打,多少人,這點幾乎是一無所知。即便,斯大林得到訊息,也不相信。這點很簡單,你英華人之前咋對付蘇聯的,斯大林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是不相信英華人的。

    蘇軍部隊鬆鬆垮垮,部隊還換裝,武器裝備落後,就連兵力都是處於劣勢的。武器裝備陳舊,很多還在維修,彈藥準備不充足,這根本就沒法打。準備不足,面對準備非常充分的德軍,根本就沒有辦法。

    指揮無方,將帥不熟

    蘇軍在初期面臨的局面是大清洗留下的後遺症,很多將帥都是新來的,指揮作戰,兵不識將,上下溝通非常困難。命令下達居然很多部隊不知道怎麼處理,這都是問題。

    而且蘇軍根本就不知道德軍是怎麼打的,更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德軍的裝甲部隊突襲。而且在戰爭中,蘇軍依舊保持舊式戰術,面對德軍的閃電戰,根本就無力還擊。

    而且,最初蘇軍的想法是把德華人打出去,戰前制定的計劃就是利用進攻將戰火推到國土外。就這樣,很多蘇軍居然接到了德軍被擊退的訊息,然後開始進攻。這就完了,自守都是問題,你再去進攻,這不找死呢麼。

    尤其是巴甫洛夫,研究了十幾年坦克,還不知道坦克怎麼玩,也不知道坦克部隊的威力如何,怎樣打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而且,在斯大林找他的時候,人居然找不到了。斯大林苦心經營的西方面軍,就這麼斷送在他手裡。

    可以說,蘇軍準備不足、倉促應戰、指揮無方,而德軍鬥志昂揚,作戰經驗豐富。最強的德軍面對最弱時期的蘇軍,無論從哪一點開始看,德軍在初期都是穩操勝券的。

  • 3 # 名小明

    1、斯大林錯誤認為德軍到1942年才會進攻蘇聯,而且不相信德軍在西線戰場還沒解決前就進攻蘇聯。雖然蘇軍總參謀部已經預判到德軍進攻方向和進攻方式,但是斯大林獨斷專行,主觀的認為戰爭不會爆發,才令蘇軍備戰延遲猝不及防,一路潰敗。

    2、德軍在軍事思想上非常先進,閃電戰橫掃歐洲大陸而蘇軍受伏羅希洛夫影響,思想停留在一戰時代。

    3、二戰前的蘇聯大清洗運動。清洗中,所有的軍區司令,90%的軍區副司令、諸兵種司令和勤務主任,80%的軍、師級指揮員,91%的團長、副團長均被撤換。5個元帥中3個被殺,5個一級集團軍司令員中3個被殺,10個二級集團軍司令員全部被殺,57個軍長中50個被殺,186個師長中154個被殺,16個一級和二級集團軍政委全部被殺,28個軍政委25個被殺,64個師政委中58個被殺,456個上校中401個被殺。這個死亡人數比二次大戰中的損失還大。戰爭爆發後,這種大清洗也沒有停止,給指揮員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令指揮員在戰爭爆發後消極、被動、缺乏創造精神。

    4、戰爭初期,絕大多數受過高等軍事教育的指揮員被清洗掉,蘇軍的軍官素質大幅下降。大量新招士兵簡單培訓後就開往一線作戰。缺乏訓練的新兵對陣德軍精銳士兵,傷亡慘重再正常不過了。

  • 4 # 愛歷史君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

    1940年5月,納粹德國橫掃西歐,擊敗英法聯軍,英國退出歐洲大陸,法國等國投降,一時間納粹德國所向無敵。德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對手只剩下了蘇聯一家。

    1941年6月22日,德軍共集結了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攻入蘇聯境內。此為有名的“巴巴羅薩計劃”。

    (巴巴羅薩計劃,德軍“閃擊”蘇聯,一開始蘇聯就遭遇慘重損失,步步敗退)

    蘇德戰爭爆發。有資料統計:1941年蘇軍損失447萬人。其中死亡80萬人、被俘或失蹤234萬人。也就是說,短短的半年時間,蘇聯損失巨大。原因是什麼?

    (蘇聯在1934年到1938年,展開了“大清洗運動”,130萬人被判刑,其中68.2萬人遭槍殺)

    蘇軍遭受的慘重損失的原因:

    一、蘇聯內部“大清洗”,一些功勳卓著的元帥和高階將領被處決。

    我們來看一組資料:

    蘇軍高階將領的損失表——(1)5名元帥,3名被處決。(2)一級集團軍級將領4名,3名被處決。(3)二級集團軍級將領12名,全部被處決。(4)軍長67名,60名被處決。(5)師長199名,136名被處決。(6)旅長397名,221名被處決。(7)高階政委46名,42名被處決。

    大批蘇軍優秀的指揮員被“清洗”,這些人很多都是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內戰、反對帝國主義干涉的戰爭的寶貴人才。

    如,圖哈切夫斯基,西方國家稱他為“紅色拿破崙”,戰功卓著,提出“大縱深”戰略思想。布柳赫爾,俄國內戰中的英雄,為蘇聯的江山穩固立下汗馬功勞,此人在1938年“張鼓峰事件”中挫敗日本人的陰謀。其他含冤而死的優秀將領就數不勝數了。

    (“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

    (布柳赫爾,蘇軍高階將領,在內戰中立下汗馬功勞,還指導過中國的革命軍,也擊敗過日本軍隊)

    而新提拔的高階軍官能力和作戰經驗都欠缺,如巴甫洛夫大將,後因為兵敗被槍決。

    (巴甫洛夫大將。這人是被斯大林“火箭式”提拔的,但是實戰經驗欠缺,當遭遇德軍“閃擊戰”的時候,只能節節敗退)

    這些富含實戰經驗的高階將領死後,蘇軍的戰鬥力急速下滑。不僅是軍隊,蘇聯的政界和科學界、文藝界也遭受大清洗的重創。

    (2)蘇軍沒有足夠的警惕。

    例如,赫赫有名的間諜佐爾格,向蘇聯高層發出了戰爭警報,但是並沒引起斯大林的重視。英國情報部門也向蘇聯發出警報,德軍正在秘密集結。斯大林對此都沒有做足夠準備,並且斯大林下令:不要對德國的挑釁輕易還擊,以防給德國造成入侵的“藉口”。

    (傳奇間諜佐爾格)

    (3)開戰初期蘇軍的戰鬥力遠遠低於德國軍隊。

    1939年底到1940年初的冬季戰爭,蘇聯軍隊傷亡100人,才勉強逼迫芬蘭投降。蘇軍的戰鬥力受到了“大清洗運動”的強烈影響。

    而同期的德國軍隊,動員能力和戰鬥能力,以及指揮官的指揮能力和實戰經驗,蘇軍都是比不上的。此時德軍將星薈萃,如德軍的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龍德施泰特等高階將領,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外加德軍的“閃電戰”,蘇軍一開始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

    (圖為蘇軍戰俘之一,雅科夫·朱加什維利,這個戰俘身份極為特殊,因為他的爸爸是斯大林)

    要不是蘇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再加上美英國家的海量援助,蘇聯根本撐不到1943年的。

  • 5 # 軍武小咖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斯大林自始至終不相信德國會這麼早發動戰爭,畢竟當時德國在歐洲打的熱火朝天的,斯大林認為德國沒有能力和膽量兩線作戰,但是還是那句話“希特勒是瘋子”。

    主觀原因

    英法兩國,蘇聯都打著自己的如意小算盤,想要把禍水對方身上引,前有《慕尼黑協定》,後有《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結果這都是希特勒的把戲,同樣的方法用了兩次,還屢試不爽。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斯大林就如同當時的張伯倫一樣天真的以為自己成功的把禍水轉移了,自己爭取到了和平,或者時間,最起碼也是短暫的時間。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清楚蘇德必有一戰,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蘇聯也沒閒著,開始慢慢的把兵派到蘇聯邊境,並且修建了大量的公路,但是斯大林想的是進攻,而不是防禦,所以並沒有準備防禦工事,修的公路蘇德大戰後反而便宜了德軍的裝甲部隊。

    德國入侵蘇聯之前,斯大林曾獲得大量情報,德國馬上要入侵蘇聯,但是斯大林對此都不屑一顧,後來丘吉爾再三提醒斯大林,甚至把德國入侵蘇聯的時間都告訴了他,但是斯大林還是認為這只不過是丘吉爾想要禍水東引的小把戲罷了。

    鑑於斯大林的這種思想,在前線的巴甫洛夫更是放鬆警惕,甚至當德國打過來的時候,有警衛跑過來給正在一個軍官酒館放鬆巴甫洛夫說,“德國那邊又開槍了”巴甫洛夫回答道“告訴戰士們,剋制住,不要給德軍發動戰爭的藉口”。蘇軍竟然要剋制,德軍可就不客氣了,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計劃正式開始。

    客觀原因

    當時蘇聯內部動盪,士氣低下,沒有優秀的指揮官,武器裝備老舊,兵員素質不高,但是德國恰恰相反,士氣高漲,剛剛打過仗,士兵素質高,作戰能力強,再加上當時先進的“閃電戰”理念,和大量優秀的指揮官,前期打蘇聯有優勢是必然。

  • 6 # Prussia

    ‘’巴巴羅薩‘’突襲蘇聯,猝不及防的西部特別軍區指揮陷於癱瘓,混亂不堪的西方方面軍全線潰敗。喪失警惕和麻痺疏忽,以及不當猜疑而導致的錯誤決斷,蘇聯最高統帥部難辭其咎……。

    一九四一年四月,德國偵察機多次侵入蘇聯領空拍照偵查,但並沒有引起蘇聯最高統帥部的警覺;戰爭爆發前幾天,德軍一名反戰士官著平民服裝,趁暗夜悄悄泅渡過邊界奧德河向蘇軍投誠,並帶來了緊急情報:德軍已經在對面集結完畢,將於幾天後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結果資訊到了最高統帥部後,居然被疑神疑鬼地認為是英、法帝國主義在誹謗德國,以挑撥離間蘇、德關係,目的是想讓蘇、德之間爆發戰爭。英、法曾在慕尼黑會議上被希特勒忽悠,希特勒信誓旦旦地向英、法保證:德國只想收回一戰後被捷克斯洛伐克佔領的蘇臺德地區,而無意染指捷克斯洛伐克領土。結果希特勒收回蘇臺德地區後,背信棄義地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為此背上了‘’縱容德國‘’,‘’將戰爭禍水引向東方(蘇聯)‘’的罵名,英、法從此在蘇聯心目中已然成為魔鬼。

    毋庸置疑,蘇聯最高統帥部對戰爭爆發時的大潰敗難辭其咎。首先是最高統帥對希特勒的詭詐缺乏足夠清醒的認識,以至於對希特勒缺乏必要的警惕性:認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剛剛簽訂兩年,希特勒不至於馬上就終結與蘇聯的政治姻緣。最先是最高統帥對潛伏在東京的間諜佐爾格發回莫斯科的密報不當回事,即佐爾格透過從德國駐日本使館武官口中套出的資訊:‘’德國將於一九四一年六月上旬或是中旬入侵蘇聯‘’。早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之前,德軍已經在西方方面軍的正面,以及西南方面軍的正面,分別集結了中央和南方兩個實力強大的集團軍群。

    當時鎮守基輔大城的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將軍就曾經因為發現對面德軍的異動,於是對部隊果斷進行了作戰部署,並下令部隊進入一級戰備。哪知在上報最高統帥部時卻遭到訓斥,並被嚴令立即撤銷戰鬥部署,以及取消戰備恢復和平狀態:理由是為了避免激怒德華人而過早爆發戰爭。只可惜這位傑出優秀的蘇軍將領在基輔會戰中,與他的幾位下屬一起不幸陣亡。另外,最高統帥於六月十二日和二十日,曾先後兩次拒絕了國防人民委員會‘’關於讓蘇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的建議‘’,理由是為了避免激怒德華人而過早爆發戰爭。最高統帥部一次又一次地對局勢的誤判,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戰爭的準備機會,以至於最後被無情的戰爭打了個措手不及。

  • 7 # 雷神之錘

    蘇軍在早期的潰敗,實際上是由於多方面原因決定的。

    當時蘇軍的狀態非常的不理想,處於大擴編與大換裝的狀態之下,從1938年開始,蘇軍就開始進行大規模擴編,從1939年的180萬水平擴充到1941年的560萬以上,這幾乎是18月時間就要擴編一倍。

    這已經超出了正常的水平,這造成了很多問題,大量剛編成的新單位,人員素質很成問題。軍官數量嚴重不足,戰前的蘇軍就沒有準備多少後備軍官人員,各級軍官嚴重缺編狀態,士兵缺少訓練,大量新兵充實著部隊的各個層面,1941年入伍的新兵佔據不小的比千里。

    蘇聯在1940年到1941年之間定型許多新裝備,這時才剛剛生產,在部隊當中只佔絕對少數,雖然產量在增加,但是還不能作為作戰的主力,老舊裝備正在處於淘汰,人員對新裝備完全的不熟悉,無法有效的使用與操作,這成了很大的問題。蘇軍可以這麼說,在各個方面都沒有準備好,最終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蘇軍在早期的損失慘重,這不能說是,蘇軍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類械字號申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