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冬雨AK
-
2 # 長空雄鷹46
這個問題倒不是笑話,飛機安裝什麼武器還真不一定是技術問題,關鍵是試圖賦予它什麼使命。
曾經飛機上天就是偵察,飛行員在天上遭遇拔出手槍開火,要不然就是往地上砸手榴彈。後來是分工,炸的就負責炸,打的就負責打,再後來還有打炸一體的戰鬥轟炸機。但是,這個階段飛機速度畢竟還都不快,等到四或五代機面世,超幾倍音速,飛機的專業性功能越來越明確了。
問題是舊話重提,好像美華人又幹出了戰略轟炸機安裝機關炮的事情,據說理由也挺充分。只是我現在真的在道理上不相信美華人了,他們就是胡鬧。
-
3 # 國平軍史
美標第4代戰機或俄標第5代戰機中,關於殲-20是否裝備有航空機炮,國內軍迷中的爭議依然非常大,但由於保密等原因,軍方包括總設計師都未曾對外透露過半點風聲。
俄羅斯儘管未正式服役,但由於曾經飛到過戰火紛飛的敘利亞戰場,從而為外界所關注的蘇-57隱型戰機,可以明確在其機身上,安裝了1門GSh-30-1機炮。
至於在全球率先服役的F-22和F-35,也都安裝了航空機炮,前者有1門採用電機驅動備彈480發有6根炮管的20毫米M61A2火神機炮,後者則裝備了1門有4根炮管的GAU-22/A型 25毫米機關炮。
美軍在研發F-22隱形戰機時,設計師曾經徵求過美國空軍飛行員,要不要給這架隱形戰鬥機裝備航空機關炮,所有空軍飛行員都一致回答要裝備航炮,哪有戰鬥機不裝備航炮的道理。
其實,在越南戰爭中,由於美國空軍對戰機效能特別是裝備的空空導彈過分自信,在其雙發雙座的F-4鬼怪式戰鬥機中,取消了航空機關炮。
實戰中,在和北越空軍的米格-19/21等戰鬥機進入格鬥狀態時,就無法發揮導彈的優勢,且由於取消了航空機炮,導致不少F-4鬼怪式戰鬥機被打下來,從而給美國飛行員蒙上了沉重的心理陰影。
此後,美國空軍又重新給F-4鬼怪式戰鬥機安裝了航空機炮,才徹底扭轉了以美國空軍為代表的整個西方軍界流行的導彈至上航空機炮無用論的觀點。
在F-22包括F-35隱形戰機上,美國依然裝備了航空機關炮,因為飛行員認為即便機炮不用,總要比沒有機炮要強,誰能保證隱形戰機就一定不會和對手進入空中格鬥狀態。
確實,沒有航空機炮的戰機,在近距離格鬥中,將處於非常不利的態勢,只有捱打的分,如同當年沒有機炮的F-4鬼怪式戰鬥機面對裝備機炮的米格-19/21等戰鬥機時的驚慌失措,駕駛有機炮的戰機時,飛行員心中就有了底氣。
-
4 # 卡俄
還是有必要帶機炮的,這是最後的保障。以後可以換鐳射。導彈畢竟數量有限,而且機炮多用性好,可以對地對海攻擊!所謂藝多不壓身,多點手段總不是壞事!而且對現在的飛機來說,機炮的那點重量也對機動性和載彈量沒什麼影響了的。如果放棄機炮,好處不多,害處就不少了,飛行員沒有了最後的保障,也少了一種攻擊手段,得不償失!
-
5 # 清風雲淡霞滿天
歷史上每一次技術革命與技術迭代,都會給人類社會在軍事、經濟產生強烈的衝擊。在軍事上因新技術革命的出現,對當前敵我態勢均衡的打破,從質變到量變。從而產生新的軍事思想,新的作戰戰術,新的作戰武器。比如,當20萬個勇字當頭的清兵遇上不到1萬人的火槍火炮英法聯軍,不管是練有鐵布衫也好,還是金鐘罩,在100米開外,被火炮掀翻,子彈擊穿,那絕對是一場打獵式的屠殺!是火器對冷兵器的碾壓,更是高代次兵器對低代次兵器的碾壓。
當今天在談當代最先進的4~5戰機是否還需安裝機炮,其實已有答案。中國的殲20戰機就沒有延續以往戰機所必須安裝機炮,除此之外,不管是美國的f22、f35,還是俄羅斯的蘇57,都安裝機炮。
殲20之所以不安裝機炮,並不是殲20不參與近距離追逐格鬥,更不是殲20的氣動水平低、隱身效能低、機動性敏捷性低、高感知性低的緣故,而是恰恰相反,加之掛載的pl13、pl15、pl21、pl10極高命中率的空空導彈,形成了頂尖的載機平臺與頂尖空空導彈雙結合的疊加優勢,再加上中國在空天地一體的C4ISR體系下,在戰術對抗中以世界上頂尖的空警2000、空警500對空地敵我態勢絕對掌握的空情支援,以隱身超寬頻資料鏈連結,以超音速隱身迅速接敵,佔領發射陣位,形成對其敵方隱身飛機以高技術對低技術的碾壓,發現既是摧毀,一擊必中。
通俗的說,就是在敵方還不知情情況下,或鞭長莫及的情況下,就被空空導彈在幾百公里至幾十公里的距離擊落,這還存在什麼有那1~2公里相互咬尾,用機炮互射的狗鬥?殲20在幾十公里至十幾公里的距離,利用pl10空空格鬥導彈優勢,在極大不可逃逸區內、大過載、高機動、越肩打擊能力,對追擊的敵機與追尾的敵機,進行全方位毀滅打擊。此時的空戰場景,還需用的著機炮嗎?
這就是多方位的高技術疊加形成代次優勢,這就是曾經的內部會議對其“為啥還需要狗鬥?因為你傻”最很好的註解。從動物世界來看,快打慢是恆古不變的法則,那些還信捧高亞音速下機炮狗斗的方式,在未來空戰中,只會成為靶子,機炮成為最沒用的廢鐵。以至於殲20的飛飛自豪的說,超音速是我們的天下!
裝不裝機炮已經成為劃時代的標誌,先進與落後的分水嶺。
-
6 # 科羅廖夫
自從飛機投入軍事用途以來,飛機上攜帶的機炮就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在導彈剛剛問世的那段時間裡,美軍曾做過大膽的嘗試,在F-4戰機上取消機炮,純粹使用空對空導彈來作為武器。其結果是一敗塗地,攜帶導彈的F-4戰機經常被越南軍隊的米格-21戰機打的滿地找牙,導彈武器的不可靠性和近距離作戰的侷限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支援取消機炮的人認為,隨著人類科學技術進步,導彈武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不斷的上升,而且超視距空戰已經成為未來的主流。未來的先進4代機只會依靠遠距離導彈進行超視距攻防,根本不需要進進入到近距離範圍內進行狗鬥,隨著狗鬥成為歷史,那麼用於近距離戰鬥的機炮也應該取消。然而反對者持有明顯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認為雖然超視距空戰是未來的主流,但是隨著戰鬥機機動效能提升,遠距離發射的導彈在能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具有高機動效能的戰鬥機目標威脅,並不一定像大家想象的那麼高。
況且隱身技術的發展使得雷達對於隱身目標的探測距離不斷縮小,不能排除隱身戰鬥機快速迫近到極近距離內,使得雙方陷入近距離狗斗的情況。在那樣的情況下,機炮將會使戰鬥機最後的依靠。如果取消機炮的話,在沒有導彈的情況下戰機將會成為觸手待宰的羔羊。
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在實際中,背後也各有各自的實踐支持者。俄羅斯的發展思路比較獨特,他們的戰鬥機設計極為注意機動效能,甚至不惜以犧牲隱身效能為代價,追求更加優越的機動性。因此俄國戰機是儘量迫近到對方的近距離內,和對方進行戰鬥機之間的狗鬥。對於他們來說,機炮是絕對不可能取消的。
以美國為代表的一派(包括中國),明顯支援取消機炮,美軍第5代機的設計偏向隱身和戰場態勢感知,近距離機動並不是重點。這代表的其實是美軍希望打超視距戰爭,不希望進入近距離狗鬥。中國也是,在2017年國內航空專家就對這個問題總結出一個結論,在第五代戰鬥機為核心的空戰系統化的趨勢下,傻子才進入狗鬥。
隨著未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美華人希望進入完全超視距作戰的模式,徹底摒棄近距離作戰和戰鬥機之間的狗鬥。在這樣的思想下,機炮逐漸被導彈所代替是必然的。
F-35戰機在研製的時候就面臨機炮的取捨問題,在三種型號的F-35中,只有空軍版本的F-35A保留了機炮,而在海軍的F-35C艦載機和陸戰隊版的F-35B垂直起降型上,已經找不到機炮,代之以機腹下的機炮吊艙。
取消機炮確實是有利也有弊,並不能完美的預計到底是取消機炮好還是保留機炮好。但是可以大膽推測,隨著技術的發展,武器樣式必然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超視距作戰徹底成為主要作戰模式,使得機炮退出歷史舞臺並非不可能發生。
-
7 # 鷹鴿分析
有關四代機是否有必要標配機炮這個問題爭議很大,從本質上來看是個理念的問題,所有的探討點主要集中在超視距空戰與近距狗鬥兩種作戰樣式下。因此,要探討這個問題,就必須理性的基於當前的技術發展水平客觀來判斷。
其實,最早探索放棄機炮的戰機是美國的F-4型戰鬥機,當時正處於空空導彈應用實戰的初步階段,在當時學術界空空導彈這種新興武器,將傳統空戰的距離拓展出了視距,故而有了放棄機炮專職導彈攻擊的探索,F-4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遺憾的是實戰中並沒有按照設計師的設想發展,戰機在中遠距在具有不錯的技術優勢,但是隨著距離的逐步接近,沒有機炮的F-4的劣勢暴露無遺。
綜合分析出現這一反差的核心原因,只能說技術條件還不具備,是一種人為因素主觀主導的結果。在當時戰機已經發展到第二代,技術上講求高空高速,也就是說同類機型的飛行速度都差不多,並不具有較大機動優勢;同時鑑於當時雷達電子裝置的發展有限,探測距離以及多目標處理都顯然在技術層面沒有達到要求。
所以,美國在嘗試受挫後,設計師又將機炮迴歸到設計考量中,包括在後續發展四代隱形戰機時,也保留了機炮設計。在當前現役的幾款四代隱身戰機中,只有中國的殲-20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中找不到機炮的資訊,在越來越多的公開高畫質圖中也沒能找出機炮的安裝位置。對此,不知何種原由,官方也沒有對這一問題作出任何迴應,最終遺留下這個爭論。
再來對比看一下國際第三、四代戰機之間的技術差距。根據美國有關四代隱形機提出的“4S”標準,除了四代機獨有的隱身性之外,還強調超機動、超敏捷效能以及超態勢感知能力。舉個例子美國的F-22戰機轉彎半徑為60米左右(見下圖),而同屬美軍的第三代F-16戰機的轉彎半徑是F-22的十倍左右,大概在600米。由此可見,兩代機在機動性上差距之大。
航電領域經過發展,是三四代機中技術水準差距相對最小的領域。但是四代機的航電系統還是有很大的技術優勢的,諸如美國的F-35航電系統由AN/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分佈孔徑系統(EODAS)、英航宇系統公司的綜合電子戰系統以及洛-馬公司的光電瞄準系統(EOTS)組成,同時還使用了光纖資料交換網路,實現了綜合航電系統與各類感測器的融合,還可以指揮協同無人機作戰。這些技術優勢是三代機所不能比擬的,就算是最新的改進型也達不到。
綜合上述,三四代機在技術層面上形成絕對的技術優勢,為拓展實施超視距空戰創造了條件,遠非F-4探索那個時代可比。這裡就有了一個設定,三四代機空戰中,憑藉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以及高態勢感知的優勢,隱身機不安裝機炮對於作戰的影響並不大,遵循一技之長攻彼之短的自然法則,先敵發展、先敵開火、先敵毀傷將是最科學的戰術運用。
退一步講,一般當戰機的飛行速度達到1.4馬赫講能有效規避被導彈追尾擊落的風險,故而四代機強調超音速巡航能力。舉個例子,中東戰爭中,埃及空軍曾租借蘇聯米格-25戰機發展以色列F-16後,在後者發射導彈的情況下,掉頭一個加力就一騎絕塵消失在天際,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
到四代機之間的博弈,都擁有隱身能力,那麼誰能率先發現對方將成為佔據優勢的核心,當前國際上的解決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就是上文提到的美國F-35使用的EOTS和EODAS系統,在保證機載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能夠在較遠的距離上發展敵方戰機。第二種就是體系作戰建設,將隱身戰機作戰與反隱身作戰納入到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中,充分發揮體系作戰優勢,透過多種手段最終實現發現隱身戰機。
解決了如何發現隱身戰機的問題後,其實基於作戰體系之下,改進型三代機也能在防禦作戰中與隱形機一戰。在網路流傳的內部講座中就提到,中國的殲-10B基於作戰體系下,具備對抗美國F-35的能力。
回到主題,四五代機發展過程是否有必要再保留機炮,早前的探索因為技術層面上並沒有達到超視距作戰的基本需求,結果自然也就明瞭。但是當前三四代機之間的技術優勢著實明顯,完全有條件實施超視距空戰,在中美的內部對抗訓練中,四代機打出大比例比分充分說明這一點。
在隱形機之間的對決中,問題在哪兒?那就是解決發現的問題,而後就看誰的導彈打的遠,誰能佔的先機誰就能獲得最終的勝利,能打超視距空戰就儘量避免近距格鬥,現役的幾款隱形機機動效能都不弱,誰也別說誰差勁。保留兩枚近距格鬥彈也基本夠用了,比如美國AIM-9X的射程超過20公里,早就不是視距範圍了。
因此,這是個典型的理念問題,只有擁有較為完善的隱身作戰與反隱身作戰這對矛盾攻防體系,一定程度上能拓展超視距空戰的使用比例,極大的壓縮近距狗鬥現象,放棄機炮也就不難理解了。
回覆列表
機炮在二戰時期是戰機的主要作戰武器,在第一代噴氣式戰機上也廣泛裝備,但隨著航空技術水平的進步,戰機速度越來越快,機動性越來越好,很難在轉瞬即逝之間使用機炮瞄準攻擊高速機動的戰機,而且雷達探測技術 空空導彈技術使得戰機能夠進行超視距攻擊,因此在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機炮無用論,美國的F-4鬼怪式戰機受此影響,沒有裝備機炮,但在越南戰爭中,面對米格-21近距離的空中格鬥,F-4鬼怪被打的慘兮兮的,實戰經驗表明,機炮仍然是現代戰機不可缺少的裝備。於是美軍在此後的F-14 F-15 F-16直至F-22都堅持安裝有機炮。至於F-35B/C,則專門開發了機炮吊艙。
所以,即使是五代機,還是有必要配備機炮的,畢竟在戰鬥中誰都不知道會碰到什麼情況,多給飛行員準備一套自衛的武器,也不是什麼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