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極理論及其運用 侯家營 【內容提要】本文簡要介紹西方發展經濟學中的增長極理論。這一理論的優點是可以迅速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區域經濟差距擴大。許多經濟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差異較大的國家依據增長極理論制定了經濟發展戰略,以期實現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建立經濟特區和開放沿海城市的決策,實際也是增長極理論的運用。在西部開發中,我們仍然可以借鑑這一理論。 【關 鍵 詞】增長極/經濟發展/回波效應/擴散效應 【正 文】 [中圖分類號]f0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833(2000)06—0057—04 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絕大多數國家,特別是地域較大的發達國家,它們的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往往伴隨著空間上的不平衡發展,有些地區較早地發展起來,有些地區較晚地發展起來,可以說不平衡發展是一個普遍的規律。因此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適當縮小地區差距,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就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增長極理論就是透過對特定地理中心的刺激,促進其極化效應,以推動不發達地區透過不平衡——平衡發展,實現經濟整體進步的理論體系。該理論對研究不發達地區經濟增長與發展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一、增長極理論 增長極理論最初由法國經濟學家佩魯(francois perroux)提出,後來法國經濟學家布代維爾(j.b.boudeville)、美國經濟學家弗裡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gunnar myrdal)、美國經濟學家赫希曼(a.o.hischman)分別在不同程度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理論。增長極理論認為:一個國家要實現平衡發展只是一種理想,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逐漸向其他部門或地區傳導。因此,應選擇特定的地理空間作為增長極,以帶動經濟發展。 增長極對地區經濟增長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第一,區位經濟。區位經濟是由於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若干企業或聯絡緊密的某幾項經濟活動集中於同一區位而產生的。例如,某一專業化生產的多個生產部門集中在某一區域,可以共同培養與利用當地熟練勞動力,加強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共同承擔新產品開發的投資,可以形成較大的原材料等外購物資的市場需求和所生產產品的市場供給,從而使經濟活動活躍,形成良性迴圈。區位經濟的實質是透過地理位置的靠近而獲得綜合經濟效益。第二,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由於經濟活動範圍的增大而獲得內部的節約。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減少分攤廣告費和非生產性支出的份額,使邊際成本降低,從而獲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第三,外部經濟。外部經濟效果是增長極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結果。經濟活動在某一區域內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廠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獲得某些產品和勞務,從而獲得整體收益的增加。 為了促進增長極的形成,應致力於發展推進型企業和以推進型企業為主導的產業綜合體。推進型企業和產業綜合體透過技術創新活動,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迅速增長。創新是產生極化效應的動力,創新活動不僅使單個企業獲得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且還透過創新對當地和周邊地區產生重要影響。從技術方面看,增長極內的技術創新活動使企業產出增長率、投資回報率大大高於落後地區同類企業,從而引起周圍其他企業的學習和效仿;從社會結構方面看,創新使現有的社會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組織結構更容易朝著變革方向轉變,使之適應創新結果,併成為下一次創新活動的基礎;從社會心理方面看,創新強化了社會群體的進取意識,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勞動力為改變自己進入增長中心的比較劣勢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 增長極理論提出以來,被許多國家用來解決不同的區域發展和規劃問題,這是因為它具有其他區域經濟理論所無法比擬的優點:第一,增長極理論對社會發展過程的描述更加真實。新古典經濟學者信奉均衡說,認為空間經濟要素配置可以達到帕累托最優,即使短期內出現偏離,長期內也會回到均衡位置。佩魯則主張非對稱的支配關係,認為經濟一旦偏離初始均衡,就會繼續沿著這個方向運動,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動才會回到均衡位置。這一點非常符合地區差異存在的現實。第二,增長極概念非常重視創新和推進型企業的重要作用,鼓勵技術革新,符合社會進步的動態趨勢。第三,增長極概念形式簡單明瞭,易於瞭解,對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時,增長極理論提出了一些便於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例如,佩魯認為現代市場充滿壟斷和不完善,無法自行實現對推進型企業的理性選擇和環境管理問題,因此,提出政府應對某些推進型企業進行補貼和規劃。 然而,增長極理論也有其明顯的缺陷。由於積累性因果迴圈的作用,增長極的出現對周圍地區會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回波效應。即出現發達地區越來越發達,不發達地區越來越落後,經濟不平衡狀態越來越突出,甚至形成一個國家內地理上的二元經濟局面。二是擴散效應。即透過建立增長極帶動周邊落後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從而逐步縮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如果增長極的擴散效應大於回波效應,就會帶動周邊地區經濟共同發展。然而由於積累性因果迴圈的關係,回波效應往往大於擴散效應,導致增長極地區越來越發達,周邊地區越來越落後,形成地理空間上的二元經濟,使地區經濟差距擴大,甚至形成獨立於周邊地區的“飛地”。增長極的負效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增長極的發展導致外圍地區資本籌集困難。增長極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厚的投資利潤以及需求日益擴大的市場,這些因素吸引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將經濟落後地區的儲蓄轉化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投資;而外圍地區由於落後的經濟基礎和投資收益率低,資本外流,致使資本積累逐漸減少,資本日趨短缺和枯竭,任何現代化的產業都難於起步。第二,增長極的經濟發展使外圍地區人才缺乏,經濟發展受到極大制約。增長極在就業機會、工資待遇、工作環境、個人多樣化需求的滿足程度、子女上學就業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這些優勢吸引著落後的外圍地區的勞動者和各類專業人才透過各種途徑紛紛流向那裡,結果在增強增長極發展能力的同時,卻對外圍地區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第三,增長極的發展導致外圍地區貿易狀況惡化。由於地域鄰近,增長極與外圍地區勢必發生區域貿易活動,前者以輸出工業品、資本品為主,並從後者輸入初級產品;而後者以初級產品的生產和輸出為主。初級產品的價格低而不穩,且缺乏需求彈性,因而競爭形勢和交易條件有利於前者而不利於後者。總之,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往往是以犧牲外圍地區的發展為代價的。 二、增長極理論在經濟實踐中的運用 增長極理論提出後,許多國家試圖運用這一理論消除落後地區的貧困,促進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其中取得較大成功的國家有巴西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的經驗都表明,應當把增長極理論與本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同時,還需要正確的政府行為。政府應制定開發落後地區的合理政策規劃,以促進落後地區和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巴西在東南部地區經濟發展時期,就開始採取種種激勵手段來刺激亞馬遜河流域等落後地區的經濟增長。如把首都從繁榮的里約熱內盧遷往落後的巴西利亞,修理貫穿亞馬遜河流域的公路體系,鼓勵向落後地區移民,同時,重視落後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開闢新工業區,利用優惠政策吸引外來投資,開闢內地自由貿易區。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位於亞馬遜河中游的“瑪瑙斯自由港”成為巴西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特區。它被作為推動中西部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輻射中心,有效地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 馬來西亞曾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東南亞金融風暴之前,馬來西亞不僅經濟高速增長,而且國內經濟穩定、地區間收入分配較公平。該國成功的經驗是鼓勵出口工業,實現了產業升級,大部分新工業為高科技產業,從而提高了馬來西亞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同時,該國政府針對國情提出了適度的不平衡發展戰略,既不損害發達地區的經濟利益,又使欠發達地區的經濟能快速增長。馬來西亞東部落後,西部較為發達,因此該國開始採取了與佩魯的增長極觀點較為接近的政策,為創新創造壟斷機制,並鼓勵在一定時期內將增長集中於特定的產業和特定的地區。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馬來西亞開始減少向繁榮地區如雪蘭莪地區的人口流動,前提條件是“不能宰掉已經在下金蛋的鵝”,即以不損害繁榮地區的根本利益和經濟活力為原則。不過政府也不鼓勵私人投資流向特別貧困的地區,而是鼓勵人才和資金向中等發達地區轉移,如轉移到比較發達的帕朗地區。因為這些地區具有較好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潛力,其經濟擴張力大到足以克服發達地區帶來的不利的回波效應。政府透過向帕朗地區投資,為建立西北地區的增長極提供優惠政策以產生擴散效應。這樣就使那些相對貧窮、停滯的地區逐步發展為富裕的地區,尤其是政府對高科技電子等創新產業的扶持,帶動了許多企業的模仿和不斷創新,使帕朗和周圍地區發展成為世界性的電子產品出口基地。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政府鼓勵發展全國各地的貧困中小城市。因此,馬來西亞採取的措施,既考慮到地區優先發展戰略,又兼顧了落後地區的發展,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地區發展差距和地區收入差距的問題。 除了巴西、馬來西亞這樣成功的例子外,還有一些國家雖然也將增長極理論作為制定地區發展戰略的依據,希望藉此以實現經濟增長,但效果卻不理想。例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國都曾遇到這一問題。1964年,法國精選了8個大城市作為增長極, 但是由於這些城市地理位置分佈不均衡,大多數貧困地區仍被排斥在該政策之外,實際上並未達到減緩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目的。義大利、西班牙也曾參照增長極理論,組成幾個大小不等的“工業發展區域”和“工業化核心”,卻因為忽視農業和中小企業的作用、推進型企業與當地自有資源脫節、嚴重依賴外國資源、不能有效吸收當地勞動力等原因,未能促進當地經濟增長。這些增長極被喻為“嵌在落後地區的飛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建立經濟特區和開放沿海城市的決策,實際上就是增長極理論的運用。具體做法是透過給予這些地區各種優惠政策,促進地區經濟更快地發展。僅20年的時間,這些增長極和增長中心就從較為貧困的地區變成了經濟發達的地區。這證明了增長極理論是正確的,中國政府的政策實施是成功的。按照發展經濟學的觀點,這些增長極既是吸引中心,又是擴散中心,在發展初期,吸引力大於擴張力,因此會對落後地區產生不利的回波效應;但是在經濟發展到較高水平後,這些增長極的擴張力就會大於吸引力,這時只要採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使政府行為有利於落後地區的自我發展,先進地區對落後地區的擴散效應大到足以克服回波效應,就能使經濟發展逐漸趨於平衡。 借鑑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的成功經驗,中國的西部開發也可以運用增長極理論,實施不平衡——平衡的發展戰略。在宏觀方面,實施西部大開發時,必須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對比較發達的中心城市,要強化其作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以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尤其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性城市,要貫徹“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積極進行改制、改組、改造;對廣大落後地區,要採取多層次的技術結構,特別是各種實用技術,加快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對江河上游和資源富集區,要實施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工程,大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對邊疆地區,要從富邊、強邊和促進民族團結出發,給予特殊的政策支援。在微觀方面,要扶持一批“推進型企業”,加快西部企業尤其是中央大中型企業的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是克服“飛地”經濟、發揮增長極擴散作用的重要途徑。建國以來,國家先後在西部地區建立了一大批現代大中型企業,建成了一批工業密集、實力較強的工業基地,由此奠定了西部地區工業化的雛形。然而由於這些現代大中型工業企業大多是在自然經濟還佔統治地區的不發達地區建立起來的,它們不僅彼此之間缺乏有機聯絡,而且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也僅限於廠區一片,形成了中央大中型企業群與落後的地方經濟並存的二元結構。西部地區這種二元經濟結構是計劃經濟體制下“部門經濟”的產物,中央各部門根據各自需要,分別在此建廠,各自為政,自成體系,各企業從採掘、冶煉以及相關產業直到學校、醫院、商店等各種服務設施樣樣俱全。要強化大中型企業作為“增長極”的經濟輻射和擴散效應,打破這種“部門所有制”導致的二元結構,一個重要的途徑便是對其進行股份制改造,實行服務社會化,在此基礎上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真正使其發揮“增長極”的作用。同時,透過資本市場推動增長極內企業的資產重組和資本運營,這是加強產業之間聯絡效應、增長極的擴散帶動效應以及產生外部規模經濟、擴大增長極規模的重要手段。增長極內的企業之間以及增長極內與增長極外的企業之間,都可透過兼併、收購、置換等各種靈活方式實現資產重組,以市場方式克服增長極形成過程中遇到的產業缺乏聯絡效應、擴散效應太小、外部經濟效果差、規模不經濟以及缺乏與區域外市場的聯絡等種種困難和障礙,這樣有利於增長極的發展、壯大,並真正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騰飛。 三、簡短的小結 增長極理論提出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曾運用它治理落後地區,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我們既不能因此全面肯定增長極理論,也不能全盤否定這一理論。增長極理論告訴我們,增長極本身有正效應也有負效應,必須藉助國家干預,使不利的回波效應小於有利的擴散效應,才能達到經濟平衡發展的效果。事實上,許多國家特別是落後國家和地區差異較大的國家都接受了發展經濟學的這一主張:一個經濟上落後的國家必須首先將有限的資源用於發展那些有優勢的地區,在這些地區建立若干個增長極或增長中心,在增長極中建立一個或多個推進型企業,以促進這些地區的飛速發展。等到這些增長極和增長地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再逐漸向外圍地區和其他不發達地區擴散,最後達到所有地區較為平衡地發展。
增長極理論及其運用 侯家營 【內容提要】本文簡要介紹西方發展經濟學中的增長極理論。這一理論的優點是可以迅速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區域經濟差距擴大。許多經濟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差異較大的國家依據增長極理論制定了經濟發展戰略,以期實現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建立經濟特區和開放沿海城市的決策,實際也是增長極理論的運用。在西部開發中,我們仍然可以借鑑這一理論。 【關 鍵 詞】增長極/經濟發展/回波效應/擴散效應 【正 文】 [中圖分類號]f0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833(2000)06—0057—04 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絕大多數國家,特別是地域較大的發達國家,它們的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往往伴隨著空間上的不平衡發展,有些地區較早地發展起來,有些地區較晚地發展起來,可以說不平衡發展是一個普遍的規律。因此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適當縮小地區差距,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就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增長極理論就是透過對特定地理中心的刺激,促進其極化效應,以推動不發達地區透過不平衡——平衡發展,實現經濟整體進步的理論體系。該理論對研究不發達地區經濟增長與發展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一、增長極理論 增長極理論最初由法國經濟學家佩魯(francois perroux)提出,後來法國經濟學家布代維爾(j.b.boudeville)、美國經濟學家弗裡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gunnar myrdal)、美國經濟學家赫希曼(a.o.hischman)分別在不同程度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理論。增長極理論認為:一個國家要實現平衡發展只是一種理想,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逐漸向其他部門或地區傳導。因此,應選擇特定的地理空間作為增長極,以帶動經濟發展。 增長極對地區經濟增長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第一,區位經濟。區位經濟是由於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若干企業或聯絡緊密的某幾項經濟活動集中於同一區位而產生的。例如,某一專業化生產的多個生產部門集中在某一區域,可以共同培養與利用當地熟練勞動力,加強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共同承擔新產品開發的投資,可以形成較大的原材料等外購物資的市場需求和所生產產品的市場供給,從而使經濟活動活躍,形成良性迴圈。區位經濟的實質是透過地理位置的靠近而獲得綜合經濟效益。第二,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由於經濟活動範圍的增大而獲得內部的節約。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減少分攤廣告費和非生產性支出的份額,使邊際成本降低,從而獲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第三,外部經濟。外部經濟效果是增長極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結果。經濟活動在某一區域內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廠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獲得某些產品和勞務,從而獲得整體收益的增加。 為了促進增長極的形成,應致力於發展推進型企業和以推進型企業為主導的產業綜合體。推進型企業和產業綜合體透過技術創新活動,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迅速增長。創新是產生極化效應的動力,創新活動不僅使單個企業獲得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且還透過創新對當地和周邊地區產生重要影響。從技術方面看,增長極內的技術創新活動使企業產出增長率、投資回報率大大高於落後地區同類企業,從而引起周圍其他企業的學習和效仿;從社會結構方面看,創新使現有的社會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組織結構更容易朝著變革方向轉變,使之適應創新結果,併成為下一次創新活動的基礎;從社會心理方面看,創新強化了社會群體的進取意識,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勞動力為改變自己進入增長中心的比較劣勢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 增長極理論提出以來,被許多國家用來解決不同的區域發展和規劃問題,這是因為它具有其他區域經濟理論所無法比擬的優點:第一,增長極理論對社會發展過程的描述更加真實。新古典經濟學者信奉均衡說,認為空間經濟要素配置可以達到帕累托最優,即使短期內出現偏離,長期內也會回到均衡位置。佩魯則主張非對稱的支配關係,認為經濟一旦偏離初始均衡,就會繼續沿著這個方向運動,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動才會回到均衡位置。這一點非常符合地區差異存在的現實。第二,增長極概念非常重視創新和推進型企業的重要作用,鼓勵技術革新,符合社會進步的動態趨勢。第三,增長極概念形式簡單明瞭,易於瞭解,對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時,增長極理論提出了一些便於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例如,佩魯認為現代市場充滿壟斷和不完善,無法自行實現對推進型企業的理性選擇和環境管理問題,因此,提出政府應對某些推進型企業進行補貼和規劃。 然而,增長極理論也有其明顯的缺陷。由於積累性因果迴圈的作用,增長極的出現對周圍地區會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回波效應。即出現發達地區越來越發達,不發達地區越來越落後,經濟不平衡狀態越來越突出,甚至形成一個國家內地理上的二元經濟局面。二是擴散效應。即透過建立增長極帶動周邊落後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從而逐步縮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如果增長極的擴散效應大於回波效應,就會帶動周邊地區經濟共同發展。然而由於積累性因果迴圈的關係,回波效應往往大於擴散效應,導致增長極地區越來越發達,周邊地區越來越落後,形成地理空間上的二元經濟,使地區經濟差距擴大,甚至形成獨立於周邊地區的“飛地”。增長極的負效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增長極的發展導致外圍地區資本籌集困難。增長極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厚的投資利潤以及需求日益擴大的市場,這些因素吸引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將經濟落後地區的儲蓄轉化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投資;而外圍地區由於落後的經濟基礎和投資收益率低,資本外流,致使資本積累逐漸減少,資本日趨短缺和枯竭,任何現代化的產業都難於起步。第二,增長極的經濟發展使外圍地區人才缺乏,經濟發展受到極大制約。增長極在就業機會、工資待遇、工作環境、個人多樣化需求的滿足程度、子女上學就業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這些優勢吸引著落後的外圍地區的勞動者和各類專業人才透過各種途徑紛紛流向那裡,結果在增強增長極發展能力的同時,卻對外圍地區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第三,增長極的發展導致外圍地區貿易狀況惡化。由於地域鄰近,增長極與外圍地區勢必發生區域貿易活動,前者以輸出工業品、資本品為主,並從後者輸入初級產品;而後者以初級產品的生產和輸出為主。初級產品的價格低而不穩,且缺乏需求彈性,因而競爭形勢和交易條件有利於前者而不利於後者。總之,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往往是以犧牲外圍地區的發展為代價的。 二、增長極理論在經濟實踐中的運用 增長極理論提出後,許多國家試圖運用這一理論消除落後地區的貧困,促進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其中取得較大成功的國家有巴西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的經驗都表明,應當把增長極理論與本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同時,還需要正確的政府行為。政府應制定開發落後地區的合理政策規劃,以促進落後地區和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巴西在東南部地區經濟發展時期,就開始採取種種激勵手段來刺激亞馬遜河流域等落後地區的經濟增長。如把首都從繁榮的里約熱內盧遷往落後的巴西利亞,修理貫穿亞馬遜河流域的公路體系,鼓勵向落後地區移民,同時,重視落後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開闢新工業區,利用優惠政策吸引外來投資,開闢內地自由貿易區。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位於亞馬遜河中游的“瑪瑙斯自由港”成為巴西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特區。它被作為推動中西部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輻射中心,有效地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 馬來西亞曾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東南亞金融風暴之前,馬來西亞不僅經濟高速增長,而且國內經濟穩定、地區間收入分配較公平。該國成功的經驗是鼓勵出口工業,實現了產業升級,大部分新工業為高科技產業,從而提高了馬來西亞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同時,該國政府針對國情提出了適度的不平衡發展戰略,既不損害發達地區的經濟利益,又使欠發達地區的經濟能快速增長。馬來西亞東部落後,西部較為發達,因此該國開始採取了與佩魯的增長極觀點較為接近的政策,為創新創造壟斷機制,並鼓勵在一定時期內將增長集中於特定的產業和特定的地區。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馬來西亞開始減少向繁榮地區如雪蘭莪地區的人口流動,前提條件是“不能宰掉已經在下金蛋的鵝”,即以不損害繁榮地區的根本利益和經濟活力為原則。不過政府也不鼓勵私人投資流向特別貧困的地區,而是鼓勵人才和資金向中等發達地區轉移,如轉移到比較發達的帕朗地區。因為這些地區具有較好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潛力,其經濟擴張力大到足以克服發達地區帶來的不利的回波效應。政府透過向帕朗地區投資,為建立西北地區的增長極提供優惠政策以產生擴散效應。這樣就使那些相對貧窮、停滯的地區逐步發展為富裕的地區,尤其是政府對高科技電子等創新產業的扶持,帶動了許多企業的模仿和不斷創新,使帕朗和周圍地區發展成為世界性的電子產品出口基地。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政府鼓勵發展全國各地的貧困中小城市。因此,馬來西亞採取的措施,既考慮到地區優先發展戰略,又兼顧了落後地區的發展,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地區發展差距和地區收入差距的問題。 除了巴西、馬來西亞這樣成功的例子外,還有一些國家雖然也將增長極理論作為制定地區發展戰略的依據,希望藉此以實現經濟增長,但效果卻不理想。例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國都曾遇到這一問題。1964年,法國精選了8個大城市作為增長極, 但是由於這些城市地理位置分佈不均衡,大多數貧困地區仍被排斥在該政策之外,實際上並未達到減緩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目的。義大利、西班牙也曾參照增長極理論,組成幾個大小不等的“工業發展區域”和“工業化核心”,卻因為忽視農業和中小企業的作用、推進型企業與當地自有資源脫節、嚴重依賴外國資源、不能有效吸收當地勞動力等原因,未能促進當地經濟增長。這些增長極被喻為“嵌在落後地區的飛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建立經濟特區和開放沿海城市的決策,實際上就是增長極理論的運用。具體做法是透過給予這些地區各種優惠政策,促進地區經濟更快地發展。僅20年的時間,這些增長極和增長中心就從較為貧困的地區變成了經濟發達的地區。這證明了增長極理論是正確的,中國政府的政策實施是成功的。按照發展經濟學的觀點,這些增長極既是吸引中心,又是擴散中心,在發展初期,吸引力大於擴張力,因此會對落後地區產生不利的回波效應;但是在經濟發展到較高水平後,這些增長極的擴張力就會大於吸引力,這時只要採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使政府行為有利於落後地區的自我發展,先進地區對落後地區的擴散效應大到足以克服回波效應,就能使經濟發展逐漸趨於平衡。 借鑑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的成功經驗,中國的西部開發也可以運用增長極理論,實施不平衡——平衡的發展戰略。在宏觀方面,實施西部大開發時,必須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對比較發達的中心城市,要強化其作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以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尤其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性城市,要貫徹“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積極進行改制、改組、改造;對廣大落後地區,要採取多層次的技術結構,特別是各種實用技術,加快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對江河上游和資源富集區,要實施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工程,大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對邊疆地區,要從富邊、強邊和促進民族團結出發,給予特殊的政策支援。在微觀方面,要扶持一批“推進型企業”,加快西部企業尤其是中央大中型企業的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是克服“飛地”經濟、發揮增長極擴散作用的重要途徑。建國以來,國家先後在西部地區建立了一大批現代大中型企業,建成了一批工業密集、實力較強的工業基地,由此奠定了西部地區工業化的雛形。然而由於這些現代大中型工業企業大多是在自然經濟還佔統治地區的不發達地區建立起來的,它們不僅彼此之間缺乏有機聯絡,而且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也僅限於廠區一片,形成了中央大中型企業群與落後的地方經濟並存的二元結構。西部地區這種二元經濟結構是計劃經濟體制下“部門經濟”的產物,中央各部門根據各自需要,分別在此建廠,各自為政,自成體系,各企業從採掘、冶煉以及相關產業直到學校、醫院、商店等各種服務設施樣樣俱全。要強化大中型企業作為“增長極”的經濟輻射和擴散效應,打破這種“部門所有制”導致的二元結構,一個重要的途徑便是對其進行股份制改造,實行服務社會化,在此基礎上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真正使其發揮“增長極”的作用。同時,透過資本市場推動增長極內企業的資產重組和資本運營,這是加強產業之間聯絡效應、增長極的擴散帶動效應以及產生外部規模經濟、擴大增長極規模的重要手段。增長極內的企業之間以及增長極內與增長極外的企業之間,都可透過兼併、收購、置換等各種靈活方式實現資產重組,以市場方式克服增長極形成過程中遇到的產業缺乏聯絡效應、擴散效應太小、外部經濟效果差、規模不經濟以及缺乏與區域外市場的聯絡等種種困難和障礙,這樣有利於增長極的發展、壯大,並真正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騰飛。 三、簡短的小結 增長極理論提出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曾運用它治理落後地區,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我們既不能因此全面肯定增長極理論,也不能全盤否定這一理論。增長極理論告訴我們,增長極本身有正效應也有負效應,必須藉助國家干預,使不利的回波效應小於有利的擴散效應,才能達到經濟平衡發展的效果。事實上,許多國家特別是落後國家和地區差異較大的國家都接受了發展經濟學的這一主張:一個經濟上落後的國家必須首先將有限的資源用於發展那些有優勢的地區,在這些地區建立若干個增長極或增長中心,在增長極中建立一個或多個推進型企業,以促進這些地區的飛速發展。等到這些增長極和增長地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再逐漸向外圍地區和其他不發達地區擴散,最後達到所有地區較為平衡地發展。